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家谱源流】论宗亲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 中华侯氏网 2018年4月24日 侯氏一家亲
内容提要
作者以切身经历体会总结了宗亲组织建设存在的种种利弊得失。从罗列现象,到解剖问题,再到提出对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分析入微,从具体实践的一般感性认识,上升到思想理论的梳理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第一部分,以形象的笔触揭示了宗亲会出现的“‘围城’现象”,具体描述了参与宗亲会成员形形色色的心态及种种不良现象。第二部分,着重从“不能取得合法的地位”、“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形如攥不紧的拳头”这三大制约宗亲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入剖析了宗亲会陷入困境的现象及其原因。第三部分,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思维,提出了宗亲组织如何突破困境的建设性思路。
一、“围城”现象
宗亲会组织是海外华侨发明的。想当年侨胞先驱们怀揣一本家谱,抱着一尊孔老夫子像,漂洋过海移居异国他乡,曾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也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历经千辛万苦的磨难中,侨胞们需要携手团结,互助互爱,为了维护合法权益,于是成立了同乡会、宗亲会、行业公会、商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改革开放之后,海外华侨兴起寻根热,陆续回国谒祖恳亲、联谊交流、投资兴业,遂把宗亲会这个氏族组织模式传到了国内。盛世修谱。国内从八十年代起,出现修谱热。在海外华侨寻根热与国内修谱热的交替中,在本世纪初,国内又掀起了成立宗亲会的热潮。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把婚姻形象的比作“围城”,没有进入婚姻殿堂的想进去,进入之后又想逃出来,欲进欲出,困扰人的一生。如今宗亲会似乎形成了新的“围城”,没有加入这个组织的想加入,加入了之后呢,感觉和想象的不大一样,有违初衷,渐渐失去激情,甚至感到宗亲会圈子里空气污浊,有种想逃出来的感觉。
几年前,很多宗亲见证了各姓氏宗亲会成立时的盛况,轰轰烈烈的筹备,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广大宗亲闻讯后,无不欢欣鼓舞,由此推动了各地宗亲组织的建立和各项活动的蓬勃开展。那时宗亲们相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热情奔放,质朴纯真,相互之间没有猜忌与芥蒂,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天下宗亲是一家”的亲情和友谊。
随着接触面的扩大,宗亲之间见面机会的增多,圈子里的人越聚越众,各种差异化也就慢慢地表现出来,一些思想矛盾和组织管理问题渐渐暴露,不和谐的音符,影响团结的因素,随之凸显,怨气、失望的情绪不断萌生,参与者的热情也随之降低,积极性不断受到挫伤。各地宗亲会似乎面临“兴也勃矣,亡亦忽矣”的命运。
究其原因何在呢?概因加入宗亲会的人员成分复杂,其想法、目的、追求、品位不尽相同。企业界、政界、文化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普通族民等,各自所处不同的阶层,其年龄、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环境条件等千差万别。在宗亲会提供的广大舞台上,有的人敏锐地发现市场潜力和商机,于是,就打起了在宗亲中经营谋利的主义;有的人试图利用宗亲会巨大资源一显身手,以期实现人生价值;有的虚荣心作怪,一心想在宗亲会里捞个名头官衔,以提高身价和知名度;也有的宗亲仅仅为了结交同姓朋友,或抱着借机游山玩水的态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宗亲会成员中,存在这样那样五花八门的想法实属正常,也无可厚非,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规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面对宗亲会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却难以产生一部具有约束力的有效《章程》,如果有所谓的《章程》,也只不过是虚拟的摆设罢了,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相当多的宗亲仅仅只是一般性的参与而已,或浅尝辄止,有的冒个泡之后,再也不见了。有些人只愿意分享宗亲会带来的红利,却并无一点实际奉献付出之心愿。故而,偌大的宗亲会组织,很难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以及可共同遵循的思想行为规则,致使宗亲会软弱涣散,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原以寻根问祖,联络族谊,开展谱牒文化和宗族文化研究的初衷逐渐变味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互投缘的人、有共同目标追求的人,渐渐走到一起了;意见不同的人渐行渐远;分高低、论贵贱、划圈子,无形中形成了不同阶层,不同团体、不同派别,甚至,由于思想认识上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阵营。最终,联谊性、研究性、非营利性的宗亲会,似乎变成了低级庸俗的名利场。
而如今,在宗亲会圈子里,出现了不同山头,形成不同阵营,你方唱罢我登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论战不断。一些趋炎附势的人,跟着摇旗呐喊,形成了对垒骂战,搞得那些不愿选边站队的宗亲们,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过去表现得很活跃、很积极的宗亲们,大都选择了沉默,或低调应对,或潜水观察,或淡然退出。因为,他们感觉进入这个圈子,其实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既没有个人所追求的事业,更没有自己的利益而言;既左右不了形势,也改变不了现状,只不过是看在同宗共祖的份上,本想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抑或参与参与而已,干吗要纠结在其中呢?
