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氏网新闻】昌乐青州临淄三地的郗与郄
- 中华郗氏网 2019年5月23日 郗良珍
昌乐青州临淄三地的郗与郄
首先声明,此文目的绝无他意。一不敢有半句怨言予先祖,二没有半点叫人更改之意图。何况本人无此能力。只是为了探讨。假如同族有人认可、请支持。如反对,尽可批评指正。非本族之高人若对此有兴趣尽可发表高见。保证虚心接受,并深表感谢。总之,不管支持、反对与否,敬请各位各抒己见,绝对热烈欢迎。
近二十余年,在我所接触的青州、昌乐两地的几位族中长辈都曾说过,祖上原本是姓《郗》的,不过不知后来何故,何时,改成了现在的姓《郄》。这是不可否认现在乐青州临淄叁地郗与郄姓族人共识。原本姓《郗》,此说确有太多的佐证。如:青州祖茔现存有两通石碑,其一为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四年)所立,其二为嘉庆二十二年一八一七年)所立,石碑上的姓全部为《郗》。还有就是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驼山》就在当地。《郄》(郗)姓族人居住的村庄《郄家圈》就在驼山之左山脚下。
山顶有处古道观,名叫《昊天宫》。《昊天宫》建造年代不详。但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修复《昊天宫》碑林时,发现了元代《重修驼山昊天宫记》石碑,依此推算,昊天宫的历史至少也有700余年。〈昊天宫〉中历代重修,修茸的纪念石碑现存不少。明清两代清代居多,也有少数中华民国的。重修,修茸捐资的善举人员中有太多的〈郗〉《郄》姓族人。另外,昌乐的长辈们也说,记得原先祖茔的石碑上的姓有些刻的是〈郗〉字。因为文革时期的破坏,只是现在留存甚少。综上所见,吾族原本姓〈郗〉之说没有疑义。
那么是因何原因,又是何时,族上先辈改〈郗〉为〈郄〉的呢?为啥只昌乐,青州两地改〈郗〉为〈郄〉,而淄博市临淄区王朱村为啥没改?(据族谱载,临淄王朱村与青州同属一支)。昌乐,青州两地是否是同时更改的等种种问题,本人提出以下拙见:
从中国历史来看,姓,据考已有5000余年历史,始自三皇五帝。开始由族群的图腾标记演化而来。以致后来的以地名、方位、封地、国名、古姓、先人姓、官名、职业、皇帝赐姓等多种形式为己姓。还有跟他人(领养者、入赘)、避乱、逃难、躲债等诸多原因改他姓为己姓的。不一而足。但绝大多数是以父姓为己姓,也有的以母姓为己姓。姓的个数由少而多。据说现在已有1000余个。
那么,《郗》姓起源与演变如何?
据资料载:
《郗》姓:(据百度百科---百科名片载:)
郗》 释义: 1.春秋周邑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
2.姓。
姓氏沿革:
《郗,》源出于苏氏。周武王时,周朝的司寇名叫苏忿生,苏忿生的后代中有个支族封在郗(今河南沁阳县西南),其子孙称为郗氏。
姓氏源流
《郗》(读Chī,X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沁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迁徙分布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郗姓出姬姓,是高阳氏的后代,苏忿生的支子被封于郗邑,后代因而以此为氏,望族出于高平。而根据《路氏》上说,苏氏的儿子被封于郗,以郗为姓,称为郗氏。周朝时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阳县。姓郗中国人的最早发祥地,就在沁阳,后来他们却在山东的高平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孙比较少。望族居于高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金乡县西北。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济宁汶上县杨店乡的郗村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分支了,该村有1500余户,大都姓郗。
另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王朱村约有几十户郗姓家庭,在当地比较集中。山东枣庄山亭区冯卯镇上朱园村有上百户,分布也比较集中。村委书记郗金国。
《郄》姓,(据百度百科载):
基本解释
1、《郄》(读xi ,, qiè)姓。郄姓。
出处
1.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氏。
