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网新闻】商丘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侯姓
- 中华侯氏网 2013年6月23日 商丘网媒体
商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曾有不少姓氏中的英雄豪杰在这片土地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为世代津津乐道,侯姓便是其一。我们谈起商丘历史时,常谈到明、清时期的八大家——“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二家在后头”,商丘侯家在那段历史上的辉煌是十分耀目的。
侯姓渊源
历史资料显示,侯姓在我国姓氏中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来源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源于仓颉。有资料显示,侯姓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是远古时期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始者。《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其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关内侯姓溯源》称:“仓颉,因造字而成就不世之功德,被赐予姓侯,字纲。仓颉历代位居高官,其爵位是史皇大共禄,死后葬于河南密县。春秋时期,孔门弟子郢公(字炎宋)因葬于仓祖坟旁而被追封为侍圣公爵。当郢祖拜学孔门时,孔子对其曰:侯氏世家有不世功德于民,大都是因为郢祖的先人发明了汉字,以字记录代替了结绳记事。”由此也可看出仓颉是侯姓之源祖。
2.出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侯皆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侯”为氏,魏国侯嬴即为其后裔。《史记·晋世家》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
3.出自姒姓。《姓氏考略》云:夏后氏之裔,受封于侯国,子孙以为氏。《姓氏考略》载:“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夏后氏”是远古部落名,大禹是其首领。夏后氏部落的后裔被封在一个叫“侯”的地方,其后人便以封地“侯”作为姓氏。
4.来自叔段。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
5.鲜卑族一复姓改为侯姓。《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被汉族同化,皆改为汉字单姓“侯”。《通志·氏族略》记载,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将姓氏省略为单姓“侯”。
商丘侯姓
至于商丘侯姓,自古有之,其来源也不外于上述。由于历史风云变幻,在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情多次发生,再加上其他政治变故不时出现和自然灾害的原因,各地的人口播迁频仍。在历史上的多次播迁中,有商丘的侯姓迁往外地,也有外地的侯姓迁入商丘。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洪武年间,从祥符(今开封县)迁来的一支侯姓在商丘的历史上大放异彩。这支侯姓“有始祖曰成者奉诏隶归德卫,戍籍,遂为商丘人。成生英,英生滑,滑生显,显生和,和生进”,之后渐渐迈向望族的行列。