其实,如果没有进入这个圈子里也无所谓,全国同姓氏的人很多,毕竟进入这个圈子里的人属极少数。而一旦进入这个圈子,不知咋的,还真有一些割舍不下的情结。在郁闷纠结中,不少老会员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淡出。宗亲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令人匪夷所思。
二、难以突破的困境
(一)不能取得合法的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多民族融合、一党执政的国度。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也明确指出:“保障公民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云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以限制为主,出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相符的尴尬局面。尤其明确规定冠名以“中国”、“全国”、“中华”、“世界”等字样的全国性、国际性社团组织,其登记注册必须由国务院批准。因此,登记注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和全国性民间社团组织几乎不可能获准。那么,在海外(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登记注册的冠以“中华”、“世界”等字样名称的宗亲会社团在中国大陆合法吗?其实,那只适用于所在国或所在地区的法律范围,并不意味着已经取得中国法律的认可。它们在大陆境内的活动仍然受到中国法律的严格限制。海外性质的社团组织在中国大陆境内成立分支机构也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国家法律的严格限制,注定了宗亲会难以实现横向区域性、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
在中国,很多民间组织如:读书会、文学社、宗教团体、老人协会、合唱团、俱乐部、文体爱好者协会、兴趣团体、康复团体、网络组织、联谊会、宗亲会……等,大都没有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不登记注册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事物有其生存的土壤,就有其活动的空间。据估计,全国范围内没有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多达数万之多。
据了解,全国各地宗亲会,除了极个别地区属文化研究性质的获准登记注册外,几乎没有那家宗亲会取得了登记注册的合法地位。安徽孙氏宗亲联谊会在筹备期间,曾几次到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申请登记注册,并托人疏通关系,试图变通注册,该局长实在没有办法说服我们,不得不把具有保密等级的中共中央红头文件拿出来让我们看。中央明文规定了哪些类型的民间组织不予登记,尤其如: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宗亲会等类型的民间组织,绝对不予登记注册的。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未给予宗亲会以合法的地位呢?其中缘由不外乎下列原因所致:
1、宗亲会属松散型民间自发组织,粗放型的管理,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有效的法律制约,往往带有相当程度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不排除向消极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宗亲会因其自发性、随意性、多样性,缺乏规范性等特点,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许多宗亲会举行的活动,特别是举办宗族聚会等大型活动,并没有经过相应的报批手续。而人数超过一定规模即属违法集会,一旦出事,违法必究!
2、宗亲会组织开展如续家谱、建祠堂、祭祖扫墓、联谊聚会等活动,从伦理常情上讲无可厚非,但从社会管理角度上看,隐含着众多消极因素。一方面兴师动众,造成劳民伤财,与国家倡导厉行节约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宗亲会举行有关建祠、祭祀、扫墓等活动,常常与封建迷信色彩相混杂,对国家崇尚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冲击。还有一个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是,极个别人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目的,打着宗亲会旗号,假借开展宗亲联谊之名,裹胁不知情的群众,骗取宗亲钱财。江西出现个别人欺骗孙氏宗亲们捐款集资,最后被其悉数卷走的案例,这就是有力的明证。
3、宗亲会是同姓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组织,在一个地区,特别在某些农村里,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势力关系。很显然,放任宗亲会的发展,就意味着助长宗族势力的抬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层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个别宗亲组织活动猖獗的地方,甚至取代了基层党组织,给社会管理带来难度,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4、某些宗亲会具有海外宗族关系,凭借境外宗亲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海外华人中的社会影响力,在为当地招商引资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宗亲会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必须严密注视境外某些势力的趁机渗透和利用,以防可能会出现从事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非法勾当。
综上所述,国家不予宗亲会以合法地位自有道理。而宗亲会活跃在灰色地带,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显现或隐现出许多消极的一面。宗亲会没有合法地位,既不能大张旗鼓的开展活动,更无法吸引各类人才入会以壮大宗亲会。在宗亲会中,为什么实力派企业家、县处级以上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人才精英加入者寥寥无几呢?很显然,级别身份越高的人,越会从法律角度上思考问题。共产党对民间的事情,可以最大限度的宽容,但是,它不会忘记秋后算账。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同唱一首和谐歌。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社会局势发生动荡,或发生重大问题,危害到党和国家利益的时候,首先必须追究肇事者、组织者的法律责任。那么,参与其中的共产党员、尤其领导干部必将首当其冲。这就是国家法律无形的约束力和强大的威慑力!
