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侯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水西侯氏--侯尚锫主编 已阅:14543 / 回复:32(楼主)

水西侯氏
(第二期)

  
水西侯氏宗亲理事会编
  二00七年四月
  

《水西侯氏》编委会

主  任:  侯肇华
副主任:  侯肇芝   侯孟基   侯基成
          侯舜基   侯树明   侯爱文
成  员:  侯尚志   侯定基   侯树明
          侯尚林   侯尚军   侯尚达
          侯龙基   侯尚权   侯基兴  
          侯尚荣   侯尚昌   侯尚朝  
          侯尚志   侯  勇   侯尚锫

主  编:  侯尚锫
编  辑:  侯尚昌   侯尚志   侯泽高
审  稿:  侯肇华   侯孟基   侯基成
          侯树明   侯克基   侯尚达
          侯泽高   侯尚荣   侯尚志
校  对:  侯尚志   侯  勇   侯泽高


        目     录

修谱要与时代同步向现代转型将
传统的氏族文化融入新的文化内涵……………1
侯氏族谱概述……………………………………19
黑坡古营寨记……………………………………25
松林城堡记………………………………………27
光宗公事略  ……………………………………30
侯光职先生与“龙爪菜”………………………32
“百万之家”兴衰简史…………………………33
决不再学败家子…………………………………36
团结起来、重振族威……………………………39
侯氏人物诗选……………………………………42
侯氏楹联选………………………………………51
知县侯公兴民传…………………………………54
奉政大夫侯公光宗传……………………………56
省议员侯公仲章传………………………………58
祖母刘氏传略……………………………………61
水西侯氏水城支系简介…………………………62
《壮悔堂文集》…………………………………64
湖南侯氏探源……………………………………70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鉴赏……………77
乐清侯氏后人筹资修复古墓群…………………79
乐清发现明朝“侯门四进士”古墓……………81
游花溪青岩古城…………………………………84
迁葬西溪祖坟收支帐务公布……………………89
水西侯氏宗亲理事会成员简历…………………92


作者:610885998 (2007/10/15 1:13:28)   回复此贴
  回复:水西侯氏--侯尚锫主编 第 1 楼

修谱要与时代同步向现代转型
将传统的氏族文化融入新的文化内涵
                      ——侯鹏霄
(一 )修谱要与时代同步,向现代转型,将传统的氏族文化融人新的文化内涵,使谱牒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本人十八年四修《侯氏家谱》的体会,也是当今修谱者的共同任务。
在十八年四修《侯氏家谱》的同时,本人广泛搜集、收藏、阅读、研究各姓氏新老家谱八十部,探讨编纂家谱体例、内容、形式,研究谱牒文化。近二十年的研究探讨,提高了我对修谱宗旨的认识,增强了编纂理念和编好现代家谱的责任感。在编纂2004年版《侯氏家谱》过程中,对如何与时代同步,编现代家谱,本人做了尝试。我觉得新编家谱应该与时代同步,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注人科学内容,体例要创新,构筑恢宏框架,要以人为本,崇尚厚德载物,展示家族文化,增强家族、民族的团结,使家谱的史料价位更高,文化氛围更浓,使家谱不仅成为一部家族史,而且应该是一部向族人进行爱国爱家教育的教科书。使谱牒文化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二)中国家谱,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四千年来,家谱在不同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谱信息和家谱的修纂,源于皇室资料,后发展为保存、记录贵族、官僚统治精英们的世系,最后演变成为社会各等级服务的私人修纂行为。
从最早只列出父子辈分的世系表,到记录家族成员的出生、死亡日期的家族世系,直至拥有复杂的家族信息的族谱,包括前言、序文、族规、世系表和传记内容。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仍有一万二千多种、三十多万册,家谱微缩胶卷一千多种,其内容之全,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中国上海、北京、太原等地存藏旧谱大多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编修,至今已有七八十年历史。按照人类繁衍规律,一般三十年左右为一代,因此家谱每隔三十年左右续修一次比较合理。
中国大陆的家谱编修已中断二至三代。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谱就是不孝。如果按着祖上所言,今日有相当多的人是不孝后人。好在,民间还有人在默默修谱。他们在寻找祖上的记忆,在续写家族的繁衍史。随着近年各地的重修行为逐渐由地下转至地上,家谱这根旧线的衔续也在眼前越来越生动地展开。
由上海图书馆牵头,全球22个编委会协力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录于2000年立项,成书后将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据了解,该书眼下已完成征集工作。此次共征到家谱目录61000份,其中近年新谱约占一半。收集到的新谱数量,从地域上来说,以淮河以南地区为主,其中江西、湖南最多,北方以山东为多。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 的一些地区就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当时的新修家谱处于地下状态,很多掩藏在地方志的名目之下。80年代的新谱,以江西为代表,主要发源自地理上比较封闭,且明清以来宗族文化发达的地区。 90年代初,继之而起的是浙江温州、珠江三角州、福建闽南等一些经济非常活跃,与海外交往非常密切的地区。新的经济力量和外来资金的介人,使原有的家族传统被激活。在一些地区,吸引海外华人寻根甚至被作为招商引资的捷径。
90年代中后期,农村中的行政管理关系进一步变化,对新修家谱,政府采取不鼓励,不干预,以不发生械斗为前提的“鸵鸟”政策。各地的修谱,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调进行,近两年渐趋发展态势。
鞍山地区续修和新修家谱始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后期修谱之风开始盛行。从八十年代中开始寻根问祖走访调查,进而编纂家谱,收藏研究家谱。在本人收藏的76部家谱中,80年代续修和新修的家谱66部,占总数的 86%。这66部续修和新修的家谱中,二十世纪末之前编修的仅占 34%。大部分家谱是近三四年编纂的。从2003年起,鞍山逐步出现了寻根问祖编修家谱热。其表现是: l、由地下暗中了解家族繁衍历史到转向地上公开发调查提纲,广泛征集家族族人资料 ;2、由寻根问祖慎终追远,发展到主动去市图书馆、档案馆和新华书店查找姓氏文化,家谱资料的人越来越多;3、由独自一人在家自修,到联络族人成立编委会公开编纂。鞍山地区近几年已出版或正在编纂的家谱有二百多部 。4、鞍山新闻媒体近年来报导家谱信息、家谱故事、续修新编家谱等文章百余篇。使更多群众对家谱这个传统文化和编纂家谱的目的有了进一步了解,关心和参予编写家谱的人越来越多。

