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兴甘氏的源流及迁徙

    中华甘氏网 2012年12月21日 万家姓


五一假期,是我们甘氏族人约定俗成拜祭先祖的日子,除了在清明期间各自拜祭各自分房的太公外,在五一当天,我们新兴船岗新桔洞村的甘氏族人会前往共成,拜祭我们旧村的老祖先,五月二日则拜祭新兴甘氏的始祖公绍富公,五月三日往太平中黄拜祭我们甘氏四世祖。每年的这些时候,族中的老人家就会给我们年轻一辈上课——讲述甘氏的历史,或许讲的是重复又重复的、又或许有些讹误和不全面,因此年轻人大多是是听了就听了,不上心,没人记下来,如此若干年后,或许会没人再记得起了。

甘姓,在全国来说不是大姓氏,在新兴人口大约两万人左右,很小的时候不觉得奇怪,为何我们村子不大,但几乎都姓甘,而且附近的新埌、旧埌、十里、舍村也有姓甘的人家。在新兴县城以及三水、广州、肇庆等地生活、学习,却发现很少有甘姓人,那时就觉得很奇怪,怎么有那么多人姓陈、姓李等,而却很少有甘姓的。及长,才知道我们甘氏的一些情况。

所谓“一国有一国之史乘,一姓有一姓之谱牒。国之有史,所以志朝代,而明忠奸。家之有谱,所以序昭穆,以统宗族,其揆一也。”祖宗虽远本系一脉而来,理清脉络,使子孙知道,则可使子孙不忘记其根本、根源。因此,在缅怀追远,感念祖恩之际,作为甘氏的一份子,很有必要理清一下我甘氏之源流,然而限于资料多寡,只能根据现有族谱资料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开展写作,不当之处,还望甘氏族兄及有识之士指正。

一、甘姓源流及先贤略述

据与新兴甘氏同宗同源的台山上川房《甘氏族谱》序言所载:“如吾甘氏族焉,考其遗征,原居夏侯国,衍自殷盘。而至甘茂甘罗,秦用为相,与夫延寿宁卓,屡代名宗。系由渤海,宦居丹阳,历年久远,致称厥郡。其后生齿日蕃,或仕或商,分居各地。”

追溯甘氏始祖之源流,可以追溯得很古远,华夏甘氏源自夏侯甘国,系由渤海,宦居丹阳,历年久远,甘姓的子孙后代,开枝散叶,日渐兴隆,或仕或商,遍布全国各地,分布很广。《郑通志氏族略》载:今北京、河北景县、山东平邑、龙口、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江西金溪、崇仁、湖南汩罗、广东新兴、广西田林、云南陇川、河口、四川合江、湖北红安、峨边等地均有分布。

考甘姓之迁徙,早在先秦时期,甘姓就已广布于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安徽等地。秦汉时,甘姓已分布于包括今河北、山西等省的北方大地,而在南方诸省,除安徽外,今江苏、四川、重庆等省市也有甘姓人入迁。汉末三国时,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甘宁事吴主孙权,遂落籍今江苏南京,其子甘瑰因故被流放会稽(今浙江绍兴),故甘宁子孙散居今江浙一带。刘备之妻、刘禅之母——沛(今江苏沛县)人甘皇后虽死于战乱中,但其亲属入迁蜀地应是不争之史实。晋室避乱南迁后,世为天水、渤海、丹阳、洹水、长乐等郡望族的甘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避乱南迁,进入今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南北朝至隋唐,甘姓人由于仕宦、避乱等原因更广泛的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其中唐时丹阳(今属江苏)人甘凝迁居江西南丰。

五代两宋时,甘姓人入迁福建、广东。渤海堂《甘氏族谱》载有:“甘氏祖宗,居福建省汀州宁化县石壁乡葛藤堡,迁移江西赣州府信丰县居住后,分三大房自江西流派始祖。甘仙一郎,同母崔老孺人,又迁广东省长乐(五华)……后迁广东省惠州府陆丰县五云洞。”明初,山西甘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明末,有北方之甘姓迁入今辽宁,有闽粤之甘姓入迁台湾。清初,有两湖之甘姓入迁今重庆、四川。历清至民国,甘姓分布之地渐广。如今,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湖南、四川、江西等省为多。目前甘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八十位。甘姓人的郡望堂号:天水、渤海、丹阳、长乐、洹水及友恭、旧学、敦本、受和、崇善等。

