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网新闻】景东文化名人侯应中
- 中华侯氏网 2013年7月2日 景东银生网
家世及其生平
侯应中,字谏廷,号丙鑫。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云南省景东县城西街。民国二十二年(1933)病故于原籍,享年6l岁。他是景东晚清诗人。民国时期景东乃至思茅地区文化名人之一。
据侯应中修纂《侯氏家谱》载,侯氏原籍江西省抚州府东乡县侯家桥人,“明世宗肃皇帝嘉靖年,永发祖(迁来景东第一代)为景东卫所及通判署教读,后地方聘请为社学主讲,有功学;……自永发公起四代人历任社学主讲,造就人才,有功学校。侯氏在景东县城是一个大家族,读书人多,从始祖至第十二代孙,侯应中,有清朝儒学生员28人(其中岁进士、教授二人)、儒学武生六人,清朝选拔进士一人——侯应中。
侯应中的一生在家乡景东度过,根据《景东彝族自治县志》介绍,先生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读书、教书,时间是39岁之前。
侯应中自幼丧父,赖其母苦节抚育,8岁入私塾.刻苦好学,思维敏捷,每年学试,常列榜首.光绪八年(1 882)应童试人黉学,优禀学录,引起郡守黄炳,儒学教授张平山的重视,被召入开南书院深造。
光绪二十年(土894)孟春,二十岁的侯应中便设学倌教读,取馆名“韵泉山房”。此后,笔耕舌褥十有数年,为景东培育诸多人才,渐成景郡名士。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云南学使叶尔恺委为景东直辖厅学务学董,由此走上景东学务领导岗位。他参与撒书院建学堂事务,各区(镇)小学堂的设立,亦得其辛劳。
从民国景东县志稿及《景东侯氏家谱》中留下侯应中诗词143首,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第二时期:清宣统年间,含辛茹苦考取“已酉科选拔进士”,得官不仕,毅然回归故里。
清宣统元年(1909)八月省试三场得第一名,取已酉科拨贡,得到省给单到京等侯朝考的待遇。宣统二年(1910)春三月初离家赴京朝考从云南出境经越南乘船到上海转北京,途中写有《由老街上车终日与安南人笔谈有感》、《泊琼州海口》、《过七州洋》、《端午节上海船中有感三首》历时三月,饱尝辛劳,途中写诗十二首。到京后等待朝考,有“泊抵京华月当五,书则习字夜观书”。朝考全国参加6700名,取70名,头场命题应试获二等第十五名,保和殿复试命题二题取得二等第八名,东阁大学士钦命阅卷大臣陵中堂批:“笔机活泼,词意简明,次艺更凝练矫洁”。七月十三日,礼部带领引见于养心殿,被提褒为“已酉科选拔进士”,后经东部签发执照为四川直隶州判(注:相当府官助理)。八月二十八日离京,十月十五日到达成都。到职不久,就请假回籍省亲,有七绝《请假回籍省亲》“想到高堂嗟发白,无殊落日近黄昏官阶虽好南陔缺,何必长贪名利场”。侯应中苦读诗书追求功名,是时功名乏手,有禄可享,但思念故乡老母心切,不愿在外为官,礼部带领引延于养心殿,是日为侯母寿辰,感赋七言二截:“远隔萱堂路八千,功名博得亦悃然。况登太后养心殿,更觉悬思寿母筵”。因此,他毅然辞官归里,以事孝敬老母,尽心桑梓。
第三时期:辞官归里,尽心桑梓。修史重教,留芳后世。
宣统三年(1911)景东设参议会,侯应中被选为景东直隶厅第一届参议会议员,当年劝学所成立,又被委为劝学委员长。
民国二年(1813)被普洱选区选为云南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是年夏,由省会归来,其母弟先后病亡,先生除操持劝学所外,不再于理其它事务:民国五年(1916)二月,继任景东县高等小学堂校长,教书育人。
民国八年(19l9)受景东县知事周汝剑之命,出任《景东县志》总纂,并邀约教育、文化界名士,经过四年苦心求索,殚精竭虑,22卷民国《景东县志稿》终于问世,完成了景东不可多得的文献史料。云南教育界名人袁嘉谷陈荣昌等为之作序。
县志稿完成后,侯先生因年老体弱,不再担任公职,专心修纂家谱,完成了《景东侯氏家谱》四卷,第四卷收入侯应中一生诗文多篇,为《景东县志稿》补遗。先生虽然不再担任公职,还不遗余力的为创造县立中学出力,其他教育事业亦常常热心过问。
侯应中诗词的思想内容 侯应中生于清同治,故于民国,经历同治、光绪、宣统、民国等四个朝代,他的诗词创作活动主要在光绪、宣统年间,所以在这里称他是晚清诗人侯应中。 光绪、宣统年间,清正朝内优外患极端突出,社会各种矛盾极端尖锐,清王朝大厦摇摇欲坠,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侯应中作为这一地域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代表,以诗词的形式作为深刻的反映和揭示。
诗人在《杂咏八首》中对晚清政治腐败大厦将倾,是这样描写的:“落叶如残棋,零乱艰收拾。虽未即终局,其势已岌岌”。“秋草无华姿,黯然色憔悴。生机虽未尽,阴序将次至”。寓意形象、深刻。悲壮之书,寄注理想、追求“微霜一以降,枯棱亦云易:东风何时来,嘘此暄妍气。茁我平原根,回彼苍天意……”
侯应中的诗反映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七律:《庚子岁闻各国联军入都有感》:“遥闻北阀烽烟起,谁是单骑见虏臣。破碎山河惊梦眼,叫号天地为焦唇”,诗人在问中华民族受到外敌入侵,中国将领那一个敢于挺身而出,反击入侵者?“……带郭原郊盘马路,定教草木不生春竹”。接着表示要反击入侵者,把敌人消灭使其不敢再来欺侮我们中华民族。