作者:610885998 (2007/10/15 1:14:23)   回复此贴
  回复:水西侯氏--侯尚锫主编 第 2 楼

(三)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编修和研究家谱,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港、澳、台同胞和广大华侨、华人寻根认祖,慎终溯源,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家谱亦称宗谱、族谱、家乘等。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是我国宝贵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好家谱无论是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慎终溯源,继承传统,启迪后人,还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开展学术研究,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写家谱的内容和体例也随之要有所发展和创新。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修谱要与时代同步,向现代转型,将传统的氏族文化溶人新的文化内涵,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依本人二十年来谱牒文化研究和十八年四修《侯氏家谱》之体会,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对编修家谱的内容和体例加以探讨研究。
   一、更新修谱宗旨,增强编纂理念。许多作者,初次修谱,仅仅局限理顺世系支脉,写成一份供家族逢年过节祭祀用的谱单,或者编写一部仅有世系支脉名讳的谱书,或者编写一部前有序文、中有世系支脉人名、后有小记的简单谱书。世系名讳固然重要,只是存史而已,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谱牒的编写与研究,要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广泛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点和立场,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彻底剔除封建糟粕、摒弃族权宗法,更新指导思想,使之修谱登上一个新高度。谱书的编者,思维要开阔,思想要解放,冲破数千年来封建宗法观念的樊篱,认识到历史的局限性,不断注人当代理论的活力,吸收当代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体现新谱书的时代感和科学性。由于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修谱理念的不断增强,加大改革力度,从仅仅理顺支脉世系名讳的简单谱书,而提高到近似一部家族繁衍史册,与国运相系、民族相连,广泛记录族人生平简历,深刻反映家族成员的成长历程,整个家庭命运的沧桑质变,成为一方社会的缩影,成为一部家族史和教科书,用以感染、影响、教育今人与后人,从中了解、认识同姓同宗,手足相连,血脉相通。进一步发展到爱乡里、爱祖国,从而形成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如张海瀛先生的论述的:“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无数个家庭以一贯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汇集而成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修谱者应认识高瞻、视野开阔,不圃于一姓一族的范围,扩而展之,思及整个民族与国家,此种认识,此种情操,此种做法,应该是当代修谱者所具有的初衷,所应达到的境界。