历史上,甘姓名人辈出,有甘盘、甘罗、甘延寿、甘宁、甘卓,甘德、甘英等。据《甘氏源流记》记载:“甘氏之先,黄帝第十三子,名中,封于甘,子孙以国为氏。历虞夏世为诸侯,其地在有扈国之南郊。至商有盘公贤德萃拔高宗师焉,迨至周,仍世为诸侯,数千余年子孙蕃衍散居天下。”夏侯国时有甘国,以殷商时期的甘盘为始祖。

据《姓纂》《姓谱》等书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故甘氏后人尊甘盘为甘姓的始祖。殷商中兴时期名主武丁,年轻的时候,曾就学于甘盘。后来继位,便礼聘甘盘为丞相。这位被后世推崇为贤相的甘盘,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华夏甘氏的始祖。就是说,我们甘氏起源毓衍自殷商时期的甘盘为始祖公。至秦朝时有甘茂公,《史记·甘茂列传》载:“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惠王卒,武王立。张仪、魏章去,东之魏。蜀侯煇、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甘茂的孙子甘罗,秦朝拜为上卿(丞相)。《史记》第71卷《甘罗列传》载:“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甘罗是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战国时丞相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纪拜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做其才客。后为秦立功,被秦王拜为上卿。明代,安徽颍上县建“二贤祠”,纪念甘茂、甘罗祖孙。后二贤祠扩建为“四贤祠”,增祀管仲、鲍叔牙。

西汉时的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北地郁郅人。出身名门,少年时就善骑射,被选拔到御林军中。他很有力气,投石块、举重物一般人都赶不上他;轻功也很好,据说能逾越御林军驻地的楼台、阁亭;在与其他军士徒手搏斗时,没有人能胜过他,后被提升为郎官。皇帝看重他的武艺和气力,不久便调升为辽东太守,曾因事被免官。车骑将军许嘉推荐他担任了郎中和谏议大夫,随后朝廷派他出使西域,任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东汉时的甘英,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今伊拉克境内)、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诸国,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这次出使虽未到达大秦,但增进了中国人当时对中亚各国的了解。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祖籍荆州南阳郡。三国时期。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无前。其孙子甘卓在历史上也是颇有名望之人。

战国时楚国人甘德,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比伽利略早两千年发现木卫。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里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它们出没的规律。

二、甘氏先祖入粤时的时代背景

追溯岭南各姓氏南迁的源流,也是追源甘氏先祖的迁徙源流,考我甘氏先祖迁徙源流,得先行了解一下当时各姓氏迁徙之背景。这就得从南雄珠玑巷说起。

珠玑巷在南雄城北11公里,北距江西省大余县城32公里,旁靠浈江,土地开阔肥沃,物产丰富,是北人入粤的必经之路,而南雄城当年很小,占地只在0.2平方公里左右,被称为斗城,不可能容纳蜂拥而来的人群,南迁者只好在离城不远的珠玑巷择地而栖,条件较好者成为永久居民,条件较差者则稍事歇息即继续南迁。现存的珠玑巷全长1500米,宽4米,路面全用卵石铺成,两旁民居店铺祠堂栉比鳞次,有北门楼、中门楼、南门楼等宋代风格的建筑。南门内有一座元代所建实心石塔,七层,造型独特,名曰贵妃塔。