2. 源自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为王族,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苏忿生曾任司寇之职,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其子被封在《郄》,为《郄伯》,郄邑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市贺村,其后裔遂以封地名《郄》为姓。
另 康熙字典《郗》字条是:
『郗』
拼音:xī 注音:ㄒㄧ
简体部首:阝 部首笔画:2 总笔画:9
繁体部首:邑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4
康熙字典笔画( 郗:14; )
五笔86:QDMB 五笔98:RDMB 仓颉:KBNL
四角号码:47227 UniCode:U+90D7 规范汉字编号:4273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希阝(xier) [ 汉字部件构造 ]:乂巾阝
[ 笔顺编号 ]:341325252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撇竖折竖折竖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郗;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1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丑饑切【集韻】抽遲切【韻會】丑脂切,?音絺。【說文】周邑也。在河內野王縣。 又姓。【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 又【集韻】香依切,音希。骨莭閒也。
而康熙字典《郄.字条是:
『郄』 繁体字:郤
拼音:xì 注音:ㄒㄧˋ
简体部首:阝 部首笔画:2 总笔画:8
繁体部首:邑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3
康熙字典笔画( 郄:13;郤:14; )
五笔86:QDCB 五笔98:RDCB 仓颉:KINL
四角号码:47727 UniCode:U+90C4 规范汉字编号:397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乂阝(chaer) [ 汉字部件构造 ]:乂厶阝
[ 笔顺编号 ]:34135452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撇折捺折竖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郄;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0第26(点击查看原图)
【集韻】【正韻】?乞逆切,音?。與郤同。地名。 又姓。【集韻】晉大夫郄獻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郤,與卩部?別。 又與?同。【史記·張釋之傳】雖錮南山,猶有郄。【前漢書】作?。【莊子·知北遊】若白駒之過郤。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郗》与《郄》是不同的两个字。作为姓亦不同。
从历史上看,改姓的原因,无非是;一·跟了他人(领养者、入赘)、二·逃难避官、三·躲债或犯法而隐居等几种原因。而且改姓可能会只涉及个人,决不会范围很大。也不会公开,且带有相当的隐秘性。当然,第一种情况除外。单从青州来看,不难看出,族上更改显然不是上述诸多原因。第一,范围很大,全族统改。第二,公开。
是何原因,没有人知道。起码直到现在没有人找到更改原因的确切证据。那么没有原因为何又要更改呢?请细观族谱。
据族谱(一九六二年版)(序)《郄氏先茔碑记》载:
(略,释):吾族先祖讳让甫、让布因避战乱於洪武初年由直隶蓟州而武定桑落树迁徙而来。甫居营陵(昌乐)城北。布居益都城西。原来有族谱并记录详细。但是由于明代末年战乱,族谱遭火焚无存。因而世系遂不可考。幸存始祖甫与二世祖成墓前石碑,但上面只载有自永乐三年始排序的几世。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朝换代,连那些宫廷等珍贵藏书都失散很多,何况贫穷百姓人家的家谱呢。虽可惜,但没办法。恐后失续,族人商议重修。族谱续修族人各出财力。立石详列,以垂永久,使后人看到后能够想起先祖,追本溯源。
落款时间为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五、六月间,撰文者为十一世廪膳生存忠。
这可能是我族现存最早的有关来源及修续族谱之事的文字记载。但通观全篇,无一字提及《郗》与《郄》。我推测至少此时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之前一直用〈郗〉为姓,未改为《郄》字。
继续往后观族谱。