作者:610885998 (2007/10/15 1:15:05)   回复此贴
  回复:水西侯氏--侯尚锫主编 第 3 楼

二、鲜明时代特征,注人科学内涵。谱牒文化经数千年积淀,形成了优良传统,有其自身的独特体例,经久不衰,理当予以继承。但,时至今日,社会发展客观事物,人文理念都有极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谱牒文化岂能固步自封。各种事物总是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创造出新的形态。编修家谱亦应在实践中创新,加以丰富和发展。谱书的编者,理应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人旧谱书所缺乏的科学内容。比如:传统谱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重,是男子人谱,女子不得人谱,这与当今国家“宪法”中关于男女平等的精神,计划生育法中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精神格格不人。许多新修谱书对此等老例已做更改。《侯氏家谱》“谱例”第五条载明:“谱书考妣氏名并列,生子女分长次直书名讳,女已婚注适某氏某人,生子女及名讳。古时女人不人谱,是所处时代所致。当今社会男女平等,权益相同,女人应人谱。婿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者,也列入谱书世系卷和世录卷。” 比如《侯氏家谱》第三卷“族规”中第三条“上体国家保赤之心,竭力报效;下训子孙励精图治。勿玷行人。”第四条:“为官不贪,为商不奸,勤学不隋,为仁礼贤,遵纪守法,治家要严。”第五卷:“工农 商学,各司其职。第六卷:依法纳税,视之义务。护国兴帮,其责如山。行善积德,服务社会。”第七卷:人生感悟留言中“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男儿当自强,做人响当当”、“做人要堂堂正正,关心人帮助人要实实在在。工作要勤勤恳恳,干实事干好事要兢兢业业”。第八卷:懿行懿德卷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官者,清政廉洁,两袖清风。经商者,无奸无假,恶念莫生。从戌者,卫国保家,义务光荣……”“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继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等等。在今日谱书中如此具体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为今后修谱者所采用。
   三、体例改进创新,构筑恢宏框架。在许多普通百姓的旧谱中,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编者文化水平所限,多数谱书比较简单,仅仅记录了家族支脉世系名讳。时至今日,对谱书的内容和体例要有所创新,构筑恢宏的框架。依笔者之见,大体上设计以下框架:
(一)谱书开篇设授书辞或给族人一封信,主要内容为确认族人支脉,提出对族人的希望。
(二)请名人为本谱书题词、题字、贺诗。
(三)前言:由编撰者简述修谱的意义、修谱经过和本谱书梗概。
(四) 谱书的基本内容:
谱书卷一:  总论
l、始祖或始迁祖画像、简介;
2、修谱编委会成员简介、像片、修谱活动留影;
3、历次修谱序文;4、谱例;
5、地望、堂号等。  
谱书卷二:寻根溯源
1、姓氏起源;
2、汉(或满、蒙、回)族起源;
3、X姓来源;4、X姓源流;
5、X姓先祖迁徙探源;
谱书卷三:祖训族规
1、祖训; 2、族规;  3、家风。
谱书卷四:世系支脉
   一世系图表,也称世表、根图,以图表形式反映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通常是五代为一表。有宗支总图,宗支世系图、分支世系国。    
   二世系表,即在世系图之后,一辈接一辈,记录每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内容包括人名、排行、名字、生卒年、月、日、时、享年、葬地等。    
谱书卷五:祠堂坊墓:
l、祠堂的历史与现状、图像、祠堂概况、祠联、配享及祠产管理;
2、历代本支族人的历史石碑、牌坊、坟墓及其管理。  
谱书卷六:恩荣像赞
l、恩荣亦称谢谢诰身、诰敕、赐谕、公文,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诰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族或某人起字的各种牌匾,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祖德。
2、赞像,将本家族先人中显达之人,画出其仪容,有些还写上赞语,近代:照张像,以求达到光大族望,熏陶后人使后世子孙起敬起孝,是可以借为“感奋”后人的目的。
谱书卷七:传记
记载家族有功名贤能、特殊事迹及丰功伟业等族内名人,均由后人撰写,也可以请当代名人撰写。如在历史上有过官录,辟仕官、科第录,用以记载历代及第族人名单、履历、科名、政绩、功勋、著作等。