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明末四公子》中说:“侯家先世是‘戍籍’。所谓‘戍籍’即是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被视为贱民之一,至方域的祖父始贵。”此说值得商榷。戍籍为戍边吏卒的户籍,即军户,其所驻之防地营寨称为戍。据《明史》记载,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一十二士兵)。各府县卫所归各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各都指挥使又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明初归德的户籍主要是由民户和军户构成,民户和军户分别属于州县与卫所两个系统。卫所军户不同于里甲户籍,作为国家军队体系中的一员,不用负担里甲正役和杂泛差役,只需承担军役,由直接隶属的各卫所进行管理。军户一旦被编入军籍之后,子孙便世袭其业,不得改籍。从祥符迁来商丘的这支侯姓是“奉诏隶归德卫”,看来不是“有罪充军”而来,可能是由政府调动、迁移的缘故而来。
当时因为经历了由元到明的朝代更迭而发生战争,商丘一带的人口流失严重。又因为水患,归德城被没于地下,水患过后则一片荒芜。明初为了重新开发中原地区,采取了迁民垦荒和设置卫所屯田等一系列措施,使归德府地区成为军民杂处的移民社会。有学者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说,“商丘八大家”中至少有四家的户籍在明初是军籍,如沈氏、侯氏、叶氏、刘氏,“睢州四大户”之中又有一半来自卫所系统,如汤氏、袁氏。有学者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现,明代归德府的世家大族大多出自明初的卫所军户与军事权贵。有不少墓志铭上刻有“归德卫百户”、“睢阳卫指挥史”、“昭勇将军”等身份,有些寺庙的碑刻上刻有“陈州卫指挥”、“千户”等名称,在各姓家谱中也记载了历代祖先的“千户”、“百户”、“镇抚使”、“将军’”、“戍籍”等身世。由此可见,“戍籍”与犯罪充军不可等同,似乎不会有那么多犯罪充军的。
为了使卫所军户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明朝自初年便开始分配固定比例的军士屯田。《续文献通考》载:自兵兴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若兵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故令尔将士屯田……以三分守城,七分开屯耕种;内地卫所军,以二分守城,八分开屯耕种。这支戍籍侯姓初时也以开屯耕种为主,所以《侯氏家乘》中说是务农。后来不但重武,而且重文,竟出了一个大理寺卿,一个太常寺卿,一个户部尚书,一个国子监祭酒,一个享誉华夏的文学家,成了商丘的名门望族。
祥符侯姓迁入归德
明朝洪武年间从祥符迁入商丘的这支侯姓由弱旅发展成为望族,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商丘背依黄河,南临淮河,元末明初是黄河流经之地。由于之前黄河多次自然和人为的决口,地处黄淮平原的归德在河南省各府之中地势最低。《柘城县志》载:“豫省八府,归德处东方,最洼下之地。”商丘饱受黄河决口之害,加上多次兵灾,元朝末年,归德人口大量减少,至明初,归德府由府降为归德州,隶河南开封府,统宁陵、虞城、夏邑、永城、鹿邑五县。《归德志》载,洪武初年,有司还以“城阔民少”议裁城池四分之一。时人云:“归德本宋旧封,自昔声为河南雄郡。宋元来,中原多艰,焚为金革之场,衣冠文物湮消澌尽。”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版籍虚空,户籍散失非常严重。据光绪《柘城县志》载:“洪武元年(1368),招集流散,以实版籍。”更为重要的是,为充实中原,朱元璋下达迁民令,进行强制性的政府迁民。史称:“明太祖甫定豫省,思以天下之望族实之”,“设法招徕耕种以实中原”,“从山西洪洞迁民于河南者又以彰德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为最多。当时豫东各处多新迁之民”。《侯氏家乘》载:“徙豪杰实大郡,归德尤多。”由于归德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通衢,有“南北咽喉”、“江淮屏蔽”、“水陆冲要,运路咽喉”之称,一直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所以明政府对这一区域非常重视,很早便在此处设卫进行守备。