侯应中对家乡政绩卓著,清政廉洁的父母官倍加称赞;对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者疾恶如仇。《张幼谷太守建小楼因题长句》赞扬拓南太守张幼谷本来有发财之道,而守黄头之志,为解决家属住房,建一间矮小土屋用草席盖顶,如鹪鹩之巢。诗人写道:“银江江水清且涟,柘南太守贫可怜”。有一次郡守黎寿昌在衙门大堂宴请侯应中等文化人,即兴赠答,侯应中依赖和郡守黎寿昌一首:鼠官丞偏僻,有谁肩荷国民忧。无端威大漫流弊,本是纤惯叩头。媚灶斯音成奴术,随声附和是宏献。看五鬼趋炎客,名望可如范欧。把官场中某些政客耍弄权术,逢承巴结权贵,狼狈为奸,不关心百姓疾苦的黑暗一语道破。
侯应中对贪官污吏,疾恶如仇。郡守刘云章贪污书院经费、指使暴徒砸烂稻香吟诗社、绾翠舸画廊招牌、作品,侯应中约同乡绅把墨吏刘云章状告到省,刘云章受到惩处。有《上控郡丞刘云章前一夜置酒叙别醉后感赋即以赠行》二首。由侯应中主编《景东县志稿》中揭露墨吏六人都有名有姓,记录主要劣迹。
诗言志。侯应中的诗托物言志,常以梅、兰、竹、菊自勉“玉骨冰肌雅淡妆,水边篱落自芬芳...…·”“气参造化势缤纷,枝自横斜叶自芬。……”“樊川彭泽景清幽,老围霜枝第一流o……”从这些诗句中看出诗人的人生追求。有人说侯应中苦读诗书为的是追求功名,朝考得官,而又辞官归里为何?有诗明志”紫授金张不与伦,青风明月澄前因。无拘无束无荣辱,御笔山前作散人”。
侯应中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从选出的集稻香吟社分得春游》、《郡属杂咏》、《集稻香吟社分得中川河渔哇》等二十多首,词句优美“锦屏山下见人家,素手纤纤自采花。拆得一枝娇欲雨,簪来不管长云斜”。风情浓郁“今霄佳节是元霄,恐负良霄侣伴邀。灯火蒲城看不了,又听羽曲度虹桥”他的《题石云寺二联》近年被收入云南省收编的名胜古迹楹联集。
侯应中晚年的贡献
侯应中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家乡景东文化教育事业,他的后半生,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他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他宣统二年朝考取得功名受到地方重用结合在一起,这叫英雄有用武之地。先生晚年为家乡作出的贡献主要是:
他被委任为劝学委员长,继任景东县高等小学堂校长,不遗余力的为创建县立中学,殚精竭虑,教书育人,重教兴学贡献突出。出任《景东县志》总纂,苦心求索。云南文化名人陈荣昌在《景东县志序》中评价说:“总纂者为侯君建廷,人之言日侯君为邑名序,以拔贡朝考得官,以母老不仕家居,宣力桑梓以安人和众为心不为私利,今之修志载笔之劳而薪水之供无所取,亦其一端也"。云南文化名人泰光玉在序中称赞:“百年来涵濡文化,蔚成名邦”。乡贤吴承鑫( )在《景东县志序》中说:“谏廷我景之君子也,苟不应命无以对桑梓,更我以续我笛楼先生不逮之志"。诚然,22卷民国《景东县志稿》成为今日景东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历史资料。主编侯应中非常重视艺文收集,《景东县志稿》单文志有三册,收集景东古诗词500多首,其中有景东籍作者35人,外籍作者1 7人,为后人研究景东历史文化,提供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思茅地区历史上有诗书画组织的仅有景东的稻香吟诗社和绾翠舸画廊,侯应中是两个组织的骨干力量,郡守黄炳调离景东后,侯应中实事上成了两个组织的主要组织者,他为一度被郡守刘云章阻挠而停止活动的稻香吟社、绾翠舸画廊恢复正常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因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供职多年,功绩卓著,原省督军公署曾奖给二等“金质梅花章”、“一等金质梅花章”各一枚。民国二十二年(1933)侯应中先生病故,同僚、晚辈、学生悼之极隆,荣哀备至。云南省长公署题褒:“捍卫桑梓”、云南普洱道尹题褒:“保卫桑梓”。
附:著名楹联《侯应中题云南景东石云寺》
凭栏看 青山烟雨、翠岫风云,都收来百尺楼头,无边光景
引领想 纯阳神仙、太白诗酒,倘到得两人胸次,何等逍遥
侯应中: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生于西正街。1882年应童试入黉学,学优被召入开南书院深造。1894年(光绪二十年),20岁的侯应中便设馆学教读,取馆名“韵泉山房”,此后为邑中造就诸多人才,渐成郡内名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被委任为景东直隶厅学务学董;1909年(宣统元年)被提褒为“已酉科选拔进士”,后经礼部引进,吏部签发执照为四川直录州判,因念母心切,辞官孝母。1911年被选为景东直隶厅第一届参事,当年劝学所成立,又被委为劝学委员长。1913年(民国2年)被选为云南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1916年继任景东高等小学党校长。1919年(民国8年)受景东知事周汝钊之命,出任《景东县志》总纂,四年成书22卷民国《景东县志稿》付梓。1933年病故,因在文化事业上成效卓著,省督军公署曾授一等“金质梅花章”、二等“金质梅花章”各一枚。(曹守基收集整理)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何氏家谱源流】何瑊谱支裔绍仪始祖族谱
>>【侯氏网新闻】明代著名的嘉定侯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