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网新闻】宋荦与《桃花扇》

    中华侯氏网 2013年6月23日 商丘刘秀森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绵津山人,晚年号西陂老人,明末清初商丘西陂楼村人,清朝国史院大学士宋权之子。历任清朝湖广黄州府通判、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及江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康熙四十四年擢升吏部尚书。他十三岁开始随其父宋权学声律诗学,并常向宋权的好友贾开宗和宋权的学生侯方域学习诗词知识与创作。

    明崇祯五年(1632),侯方域曾与吴伯裔、吴伯胤、徐作肃、刘伯愚、贾开宗创建雪苑文社,亦称雪苑诗社、雪苑六子社,致力于诗词与散文的研究与创作。后来由于世事动乱,各奔东西,有的人在动乱中去世。清顺治二年(1645),侯方域从江南归里,与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重建雪苑文社,后来宋荦也成了文社的一员。侯方域与宋荦两家是世交,在危难中曾经同舟共济,两人又是社友,感情尤为深厚。侯方域去世后,宋荦曾为他立传。

    由此可见,宋荦对侯方域的履历是十分了解的。宋荦对《桃花扇》一剧的创作曾做过贡献,后来对剧中所写的侯方域的真实程度曾进行过评论。他对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为孔尚任提供参考资料上。孔尚任出生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这时,他后来要写的南明朝的那些事情早已成为历史,他要写的主要人物侯方域也已经谢世七年了。只是曾在南明部司里做官的亲戚向他讲述的明朝末年南明首都南京发生的桃花扇的故事感动了他,他才产生了创作《桃花扇》的欲望。因为没有亲历南明王朝那段历史,也不熟悉故事牵涉的那些人物,他写起来当然是困难的,所以几次起草都没有成功。于是,他便想广泛搜集有关资料,他想和更多与要写的内容有直接关系的人交谈,但做官前却没有这种机会。做官后,他跟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去淮扬疏浚下河,到淮扬后,正巧下河疏浚工作因故不能顺利进行,他便乘机结交那里的文人墨客,尤其热衷于与明朝遗老谈论明朝的兴亡。

    他得知了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同被时人称为“四公子”的著名文人冒襄居住的地方,便去造访,请冒襄讲述其亲身经历的那段历史,收获不小。一天,他听说时任江苏布政使的宋荦到冒襄那里去了,便喜出望外。他知道宋荦与侯方域的亲密关系,便抓住时机对宋荦进行了采访。宋荦得知他要写关于侯方域的作品,也很支持,便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热情地与他倾谈,不但谈了好多侯方域的坎坷经历和才华、思想与著作,而且谈了自己对以上的见解。