作者:610885998 (2007/10/15 1:15:44)   回复此贴
  回复:水西侯氏--侯尚锫主编 第 4 楼

谱书卷八:世录
世录与传记相似,但此录记载的均为在世族人,在某方面有突出贡献者,他们的事迹收人谱书能起到激励教育今人和后人的作用。
谱书卷九:懿行懿德
刊载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名句、历代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格言等,可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人人争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好公民。
谱书卷十:感悟留言。  
总结人生感慨,留下支言片语,鞭策鼓舞后代,再创历史辉煌。
谱书卷十一: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摒弃封建迷信落后的糟粕,赋予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起到鼓舞、教育今人和后人的作用。
谱书卷十二:村史族志(记)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家族,都会培育出一批批本家族的精英,他们无论是从政、从军、从工、从农、从商、从医、从教、从事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等等,都会书写出一部部光荣业绩史篇;村庄发展数百年也会留下许多传世的典型故事,这些都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对今人和后人都会起到激励教育作用。
谱书卷十三:荣誉奖励
族人获得的各种勋章、奖章、证书、褒奖证函、证件、报道、像片等。
谱书卷十四:宗族文物
族人获得各种学历证书、老契约书、老房地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证书证件、老照片、老军人证书、老结婚证书、堂号、斋号等以及收藏的名人书画、文物等。
谱书卷十五:艺文书画
本家族先人和当代族人的诗、文、贴、简、著作、绘画、墨宝、手迹、雕刻等艺文、文苑作品。
谱书卷十六:杂记或附录
如家庭字辈谱、功德榜、九族五服图、后记(或称编后语)、跋文、族人珍藏谱书名单,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等。补记:有未列人此次家谱者,请自行填录,以备而后之增补。
余庆录,谱书修成后,末尾留几页空白纸,上书“余庆录”意为子孙延绵留有余庆。
   四、明确姓氏源流,理清迁徙之路。 一部崭新的完整的家谱,必须在编谱之前,首先要查清姓氏起源。汉(或满回……)族族源,本姓元宗世系、本姓源流,使本家族族人明确了解我们系炎黄子孙,始于华夏中原,发源于何地,知道本族来龙去脉,历史发展概况从而更加热爱本姓宗族,鼓舞斗争,增强信心,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
其次要理清先祖迁徙之路。四千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各姓氏各宗族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分出若干支脉,历代战争频仍,中原自古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先祖为避战乱,多次自动迁徙,或随军卫调防而迁徙到异地他乡。理清本姓本宗祖先迁徙轨迹,对承先启后,继祖宗之遗烈,奠后世之根基,追本溯源,慎终追远,弘扬祖德,再创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明晰世系支脉,详细记载世录世系。支脉名讳是谱书的主要内容,旧谱书中,许多家谱不仅支脉世系不清,同辈并列,弄不清子孙出自何支,而且只有人名,没有生卒年月日和生平简历。这当然受时代所限。时至今日,编修家谱必须从这两方面人手。
第一明世系支脉,采用图表形式反映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通常是五代一表。
首先是X氏源流宗支总图;
其次是x氏宗支世系图;
再次是分支世系图。上述图表采取宝塔式,上下图要有所衔接,一目了然。
第二,在分支世系图之后,对图表中的族人按世系大小辈顺序,依次一个人一个人的详细记载,写明每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内容包括人名排行、名、字、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官职、功名、德行、葬地、妻妾生卒年月日时、封诰、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无子女及名讳。
六、增强育人为本,崇尚厚德载物。现代家谱既是一部家族繁衍史,又是一部爱国爱家的教科书。因为一家一族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薪火承传。为了子子孙孙成人成材,祖祖辈辈堪称煞费苦心,“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说,普遍流传。随着时代变迁,既要保持历史因果的连续性,更要尊重道德传统的自身规律,赋予有关育人理念以新的内涵。谱碟文化作为一支奇葩,辉映在中华文化的大百花园中,每一部新编谱书,都应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家谱编纂应以人为本,崇尚厚德载物,在内容和体例上增设“族规祖训”篇、“荣誉奖励”篇、“感悟留言”篇、“懿行懿德”篇等等。其意义就在于教育族人懂得,无论从事何种学习或工作,都要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出色贡献。
七、展示家族文化,文物彩印人谱 。家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的碑文牌匾、祖训、族规,族人的诗、文、贴、简、绘画墨宝、著作等都是家族文化,族人收藏的名人书画、文物,族人珍藏的老契约书、老房地照、老军人证书、老毕业证书、老结婚证、老照片等都是家族文物,同样是家族文化的一部分,收人谱书,增加了谱书浓郁的文化内涵。

作者:610885998 (2007/10/15 1:16:20)   回复此贴
  回复:水西侯氏--侯尚锫主编 第 5 楼

八、融合家族凝聚,增强民族团结。家谱以记述一家一族为主体,但不容忽视的是,它必然要涉及到多家多族。家族中每名男成员的配偶,必娶自他姓他族,而家中所生女子,又需嫁到他姓她族,并且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绝非一般交流,而是缔造了血缘纽带,至深至厚,牢不可破。俗语说:“姑舅亲、娘舅亲、一辈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还连着筋。”此种骨肉亲情,反映在家谱记述中,绝不能再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桎枯,绝不能妄自尊大,自我优越,有伤平等和睦的神圣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家族宗族团结的同时,严防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宗派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在社会交往中,不仅是家族、亲属之间关系密切,民族之间来来往往也更加频繁密切。中国拥有56个民族,民族之间通婚现象也十分普遍,一个家族或一个民族内部结成的血缘纽带,势必随之扩展并形成兄弟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所以各地民族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相亲相友,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家族内部原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势必随之向兄弟民族扩展,并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内部经过如此融合、凝聚,则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打下了基础。编纂谱书的作者们,在新编谱书中,在记述这方面内容时更加充实,更加增辉添彩,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做出贡献。

作者:610885998 (2007/10/15 1:16:4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2 每页5条 当前1/7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侯氏论坛  执行时间:664.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