新兴人,包括珠中不少姓氏居民在追溯家族渊源时,大部分都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南雄(当时的保昌县)珠玑巷迁来的。不但口头相传,而且记载在族谱里。不但新兴人这样说,而且凡是广府人聚居的地方,如肇庆、佛山、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新会等县市也有不少人这样说。如南海康有为、新会梁启超、香港霍英东、顺德黎子流等都说他们的祖先是珠玑巷的移民。关于南雄珠玑巷的种种传说,有父老口述的,有写成掌故的,有编成戏剧的。本斋主自童年起亦曾听老一辈人讲述过不少,如说,凡属珠玑后裔右脚第五趾都是双脚甲的(脚甲上有条裂痕)。又说,凡属珠玑后裔走路时都爱折摘路旁的枝叶,这是先人南迁途中采摘果子充饥的动作遗传。

及长,了解了一些历史后,知道传说并不等于历史,于是开始翻史籍,查族谱,也刻意了解了南雄珠玑的历史及移民迁延等情况。有人估计,迁徙的移民总数有2000多万人;如果加上移居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后裔,总数大约有4000万人。有方志学家作过统计得出,在珠江三角洲各县一共有70多姓人持同样说法。可见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及广府人聚居地的大部分居民之祖居地,是他们的“根”之所在。

据珠三角不少姓氏传说或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是在南宋末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其中大多姓氏又与广泛流传着的罗贵等33姓97人避祸南迁的故事相关联。罗贵等33姓97人迁往鹤山,罗贵等姓氏迁徙的呈文是:“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97户33姓集体大规模南迁,是发生于绍兴元年(1131)。原因是逃荒谋生。由贡生罗贵领衔、珠玑村33姓97户禀请官府,南迁理由是“天灾地动,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近处无地堪迁,远闻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冈州(新会)知县批文称:“贡生罗贵等97人(户)既无过失,准迁移安插广州、冈州、大良都等处、准案增立图甲,以定户籍,各辟草以结庐,辟地以种食。”于是发给引文(通行证)南迁。

第二次是南宋后期度宗咸淳八至十年(公元1271-1273年),原因是避胡妃祸。宋史记载,咸淳八年,奸相贾似道当权、胡妃父得罪似道,似道逼度宗出胡妃为尼。《南雄县志》说,咸淳九年,胡妃被宋帝打入冷宫,后逃出宫外,改名换姓,嫁南雄珠玑一黄姓富商,朝臣知此不敢告帝,乃虚报南雄贼多,要派兵清剿,实则到珠玑追究逃妃事。

谢氏族谱则说南雄富商黄贮万运粮上京,遇胡妃为尼后潜逃出宫作游妇,为黄携返作妆,朝迁缉访未获,后黄之家仆告发,兵部官知此,恐皇上追究获罪,乃诈谓珠玑有贼作乱,奏准于此建寨所,聚兵镇守,严行迁徙,欲洗其地以灭迹。珠玑人遂被逼而大举南迁。现珠玑村有胡妃塔,塔下有井,相传当时官兵追索甚急,百姓纷纷逃亡,胡妃恐株连乡人,乃投井自尽,村人惧冤魂作崇,便建塔镇之。这次南逃南逃百姓人数、去向无确切记载,但珠三角各姓族谱中提到咸淳年间开村者不少。

第三次是南宋末德祐至景炎年间(公元1276-1278年),原因是避元兵乱。德祐二年元兵陷南雄、韶州,宋守将战死。公元1279年宋元最后一战于新会崖山,宋全军覆没,陆秀夫负幼主动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正式灭亡。这段时间战乱,从南雄波及沿海,珠玑首当其冲,居民肯定大量南迁。有志书载:“南宋末,元兵扰攘,逗留于保昌的难民若若干姓氏或家族联合向州县申请路引,集体乘竹筏南渡,到广州各县‘辟地以种食’,更有来不及准备路引就仓皇登程的”。

其实,整个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152年中,暂居或原籍南雄者,以不同原因分三批先后沿浈江至北江水路南下珠江三角,小批次或个别南迁的多达130余次,这些小规模的迁徙有资料记载,但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如南海鹤园陈氏谱载:“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岁(1273),怀王妃胡氏,逃于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溺水,至次年引文查访,民虑及难,各携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牌,顺水漂流,乃狂风大作,牌散溺死甚多。”这里没有提到97户33姓,可见是另一次南迁无疑。有些族谱或后人,事隔几朝或几代才进行修谱,因对两回南迁混淆,遂至不少张冠李戴。后人修谱时已是元朝,可能是出于对朝廷的避讳,或者是其他因素,致使把前后几十年甚至百多年发生的事扯在一起了。而幸得我甘氏先祖,历次修谱都交待提比较清楚明了。