    孔尚任觉得宋荦提供的资料对他创作《桃花扇》十分重要,便激动不已。后来他回忆那次和宋荦的交谈说:“闻牧仲(宋荦)谈朝宗(侯方域)事,令人神往。”(见《孔尚任年谱》)孔尚任花费十多年的心血,写成了《桃花扇》一剧。消息一经传出,便招来许多热心人索本传抄,正像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说,一时有纸贵之誉。康熙三十九年(1700)正月,孔尚任在北京任户部主事。那年除夕,左都御史李木庵遣使给孔尚任送岁金,当即索要《桃花扇》剧本“为围炉下酒之物”,孔尚任便送他一本。李木庵看了十分喜欢,“开岁灯节,已买优扮演矣。其班名‘金斗’,出之李相国湘北先生宅,名噪时流,唱‘题扇’一折,尤得神解也”,演出后很是轰动。宋荦得知《桃花扇》上演后引起轰动,很想有机会观看演出。终于有一天,在八旗军屯驻的地方演出《桃花扇》,宋荦坐在了观众席上,看后颇有感慨,随后便以诗的形式写下了自己的观感——《观桃花扇传奇漫题六绝句》:其一:“中原公子说侯生,文笔曾高复社名。今日梨园补遗事,何妨儿女有深情。”其二:“南渡真成傀儡场,一时党祸剧被猖。翩翩高致堪摹写,侥幸千秋是李香。”其三:“气压宁南惟倜傥,书投光禄杂诙谐。凭空撰出桃花扇,一段风流也自佳。”其四:“泪作桃花寄扇孤,天涯把扇几长吁。不知壮悔高堂下,入骨相思悔得无。”其五:“陈吴名士镇周旋,狎客追懽向酒边。何意尘扬东海日,江山留得李龟年。”其六:“新词不让长生殿,幽韵全分玉茗堂。泉下故人呼欲出,旗亭樽酒一沾裳。”宋荦首先对剧中侯方域这个人物进行评论,认为对文笔之名高于其所在的“复社”(明末文社)的侯方域来说,孔尚任以戏剧的形式补写他的遗事,赋予他儿女深情也未尝不可。在当时腐败的南明王朝,皇帝朱由崧成了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傀儡,马、阮党同伐异,气焰十分猖狂。在那种情况下,风流倜傥的侯方域不惧权奸,“翩翩高致”实堪一书,而作者赋予他儿女情深,妓女李香君因而得以千秋实属侥幸。当时,统率重兵的宁南侯左良玉以军中缺饷要去南京就食之名,要去南京“清君侧”,朝廷官员一片惊慌,侯方域以其父侯恂之名给左良玉写了一封信,左良玉被信中的气度压倒,立刻停止了进逼南京的行动,这是除侯方域之外无人能够做到的。不仅如此,侯方域因党祸逃出南京,竟然投书阉党余孽阮大铖,以诙谐的笔触对阮大铖进行了指责和嘲讽,表现了不凡的骨气。孔尚任在借这些事实构思戏剧情节的时候,“凭空撰出桃花扇”中的情节,让侯方域实在风流的可以,只可惜实际上并没有那回事。这便是宋荦对《桃花扇》的评价。但应该说明的是,孔尚任构思桃花扇的情节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孔尚任说:“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部曹是京师各部司的官员);余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棲(旅居)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余言之。证以诸家稗记(笔记小说),无弗同者……独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书笔点之,此则杨龙友小史(书童)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籍,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孔尚任《桃花扇本末》)既然桃花扇一事只是杨龙友的书童一人的口述,“不见诸别籍”,宋荦不知此事无可责难。虽然宋荦因不知此事而指为“凭空撰出”,但所论的其他事情是他足可以见证的。

    剧中写李香君为侯方域守节,在田仰逼嫁的轿子抬到门口时以死抗拒,血溅扇上,思念侯方域的泪水也洒在了扇上,画家杨龙友用画笔将血迹装点成了桃花。宋荦的评论是,李香君泪作桃花,将盼望侯方域回到他身边的心愿寄于小扇,那只不过是她的单相思,尽管她手把桃花扇,非常思念相隔天涯的侯方域,但是不知道远在商丘的侯方域对她是否也是那样的入骨相思。在对《桃花扇》的内容和剧中的人物评判之后,宋荦对《桃花扇》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桃花扇》的有些情节虽然难免虚构,但在艺术上不亚于以前的名剧《长生殿》和《玉茗堂》,让九泉之下的人物呼之欲出,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人们看了激动得不可名状。宋荦的诗不少是记事的,《观桃花扇传奇漫题六绝句》也是一样。他的记事诗记的都是真实情况,只不过是把实事以诗的形式记了下来。这首看了《桃花扇》演出后的诗作也是如此。宋荦心里也明白,孔尚任不过是以不乏虚构的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串联情节而已,其主旨在于表现他的思想,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让读者和观众看了《桃花扇》,“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也。”(孔尚任《桃花扇小引》)宋荦的《观桃花扇传奇漫题六绝句》这一记事之作,从历史的角度为我们研究侯方域和李香君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侯氏网新闻】商丘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侯姓
>>【倪杨氏网新闻】楮树下的杂忆----侄女婚礼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