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人大代表/劳模 夏津县 宫福成
- 中华宫氏网 2012-12-17 15:56:38 万家姓
英模印象:只为一个夙愿
对于宫福成来说,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植棉,而就是这一件事,使他在夏津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带动了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棉花生产。
宫长智说,我爷爷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善言辞,但骨子里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执著与倔强,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他才能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植棉生产中去。
通过这句话,我们明显感觉到宫福成那源自内心的执著,而这种执著正是把一件事情做出色的原始动力,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做一行爱一行,当这句话在我们的人生哲学中不再是口号时,我们面对的才会是成功。
英模档案:宫福成,男,1923年出生,夏津县新盛店镇任宫庄村人,194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盛店镇任宫庄村党支部书记、原新盛店公社党委副书记、中共夏津县县委“三不脱离”副书记。1992年退休,2007年病故。
所获荣誉:宫福成在棉花生产技术方面探索出一套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棉花产量。1964年他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9年当选中共九大代表;1975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国务院授予其“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宫福成2007年病逝,他所留存下来的文字资料非常少见,即使县志上也记录很少。尽管这样,他在全县的影响依旧很大,很多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包括很多不认识他的人,都难以忘记宫福成为提高棉花产量而作出的努力。
采访宫福成的事迹,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张子贤,今年已经85岁,他本是平原县恩城人,1956年任新盛店区委书记,直到1965年调到夏津县城工作。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任任宫庄党支部书记的宫福成有着很多接触,而亩产百斤皮棉的奇迹也是在1963年创造的。另一个人是宫福成的孙子宫长智。
老农誓言:贫困需要改变
夏津县历史上就有银夏津之城,有着悠久的植棉历史。宫福成出身农民家庭,自小和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当时就意识到,棉花是人们吃饭穿衣的保证,只有种好了棉花,才能过上好日子。
1950年,27岁的宫福成来到当时的孙家窑区做炊事员(当时以区做行政区划,包括孙家窑、新盛店等都属于区。1956年进行了撤区并乡,夏津县分为八大公社,新盛店公社是其中之一),当时刚刚解放,百废待兴,高小毕业的宫福成算是高学历了,有着自己的发展思想。
当时,任宫庄非常落后,虽然村里也种棉花,可是由于管理、肥料等种种原因,亩产只有几十斤,很多农民忙碌了一年往往还食不果腹。这一切,宫福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久,有思想的宫福成当上了任宫庄的党支部书记,他走访村里百姓,发誓通过种棉花让人们吃饱饭。没过几年,张子贤来到新盛店区任书记,两个人相识,以后成了一生的好友。
张子贤对宫福成发展棉花的举动大为赞赏,在当时的情况下,首先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两个人达成了共识,全力推动棉花高产。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棉农的植棉延续了传统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提高产量,几乎是痴人说梦。
宫福成不信邪,他认为通过总结传统,会创造出新的方法,一定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从此以后,宫福成没事就待在棉田里,研究品种、病虫、管理。研究农作物的丰产是周期很长的工作,棉花一年一季,今年发现的问题或者想出的办法只能明年去解决或看效果。经过几年的研究,宫福成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就在宫福成准备号召村民加强管理,提高棉花产量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降临。今年旱明年涝,棉花产量非但没有提高,还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降低了产量。宫福成变得闷闷不乐,没事的时候就到张子贤办公室商量对策。
难以置信:皮棉亩产一百斤
奇迹出现在1963年。
张子贤介绍说,那时候宫福成除了到县里开会,其他时间都带领村民植棉。当年种棉时,宫福成先让村民温水催芽,谷雨前播种到地里。当地民谚有“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的说法(这里的霜指的是春季的最后一次晚霜)。当年的棉花出芽率极高,宫福成看到了希望,他号召村民加大管理力度,适时修棉治虫。
由于当时还是生产队,农民生产的棉花需要上交生产队集中出售,因此一些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宫福成开村民大会,高声说:“要想吃饱肚子,咱就一条出路,把棉花种好,否则只有挨饿的份!”带动大家还得以身作则,宫福成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棉田里,趟着露水修棉捉虫。
对宫福成来说,1963年这一年是那么漫长。对于一些不按要求作业,企图蒙混过关的村民,宫福成不止一次发火。张子贤深有感触地说,每当和村民生气,宫福成就来找他,两个人一起商量对策。举个例子说,宫福成让村民给棉花打顶心,可一些村民边干边玩,打这棵不打那棵,给管理造成很大麻烦。
苦过累过急过,经过漫长的两个季节,秋季宫福成迎来丰收的一年。棉花开摘后,看着一堆堆雪白的棉花,村民们喜笑颜开。棉花一车车地出售,场景令人“眼馋”,到了最后一统计,村里的537亩棉田,平均亩产竟然达到了109斤!