族谱上有篇(序)《郄氏姓源考辨》,落款时间为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六月,署名为十五世庠生士衡考识。
我以为撰者署名虽为〈士衡〉,但这绝不是〈士衡〉一人之意见
不难看出,这篇《郄氏姓源考辨》可能就是改《郄》舆论准备。其成文时间或许就是改《郄》的开始时间。也就是说《郄氏姓源考辨》可以视为改《郄》的通知。其内容就是更改的理论根据。
《郄氏姓源考辨》的全文内容基本就是康熙字典中对《郄》和《郗》的《康熙字典解释》的全文。而《康熙字典解释》对《郗》的解释则是部分的引用了《正字通》的《郗》字解释。《正字通》乃明崇祯末年张子烈编撰的一部关于字的工具书。
《康熙字典解释》中对《郗》字的解释前面已说过,现重复如下:“【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
附原诗如下:(摘自〈陆龟蒙诗全集〉)
卷624_24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陆龟蒙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 谁与佳名从海曲, 只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 一段清香染郄郎。
由此看来有可能自明朝中期开始,人们误以为《郗》《郄》通用。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字中《郗》《郄》二字混用。中华民族向来对姓氏极为看重,对姓绝对不会轻易乱写。但因当时社会现象如此(不復分郄、郗爲二),误以为《郗》《郄》通用。尽管有《正字通》这样的工具书已明确指出《郗》《郄》二字《姓源旣異,音讀各殊》,不是一回事。但我估计当时能看到这样的工具书的肯定会少之又少。即使有人看到也会不以为然。我们部分族人当然也和他人一样误以为通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也会将姓《郗》俗书为《郄》字。但在正规场所绝不乱用,有青州祖茔墓碑和驼山〈昊天宫〉重修纪念碑为证。
《郄氏姓源考辨》的出现说明,开始有部分族人以为我们姓〈郗〉是误读误用。理论根据就是《康熙字典解释》中的郗字条。“【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理应改为《郗》为《郄》,但当时可能分歧不小,意见形不成统一。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
主张改《郄》者以为既然《郗》是误读,那就应该是《郄》才对。那么顺理成章,姓《郗》也是误用,也理应改为《郄》。而主张姓〈郗〉者则认为,《正字通》、《康熙字典》的解释、《郗》与《郄》《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只是说《郗》与《郄》不是同一出处。不能混用。原来那些错误的写法和用法应该纠正过来才对。这更加证明了我们原来就是对的。因为我们祖上原本就是姓《郗》.。我们为啥改姓《郄》。
至于那句《一段淸光染郗郞》诗中的《郗》字误读与否,那只是说读错了音或写错了字。根本与吾族姓氏毫无关系。
/ 由上看出,诗句《一段淸光染郗郞》《康熙字典》引用句和原诗两者有所不同,不同在于引用句为《一段淸光染郗郞》,而原诗为《一段清香染郄郎》。也就是说《一段淸光染郗郞》是不对的。是误写误读,应该是《一段清香染郄郎》。还有《清光》和《清香》。至于《清光》和《清香》孰对孰错,不必细考。
本人以为,不管《光》也好,《香》也好,此二字孰对孰错在此并不重要。关键是《郄》和《郗》不要误读误写。《康熙字典》、《正字通》引用该诗的目的只是为告诉人们,原诗是《染《郄》(读隙)郎》不要在读诗时误读为《染《郗》(读西)郎》而已。《康熙字典》、《正字通》引用的《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之目的也是为了告诉人们,《郗》姓与《郄》姓它们各有出处。也不是一字,不能通用。字书解释与吾族姓《郗》与否好无关系。改《郗》为《郄》实属误会。
至此,我认为由《郗》改《郄》的原因可能大概如此。实属误会,别无它由。
至于是何时更改的呢?昌乐祖茔有一墓碑(现存)。立于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姓氏为:《郗》而此后的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的墓碑上已成为《郄》。也就是说至少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以前昌乐已改为郄。此时与族谱(序)《郄氏姓源考辨》出现的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已晚了三十七年。也就是说,改与不改两种意见可能已争论相持三十多年。