(二)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宗亲会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支撑。而宗亲会属于草根组织,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完全靠众筹或捐资方式来维持。宗亲会所需经费,有赖于组织者千方百计的去化缘。资金问题制约着宗亲会的生存状态。
宗亲会开始组建的时候,大家被情所动,一时热血沸腾,本着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原则,不乏捐资者慷慨解囊。因此,在组建之初,筹集经费似乎还不是太难。在众人拾材火焰高的气氛中,宗亲会轰轰烈烈的应运诞生了。大会庄严肃穆,参会人员群情激昂,发言讨论者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把大会的盛况发到网上、登在杂志上,令人欢欣鼓舞,获得一片祝贺、赞扬之声!但仔细想想,讲排场、论阔气的大会场景,只不过是形式上的造势而已,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呢?
可是,好景不长,一阵热闹之后,如果再次通知开会,不少宗亲却没有当初的那份热情了。再次需要筹集资金时,更没有当初那样的顺当了。参与者也许第一次慷慨,第二次勉强,或许根本就没有了第三次……以后了。宗亲会创办之初所设想的三个主要集资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都不那么的通畅了。
1、以会养会难实现
宗亲会创建之初,不少宗亲踌躅满志,以为在宗亲中,政界、商界、文化艺术界,以及各行各业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利用宗亲会这个平台,可以为宗亲之间开展商贸活动牵线搭桥,撮合成就商业交易或工程项目,凡受益宗亲对宗亲会应给予适当回报。还曾设想过,宗亲会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进行经商,以获得之利,保证宗亲会的经费来源。这些良好的愿望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到如今也没有听说哪个宗亲会得以实现。也倒听说过有的宗亲之间确实达成了商贸交易,但却不见任何人对宗亲会有所反哺馈赠之举。
2、获得企业家的支持并非那么容易
宗亲会都曾把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的希望寄于企业家的慷慨捐资。实事求是地说,宗亲会的诞生与生存发展,的确离不开企业家的支持。但是,要获得企业家的支持谈何容易啊!哪个省市都不乏有成功的孙氏企业家。拿安徽孙氏来讲,据了解,上亿资产的孙氏企业少说有几十家之多,可这些大的企业家参加宗亲会活动者几乎没有,慷慨捐资者更为罕见。为什么宗亲会没有感动企业家乐意参与和捐资呢?这里,我们对企业家可能存在种种误解,以为企业家那么有钱,手丫把露一点也够宗亲会用的了,还时常埋怨企业家宗亲观点淡薄,对宗亲会漠不关心。殊不知,企业家的资金也不是天上掉下来、地上捡起来的,更不是大水淌来的,是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积攒而来的。企业家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历尽千辛万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事业追求,时常忙得不可开交,哪有闲情雅致参与宗亲会所举行的,似乎是一些闲人、庸人们参与的那些无关紧要的活动呢?企业貌似很有钱,外人哪里知道,企业往往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巨大压力!更何况,企业捐资要“师出有名”,如何走账?用在哪里?使用效率如何?等制约。我们既要对企业家多一些理解,更要从宗亲会自身去找原因。有的企业家曾直言不讳地对我说:给你们捐钱,你们怎么管?怎么用?用在哪里?是啊!我们的宗亲会正因为不是一个合法性的民间组织,连一个正规的银行账号都没有?又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更没有做出什么让企业家们所感动和认可的事情来,人家凭什么舍得把企业的钱拿出来供宗亲会仅仅为了召开联谊会而吃吃喝喝呢?也有些企业家抱着怀疑和任性的态度看待宗亲会组织,他们认为:我凭什么要拿钱出来?拿钱对我的企业有啥好处吗?宗祖在我心中,敬祖自有安排,不需要你们来左右我!如此等等。所以,归根到底是因为宗亲会不是正规组织,没有规范的管理,更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事情来。一句话,还没能感动“上帝”!
