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古代名人】清朝台湾府侯材骥
- 中华侯氏网 2013年2月2日 中华侯氏网
侯材骥,号仙舫,生于道光十七年六月六日(公元1837年),安仁县龙海镇人,启蒙于龙海桂林书院,后就读于承坪楚兴寺。咸丰辛酉年(公元1861年),考取拔贡生,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在顺天(今北京)乡试考取举人。奉任户部主事,做了二十年京官,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出任台湾知府。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调任福州知府,后继任漳州知府。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病逝于福建省善后总局,享年57岁,诰授中议大夫,晋赠资政大夫。
侯材骥,天资聪颕,博学善文,殿试作文《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大主考茑批:“理精词湛,思沈力厚,机畅神流。”毕生恪守:“穷而淑身,达而淑世”,“处而有守,出而有为”,“造物不如造道”的修身经世之德。任京官二十年如此,受命危难之际,任台湾知府弥坚。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八月,法军攻陷台湾基隆,台湾岌岌可危,军情紧急,而清廷派的钦差大臣与福建的巡抚、道台们,贪生怕死,肩轻怕重,相互扯皮,不负责任,时任台湾知府侯材骥,铁肩道义,独担重任,沉着应战,军饷短缺,材骥劝谕台岛绅商捐助达数十万银两,兵力不够,材骥便征募侨居台岛的漳州和泉州人从军,这些人勇悍善战,材骥把他们编为民团,协助官兵防御,法军多次进攻,皆被团勇与官军击退。法军进攻不得逞,被迫讲和,台湾得以保全,金瓯无缺,侯公功勋卓著,有人劝他上报功绩,侯公道:“这是守土者应尽责任,何功之有?”
台湾土肥物阜,人民殷富,但教育事业落后,读书求学者甚微。材骥认为:一个地方缺乏教育的支撑,势必影响后续发展,要确保台湾的长治久安。“造物不如造道”,秉着这种理念,侯材骥捐己俸创建祟文书院,招收青少年就读,并亲自督考阅课,于是台湾之教育得以振兴,台民为感其恩德,替他建立生祠以示报答。
台岛富庶,且独居一隅,大海相隔,天高皇帝远,已前在此作官者,多有“人心不古”之辈,什么不合理,不合法,不合人情,不合道德,不合民俗习惯的各项陋规都有。侯公在台岛任知府四年,为正本清源,严汰各项陋规,轻民赋,促发展,严吏治,正本源,自己除额定薪津外,不妄取分文,还把自己有限的薪俸捐献部分用于创建祟文书院,台人共赞其清廉。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侯材骥调任福州知府,后继任漳州知府,深得闽浙前后总督卞宝第,谭钟麟的器重。后奉清廷命加盐运使衔,以道台补用,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病逝,闽人多为哀悼,台岛更是悲切,三子扶棂回乡,归葬于龙海镇万田村新湾对面高山岭北坡。
《湖南拔贡志》载:侯材骥,诰授中议大夫,晋赠资政大夫,钦加盐运使衔,福建候补道,历任台湾.福州,漳州等知府,两科文闱内监试,后人还追认他为:“抗法民族英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代王朝都实行了有效的统治和管辖,与大陆血脉相连,同文同祖,不可分割。为纪念侯材骥抗法入侵及发展台湾教育的丰功伟绩,2001年,安仁县人民政府将其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故居、侯氏宗祠、墓列为本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侯氏文化古迹】湖南侯氏历史著述录
>>【侯氏文化古迹】七律吟思侯叔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