宋末广府地区的人民,是最踊跃勤王的地区,自称珠玑巷移民最多的地区,恰好是宋末勤王最踊跃的地区;珠江三角洲人民踊跃勤王,英勇抗敌,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崖山在古冈州,古冈州正好是珠玑巷迁徙故事中移民的主要到达地。崖山一战,宋亡之后,元朝入主中原,南宋遗民、士兵面临元兵报复的危险,需要避祸,需要隐瞒身份!同时首先要应付入元以后的编户齐民,有不少集体南迁的故事,很可能是为了应付入元以后的编户齐民而编造的身份故事。在经过长期的口传之后,他们的后人在明清时代编族谱时,这个故事被文字记载下来。而地处交通要道,兵家必经之地的珠玑巷,每逢战乱必定一扫而空的珠玑巷,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无可稽查的掩护,这或许是珠江三角洲广府人来源地集体记忆的秘密!

不过,不论是集体南迁还是个别南迁,也不论时间远近,来自南雄珠玑巷这一点却是共同的,毫无疑问的。据《南雄文史》载,先后从珠玑巷南迁的有六十六姓,包括: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谭、赵、伍、曹、区、李、梁、霍、吴、胡、冯、蔡、阮、郭、廖、黄、周、孔、黎、何、陆、高、关、朱、邝、凌、肖、司徒、屈、表、丁、庞、林、任、缪、邓、杜、甘、石、孙、严、鲍、雷、杨、简、唐、程、潘、叶、韩、魏、侯、姚等等。至于族谱以及一些史料亦不可尽信,不少族谱多编写于明清,距南迁已二三百年。由于年代的久远,传闻的辗转,执笔人水平的高低,往拄有互相抄袭、臆度虚度构以显扬家声的流弊。如市桥谢氏族谱,它算是较有权威的一本族谱,竟然把咸淳八年(公元1271年)避胡妃祸南迁一事,说成发生在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时差达140年。

考广东甘氏先祖之迁徙,据台山上川房《甘氏族谱》序言所载:“溯吾甘氏,渤海名流,发轫伊始,原居夏侯,丹阳故郡,世德攸攸。南雄一徙,次及冈州…”。华夏甘氏祖宗虽远,却本系一脉而来,华夏甘姓源出夏侯以来,历东汉、西汉、隋唐,繁衍至宋朝时。当其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辽、金、元政权。辽军多次南下攻宋。金灭辽后,在公元1127年前后,金兵南侵,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攻陷汴京,灭亡北宋。宋高宗赵构带领大批官员从中原逃到太湖流域,建立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建炎南渡”。这个仅存半壁江山的王朝,长期受金兵侵扰。

建炎三年至四年(1129—1130),金兵又分两路南犯:一路犯建康直趋临安,追杀宋高宗;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追杀隆祐太后。隆祐太后率一支逃亡队伍经洪州(今南昌)、吉安,奔至虔州(今赣州),一路被金兵追杀,仓皇逃窜,到虔州又发生兵变,乱兵抢了皇家财宝,其景况非常凄惨。辛弃疾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便是回首这件事的。后来,隆祐太后被高宗接到临安去了,但是跟随她逃亡的那批官员既不能同去临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过大庾岭寻找安身之地。岭南是金兵铁蹄未曾到过的地区,但是前路茫茫,他们又不敢贸然深入“南蛮烟瘴之地”。故而从梅关下来之后,就在南雄境内古驿道旁的沙水村珠玑巷暂住下来。这些人因战乱被迫离乡背井,对中原故土眷恋不忘,有人就把老家开封府祥符县珠玑巷的名称用来称呼目前的居留地,于是便有了南雄珠玑巷。谁知一住便是百多年,子孙繁衍,后人就把南雄珠玑巷当作自己的故乡了。