3、会费难收
宗亲会自身没有创收渠道,也难以获得企业家的捐资。那么,其经费来源主要就剩下收取会费这一渠道了。然而,收取会费也不那么顺利。原因何在?笔者曾经对宗亲会由热变冷的现象做过调查,剖析有些宗亲为什么由积极变为消极,以后不愿再参与宗亲会活动了呢?通过交谈得知,相当一部分宗亲是抱着好奇和试探的心态观察看待宗亲会的。人是趋利避害式高级动物,有选择性的决定自己的行为。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类由低级到高级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社交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参加宗亲会活动的初衷往往是想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信息,结交同姓朋友,看看可否满足自我需求。有的宗亲直言不讳地讲,该相聚的也相聚了,该热闹的也热闹了,该认识的也认识了,再参加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呢?宗亲会举行联谊活动,为宗亲之间相互认识架起了桥梁,一旦宗亲之间认识和熟悉之后,相互对眼的留下手机号码,他们私下里就进行交往了,也就不再需要联谊会这个平台了。由于参加宗亲会活动的热情降低,那么,缴纳会费也就不那么情愿了。再说,宗亲会各地负责人也懒于开口催缴,所以,会员费也难以按期足额的收缴上来。各地宗亲会几乎都遇到了经费难的困扰。只有企业大老板亲自担任宗亲会的会长,或许经费状况要好一些。但是,要让某一企业家长期付出,估计也难以为继。由于资金来源制约,若想把宗亲会红红火火的继续开展下去,困难可想而知。
(三)形如攥不紧的拳头
目前,宗亲会组织的实际状况是:思想上一盘散沙;组织上软弱涣散;制度上形如虚设。犹如手有五指,只有五指并拢,才能掬水捧砂,攥紧成拳,才有力量。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难断。宗亲会形如攥不紧的拳头,怎么能形成凝聚力、号召力和执行力呢?
1、从组织角度上看,宗亲会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
从会长到会员都是义工,不拿一分钱工资,而且常常还要个人掏腰包。宗亲会理事会普遍没有健全的职能机构,如果有也只不过是虚设而已。省以下宗亲会几乎没有常设机构,多数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官衔职务罗列了一大串,实际上没有几个干事的。由于没有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各司其职的职能部门,宗亲会一摊子事,实际上都集中在会长、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等极少数几个人的头上。虽有职,但既无权又无钱,疲于应付,碌碌无为,松松垮垮,顺其自然也就成了常态。再加上宗亲会并无法定的建会目标和工作职责,既无监督部门的督查,又无目标考核体系;既无当务之急,也无硬性指标。所以,工作的自主性、随意性、弹性都很大。宗亲会组织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内设机构,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运作规则模式,是一个没有规范性、约束力和相当松散的组织。可想而知,这样状态下的宗亲会怎么能产生凝聚力和执行力呢?
