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家家族斗争与杭州仁和县仲氏、新疆库尔勒仲氏的形成

    中华仲氏网 2012年12月13日 万家姓


元朝初年,因族长仲德懋(南宋淳熙年间赴盛泽镇谒庙取谱的50代仲世成之子,与江南大宗血缘最近)滞留江南,其二位兄长仲德慤、仲德惠也同样不愿亲近蒙元,相继隐居不出。
金、宋相继被灭后,元世祖忽必烈诏圣贤子孙悉归故庐。随后,仲孝俊次子34代仲有的后裔49代仲虔,应元世祖忽必烈的诏求,主持横坊村仲氏族务。
仲有的后裔主持横坊村仲氏北庙,其实颇费不少周折。据台湾孟俞先生所查“国立政治大学”某善本记载:迄我朝初,济宁横坊村有唤仲虔者,称卫公四十九世嫡裔,世祖信之。然衍圣公孔治奏曰:“昔臣先祖南北分宗,寄南者为嫡。蒙衢州族兄存斋礼让,臣方报效吾主。仲氏实为大儒,吾主宜慎之。”仲虔曰:“贱民实为卫公嫡裔,因宋昏君南逃,金人入侵,吾祖隐逸。今上继大统,实为吾族之幸也。盼遵旧制敕封。”孔治曰: “吾祖为汝祖吾祖之师,故嫡长世系略同。然吾兄存斋为五十三世,汝为四十九世,何解?”仲虔辩曰:“避难使焉”。世祖愤而逐之。
族权落入亲蒙古势力的手中,仲世成的长子仲德慤及次子仲德惠岂能熟视无睹?受时局所限,他们只好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到了元朝的至正九年(公元 1349年),济宁路总管吕鲁重修横坊村仲氏北庙,此时主持北庙奉祀的,是50代仲衒,其父亲是49代仲虔,其祖父是仲宗实,乃34代仲有的后裔。
此时的中华大地,广大人民群众早已不满元朝政权的高压统治,准备揭竿而起。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仲世成的长子仲德慤的后人积极行动,不幸遭到当局和族长的镇压,一件家族悲剧在横坊村上演。据新疆残谱记载:在封建族长仲衒的主持之下,“至正十一年(1351年),犯族规沉湖者六人:(已知52代)鹿、(可能53代)模糊、(已知54代)淮宽、(可能52代)模糊、(已知53代)昔、(可能54代)模糊……”这里面被沉湖的据说全是仲德慤的后裔,整个是一个灭门惨案,无怪乎后来仲衍在族谱序言中感慨道:“至元鞑如济,吾祖奉之焉。嗟乎,愧哉!族弟去岁主沉湖之举,岂非残害同门?嗟乎,哀哉!”。
由于这次事件引发族内斗争,仲虔之子仲衒的族长地位被族人推翻。至正十一年(1351 年)冬,仲衒的族兄、处事稳健的仲衍(父讳虞,祖讳宗宝),被横坊村族人推举为新的族长,随后按照家族惯例,前往吴江盛泽镇拜谒祖庙
仲衍的这次拜庙祭祖,受到了大宗主的热烈欢迎,并留宿数月。直到济宁横坊村的家书一再催促返程修谱,这才打点行装准备启程。临行前就修谱事宜请教大宗主,大宗主做了语重心长的嘱托。据仲衍回忆,大宗主说道:“卞里仲村,吾祖籍也。任城横坊村,吾旧里也。吾族聚济域者繁矣。粤自前汉季自卞流寓于济,已越千三四百载。开皇间,吾族家业中兴,支派益繁。自基祖南渡已逾六世,蔚成巨族,然思乡之情切也。凡所谓大宗、小宗,虽历代既邈,要之千万子孙之身,皆出祖宗一人之身也,是故素无贵贱尊卑之分。今修北谱,公务必事事亲为,毋懈、毋怠、毋疏、毋漏,合族人而增修之,以图世世相承,泾渭不紊,不失其真也。”。之后大宗主送给仲衍一套《仲氏统谱》,这是横坊村收到的第二部族谱。同时,大宗主还赠送了盘缠路费,一直将仲衍送到渡口,才依依不舍的洒泪道别。
回到故里后,仲衍以“南北一家亲”的宗旨来纂修北谱。并在序言中拨乱反正,客观评价了其祖事元的行为:“至元鞑如济,吾祖奉之焉。嗟乎,愧哉!族弟去岁主沉湖之举,岂非残害同门?嗟乎,哀哉!”并再次肯定了江南大宗的宗法地位:“古者‘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先府君在世时尝谓余曰: ‘宗子迁吴已历年所。绍兴初,宋皇加赐庙额,宗祊有序,春秋祭祀仍其旧。凡我等介子毋得僭越。’今平江、镇江、杭州、扬州、高邮州皆有其裔。”
