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姓渊源

    中华班氏网 2012年12月11日 万家姓


一、班氏渊源
中华班姓根源于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黄帝,发端于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室贵胄,在中华姓氏之林中,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影响的姓氏。
春秋时期,楚国第十四代国君名叫若敖,娶郧国国君的女儿为妻,生个儿子取名斗伯比。不久若敖去世,斗伯比年龄尚幼,随其母寄居在郧国舅父家中。五十多年后和其年轻的表妹相爱,而致其怀孕。郧夫人(斗伯比的舅母)发觉后,鉴于他们二人年龄的差别和妹妹年轻守寡寄居娘家的前车之鉴,反对并阻止了他们的婚事,把斗伯比赶回楚国。后来,斗伯比的表妹生下一个男婴,郧夫人把他丢弃在沼泽之中。恰逢郧国国君郧子田打猎经过,见一只母虎正给弃婴喂奶,就罢猎而返,把这桩奇事告诉了郧夫人。郧夫人只好以实情相告。郧子田说:“老虎喂奶,其子必将大贵。”马上将婴儿抱回,交给其女抚养并成全了他们二人的婚事。他为婴儿取名斗谷於菟,字子文,是老虎喂奶的意思。子文公元前664年成为楚国著名令尹,子文生斗班。斗班后来也成为楚国令尹,二人为楚国的发展和强大做出了杰出贡献。四百多年后,秦国扫灭楚国,班壹(原姓斗)随楚国王族被强制迁往西北边陲,后乘秦兵看管松懈之机,机智的逃脱,流落到山西楼烦一带,以斗班的名字为姓而姓了班,改名班壹,意思为班姓第一人。今天中华班姓,已发展成为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地参天大树,但大树参天,必有其根,滔滔巨流,必有其源,抚今追夕,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班就是为中华班姓辟姓兆基的始祖,而秦汉时期的班壹就是中华班姓的第一人。
二、郡望和堂號
【郡望】:1 扶风郡:椐《姓氏考略》及《郡望百家姓》的記载,班氏望族出自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称“三輔”,三国時改名为扶风郡。在今天的陝西省內长安县以西的地区。
【堂号】:1、汉书堂:汉代班彪的儿子班固、女儿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写成了《汉书》,其后人引以为荣,便把堂号定为汉书堂。 2、定遠堂:漢朝的時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爲定遠侯,其后人因为荣耀,便把堂号定为定远堂。
三,迁徙和分布
在历史的长河中,班氏的迁徙相当广泛,但因资料缺乏,难以记述。仅举几个事例,虽难脱管窥之嫌,但在这里也不得不如此:
“班壹避地楼烦。”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班氏之初与楚同姓------始皇之末,班壹避地楼烦。”楼烦《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说:“楼烦春秋时北狄之国,今山西旧保德州、宁武府一带”;“楼烦县,古楼烦国和汉朝设置楼烦县,具在今雁门关北。”似在今天的雁门县一带。前些年,在山西省原平市班政辅村,发现了清朝留下的石匾一块,上面镌刻:“三班故里”四字,村前有三座西汉古墓,传说埋葬的就是班姓祖先;
三世祖班回迁居平陵。巢湖班姓《家谱》记载:“回公生于汉武帝年间,性喜文章,举为茂材。官至长子县令,迁居于扶风之平陵。”平陵,《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说:“汉昭帝陵也,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十三里。”
五世祖班况迁居昌陵。班固在《汉书》续传中说:班况“致仕就地资累千斤,徙昌陵。”《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说:“昌陵县:汉置,寻废,故治在今陕西临潼县北”;
