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侯姓(二)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11月10日 文图刘秀森
祥符侯姓迁入归德
明朝洪武年间从祥符迁入商丘的这支侯姓由弱旅发展成为望族,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商丘背依黄河,南临淮河,元末明初是黄河流经之地。由于之前黄河多次自然和人为的决口,地处黄淮平原的归德在河南省各府之中地势最低。《柘城县志》载:“豫省八府,归德处东方,最洼下之地。”商丘饱受黄河决口之害,加上多次兵灾,元朝末年,归德人口大量减少,至明初,归德府由府降为归德州,隶河南开封府,统宁陵、虞城、夏邑、永城、鹿邑五县。《归德志》载,洪武初年,有司还以“城阔民少”议裁城池四分之一。时人云:“归德本宋旧封,自昔声为河南雄郡。宋元来,中原多艰,焚为金革之场,衣冠文物湮消澌尽。”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版籍虚空,户籍散失非常严重。据光绪《柘城县志》载:“洪武元年(1368),招集流散,以实版籍。”更为重要的是,为充实中原,朱元璋下达迁民令,进行强制性的政府迁民。史称:“明太祖甫定豫省,思以天下之望族实之”,“设法招徕耕种以实中原”,“从山西洪洞迁民于河南者又以彰德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为最多。当时豫东各处多新迁之民”。《侯氏家乘》载:“徙豪杰实大郡,归德尤多。”由于归德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通衢,有“南北咽喉”、“江淮屏蔽”、“水陆冲要,运路咽喉”之称,一直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所以明政府对这一区域非常重视,很早便在此处设卫进行守备。
在这种背景下,祥符的一支侯姓迁入了归德。《侯氏家乘》多处显示这支侯姓“奉诏”迁入商丘一事。一世侯成“奉诏隶归德卫,遂为归德卫人”;“高皇帝定鼎而后,徙素族实要害地”,“成因自祥符家商丘焉”;“太祖高皇帝定天下,谋实诸郡邑要害,徙土著戍归德,始祖成自祥符隶焉,遂家于宋”;“高帝初定环宇,徙豪杰实大郡归德”……有资料说商丘侯氏家族的始迁祖侯成原是杞县(当时属祥符)人,明初奉诏以军籍隶属归德卫,在商丘古城西南侯老家村居住下来,后世遂为归德卫人。光绪三十年(1904)的《侯氏家乘》显示,其历代传承世系是:一世:侯成;二世:侯英;三世:侯滑;四世:侯显;五世:侯山、侯和、侯举;六世:侯进。前四代每代仅有一名男丁,在第五氏、六代时,即正德、嘉靖年间,侯氏家族的人口开始增多。《侯氏家乘·五修家乘自叙》云:“溯吾始祖由大梁迁宋单传四世,至五世而分为三,六世而分为七矣。”
这支侯氏前几代“有隐德,家世业农”(《侯氏家乘》)。到侯和的儿子侯进的时候,仍“无甚厚产”,“独持以勤俭,故生齿日繁,军徭日增,能宽然不乏常,村居时时杖履行吟陇上,欣然自得,无上事未尝入城府”。有学者推测,此时的这支侯氏可能只是地方弱族,所以经常遭到“同伍无赖”的欺负,“有横逆宁汪涵不求直而同伍无赖以公(侯进)为易凌益日奇乞公,公终置不较,或以无能消之,公第曰:吾固无能耳!一切宏怨奚啻不挂衷抱,盖若罔知焉者。”对“同伍无赖”的欺负忍屈负辱,而家族又要承担沉重的军役,家道又不富,在这种情况下,侯进却心存大志,以延师授子谋求家族的振兴,“公始课子弟以博士业,辟塾延师督训有加,不令其与治生计,衣服冠履爱从先进”(《侯氏家乘》)。在他的精心训导和影响下,侯氏族人“悉恂谨朴茂,一见即知为侯氏子,与人坦夷(平和、平易),不设城府”。
商丘侯氏的崛起
侯进有三子,长子侯禹、次子侯玑、三子侯琳。侯琳幼弱,侯玑早卒。侯玑留下一子名执蒲,被侯禹收养。(《侯氏家乘·卷一》载:侯执蒲“六岁而父母亡,鞠于其伯禹”。)侯禹是侯氏家族崛起的关键人物。此人相貌、品德均不凡。侯执蒲说:“伯父体质修伟,须髯盈尺,高眉丰准,双目炯炯,若神仙中人。”“生而凝重”,“外方内平”,“万不喜争讼”(《侯氏家乘》),其高尚品德受人尊重。
侯禹字君佩,别号继洲。在他以前,侯氏家族“家世业农”,他是家族中第一位科举习文者,虽然“弗售”,但他并不减振兴家族之志,在承担繁重赋役的情况下,用心教导幼弟和子侄,严格要求他们刻苦读书。侯执蒲说:“伯父且耕且读,一切偏赋徭役皆身当之无难色。”见其处世的大度与乐观。“复延师都伯兄兄弟及余,内外综理,井然秩然。维时吾父早卒,季叔幼,伯父惨淡经营,艰难险阻靡不备尝。”侯禹认为要使家族振兴,重要的是让家族中的青少年刻苦读书上进。据侯执蒲对他的回忆,他一生最高兴的事便是看见孩子们精心读书。他对他的弟弟和子侄们都一样严格要求,哪怕是他的弟弟不好好读书,他都像严父一样进行严厉教训。子侄们对他更是敬畏。