2、从个人角度上看,有些宗亲的功利性太强
有些人是出于个人目的参加宗亲会的,夹带着很重的私心杂念,把宗亲会作为可借用的舞台,为我所用,沽名钓誉,患得患失。有些人貌似积极,但个人主义色彩过浓,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以个人好恶作取舍,合适我的我就赞同或参与,不合适我的我就不赞同或不参与,按照对个人有利没利作为标准,进行投机性选择。如果说,出于个人某些考虑也未尝不可,因为多数人是庶民而不是圣人,趋利性是人的共性。但是,应把个人利益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以大局为重,以不损害宗亲会和他人的名利为原则。但是,有的人毫不避讳的打着宗亲会的旗号,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利益,甚至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宗亲会和他人利益之上。有的人丧失道德良知和组织原则,在宗亲中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更有甚者,有人采取欺骗手段,侵占宗亲利益。这些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行为,不但对宗亲会产生消极影响,损害了宗亲利益,破坏了宗亲团结,也彻底损毁了自身形象。这些人成为宗亲会组织中的投机分子和不稳定因素。
3、从团结上看,不协调、欠和谐的状况令人堪忧
团结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勿需赘述。现在宗亲会圈子里不协调、不和谐、不团结的现象突出。异军突起,相互掣肘、互抢资源,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着实热闹,相互进行着一场无休止的大争论,一时间搞得矛盾丛生,人心涣散,无所适从。当下,宗亲会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团结一致的凝聚力。
三、出路与对策
分析现状,罗列问题,不是要否定成绩,抹杀宗亲会,而是要去寻求出路与对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斗胆提出如下拙见。
(一)修正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通过分析问题,是不是应该检查我们在思想上存在对宗亲会组织的性质、宗旨、目标等在认识上定位不准、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
1、宗亲会的性质
必须对宗亲会的性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在中国大陆,宗亲会是非注册(没有取得合法性)的联谊性、研究性、公益性的服务于宗族的组织。政府默许而不认可,官方媒体一般不予关注,不能涉及政治和从事经济活动,其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等都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防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宗亲会必须服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宗族事务、形式、规模、范围适当的活动,政府一般不予干涉,超出宗族事务、形式、规模、范围较大的活动,应考虑其合法性的问题,组织者必须慎重行事。
2、宗亲会的宗旨
由宗亲会的性质决定了宗亲会的宗旨。关于宗亲会的宗旨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准确的表述。愚以为,宗亲会的宗旨可用十六字概括:“敬祖睦族,传文承风,育才兴业,济善博爱。”即:敬仰祖先,和睦宗族,这是广大孙氏宗亲团结凝聚的基础;传承宗族文化,弘扬家训家风,这是孙氏宗亲血脉相连的根本;培育人才,振兴各业,这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修养善行,扶困济贫,以博爱的胸怀,做好家族公益慈善事业,这是宗亲会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实事求是地确立宗亲会的宗旨,方可用之指导宗亲统一思想,同行共进。
3、宗亲会的目标
性质决定宗旨,宗旨决定目标。性质、宗旨、目标三者是互为前提、互为包容的关系。目标与任务是一致的,目标就是任务,任务就是目标。目标一旦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也就随之而确定了。宗亲组织目标包含公益慈善和文化研究两大基本任务。宗亲会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只有奉献,没有个人利益。所以,共同的志趣与共同的目标把宗亲组织成员团结凝聚在一起。敬祖睦族、热爱家族是广大宗亲的共同志趣,而共同志趣与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宗亲会的总目标是:敬祖睦族,联谊联宗,研究传承宗族文化,努力做好公益慈善,为广大宗亲服务,促进宗族共同发展与进步。宗亲组织应锁定三项基本任务:一是高举名人伟人之旗;二是打好宗族文化研究之牌;三是搭建好联谊交流平台。宗亲组织是联结国内外广大宗亲的桥梁纽带;开展各项联谊交流活动是必要的方式和途径;研究传承宗族文化是工作核心;促进各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是目的。四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改造组织
宗亲组织为什么软弱涣散、一盘散沙呢?除了思想理论基础薄弱外,其功能定位和组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宗亲组织虽属草根组织,但它毕竟是组织。不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都应遵循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加强改善组织建设。
1、向小型化、精英化、合法化方向发展