 

南雄珠玑古巷,两边是各姓氏的宗祠,不少大族姓氏在珠玑巷旁边建起了新的大宗祠。

 

三、甘氏先祖南迁时的情况

《简明广东史》记载,“南宋初,逃避金兵,随宋室出走赣南的军民很多逾岭暂居保昌(今南雄),进而南下。”我甘氏先祖,即广东甘氏始祖有霖公的祖上,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着宋室来到赣南,过梅关,入南雄,留居在南雄珠玑巷。这在《甘氏族谱》里也可以得到印证。据台山上川房甘氏族谱序,“吾祖则迁居南雄,家传世居南雄珠玑巷。盖有以也……”清楚地反映了我们祖先为世居珠玑巷,也说明甘姓后人把此处当作故乡了。

有霖公迁南雄的时间在族谱上未可考,推算大约应在南宋初年,约1127年左右。

先祖有霖公有兄弟三人,其居长,有霖公经学成名,仲弟藻霖公生于南宋,敏习经学,教训贤才,三弟则失考。据《甘氏族谱》载,有霖公在宋朝时授朝内官职,知宋之将乱,临终前遗书于子,意曰:“宋朝将乱,君子去位,小人当权,所语成功,身去知足,不辱此其时也,吾死之后宋不久乱矣。宋朝若乱,南雄为粤之咽喉,不继可居,尔兄弟须早择地以迁,斯为明哲保身云云”。有霖公原籍安徽省,他是宋朝进士出身,授朝内刑部司法司,有霖公生终失考,谱载其终世后葬在南雄县东南边大树之下。考其逝世时间,应该约为宋宁宗开禧初年间。

 

 

考广东甘氏在珠玑巷往南迁的确切时间,甘氏族谱明确记载南迁的时间是: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迁冈州,它比绍兴元年(1131年)罗贵的33姓97人南迁要迟75年,由是观之,我甘氏先祖不在此批迁徙姓氏之列;先祖现迁的时间比咸淳年间胡妃出宫的时间早66年乃至100年,更加不是后来的南宋末年德祐至景炎年间迁迁徙而来。

宋朝开禧元年间,当时全国局势已相对稳定,南宋偏安一隅,呈现出繁华景象,人群大规模迁徙的事已减少了许多。此时,广东甘氏始祖有霖公已经过世,其子雷震公,兄弟三人,其居于长。雷震公也是宋朝赐进士出身,授列朝议大夫,族谱载:“吾祖则迁居南雄,家传世居南雄珠玑巷。盖有以也,降及有霖公嫡裔雷震公,丕承父业,经学成名,宋赐进士出身,选授参议朝列大夫。后以祸乱相寻,随即携眷迁来古冈州,入居白石。”

据此可知,先祖雷震公,遵照父亲遗书:“……吾死之后宋不久乱矣。宋朝若乱,南雄为粤之咽喉地,不继可居,尔兄弟须早择地以迁,斯为明哲保身” 之所言,又因元兵不时来扰乱,于是雷震公与三个兄弟商议卜地迁居。斯时,广南两路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姓氏。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二弟随着雷震公携家眷捧着有霖公的神主牌,沿浈江、北江水路南下珠江三角洲,最后辗转来到古冈州(现新会)白石乡棠下村落籍,(既是落籍,当是通过正常渠道向官府呈文,得到官府批文的迁徙方可落籍)当时合计有甘氏族人六十人来到白石乡,谱载当时有家财一百万两银。