在这种背景下,祥符的一支侯姓迁入了归德。《侯氏家乘》多处显示这支侯姓“奉诏”迁入商丘一事。一世侯成“奉诏隶归德卫,遂为归德卫人”;“高皇帝定鼎而后,徙素族实要害地”,“成因自祥符家商丘焉”;“太祖高皇帝定天下,谋实诸郡邑要害,徙土著戍归德,始祖成自祥符隶焉,遂家于宋”;“高帝初定环宇,徙豪杰实大郡归德”……有资料说商丘侯氏家族的始迁祖侯成原是杞县(当时属祥符)人,明初奉诏以军籍隶属归德卫,在商丘古城西南侯老家村居住下来,后世遂为归德卫人。光绪三十年(1904)的《侯氏家乘》显示,其历代传承世系是:一世:侯成;二世:侯英;三世:侯滑;四世:侯显;五世:侯山、侯和、侯举;六世:侯进。前四代每代仅有一名男丁,在第五氏、六代时,即正德、嘉靖年间,侯氏家族的人口开始增多。《侯氏家乘·五修家乘自叙》云:“溯吾始祖由大梁迁宋单传四世,至五世而分为三,六世而分为七矣。”
这支侯氏前几代“有隐德,家世业农”(《侯氏家乘》)。到侯和的儿子侯进的时候,仍“无甚厚产”,“独持以勤俭,故生齿日繁,军徭日增,能宽然不乏常,村居时时杖履行吟陇上,欣然自得,无上事未尝入城府”。有学者推测,此时的这支侯氏可能只是地方弱族,所以经常遭到“同伍无赖”的欺负,“有横逆宁汪涵不求直而同伍无赖以公(侯进)为易凌益日奇乞公,公终置不较,或以无能消之,公第曰:吾固无能耳!一切宏怨奚啻不挂衷抱,盖若罔知焉者。”对“同伍无赖”的欺负忍屈负辱,而家族又要承担沉重的军役,家道又不富,在这种情况下,侯进却心存大志,以延师授子谋求家族的振兴,“公始课子弟以博士业,辟塾延师督训有加,不令其与治生计,衣服冠履爱从先进”(《侯氏家乘》)。在他的精心训导和影响下,侯氏族人“悉恂谨朴茂,一见即知为侯氏子,与人坦夷(平和、平易),不设城府”。
商丘侯氏的崛起
侯进有三子,长子侯禹、次子侯玑、三子侯琳。侯琳幼弱,侯玑早卒。侯玑留下一子名执蒲,被侯禹收养。(《侯氏家乘·卷一》载:侯执蒲“六岁而父母亡,鞠于其伯禹”。)侯禹是侯氏家族崛起的关键人物。此人相貌、品德均不凡。侯执蒲说:“伯父体质修伟,须髯盈尺,高眉丰准,双目炯炯,若神仙中人。”“生而凝重”,“外方内平”,“万不喜争讼”(《侯氏家乘》),其高尚品德受人尊重。
侯禹字君佩,别号继洲。在他以前,侯氏家族“家世业农”,他是家族中第一位科举习文者,虽然“弗售”,但他并不减振兴家族之志,在承担繁重赋役的情况下,用心教导幼弟和子侄,严格要求他们刻苦读书。侯执蒲说:“伯父且耕且读,一切偏赋徭役皆身当之无难色。”见其处世的大度与乐观。“复延师都伯兄兄弟及余,内外综理,井然秩然。维时吾父早卒,季叔幼,伯父惨淡经营,艰难险阻靡不备尝。”侯禹认为要使家族振兴,重要的是让家族中的青少年刻苦读书上进。据侯执蒲对他的回忆,他一生最高兴的事便是看见孩子们精心读书。他对他的弟弟和子侄们都一样严格要求,哪怕是他的弟弟不好好读书,他都像严父一样进行严厉教训。子侄们对他更是敬畏。
侯禹心胸开阔,为人忠厚,对乡里很少计较,对家族中人尤其宽厚。有一次侯氏族人为争夺祖产而起冲突,侯禹很痛心,劝说不听,便不与族人争,自己“别有行营”,另辟发展途径,独立创业。
“别有行营”,选了什么职业?有学者推测,很可能经营的是酿酒业,因为在明清河南的酿酒业中,商丘侯氏的苦露酒最为有名,畅销各地。当时的达官贵人皆推崇苦露酒,称其“清冽碧寒,能事尽矣”。至清代还有诗人王祖辉写诗称赞道:“醉乡日月叹生涯,韵事看书与浇花。清冽碧寒推苦露,侯家擅胜又王家。”
无论如何,侯禹“别有经营”,辛苦创业,最终有了财富的积累。之后不但进行家族建设,而且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根据《侯氏家乘》记载:“(侯禹)念宗盟不固,率徭祀典弗修弗备以至于怨恫,为先人羞,乃著约春秋大会,族人祀于茔,祀毕,少长递进殇为寿,其贫不任婚葬者助之,逸不率祖训者教告之,尝日:吾门荣盛,成祖宗积德所致,今者食神之惠,必诚必恪,庶几羹墙。”逢灾荒年月,侯禹极力救助灾民。如“岁己亥(1599),淫雨漏河城以肉室庐荡析,人无所托处,癸卯(1603)又荐饥,益不聊生,公(侯禹)尽倾储峙,全活无虑数千人。”另外还常出资为乡里修桥补路,周济姻党,“如蔡河诸处,至今利涉皆公之贻也。他如周姻党、赈急难,未易更朴矣”。因而,侯禹在乡里颇有声望,被人称为“乡里善士”。