夏津县第一个亩产百斤皮棉的村!德州地区第一个亩产百斤皮棉的村!山东省第一个亩产百斤皮棉的村!宫福成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这年冬季开始,宫福成又多了一项工作,频频被邀请到全省各地做经验报告。
以后,任宫庄的棉花产量保持不减,除1968年、1969年两年外,该村棉花亩均产量均保持在百斤以上,1979年亩产达到229斤!
从1975年到1979年,宫福成任夏津县委“三不脱离”副书记(不脱离农村、不脱离生产、不脱离身份)。张子贤这时劝告宫福成说:“你成了典型,但千万不能翘尾巴,棉花的产量能够更高,你需要更加努力。”这句话成了宫福成以后奋斗的动力,他进一步优化各项管理措施,使以后棉花的产量逐年提高。
农民劳模:全国来学植棉术
也就是在1979年,宫福成因为对棉花产量的巨大贡献,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这年12月28日下午,他来到北京捧起沉甸甸的获奖证书。那一刻,作为一个农民,作为一个党员,他更加感受到肩上责任之重。
成为劳模后,宫福成的身份也转变为正式干部,1979年开始任新盛店公社党委书记。之后他继续不断地在全镇发展棉花生产,农民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富裕。慢慢地宫福成成为山东省棉花生产的权威,《大众日报》也派来记者驻在任宫庄村,对棉花生产进行系列报道。
远学大寨,近学任宫庄。这句话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句口号,山东省掀起学习的热潮。
记者采访中见到一张发黄的纸张,上面是“我对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几点粗略看法”,落款是宫福成。这张被整理成文字的农业技术或许是宫福成目前惟一留存下来的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棉花生产的技术,而这就是宫福成探索出的“宫氏植棉法”。
后有人将宫福成的植棉技术归纳为以下几点:在肥水上壮苗早发(早施苗肥,亩施氨水80斤);稳长多结桃(稳施蕾肥、追尿素15斤饼肥40斤,适当控制营养生长;重施花铃肥,追尿素40斤,保铃增重,7月底用尿素25斤补施盖顶肥,增秋桃,防早衰);根据土壤水分含量,适时浇水;在中耕松土上,掌握先浅后深,然后浅;苗子生长全过程掌握促、控、促,搭好丰产架子;在修棉上,适时精细,早打叶枝,分期打边心,后期四门落锁,及时剪空枝,摘除无效花蕾;其丰产结构是:每亩收获株数4200株,单株果枝13个,单株成铃18.5个,亩铃77700个,单铃重4.17克,平均衣份35%;其中庚桃占0.5%;伏桃70%;秋桃29.5%。
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实际上是宫福成多年研究的成果,正是凭借这一成果,宫福成1983年7月成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棉花学会会员,成为全省棉花生产的权威。
直到1992年退休,宫福成一直极力推广这植棉技术,而任宫庄也成为植棉的模范村。退休后,宫福成并没有保留,据宫福成的孙子宫长智介绍说,退休后宫福成依旧无所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提供给种棉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