有道是“乱离人不如太平犬”,而我甘氏先祖们虽携有家财百万,试想后有元兵追杀,前有崇山阻隔,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或有豪强当道,但要肩负起男子汉之职,照顾弱妻,使其免遭强暴欺凌;哺喂幼子,使其免受饥馁之苦。做鸟兽散逃亡尚恐不及,还能组织此六十来人,进行如此艰苦卓绝的氏族大迁徙。在逃难途中,兄弟间互相帮助。雷震公的三弟因要为留守先人墓地不通尽离,自己一个人居住在南雄珠玑巷,当有了立足之地后,雷震公及南迁的兄弟们时常地想起尚在珠玑巷的三叔祖,并想方设法捎去口信,后数十年,雷震公偿命子孙回珠玑巷寻访三叔祖,未果!在新会繁衍起来的珠玑巷甘氏的后代,他们始终都记着祖先的这块发祥地,总以为在那里还存活着他们的宗亲,所以近几百年来不断有人去珠玑巷寻根谒祖,希望可以找寻得到族兄的踪迹,这可能要归功于千百年来甘氏宗族之间形成的亲情凝聚力。

其实,经过宋末大迁徙和元兵的杀掠,珠玑巷已物是人非了。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新会人黄公辅往寻珠玑巷,有诗云:“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已无故老谈前事,那得新闻访旧支!”珠玑故园,但它已已经荒芜得令人伤心,既找不到故老,也访不到宗亲旧支了。

经过对复杂史实的梳理,大致可以知道:从中原迁到珠江三角洲,甘氏先祖们经过了一个较漫长的历程。南宋初年,因避金兵侵犯而自中原迁到南雄,过了100年左右,至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又因避元兵侵犯而自南雄迁来新会白石。经过元代约100年的岁月,至明代前期,他们在新会扎下根来了,在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已亥岁仲春,新会甘氏族人才开始编写族谱。这时距中原南迁约300年左右,距珠玑南迁也已有200多年了。他们对中原祖居地已经淡忘,因而把第二故乡南雄的珠玑巷看作是“根”之所在了。

先祖雷震公,被尊奉为广东甘氏之二世祖,也即新会甘氏之始祖。雷震公丕承父业,经学成名,也是宋朝的进士出身,他带领甘氏族人们在新会白石落籍定居后,与其它珠玑迁民们一道,用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文化,开荒种田,教务习诗文,开始了休养生息,终世后葬在新会井根乡土名甘公坑处。

此后,到了70多年后的南宋朝未年,特别是祥兴二年(1279年),元兵与南宋军队在新会崖门海域一带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海上浮尸10万,崖山一战,南宋灭亡之后,是时,作为南宋遗民,面临元兵报复的危险,需要避祸,这时有一部份甘氏兄弟迁徙他乡。二世祖雷震公生有二子,即三世祖大上舍(上舍者,公子也)良孙,良孙生终失考,逝世后葬于新会白石山村,其子孙迁往电白县西门内居住。二上舍棠孙,棠孙的子孙一安公,其子绍富公是新兴甘氏之始祖公,在新会排第六世(注:有说其排第十一世的,按照述其于元朝未年迁新兴推算,从广东始祖有霖公约于南宋初迁南雄的1127年始,至元朝未1368年来推算,历时241年,按20年左右为一代,应为第十一世较可信,新会之族谱也言之凿凿为十一世,立此存疑。)

2009年的清明期间,新兴甘氏族人一行近百人,代表新兴两万多甘氏族人赴江门新会白石,我是其中的一员,有幸参拜、瞻仰了先祖雷震公。吾也于2006年时随县禅宗六祖研究会赴到南雄珠玑参观访问,往珠玑巷,寻觅宗亲是不可能的了,那怕连一间甘氏宗祠的旧建筑也没有,自宋至今,历近千年,那还有什么历史痕迹呢?如今见到住在珠玑巷的人,是明清以后从别处迁过去的客家人,然而,这并不影响如我等珠玑巷南迁后人对祖居地的怀念。

四、新兴甘氏的繁衍

人口的不断迁徙,这是人口流动的一种趋势,是历史向前延伸的必然。但人们也总在不断地询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源流白石,枝茂南筠”这是新兴县城南外村甘氏宗祠的对联,很好地概括说明了我新兴甘氏的源流。“日久他乡即故乡”,当我知道我们新兴甘氏在新兴已经扎根了640余年的时候,我知道新兴是我们的故乡。而对于新会故地,我们就象所有珠玑巷南迁后人重新回到珠玑巷缅怀先祖故地一样的心情,当我们知道我们是由新会迁徙以来时,突然觉得原本陌生的新会有些亲切起来,原来我们的祖居地是新会,那里有我们的同姓同宗的亲人。