侯氏家族迈入“商丘八大家”行列
侯禹族为戍籍。戍籍即军户,须承担军役,对家族的发展很不利。为改变家族境况,他百挠生法使家族采取寄籍(由军籍改为民籍)的方式,以求发展。明朝初期政局不稳,一有战事,归德卫的军户即被调去行军打仗,承担沉重的军役,导致军户人口死亡率很高,因而,卫所军户在前几代人丁单薄。有学者说,在明初原籍主义的指导原则下,移往卫所的常为单丁或为以卫军为主的核心家庭,卫军老疾,常归葬原籍,继役者也常常由原籍勾补。所以戍籍之族的人丁很难兴旺,因而便出现逃避军籍的现象。《归德志》载有一例:有一个叫胡元凯的人从江西吉水被调至归德卫前所,“既老勾丁原籍檄下族人率逡巡避之”。清初商丘文人刘榛在回忆沈氏与刘氏起家之艰难时说:“予与沈氏皆以军戍来归德,创造之艰难与有同焉;而三世、四世之间不过三数人,又不显,两家亦同。”由此可见普通军户在前几代生活艰辛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设法改为民籍是使家族发展的有利之举。当然,赴军役也有后来走向辉煌的凡例,但那就看赴军役的人才干和机遇了。而当时的人家大多是不愿赴军役的。在侯氏家族已经成为世家大族的时候,侯恂还有摆脱军籍的倾向。崇祯三年(1630),侯恂官至兵部侍郎,试图把侯氏的出身戍籍改掉,被侯执蒲修书制止。《侯氏家乘》记载:“侯执蒲,字碧塘,商丘人……家故军籍”(《商丘县志》亦载“执蒲家本戍籍”),“子侯恂佐司马欲脱之,执蒲书止之,目若人以为苦,如国家何?若吾以为辱,如祖宗何?卒不易二事,至今乡里传为美谈云。”有学者说,当时“寄籍”方式是很多卫所军户发展成为地方望族的重要途径。
在一系列措施之下,商丘侯氏家族培育出兄弟进士、父子进士等高级士绅,成功迈入“商丘八大家”的行列。万历十六年(1588),侯执蒲与兄侯执躬同举于乡,侯执蒲登万历戊戌(1598)进士,侯执躬登万历己丑(1589)进士,执躬官至光禄寺正卿,执蒲官至太常寺正卿。万历四十三年(1615),侯恂与其弟侯恪同举于乡,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人又同登进土,侯恂还相继官为太仆寺少卿、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侯恪官拜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如侯氏十七世孙侯锡辂所说:“最可奇者父子兄弟同朝,吾族之盛在明季也。(《五修家乘自序》)”吏部尚书宋荦为《商丘侯氏家乘》作序说:“吾中州族望之最夙称侯氏,先祖由祥符徙商丘,代有闻人。自光禄太常以暨司徒司成诸公皆兄弟贵显,煊赫一时,又皆卓然为时名臣,业在史册。”
侯姓历史名人
在我国历史上,侯姓人才辈出,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就有57人,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121人。
侯姓始祖仓颉是中华文字祖,尽人皆知。另外,见于史载较早的侯嬴(?——前257)也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人人敬重的人物。侯赢没做过大官,却在当时和后世皆为人敬仰。他起初不过是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但以品德高尚而服人,仁慈谦和,对人不分地位高低,都能谦恭有礼地结识交往;胸有韬略却为人低调,不自我表露,始终以隐者自居,甘当看门小吏,无怨无悔,直到70岁。魏昭王少子、魏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信陵君闻其胸怀大才,带着贵重礼品前去慰问,招待宾客时亲自将他请去,并让他坐在自己左边的座位上。侯赢感动,向他推荐了有勇有谋的贤人朱亥。公元前257年,秦国围攻赵国,赵国临危,向魏国求援,魏王按兵不动。信陵君筹集车马援赵,侯嬴向他献计后料他此去会留在赵国不返,深为失去知己而痛心,为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而自杀,成为“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为万世楷模。