侯禹心胸开阔,为人忠厚,对乡里很少计较,对家族中人尤其宽厚。有一次侯氏族人为争夺祖产而起冲突,侯禹很痛心,劝说不听,便不与族人争,自己“别有行营”,另辟发展途径,独立创业。
“别有行营”,选了什么职业?有学者推测,很可能经营的是酿酒业,因为在明清河南的酿酒业中,商丘侯氏的苦露酒最为有名,畅销各地。当时的达官贵人皆推崇苦露酒,称其“清冽碧寒,能事尽矣”。至清代还有诗人王祖辉写诗称赞道:“醉乡日月叹生涯,韵事看书与浇花。清冽碧寒推苦露,侯家擅胜又王家。”
无论如何,侯禹“别有经营”,辛苦创业,最终有了财富的积累。之后不但进行家族建设,而且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根据《侯氏家乘》记载:“(侯禹)念宗盟不固,率徭祀典弗修弗备以至于怨恫,为先人羞,乃著约春秋大会,族人祀于茔,祀毕,少长递进殇为寿,其贫不任婚葬者助之,逸不率祖训者教告之,尝日:吾门荣盛,成祖宗积德所致,今者食神之惠,必诚必恪,庶几羹墙。”逢灾荒年月,侯禹极力救助灾民。如“岁己亥(1599),淫雨漏河城以肉室庐荡析,人无所托处,癸卯(1603)又荐饥,益不聊生,公(侯禹)尽倾储峙,全活无虑数千人。”另外还常出资为乡里修桥补路,周济姻党,“如蔡河诸处,至今利涉皆公之贻也。他如周姻党、赈急难,未易更朴矣”。因而,侯禹在乡里颇有声望,被人称为“乡里善士”。
侯氏家族迈入“商丘八大家”行列
侯禹族为戍籍。戍籍即军户,须承担军役,对家族的发展很不利。为改变家族境况,他百挠生法使家族采取寄籍(由军籍改为民籍)的方式,以求发展。明朝初期政局不稳,一有战事,归德卫的军户即被调去行军打仗,承担沉重的军役,导致军户人口死亡率很高,因而,卫所军户在前几代人丁单薄。有学者说,在明初原籍主义的指导原则下,移往卫所的常为单丁或为以卫军为主的核心家庭,卫军老疾,常归葬原籍,继役者也常常由原籍勾补。所以戍籍之族的人丁很难兴旺,因而便出现逃避军籍的现象。《归德志》载有一例:有一个叫胡元凯的人从江西吉水被调至归德卫前所,“既老勾丁原籍檄下族人率逡巡避之”。清初商丘文人刘榛在回忆沈氏与刘氏起家之艰难时说:“予与沈氏皆以军戍来归德,创造之艰难与有同焉;而三世、四世之间不过三数人,又不显,两家亦同。”由此可见普通军户在前几代生活艰辛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设法改为民籍是使家族发展的有利之举。当然,赴军役也有后来走向辉煌的凡例,但那就看赴军役的人才干和机遇了。而当时的人家大多是不愿赴军役的。在侯氏家族已经成为世家大族的时候,侯恂还有摆脱军籍的倾向。崇祯三年(1630),侯恂官至兵部侍郎,试图把侯氏的出身戍籍改掉,被侯执蒲修书制止。《侯氏家乘》记载:“侯执蒲,字碧塘,商丘人……家故军籍”(《商丘县志》亦载“执蒲家本戍籍”),“子侯恂佐司马欲脱之,执蒲书止之,目若人以为苦,如国家何?若吾以为辱,如祖宗何?卒不易二事,至今乡里传为美谈云。”有学者说,当时“寄籍”方式是很多卫所军户发展成为地方望族的重要途径。
在一系列措施之下,商丘侯氏家族培育出兄弟进士、父子进士等高级士绅,成功迈入“商丘八大家”的行列。万历十六年(1588),侯执蒲与兄侯执躬同举于乡,侯执蒲登万历戊戌(1598)进士,侯执躬登万历己丑(1589)进士,执躬官至光禄寺正卿,执蒲官至太常寺正卿。万历四十三年(1615),侯恂与其弟侯恪同举于乡,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人又同登进土,侯恂还相继官为太仆寺少卿、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侯恪官拜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如侯氏十七世孙侯锡辂所说:“最可奇者父子兄弟同朝,吾族之盛在明季也。(《五修家乘自序》)”吏部尚书宋荦为《商丘侯氏家乘》作序说:“吾中州族望之最夙称侯氏,先祖由祥符徙商丘,代有闻人。自光禄太常以暨司徒司成诸公皆兄弟贵显,煊赫一时,又皆卓然为时名臣,业在史册。”
如果您的先祖在商丘,如果您的先祖在很久以前迁至商丘,或者您的姓氏和商丘有着很深的渊源,或者您有“认祖归宗”的愿望……您可直接撰稿给我们,把您的家史娓娓道来。您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我们将派记者前去采访。
分享按钮>>关注十八大的房家人:4位房家人入选人大代表
>>商丘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侯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