正是:“溯吾甘氏,渤海名流,发轫伊始,原居复侯,丹阳故郡,世德攸攸。南雄一徙,次及冈州,新州开族,六百金秋。胥承祖泽,惟德之修,彝伦欲在,谨念嘉谟。无强无弱,不辱不侮,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序昭序穆,永敦家教。”

梳理了一下,广东甘氏一世祖有霖公,二世祖雷震公,也是新会的始祖公,三世祖中的二上舍(公子)棠孙公,四世祖坚齐公,为元朝司学录。五世祖哥肖翁公为处士生,次弟朝翔公为庠士生。六世祖一安公,生绍富公。

绍富公于元未明初时迁居新兴县城南外钜锡坊,是新兴甘氏之始祖公。新兴甘氏族人的构成人口比较产单纯,据族谱所载都是始祖绍富公一脉繁衍而来。

从族中长辈的讲述和参看族谱,并由族兄甘啟勋资料得知:新兴县甘氏始祖绍富公,于元朝后期出生在新会白石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成人后,婚配简氏,生有二子,长子朝钦,元朝未期,简氏太婆终世,葬在新会县白石乡山,坐子向午是凹脑天财形穴,是大族之地。族谱中无记载绍富公在新会是否有子女,近年新兴甘氏在清明期间到新会拜祭太婆,而新会甘氏族兄也上新兴拜祭绍富公。

因时势动乱,民不聊生,绍富公于元朝未年,带着两个儿子,从新会白石挑着北帝,一路卖钱一路行乞,流浪到肇庆、高要一带,在高要新桥、活道,绍富公见到此地有新兴江从此流过,水草丰美,适宜居住,于是将二儿子留下在一富户人家打工,他与长子朝钦继续沿新兴江而上,行至到新兴县城南外村钜锡坊,当时的钜锡坊,是新兴城南的商贸集散地,他们见到不少外地人也在此驻脚落户,于是绍富公与朝钦公便也在此定居下来。初时,他们生活仍然很困难,便经人介绍到西路网雨村,同有钱人家放羊。

有一天,把羊赶到枫木榔黄田坑放牧,到了夜晚,主人不见绍富公赶羊回来,于是就派人去寻找,还是找不着人。过了一段时间,附近的妇女上山捰柴草,发现了绍富公的遗体,便报知主人家,主人又通知朝钦公及家人来辨认,由于遗体已经堆满了蚁垛,无法辨认,于是用铁锹拨下拨下,发现了一串锁匙,此锁匙为绍富公生前所用,从而确定遗体是绍富公无疑。家人于是缺定将绍富公葬在发现遗体的地方,是为天葬,穴名为 “飞天蚕”,位于枫木榔黄田坑土名鸡公脑处。绍富公的一生是勤劳、艰苦、伟大的一生。

近十多年,新兴甘氏宗亲会每三年组织一次大拜祭绍富公,有新会、高要、云浮等地的甘氏宗亲拜祭,人数多达2000余人,并在南外村小学、南外孝悌祠内宴开三百席,我甘氏祭祖的场面轰动一时,新兴他族未能有所比。

 

 

图为位于勒竹枫木榔黄田坑鸡公脑处的新兴甘氏始祖绍富公墓墓碑

 

明朝建政后,政局渐趋稳定,人民开始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定居在新兴城南外钜锡坊的绍富公,是为新兴甘氏之一世祖,二世祖朝钦,逝世后,葬于新兴南城外狮子岗,坐丙向壬,山坟在上世纪60年代开荒造田时被毁。朝钦公配周氏,周氏太婆终世后与公合葬。清代时,祖上原籍也是安徽,后迁居江西奉新,任广东布政司的甘汝来公(公元1684~1739年),会同广东省的甘氏兄弟合力捐助银两,随心妻助,在广州四牌楼侧师古巷归德门内兴建大宗祠“敩泮书院”,祠内供奉广东省内各府、县太公神主牌在内。甘氏族谱还载有当时敩泮书院是由南外村甘氏兄弟重点参与建设的。