另外,郑国大夫侯宣多,足智多谋,也是战国时赫赫有名的人物。春秋战国以后,侯姓更是人才济济,著名者有:
侯成:秦朝末年著名辩士,字伯盛,山阳防东人,其才干为刘邦赏识;曾亲历项羽与刘邦在楚河汉界相争,对双方言和起了不小的作用,且曾救护太公和吕后,被封为“平国君”。
侯霸:东汉初河南人,字君房,笃志好学,先任淮平大尹(太守),后被光武帝刘秀授尚书令。他熟知旧制,收录遗文,条奏前世法令制度,多被刘秀采纳,后升大司徒,封关内侯;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死后谥乡哀侯,功德著于当世。
侯景:南朝人,先属北魏,继归高欢,降梁后受封为河南王,后废梁帝自立,国号汉。
侯君集:陕西人,少年勇武,仗义勇为,为人称颂,参与隋末瓦岗寨起义,后被李世民引入幕府,因作战有功,累迁左虞侯、车骑将军等职。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间,他曾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后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改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侯益:唐末五代平遥人,后周太祖郭威即位后因功被封为楚国公,改太子太师,不久改封齐国公。年老退归洛阳后,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以耆旧老臣厚待,每年仅上朝一次。乾德初郊祀,诏令以中书门下礼节,与宰相等同。
侯宗贵:侯霸之后。聪颖好学,德行高尚,宋朝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曾官太常寺正卿,忠君爱国,力保危宋。元兵大举进攻南宋时率其子九人扶宋幼主赵晶入闽。宋亡后避元不仕,气节感人。
侯执躬:号澹轩,商丘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次年中进士。曾任湖广参政、四川布政使、光禄寺卿。
侯执蒲:字以康,号碧塘,商丘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21岁中举,10年后中进士。初任宁津令,后官至太常寺卿(负责皇帝祭祀的官,属于三品官)。魏忠贤奸党气焰嚣张,他不为所惧,大胆弹劾魏忠贤奸行,被罢官归里,仍耿耿持节,在侯府东园课读诸孙。崇祯十四年(1641年)夏卒,享年73岁。
侯恂:字若谷,号六真,商丘人,侯执蒲长子。少时受知于提学使梅之焕、郡守郑三俊;与其弟侯恪同举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举人,同登万历四十四年丙辰进士。历任山西道御史、河南道御史、太仆少卿、兵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明熹宗天启年间,阉党头子魏忠贤专政,与阉党作对的东林党重要人物惨遭杀害。侯恂及父亲侯执蒲、弟弟侯恪都是忠诚为国的东林党人,屡遭迫害。明熹宗天启二年五月,以国家利益为重,上疏请求澄清阉党迫害忠臣罗织的各种不实罪名。是年受命巡按贵州,帮助中丞朱燮元等平息叛乱,立下大功。天启四年皇帝准备擢升其为京卿,魏忠贤向熹宗皇帝说“侯氏父子十分倔强,不能再让他们做一天官了”。不久,他和父亲、弟弟相继被罢官,受到全社会同情,一时“商丘侯氏东林党魁”名震天下。天启五年被阉党指为“东林党中的步军头领”,被削去官籍,归里。两年后崇祯皇帝处死魏忠贤,免去熹宗皇帝时阉党栽赃东林党人的“罪名”,侯恂重被启用,重任山西道御史,崇祯二年升任太仆寺少卿,次年任兵部侍郎。崇祯六年任户部尚书,政绩突出,受崇祯皇帝称赏,却遭到阁臣薛国观、温体仁嫉妒。崇祯九年,薛国观、温体仁唆使走狗弹劾他“糜饷误国,坐屯豆事”,他被削职下狱。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围开封,崇祯皇帝为解开封之围而重新从狱中启用,但因未如皇帝所愿,又被重新下狱。侯恂在做官期间慧眼识才,名将左良玉、袁崇焕、尤世威、史可法都是他从基层发现后大胆荐拔的人才,后来都成了支撑明朝的顶梁柱。袁崇焕崇祯元年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尤世威累官至左都督,左良玉升至总兵,史可法后任南明兵部尚书。《中国通史》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颁布的内部措施中有:“ 明朝兵部尚书侯恂因与农民军作战失败被明朝下狱。大顺释放侯恂,任为尚书。”侯恂谢绝,归家隐居。明朝灭亡后发誓不事清,在城南10里筑南园而居之,14年未入城,清政府百般威胁利诱,侯恂终不弃志。顺治十六年(1659年)病卒于家,享年70岁。