那吗青州族人是何时改为《郄》的呢?据考证,青州驼山<昊天宫.>重修碑载,<昊天宫.>自建成之后历经多次重修,清道光之前不必赘述。仅清道光二十九(一八四九年)重修之后的同治六年(一八六六年)又曾重修过,相距十七年。其后又经多次重修,历次重修善款捐助之人族人甚多。重修碑记上捐款之族人姓名,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之前用的是《郗》。由此可见,至少道光年间青州还是用《郗》。同治六年(一八六六年)和之后的历次重修善款捐助之族人用的是《郄》。也就是说青州族人改郄大约在咸丰元年到同治六年这十六,七年之间。(道光在位三十年,道光之后的咸丰仅在位十一年,咸丰之后便是同治。)又,据族谱载,族谱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曾续修一次。由此推断或更确切地说,青州族人改《郄》是借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的续修族谱之机,将《郗》改《郄》,达到了与昌乐族人姓氏一致。时间上比昌乐晚至少二十年左右。
而临淄王朱为何未改,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当时有可能族中主导者或大多数人坚持姓为〈郗〉。
二,有可能清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族谱续修时没有参与。失续。
三,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续修时,已经认识到改〈郄〉不对而没改。
现在昌乐、青州两地族人对姓《郄》早已习以为常。况且已无更改的可能。我认为就应该这样才对。改姓之事从来有之。况且祖上只是因误会才导致如此,并无其他恶因,又加已年代久远。且姓氏不过只是人们的一种记号而已。在此,姓啥显得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昌乐,青州两地的《郄》与《郗》永远是同根、同祖。这一条,我们族人应永远铭记在心。
以前往往谈及此事时,族人总感莫名在心,带有些许微憾,不知祖上为何如此。现在更改原因大体明了,时间也已大致如此。族人尽可释怀。
另本人虽然热心此事,但由于族中之事知之甚少,更兼知识浅薄。可能本文内容贫乏。恳请各位同族,手中若有更翔实的资料请不吝赐教。以求丰富本文内容,提高本人知识。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族人如认同拙见。可择方便时机将此文记录载谱。让后世子孙知道我族有此一说。
郗良珍 二零一三年 春 首先声明,此文目的绝无他意。一不敢有半句怨言予先祖,二没有半点叫人更改之意图。何况本人无此能力。只是为了探讨。假如同族有人认可、请支持。如反对,尽可批评指正。非本族之高人若对此有兴趣尽可发表高见。保证虚心接受,并深表感谢。总之,不管支持、反对与否,敬请各位各抒己见,绝对热烈欢迎。
近二十余年,在我所接触的青州、昌乐两地的几位族中长辈都曾说过,祖上原本是姓《郗》的,不过不知后来何故,何时,改成了现在的姓《郄》。这是不可否认现在乐青州临淄叁地郗与郄姓族人共识。原本姓《郗》,此说确有太多的佐证。如:青州祖茔现存有两通石碑,其一为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四年)所立,其二为嘉庆二十二年一八一七年)所立,石碑上的姓全部为《郗》。还有就是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驼山》就在当地。《郄》(郗)姓族人居住的村庄《郄家圈》就在驼山之左山脚下。
山顶有处古道观,名叫《昊天宫》。《昊天宫》建造年代不详。但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修复《昊天宫》碑林时,发现了元代《重修驼山昊天宫记》石碑,依此推算,昊天宫的历史至少也有700余年。〈昊天宫〉中历代重修,修茸的纪念石碑现存不少。明清两代清代居多,也有少数中华民国的。重修,修茸捐资的善举人员中有太多的〈郗〉《郄》姓族人。另外,昌乐的长辈们也说,记得原先祖茔的石碑上的姓有些刻的是〈郗〉字。因为文革时期的破坏,只是现在留存甚少。综上所见,吾族原本姓〈郗〉之说没有疑义。
那么是因何原因,又是何时,族上先辈改〈郗〉为〈郄〉的呢?为啥只昌乐,青州两地改〈郗〉为〈郄〉,而淄博市临淄区王朱村为啥没改?(据族谱载,临淄王朱村与青州同属一支)。昌乐,青州两地是否是同时更改的等种种问题,本人提出以下拙见:
从中国历史来看,姓,据考已有5000余年历史,始自三皇五帝。开始由族群的图腾标记演化而来。以致后来的以地名、方位、封地、国名、古姓、先人姓、官名、职业、皇帝赐姓等多种形式为己姓。还有跟他人(领养者、入赘)、避乱、逃难、躲债等诸多原因改他姓为己姓的。不一而足。但绝大多数是以父姓为己姓,也有的以母姓为己姓。姓的个数由少而多。据说现在已有1000余个。
那么,《郗》姓起源与演变如何?