七世祖班彪迁居扶风安陵。《后汉书》班彪传中说“班彪扶风安陵人。”可见班彪已迁居扶风安陵。《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说:“安陵县,汉置安陵县,以惠帝安陵所在,故名。晋废,故城在今咸阳市东。”可见班固、班超、班昭当初也是随父居住在扶风安陵。后班固、班超因入朝为官,可能迁居洛阳或洛阳的附近。
班固、班超之后,特别是班固冤死狱中、班始(班超之孙)和同胞姊妹,因其怒杀皇姑被腰斩之后,班姓族人则纷纷外逃,迁居各地。史料记载不详。无法叙述。仅根据巢湖班姓家谱的记载,拣几个大的支脉而述之:
隋唐时班壹三十五世孙、班固二十七世孙班楫公迁入卫汲州郡。即今天河南卫辉市的汲县,后来在唐朝出了班思简、班景倩、班宏、班佐、班肃、班登等一批名人;
唐朝末年班壹四十九世孙、班固四十一世孙班逵公又从汲县迁入陕西,定居陕西省扶风县班家沟。到了宋朝扶风成为班姓的郡望。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班壹六十四世孙班固第五十四世孙班从善又从陕西扶风县班家沟迁居河南夏邑县,拉开了夏邑班姓一支发展史;
明初,陕西扶风县班家沟的班子诚、班子让、班子信兄弟三人又因随子诚做官而迁居山西定襄、忻州,班子让最后定居河北获鹿县,拉开了山西班姓及河北班姓的发展史;
明初,班壹五十九世孙、班固五十一世孙班恭二又从河南汲县迁居北京。其后人又从北京迁居山东临淄,后来再从临淄迁居巢湖,这就是安徽巢湖班家巷和安徽无为县的一支班姓的发展历史;留守在汲县的班恭四就成为今天豫北原阳封丘一带班姓的始祖;
山东微山湖、山东藤州一带居住着3000多名班姓人口,椐他们自己说是自己是班超后人,元朝至正二年从山西大槐数迁民而来的。但未见史料记载。
两广居住着七万多班姓人口,椐他们自己说是班超之后,唐宋时,祖先到山东做官,人称“呵鲁公”,住在山东青州一带,到了明朝初年,祖先带军队奉命去两广平叛,后落户到两广,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但也查不到史料依据。
根据巢湖班姓家谱的记载,班俊元先生整理出了《班固班超部分后裔的迁徙和分布》就发表在本宗亲网上,大家可以参阅。
改革开放以来,班姓人员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但“大木千枝,枝枝同根,巨流万派派派同源”,大家都尊斗班为始祖,尊班壹为共同的祖先,可以豪迈的说:“十亿神州姓无二班!”
四,历史名人
西汉末年,班姓子孙就進入了朝廷。班壹,是中华班姓的第一人,史料记载:他以牧起家,财雄边塞,每逢出门则旌旗鼓吹,俨然帝王,年百余岁,以寿终。
二世祖班儒是当世著名的任侠,抑强扶弱。除暴安良,受到当时州郡人民的爱戴。当时人民把他的事迹编成歌词到处传唱,以至于数百年不绝。
三世祖班长任上谷太守,官声颇佳。
四世祖班回举茂才为长子县令,勤政为民,受到人民的称赞。
五世祖班况举孝廉,为郎官,积功劳至上河农都大司农,朝廷考核连续第一,后为左曹越骑校尉,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立过汗马功劳。他四个子女均有上乘表现:
1、班伯:是一位精通《诗》,《书》,《论语》的學者,曾数次聘书匈奴,自报奋勇为定襄大守,他精选官吏,收捕盜賊,郡中称为神明,后为光禄大夫,是皇上太后倚重的重臣。可惜年仅38岁 便英年早逝。
2,班游:官拜谏大夫,他博学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与当时刘向同校秘书,皇帝赏赐秘书副本。可惜也是英年早逝。
3,班稚:是班固、班超、班昭的祖父,以方直自守見称,終官延陵郎。
4,班婕妤:贤才通辩,汉代女文学家,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深受成帝寵幸和太后的爱戴。 传世之作仅有《团扇歌》、《捣素赋》、《自捣赋》得以流传至今。
七世祖班彪:字叔皮。东汉扶风安陵人。性格慎重,好古,尊崇统一,反对分裂。20余岁的時候,因避乱跟從隗囂,写了《王命论》想感化他,但是隗囂始終不为所动。班彪於是转而躲避到河西,为窦融出謀划策,为汉王朝的兴起和统一立下大功。汉光武帝初年的時候举茂才,拜徐令,后來因病辞官。他因为才华很高,于是专心研究史籍。他采前史遗事,旁貫异文,作《史记后传》六十篇。用來补充史记太初以后的缺节。最后担任望都长。卒於官。終年51岁。
