侯伯宇先进事迹:视学术为生命的真正学者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10月9日 浙江在线网
视学术为生命的真正学者——首都教育系统聆听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9月27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机关党委干部以及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7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举行报告会的小礼堂座无虚席,主席台两侧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侯伯宇教授生前的图片:他和学生在一起搞科研,他抱着孙子满脸幸福的笑容,他在校园里散步的身影……他俊朗的身姿、亲切的笑容让人们对这位已经去世的物理学家充满了怀念。
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映方充满深情地说:“多年来,我们西大人最津津乐道的,是物理学界以侯伯宇教授姓氏命名的‘侯氏理论’,这一成果被誉为‘中国的骄傲’。”其实,在他身上,还有很多和“侯氏理论”一样珍贵的东西。
李映方讲了侯老生前的一个故事,为了支持年轻人的发展,侯伯宇教授主动辞去了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一职,也婉言谢绝了组织希望他担任学校领导的建议。侯伯宇教授说:“我最适合的岗位是教学科研第一线。我要为在西安建立理论物理科研基地而努力,进一步培养高水平的青年人才,为提高我国理论物理的教学、科研水平而努力。”
“他是我们西北大学的一面旗帜,始终熠熠生辉。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治学态度、师德风范和人格品质,感召和激励了我们西北大学一代又一代人。”李映方说。
侯伯宇教授的弟弟侯伯文也是报告团成员。侯伯文站到大家面前,深鞠一躬后,刚说了一句“侯伯宇是我的二哥”,声音就已经哽咽。
“有一次,我问二哥,你研究的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二哥顺口答道,‘大约200年后吧’。现在想想,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人生,就认得两个字——奉献,即使明知看不到自己的成果造福人类的那一天,可还是为祖国200年后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我的二哥,就是这样一位中国人。”侯伯文说。
在侯伯文眼中,二哥生活简朴,惜时如金。侯伯宇和老伴住在西北大学家属区一栋普通的旧楼房里,家中至今还是水泥地,白灰墙,老旧的窗户上早已锈迹斑斑。家具用了几十年都舍不得更换,破旧的书桌都快散架了还在用,开裂的抽屉贴满了胶布。学校多次提出要给他换一套好一点、大一点的房子,但他都以没有时间搬家为由,一次又一次地谢绝了。“我知道,他之所以不愿搬家,一是怕搬家弄乱了他的书籍和笔记,影响他的科研进度;二是新宿舍太远,不如现在的住处,每天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办公室。”侯伯文说。
侯伯文流着泪说:“二哥的坚强超乎我的想象。”2007年8月,他唯一的儿子和孙子在加拿大因车祸遇难。惊闻噩耗,侯老痛不欲生,但是第二天早上,侯伯宇说了一句“我就当他们出国没有回来”,就背上书包,去了研究所。他甚至不给自己哀伤的时间,就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教学、科研上。那一年,侯老默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在给学生上课。“我知道,二哥这是在用忘我的工作来驱赶难言的悲痛和对儿孙无尽的思念。”
杨战营是侯伯宇教授的学生。杨战营读研究生时,为了给母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当时杨战营一筹莫展,甚至打算放弃学业打工挣钱。导师侯伯宇知道后告诉杨战营:“我不允许一个学生在我这里辍学,我可以资助你读完学位,如果我一个人不行的话,我可以让其他老师一起供你,直到毕业。”
报告团成员的讲述让台下的听众产生了强烈共鸣,心灵受到了洗礼。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尹老师说:“侯教授是一位‘视学术为生命’的真正学者,他在学术上有一流的造诣,他对学生、对事业的默默奉献,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以侯教授为榜样,把精力放在工作和学生身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桂杰 编辑:裘竹如
分享按钮>>教授侯伯宇:理论物理学界的重量级人物
>>先生侯伯宇一场震颤心灵的报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