据资料载:
《郗》姓:(据百度百科---百科名片载:)
郗》 释义: 1.春秋周邑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
2.姓。
姓氏沿革:
《郗,》源出于苏氏。周武王时,周朝的司寇名叫苏忿生,苏忿生的后代中有个支族封在郗(今河南沁阳县西南),其子孙称为郗氏。
姓氏源流
《郗》(读Chī,X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沁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迁徙分布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郗姓出姬姓,是高阳氏的后代,苏忿生的支子被封于郗邑,后代因而以此为氏,望族出于高平。而根据《路氏》上说,苏氏的儿子被封于郗,以郗为姓,称为郗氏。周朝时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阳县。姓郗中国人的最早发祥地,就在沁阳,后来他们却在山东的高平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孙比较少。望族居于高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金乡县西北。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济宁汶上县杨店乡的郗村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分支了,该村有1500余户,大都姓郗。
另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王朱村约有几十户郗姓家庭,在当地比较集中。山东枣庄山亭区冯卯镇上朱园村有上百户,分布也比较集中。村委书记郗金国。
《郄》姓,(据百度百科载):
基本解释
1、《郄》(读xi ,, qiè)姓。郄姓。
出处
1.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氏。
2. 源自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为王族,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苏忿生曾任司寇之职,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其子被封在《郄》,为《郄伯》,郄邑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市贺村,其后裔遂以封地名《郄》为姓。
另 康熙字典《郗》字条是:
『郗』
拼音:xī 注音:ㄒㄧ
简体部首:阝 部首笔画:2 总笔画:9
繁体部首:邑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4
康熙字典笔画( 郗:14; )
五笔86:QDMB 五笔98:RDMB 仓颉:KBNL
四角号码:47227 UniCode:U+90D7 规范汉字编号:4273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希阝(xier) [ 汉字部件构造 ]:乂巾阝
[ 笔顺编号 ]:341325252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撇竖折竖折竖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郗;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1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丑饑切【集韻】抽遲切【韻會】丑脂切,?音絺。【說文】周邑也。在河內野王縣。 又姓。【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 又【集韻】香依切,音希。骨莭閒也。
而康熙字典《郄.字条是:
『郄』 繁体字:郤
拼音:xì 注音:ㄒㄧˋ
简体部首:阝 部首笔画:2 总笔画:8
繁体部首:邑 部首笔画:7 总笔画:13
康熙字典笔画( 郄:13;郤:14; )
五笔86:QDCB 五笔98:RDCB 仓颉:KINL
四角号码:47727 UniCode:U+90C4 规范汉字编号:397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乂阝(chaer) [ 汉字部件构造 ]:乂厶阝
[ 笔顺编号 ]:34135452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撇折捺折竖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郄;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0第26(点击查看原图)