侯恪:商丘人,字若木、若林,号木庵,侯执蒲之次子,侯恂之弟,天启年间任编修,与东林要人杨涟、缪昌期诸人往来甚密,杨涟条上魏忠贤二十四罪,有人说是侯恪代稿,魏忠贤怒谋杀之,其假子镇抚司田尔耕进言:“是人颇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翁,必无意曲宥之耶。”忠贤欲拉拢侯恪,侯恪怒然拒绝。后来阉党对他多次威胁,他始终不屈,说:“人生贵识大义,恪岂恋一官,负天下才哉!”后被罢官。崇祯初年重被启用,与辅臣韩爌、词臣姚希孟更削三朝要典,颁定逆案,迁南京国子监祭酒,“考祖制,定监规,疏陈六事”。因忧明朝命运,感愤奸臣当权,日夜纵饮,患病而卒。著有《遂园诗》二十卷。
侯方域(1618年-1654年):字朝宗,号雪苑,商丘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自幼勤于读书,少年时即有才名,为当世人称赏。田兰芳著的《侯朝宗先生传》说:“方域生有异质,侍父京师多为贤公卿们赏拔”、“强记可比汉张安世,干局可比唐李文饶,足称膏饫中才子弟”。胡介祉撰著的《侯朝宗公子传》说他“生而颖异,读书尝兼数人”,“为文若不经思,下笔千万言立就”。受祖、父辈为举世称赞的忠臣影响,“幼随司徒公官京师即慷慨盱衡,好言天下大计”,“豪迈多大略,少本有济世志”,曾多次参加科考,以图登上仕途,但由于明末政治黑暗,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参加南京己卯科乡试,仗义执言,为了明朝的中兴,在考卷中对崇祯皇帝的弊病大胆批评,结果名落孙山。当时阉党余孽再起,把持朝政,他参加继承东林党遗志的“复社”,不屈不挠,与阉党余孽斗争,被时人称为“为天下持大义者”,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被称为明末四公子;擅长文学,尤以散文著称,以写作古文雄视当世,有“文章魁首”之名。崇祯十三年(1640年),应试落第后回到归德,被推为雪苑文社主盟者。在他的主持下,雪苑文社的学子们志存高远,热情洋溢,晨夕赋诗,“莫不以文采自著,而躬行相砥,甚盛事也”。雪苑文社诗文佳作迭出,很快名噪当时的全国文坛,为四方文人所仰慕,文人雅士无不慕雪苑文社而趋之,他和其他骨干成员徐作霖、刘伯愚、吴伯裔、吴伯胤、贾开宗令人仰望,以“雪苑六子”著称。中原各地文人步其后尘,文学社团相继而生,雪苑文社成了全国文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之后以享誉全国的辉煌跨越明清两个朝代。入清后侯方域与魏禧、汪宛一起被称为“清初三大家”。其人物传记形象生动,情节曲折,均有唐代传奇笔法,具有短篇小说特点。其论文、书信或痛斥权贵,或直抒胸臆,显示了流畅恣肆的特色。同时有大量诗作问世,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传世。
侯芝:明代嘉靖年间江苏上元(今南京)人, 清代女诗人,弹词小说家;字香叶,号香叶阁主人、修月阁主人;通经史,性好吟咏,善弹词改写。嘉庆十六年起专改弹词,著有《再生缘》八十回,《玉钏缘》三十二卷,二百三十四回;《再造天》系续《再生缘》创作,共十六回;《锦上花》系拼合《锦笺缘》、《金冠记》二种而成,凡四十八回;并撰《再生缘》洁本三十二回,题为《金闺杰》。
侯姓优秀的家族文化
文化是思想和精神的土壤。一个家族的兴衰、命运,与家族文化有直接关系。从祥符以戍籍迁入商丘的这支侯姓,初时并非望族,后来却成了“中州族望之最夙”者,“煊赫一时”。究其原因,家族优秀文化的创立和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纵观这支侯姓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是侯姓文化的肌里。
