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网新闻】桂阳侯姓源流考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12月24日 桂阳侯识河
侯姓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后人。侯姓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现在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秦、汉之际,中原一带战争频仍,侯姓部分人外迁到现在的山东、甘肃的一些地方,以后逐步扩展辽宁、福建等地。宋、明时期,现在的湖南开始有侯姓的聚点。侯姓分布较广,据最新统计显示:侯姓位居百家大姓之73位,占全国总人口的0.29%,接近四百万人口, 尤以湖南、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居多,此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的48%。在湖南,侯姓排在第88位,主要集中在湘南的郴州,尤其在安仁县、桂阳县密度很高。据1988年统计数字,桂阳县侯姓共4093户、16372人, 占全县人口的2.33%。
桂阳侯氏始祖侯元亮(即念三十九郎,字添乙)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念公先人是江西吉安泰和县人,由宋孝宗淳熙十一年时率家从江西来桂。此种说法可见于桂阳侯氏宗谱;一说念公由衡州(衡山松林)率家属迁桂阳东塘(今樟市镇东塘村)立业。据桂阳侯氏二十五代孙、民国桂阳县议员侯崇纹考证,前一说法无足为据,后一说法则从衡谱中得以映证。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还有待更多资料映证。
念公侯元亮生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殁于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享年八十三岁;念公育有四子,长子大士十一郎以光禄大夫的身份从衡州移居黄廊塘(即今仁义镇老屋侯家)。大士十一郎有二子,长子万仲郎迁居大湖塘(即今仁义大湖村),次子万八郎有四个儿子,其四子正九郎后来迁居芙塘(在今四里乡芙塘村)。迁居大湖塘的万仲郎有两个儿子,其次子九七郎生有一子和铭,和铭生一子,叫千夫,千夫生有六个儿子,分别叫庆叟、惠叟、行叟、宗叟、寿叟、煦叟。五子寿叟后迁居虎子带(在今余田乡,即笔者出生地),寿叟生有两个儿子,次子伯月迁居田里(今余田田里侯家),伯月又生有两个儿子,次子均贵迁居莲花塘(在今余田乡)。
千夫六子煦叟迁居田里(即余田田里村),生有两个儿子,长子伯富,次子伯祯。伯富迁居伎石(今十字伎石村,后虎子带有一支汇入,但后来自然衰落,余下族人迁回其他侯姓村落居住,今伎石已无侯姓人家)。伯富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均春迁居至凉帽窝(今团结乡)。次子伯祯生有三个儿子,次子均秀迁居枫溪(今樟木),均秀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子开迁居至横塘(今十字乡横塘村)。至此,侯姓基本完成在桂阳境内的布局。这之后侯姓族人仍有拓展,但基本属于小范围的搬迁。今樟市桐木、梅塘、水盘、山背、舍市,团结圩乡禾苍、公和、东冲侯家,古楼久长,十字愁下,城郊全义等地均有侯姓人家居住。 从以上源流来看,桂阳侯姓自一世祖侯元亮发端,繁衍迅速,仅经历短短几代人就在桂阳境内拓土开疆,繁育出众多村落。例如在余田乡境内,仅三代人就通过两代人迁居,布下三个村庄。但明洪武以后,随着可供开垦的荒地的减少,迁居逐渐减少及至停止。原有的村落则逐渐壮大,古楼久长侯家现有人口近千人。
桂阳侯姓在扩展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除少数村落之外(如虎子带),绝大多数侯姓村落取名均含有“塘”字。其中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承袭一世祖念公所居东塘村名而来,取“塘”字意寓一脉相承。二刚念公从衡徙桂,据说是从水路坐船而来,东塘即依水而建,后世子孙择地而居时也依先人标准,选择有水之地磊土建房,所以才有取塘为村名的惯例。折射出侯姓人家非湖塘、非山清水秀之地不辟楼的审美理念。即使没有以塘为村名的虎子带,其所取之地也是前有小江,后有天池,四周绿树环绕,不失为居家立业的好地方。
分享按钮>>钭志强
>>钭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