班固:字孟坚,是班彪的长子。他的父亲班彪写史书,沒有完成就死去了,班固在家丁忧以后,继续他父亲的事业,被人告发,说他在私自修改国史,被捕入獄。他的弟弟班超为他赶赴京师、亲见皇上上書辯冤,他才得以获释。明帝任命他为蓝台令史,后來转迁为郎,典校秘書,历二十五年終于於写成了《汉书》。去世时,只有八表及天文誌沒有写完。建初四年章帝召集儒生博士討论《五经》的异同,班固奉昭写成《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派窦宪出征匈奴,以班固为中护军。班固文才很高,犹善诗赋,传世之作有《两都赋》、《东巡赋》、《南巡赋》等。永元四年,皇帝与宦官合謀杀死了窦宪,班固也被洛陽令罗织入獄,永元四年死於监獄之中。終年60岁。
班超:字仲升。班彪的次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後,家境貧困,班超为了养活母亲只好为官府抄写书稿。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无他誌略,当校傅介子、张騫立功异域以求侯封。安能久侍笔墨間乎?”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先驱,使得西域五十餘国获得安宁。巩固了汉朝多民族的国家,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現了他异域封侯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陽,拜为射声校尉。同年病逝,終年70歲。
班昭:(49-約120),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陝西咸阳東北)人,出生於一個“家有藏書,內足於財”的显贵人家。其父班彪,是大学問家;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將。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响,加上自身的聪穎努力,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學者。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並續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她还留有《女戒》七篇,用儒家礼仪规范了妇女的行为,被后来的儒家尊为“女圣人”;当时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她常常为太后充当参谋。去世時,当朝的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思简:字以礼,是班景倩的父亲,生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以儒学起家,历任州郡官,官至春官员外郎。
班景倩:唐朝人以儒名家,自采訪史入为大理少卿,過大梁,刺史倪若水为之饯行,离去时,望着荡起的行尘,久久才返,对属官说:“班生此行,何异登仙”。是班宏的父亲。
班宏:唐朝戶部尚书,封萧国公,《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三中记载:“班宏卫州汲人也。祖思简,春官员外郎。父景倩,秘书监。宏------贞元八年七月卒,年七十三。”贞元八年即公元792年,由此推之他当生于公元719年。他为政勤奋,史书说他:“辰入官衙夕而出,吏不堪其劳,己亦恭。” 去世之时,京都为之罢朝。
班言:明朝直隶饶阳县丞 。是明朝出名的孝子。母亲去世,便要结卢墓地为母守孝三年,因其父尚在,切身体不好,而没有实行,父亲病逝,遂在墓地结卢守孝三年。恰逢临淄大旱,独驻地周围风调雨顺,传说上帝为班言孝行所感动,而赐福当地百姓。
班第:清朝內阁大学士,乾隆年間的定北将军,征伊犁,封一等誠勇公
史书最早有记载的班姓第一人是班壹,子班孺,孙班長,曾孙班回,班回生班況,班況子班伯,班游,班稚和班婕妤,班游生班嗣,班稚生班彪,班彪生班固、班超与班昭,班超生班勇,班雄,班雄生班始。如要了解详细情況,可以參閱本网发表的《班姓名人传记》。
 


分享按钮>>班氏郡望堂号
>>夏邑县档案馆收藏百余件班氏谱牒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