这支侯姓迁来商丘之前的情况少有记载。据《侯氏家乘》中侯执蒲一篇文章说,“吾侯氏起家农务,世有隐德”。可见那时的家族文化比较简单。大概因为他们是戍籍的缘故,先前重武而不重文,虽然也有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传承,但对文化教育不怎么重视。从六世侯进开始,才对文化教育重视起来。
侯进虽然仍是“无甚厚产”,但他心存大志,决心改变家族境况,认为族人只重视从武是不行的,要想振兴家族,必须从重视文化教育开始,于是便以延师传道于子弟着手。经济条件不好,侯进“持以勤俭”,创造和积累财富,发愤图强,供孩子读书。俗话说,“家以勤兴,以逸败”,他的办法果然见效,经济状况渐渐好了起来。面对日益增加的繁重军役和各种负担,能应付自如。虽然艰苦,但因胸有远大志向,却精神乐观,常“杖履行吟陇上,欣然自得”,勤于治家,“无上事未尝入城府”。“同伍无赖”以为他好欺负,不断无端生事,仗势欺凌,他总是以忍为高,“终置不较,或以无能消之”,很有卧薪尝胆之味。他常说:“承认咱没有本事能怎样?”“一切宏怨奚啻不挂衷抱,盖若罔知焉者”,默默以教育子弟刻苦读书谋求将来的发展,为孩子“辟塾延师督训有加”,“不令其与治生计,衣服冠履爱从先进”(《侯氏家乘》)。在他的精心训导和影响下,子弟信心满满,不懈努力。由此奠定了侯氏家族文化的基础。
其子侯禹不但继承他的传统,继续注重家族文化建设,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儒家学说的重大意义,延请高师向子弟们灌输儒学,使孔孟之道成了侯氏家族文化的主脉。他的侄子侯执蒲说:“长者其徒业儒,辄用儒显自吾伯父始也。”(《侯氏家乘》)其幼弟侯琳幼弱,长弟侯玑早卒,侯禹便将侯玑之子侯执蒲当亲儿子看待,在承担繁重赋役和家族负担的情况下,严格要求幼弟和子侄读书上进,他自己一有闲暇也以书为伴。幼小的侯琳贪玩,“时有逸行”,他“教之如严父,或面加呵斥不少贷”,对子侄的严格可想而知。侯执蒲在他死后回忆说:“伯父且耕且读,一切偏赋徭役皆身当之无难色”,“延师教伯兄兄弟及余,内外综理,井然秩然……惨淡经营,艰难险阻靡不备尝”。
侯禹在各方面率先垂范,使侯氏良好的家族文化渐成体系,终于在侯执躬、侯执蒲这一代开花结果,侯执蒲与兄侯执躬成了兄弟进士,后来侯执躬官至光禄寺正卿,侯执蒲官至太常寺正卿,侯执蒲之子侯恂、侯恪又同登进士,侯恂历任太仆寺少卿、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侯恪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忠孝节义是侯姓文化的精髓
忠孝节义是中国传统的四字道德准则。侯氏家族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道德准则深入了族人的灵魂深处,成了侯氏族人的精神支柱。
在封建社会的帝王时代,“忠”的含义几乎被演变为忠于君主的唯一含义。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古人认为“无君是即无国”,君主是国家的代表,忠君爱国被认为当时最高的道德标准。侯执躬、侯执蒲、侯恂、侯恪无一不是忠君爱国的典型。侯执蒲任太常寺正卿时,阉党头子魏忠贤职为司礼秉笔太监,深受皇帝宠信,权势炙手可、气焰嚣张,竟要代天启帝行祭天大典。那时祭天是“天大的事”,侯执蒲掌管国家祭典之事,事先得知魏忠贤的意图,觉得是对皇上的忤逆,在自己任上绝对不能发生这样的事。于是趁魏忠贤还没有矫诏宣布,上了一道奏折,说天坛常有“宫奴阉竖,连行结队,走马射弹,狂游嬉戏”,认为“刑余(指太监)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飨祀之地?请下所司论治”。结果惹恼了魏忠贤。侯执蒲被罢官。有人劝他向魏忠贤认罪,依附于魏忠贤,他宁愿丢官而不屈节,毅然抛冠归里。他们父子都是与阉党作对的东林党人,侯恂几次不失时机地弹劾阉党,为被迫害的东林党人鸣冤,虽然受到阉党残酷迫害以致下狱,却仍然矢志不渝。后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推翻了明朝,将其从狱中救出,请他任义军的兵部尚书,他婉言谢绝。