这一部谱,是在对横坊村先前的两次族人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前提下,并在吴江、横坊村两地族人的支持下,编纂完成的。后世称为《元至正十二年仲家浅村仲氏北谱》。从内容上看,这次修谱,以统谱、宋谱及族中齿录为据,编次成帙。其质量相当之高。可以说这是济宁仲家浅仲氏族谱的最高峰。值得一提的是,该谱首次提出了“江南大宗”的提法。“刚邑族众,江南大宗裔也。胡金驻济州,大宗遣人佯入刚邑胡军,戮其首,己亦遇难。子遂居焉。”,刚邑故城,即今之宁阳堽城。“江南大宗”在这里,系指迁居吴江盛泽镇49代大宗主仲基的后裔。
此后由于家族矛盾,济宁仲家浅在明、清两朝一度成为名利场,而谱志也成为了随意装点的小姑娘,屡经篡改,江南大宗的宗法地位也屡遭践踏,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更加严重,以至于形成了南北仲氏五六百年互不来往的尴尬状况。
明朝建立之后,亲蒙古派受到零落,仲德惠的后裔仲伯安成为仲家浅村的族长,由于家族矛盾升级,仲衍后裔53代仲符被流放新疆,今新疆库尔勒族人即其后裔,从此《元至正十二年仲家浅村仲氏北谱》流落新疆,长达近七百年。至今库尔勒仍保存有《元至正十二年仲家浅村仲氏北谱》,2010年库尔勒仲东玲登陆华夏仲氏网寻根问祖,无意间揭开了家族历史的黑幕,让许多人惊喜,也让一些人惊慌。
仲符的胞兄仲策也因避难而隐居杭州府仁和县。对这次迁徙,杭州仁和县仲氏族谱资料这样记载“仲氏之先出自季路,世居济宁之卞里。五十三传有策者,爲南京评事,徙居杭。又四传而爲仁和诸生发祥。发祥生璡,领天顺乙卯歳荐,爲四川宜宾令。璡生凯,领嘉靖庚子歳荐,不及仕而殁。”
此处需要提一下翰博对杭州仲氏来源的曲解,翰博对杭州仲氏来源最早发表看法,始于《柳州二贤祠碑记》,其中说到“宋靖康间,吾族稍稍散失,有讳基者,以武功授高邮判。建炎戊申,偕孔端友扈跸临安,杭之有吾族自基始。计先贤至基凡四十八传。又十传至琎,明成化进士,令宜宾,聚居仁和之弼教坊西,请之有司,立仲子庙以寄水木之思,春秋祭祀勿绝。甲申兵灾,庙祀中缺……苟不得一言以记之,……子若孙之流寓斯土者又将何以绵世守”这里面说宜宾县令仲璡是先贤仲子 58代孙是无误的,但是他并不是49代大宗主仲基的后人,而是53代南京评事仲策的后人。翰博强不知为知,为此编造出了一个“56代仲聚”专门收录江南族人,在稍后的《仲里志》里,53代南京评事仲策的后人便被张冠李戴,糊弄成了仲聚的后人,而将53代南京评事仲策派给了曹县仲氏作为始迁祖,其实53代南京评事仲策后裔只在杭州仁和县不在曹县,这个《元至正十二年仲家浅村仲氏北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至于曹县仲氏始迁祖是谁,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案例二:山东曹县出现仲氏
山东曹县仲氏定居于仲家堤圈,有谱。始迁祖为54代仲亭秀,仲54代仲亭秀育有三子仲桐、仲梓、仲相,聚居于邵庄乡仲堤圈。曹县仲氏赴济宁寻根时,曾被误接到53代南京评事仲策的名下。其误接始末前面已作考辨,不赘言。至于曹县始迁祖究竟是谁?代数是否准确?尚需进一步考辨。
 


分享按钮>>安徽灵璧县、固镇县、五河县仲氏来源辨证
>>山东宁阳仲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