【集韻】【正韻】?乞逆切,音?。與郤同。地名。 又姓。【集韻】晉大夫郄獻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郤,與卩部?別。 又與?同。【史記·張釋之傳】雖錮南山,猶有郄。【前漢書】作?。【莊子·知北遊】若白駒之過郤。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郗》与《郄》是不同的两个字。作为姓亦不同。
从历史上看,改姓的原因,无非是;一·跟了他人(领养者、入赘)、二·逃难避官、三·躲债或犯法而隐居等几种原因。而且改姓可能会只涉及个人,决不会范围很大。也不会公开,且带有相当的隐秘性。当然,第一种情况除外。单从青州来看,不难看出,族上更改显然不是上述诸多原因。第一,范围很大,全族统改。第二,公开。
是何原因,没有人知道。起码直到现在没有人找到更改原因的确切证据。那么没有原因为何又要更改呢?请细观族谱。
据族谱(一九六二年版)(序)《郄氏先茔碑记》载:
(略,释):吾族先祖讳让甫、让布因避战乱於洪武初年由直隶蓟州而武定桑落树迁徙而来。甫居营陵(昌乐)城北。布居益都城西。原来有族谱并记录详细。但是由于明代末年战乱,族谱遭火焚无存。因而世系遂不可考。幸存始祖甫与二世祖成墓前石碑,但上面只载有自永乐三年始排序的几世。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朝换代,连那些宫廷等珍贵藏书都失散很多,何况贫穷百姓人家的家谱呢。虽可惜,但没办法。恐后失续,族人商议重修。族谱续修族人各出财力。立石详列,以垂永久,使后人看到后能够想起先祖,追本溯源。
落款时间为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五、六月间,撰文者为十一世廪膳生存忠。
这可能是我族现存最早的有关来源及修续族谱之事的文字记载。但通观全篇,无一字提及《郗》与《郄》。我推测至少此时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之前一直用〈郗〉为姓,未改为《郄》字。
继续往后观族谱。
族谱上有篇(序)《郄氏姓源考辨》,落款时间为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六月,署名为十五世庠生士衡考识。
我以为撰者署名虽为〈士衡〉,但这绝不是〈士衡〉一人之意见
不难看出,这篇《郄氏姓源考辨》可能就是改《郄》舆论准备。其成文时间或许就是改《郄》的开始时间。也就是说《郄氏姓源考辨》可以视为改《郄》的通知。其内容就是更改的理论根据。
《郄氏姓源考辨》的全文内容基本就是康熙字典中对《郄》和《郗》的《康熙字典解释》的全文。而《康熙字典解释》对《郗》的解释则是部分的引用了《正字通》的《郗》字解释。《正字通》乃明崇祯末年张子烈编撰的一部关于字的工具书。
《康熙字典解释》中对《郗》字的解释前面已说过,现重复如下:“【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
附原诗如下:(摘自〈陆龟蒙诗全集〉)
卷624_24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陆龟蒙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 谁与佳名从海曲, 只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 一段清香染郄郎。
由此看来有可能自明朝中期开始,人们误以为《郗》《郄》通用。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字中《郗》《郄》二字混用。中华民族向来对姓氏极为看重,对姓绝对不会轻易乱写。但因当时社会现象如此(不復分郄、郗爲二),误以为《郗》《郄》通用。尽管有《正字通》这样的工具书已明确指出《郗》《郄》二字《姓源旣異,音讀各殊》,不是一回事。但我估计当时能看到这样的工具书的肯定会少之又少。即使有人看到也会不以为然。我们部分族人当然也和他人一样误以为通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也会将姓《郗》俗书为《郄》字。但在正规场所绝不乱用,有青州祖茔墓碑和驼山〈昊天宫〉重修纪念碑为证。
《郄氏姓源考辨》的出现说明,开始有部分族人以为我们姓〈郗〉是误读误用。理论根据就是《康熙字典解释》中的郗字条。“【正字通】郗與郄別。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後世因俗書相混,不復分郄、郗爲二。陸龜蒙詩: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誤讀也。理应改为《郗》为《郄》,但当时可能分歧不小,意见形不成统一。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