侯恪也曾因弹劾阉党被罢官,阉党想拉拢他做党羽,以复职相许,他怒然说:“人生贵识大义,恪岂恋一官,负天下才哉!”终不屈节。侯氏父子忠君爱国为天下人敬仰,一时“商丘侯氏”的忠义之举成了全国上下的热门话题,影响深广。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侯氏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侯氏家乘》载,侯禹熟读孔孟,是恪守孝道的典范。侯执蒲说,侯禹为让父母长寿,平时千方百计讨父母欢欣,一点也不违背父亲的教训,“晨昏求之,未尝不在侧”,父亲有什么需要总是不辞辛劳,千方百计满足。他常教育子弟百善孝为先,“孝,善事父母者。” 后人以他为榜样,将“孝顺父母,尊重长辈,不惹父母生气”写入了《侯氏家训》,代代相传。
侯恂做了兵部侍郎后想改变家族的戍籍,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本来是极容易的事,他却不敢自行做主,向父亲侯执蒲请示。父亲不同意,说:“若人以为苦,如国家何?若吾以为辱,如祖宗何?”侯恂以为不遵父命便是不孝,只好作罢。
仁义道德是侯姓文化的魅力
道德修养是侯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己克勤克俭、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而对外即以仁德待人,遇纠纷以谦让为主,不与人争讼,在邑里中口碑极好。据《侯氏家乘》载,侯和“世修长厚,以君子闻”。而侯禹更是“积善累行,不可殚述”,虽然平时自己“以勤以俭”,而在灾荒年月却慷慨解囊,极力救助灾民。据侯禹墓志铭记:“岁己亥(1599),淫雨漏河城以肉室庐荡析,人无所托处,癸卯(1603)又荐饥,益不聊生,公(侯禹)尽倾储峙,全活无虑数千人。”乡里多处桥梁损毁,侯禹“捐数百金修之,逾年始成”;遇孤寡、残疾和无依无靠者,侯禹“必悯然怜恤,随分予少钱粮”,乡亲们无不赞扬其义举,称其为“乡里善士”,人们不管得到或没得到过他的好处,见了他“糜不啧啧叹异”。
如果说侯进是侯氏优秀家族文化的奠基人,那么即可以说侯禹是侯姓优秀家族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完善者。侯禹克勤克俭,勤于读书,奋发求进,持仁仗义,忠孝两全,可以说是侯氏优秀家族文化的集大成者。高尚的人格产生了极大的魅力,为侯禹带来了极高的威望。乡亲们无不崇敬他的仁义、正直、光明正大,都以他为做人的楷模,视他为公平、正义的化身,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总爱找他公断,他无论怎么断,乡亲们都心服口服。侯执蒲说:“邑人有大持竟小哄斗,俱就伯父资平。伯父俗出一言决之,两家各冰释去……伯父介者乃使人尊信如此。”
优秀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令人奋发,促人向上,虽千辛万苦乃至生命受到威胁都难以令人屈服。侯进、侯禹建立起来的侯姓家族文化影响了几代人。侯执蒲父子那样精忠报国的品德和威武不屈的气节便是其折射。侯禹之后侯氏之所以“代有闻人”,“自光禄太常以暨司徒司成诸公皆兄弟贵显,煊赫一时,又皆卓然为时名臣,业在史册”,达到了侯氏辉煌的顶峰,优秀的家族文化便是支撑。以至后来,侯方域被称为“为天下持大义者”的四公子之一,“壮悔”后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家,其《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一问世,“天下好古文之士即无不慕壮悔堂集而望之若云霄,奉之若蓍蔡者,三百年于兹矣”,“《壮悔》、《四忆》及杂庸制义一出而纸贵然”(任元祥:《侯朝宗遣稿序》),都可见侯氏家族文化的辉光。(刘秀森)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何氏寻亲】字派"尧嘉易程荣,文正天星现,永德登科弟,富贵万长春"寻根
>>【侯氏网新闻】宋荦与《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