以往的宗亲组织主要是以联谊为目的,所有宗亲不分贵贱高低,都有权利参与,而且似乎参加的人越多越好,组织的规模越大越好,组织名称往往冠以“世界”、“国际”、“全国”、“全省”等,如此把大范围内的宗亲都作为联谊对象,那么,这样的联谊未免是很盲目的,成员素质必然是参差不齐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的,由此组成的联谊团体,可想而知,如何能从组织上、思想上统一和团结凝聚在一起呢?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或省际范围的宗亲会议,不但没有明确性的目标任务,难以保证会议质量和效果,而且与国家法律相悖,容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出现违法乱纪问题。所以,建议以后,凡联谊性的宗亲组织,应以某支派、某县、某市范围内的宗亲缔结为主,组织形式应趋向于小型化,以本地、本支系的宗亲相互协商修祠、续谱、宗族文化研究等族务为主。虽然家族性、地方性宗亲组织难以取得合法地位,但是,由于务实开展宗族性工作,规模范围较小,一般地方政府不会干预。而省际内、全国性、国际性的宗亲组织不宜成立,成立也不可能获得合法化地位,规模大的联谊大会也不宜组织召开。建议以后应以组织类似于联席性、行业性、文化研讨性的会议形式为宜,重点吸收各地精英代表参加,应精心策划,具有明确的会议主旨和目标任务,如果超过一定人数,须经会议主办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进行。总之,宗亲组织活动,要向小型化、精英化、合法化的方向发展。
2、坚持以研究传承宗族文化为核心
博大精深的宗族文化才是团结凝聚广大宗亲的灵魂和血脉。通过研究传承宗族文化,方能增强各地宗亲之间的归宿感和认同感。这才是宗亲组织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每个姓氏都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每个姓氏都有根亲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厚重之地,如宗祠、家庙、祖茔、牌坊、古建等文化遗址,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保护、整理和挖掘。近些年来,全国民间自发的宗族文化研究工作不断取得可喜成绩,涌现出一大批热衷于宗族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并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可圈可点的是,谱牒文化研究成果斐然。比如,各姓氏都在陆续编撰出版了总谱、通谱、大成谱,以及姓氏文化系列丛书等,这是前所有未有的历史性创举!对参与编写的各姓氏文化研究者的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崇高的宗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此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华姓氏文化,也正待我们进一步组织力量去挖掘、研究和整理,需要各姓氏若干代人继续努力传承下去,这是各姓宗亲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文化基因,应认真加以研究传承,也正是目前中央所希望和大力倡导的。鉴于各地注册姓氏文化组织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建议各地可联系挂靠有关合法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成立相应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或申请注册成立当地各姓氏名人研究会等类型的文化组织,以深入、合法性地开展姓氏文化研究。
3、倡议成立宗族文化研究基金会
经济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没有经济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宗亲组织大都遇到没有可靠资金来源的困惑。创作条件注册成立姓氏文化研究基金会,努力为各姓氏文化研究聚义财,办善事,竭诚为广大宗亲服务,这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可走。姓氏文化研究基金会的基本宗旨为:崇尚祖德,博文经武,传承家风,行德积善,凝心聚力,扬吾族威。基金会筹集善款主要用于:对于开展姓氏文化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或研究破解难题取得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对于保护先祖文化遗产、编撰名人传记、出版姓氏文化书刊、创作影像制品等取得优秀成果者给予奖励;对于收集整理族谱史料,编撰出版总谱、通谱取得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等。有了基金会做后盾依托,各姓氏文化研究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呼唤“领头羊”勇于出面担当历史责任
宗亲组织建设和宗族公益事业的发展,关键需要涌现优秀的领导者推动和引领。不是谁有钱谁就可以当宗亲组织的领头羊,更不是谁积极主动、谁占有先机就可以当宗亲组织的领导者。宗亲组织的领导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条件是:具有总览全局的思想理论高度;驾驭复杂困难局面的综合能力;磁铁般的凝聚力和人格魅力;孝行天下的大德大爱精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团结合作精神;善纳四海之见、敢用各路英才的包容精神和民主作风;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智慧和勇气……宗亲组织不单纯是需要一个出色的领头羊,还需要一个优秀的骨干群体。宗亲事业不但需要优秀的领头羊来组织领导,更需要一批热心的、有一定组织协调和研究能力的、不图名不图利的幕僚与骨干来支撑。同时,也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出于真心,胸怀爱心,坚守从善如流、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时刻装有敬仰祖宗之心的宗亲们的长期坚持参与和甘愿付出。宗亲组织的领头羊们,需要强化对宗族事业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在思路上、组织上、作风上、素质上、人格魅力上等方面,让广大宗亲信得过。有了优秀的领头羊和一批优秀的骨干,这个宗亲组织方有不负众望的作为!
【本文作者】孙治安,男,安徽淮南人,中共党员,转业军人,曾任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宣传科长,国税系统副县级公务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淮南市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徽孙氏志》执行主编。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