主张改《郄》者以为既然《郗》是误读,那就应该是《郄》才对。那么顺理成章,姓《郗》也是误用,也理应改为《郄》。而主张姓〈郗〉者则认为,《正字通》、《康熙字典》的解释、《郗》与《郄》《姓源旣異,音讀各殊》只是说《郗》与《郄》不是同一出处。不能混用。原来那些错误的写法和用法应该纠正过来才对。这更加证明了我们原来就是对的。因为我们祖上原本就是姓《郗》.。我们为啥改姓《郄》。
至于那句《一段淸光染郗郞》诗中的《郗》字误读与否,那只是说读错了音或写错了字。根本与吾族姓氏毫无关系。
/ 由上看出,诗句《一段淸光染郗郞》《康熙字典》引用句和原诗两者有所不同,不同在于引用句为《一段淸光染郗郞》,而原诗为《一段清香染郄郎》。也就是说《一段淸光染郗郞》是不对的。是误写误读,应该是《一段清香染郄郎》。还有《清光》和《清香》。至于《清光》和《清香》孰对孰错,不必细考。
本人以为,不管《光》也好,《香》也好,此二字孰对孰错在此并不重要。关键是《郄》和《郗》不要误读误写。《康熙字典》、《正字通》引用该诗的目的只是为告诉人们,原诗是《染《郄》(读隙)郎》不要在读诗时误读为《染《郗》(读西)郎》而已。《康熙字典》、《正字通》引用的《黃長睿曰:郄詵,晉大夫郤縠之後。郗鑒,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源旣異,音讀各殊》之目的也是为了告诉人们,《郗》姓与《郄》姓它们各有出处。也不是一字,不能通用。字书解释与吾族姓《郗》与否好无关系。改《郗》为《郄》实属误会。
至此,我认为由《郗》改《郄》的原因可能大概如此。实属误会,别无它由。
至于是何时更改的呢?昌乐祖茔有一墓碑(现存)。立于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姓氏为:《郗》而此后的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的墓碑上已成为《郄》。也就是说至少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以前昌乐已改为郄。此时与族谱(序)《郄氏姓源考辨》出现的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已晚了三十七年。也就是说,改与不改两种意见可能已争论相持三十多年。
那吗青州族人是何时改为《郄》的呢?据考证,青州驼山<昊天宫.>重修碑载,<昊天宫.>自建成之后历经多次重修,清道光之前不必赘述。仅清道光二十九(一八四九年)重修之后的同治六年(一八六六年)又曾重修过,相距十七年。其后又经多次重修,历次重修善款捐助之人族人甚多。重修碑记上捐款之族人姓名,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之前用的是《郗》。由此可见,至少道光年间青州还是用《郗》。同治六年(一八六六年)和之后的历次重修善款捐助之族人用的是《郄》。也就是说青州族人改郄大约在咸丰元年到同治六年这十六,七年之间。(道光在位三十年,道光之后的咸丰仅在位十一年,咸丰之后便是同治。)又,据族谱载,族谱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曾续修一次。由此推断或更确切地说,青州族人改《郄》是借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的续修族谱之机,将《郗》改《郄》,达到了与昌乐族人姓氏一致。时间上比昌乐晚至少二十年左右。
而临淄王朱为何未改,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当时有可能族中主导者或大多数人坚持姓为〈郗〉。
二,有可能清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族谱续修时没有参与。失续。
三,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续修时,已经认识到改〈郄〉不对而没改。
现在昌乐、青州两地族人对姓《郄》早已习以为常。况且已无更改的可能。我认为就应该这样才对。改姓之事从来有之。况且祖上只是因误会才导致如此,并无其他恶因,又加已年代久远。且姓氏不过只是人们的一种记号而已。在此,姓啥显得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昌乐,青州两地的《郄》与《郗》永远是同根、同祖。这一条,我们族人应永远铭记在心。
以前往往谈及此事时,族人总感莫名在心,带有些许微憾,不知祖上为何如此。现在更改原因大体明了,时间也已大致如此。族人尽可释怀。
另本人虽然热心此事,但由于族中之事知之甚少,更兼知识浅薄。可能本文内容贫乏。恳请各位同族,手中若有更翔实的资料请不吝赐教。以求丰富本文内容,提高本人知识。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族人如认同拙见。可择方便时机将此文记录载谱。让后世子孙知道我族有此一说。
郗良珍 二零一三年 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