朝钦公生有三个儿子,即三世祖法显公、法端公、法养公。由于是新近迁居而来,随着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够,于是朝钦公三个儿子又择地而迁,大儿子法显迁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迁居与南外村隔河相望的东南面的凤翔里村,法养公则沿船岗河而上,在县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岗舍村居住,分房各族谱有注明。我是法端公的后裔,只能详述我房太公法端公。他迁居凤翔里后,生有四子,即四世祖发祥、发惠、发广、发儒,其中发祥、发广、发儒的后代居凤翔里或迁居他乡,法端公二子发惠公,又迁居至中黄及玄黄(山猪窦),逝世后,葬在太平圩入中黄村的右边路上边,坐北面南,据族老说,此穴位为“幌伞遮太子”,过去在坟前有三棵具大的古松树,仿若三棵大伞,据说风水极佳,后三棵松树被砍掉了。

四世祖发惠公配淑不详,与发惠公生有一子护公,护公为五世祖,逝世后葬在下修村河旧康妻园对面山的陂圳边,土名“荔枝根”。五世祖甘护公配梁氏,葬在西岸洞山,生有三子,即六世祖法养公(与三世祖迁居舍村的法养公同名)、法清公、法喜公。

我知道我的祖上是共成的桔洞村而来的,分至此,我开始搞不清楚了,因为谱书中述,六世祖法养公、法清公、法喜公的后裔中,都有后代相继迁居桔洞村,到底我是六世祖中的那一位太公的后裔,一时搞不清楚。往后一定要搞清楚才行,据说在肇庆一中退休的一位甘氏族兄,手头上有一本比较详细的族谱,或许可以从那本族谱上找到答案的。下面将六世祖三位太公分述之。

 

图为在南外甘氏宗祠处召开会议,发言者为会长县城大地甘国强,记录者樵山村的甘启勋。

 

六世祖分三大房,法养公是护公的长子,配梁氏,逝世后葬在共成低塘村龙母庙后面的路边,穴位名“大武金星”。法养公的后裔分布在共成蕉山、桔洞、良洞、阳山。法养公生有三子,君孔、含孔、嗣孔,分三房,法养公居君孔、含孔两房,嗣孔以后族谱没有讲清,后人则弄不清。

法养公的后代分居蕉山、朝先—惟忠—富会。甘英—甘德进分居桔洞、阳山甘立本分居桔洞,甘集通分居良洞。护公的二子法清公,生有三子,宇通居桔洞,宇学居桔洞、中黄,宇佐居良洞、玄黄(山猪窦)。法清公的后代甘培公分居桔洞,甘连公分居良洞,甘福公分居玄黄山猪窦。护公的三子法喜公的后代,甘勤章公分居桔洞,甘啟书公分居新郎村。甘集通公分居共成良洞。

据族兄甘啟勋整理的《新兴甘氏分房族谱》资料,本文分述到此,书谱里讲述的甘氏七世祖及至十一世祖,则是他本人所在的共成樵山村的那一房的分述。而我本人是新兴甘氏始祖绍富公的第二十一世孙,我只能上溯考查到我的太公一辈了,我太公是甘啟兰公,啟兰公有兄弟二人,他排第二,是始祖绍富公之十八世子孙,啟兰公的大哥生六子,最后是五子、六子成家生子。我太公啟兰公生有六子二女,大子甘汝林即我的爷爷,生我父亲兄弟姐妹7人。老大不在,我父亲学泮排第二,三叔学东;有一子一女,四叔学南,生四子;我父亲出我兄弟姐妹四人,1985年左右,举家迁居佛山三水,我是老大,1997年6月,为照看祖母及回新兴发展,我又回到新兴工作安居,弟妹均在佛山工作。

我所居住的新桔洞村迁徙自共成桔洞村,在一九七0年左右,由于共成水库蓄水,致使共成桔洞村成为水浸移民区,在桔洞村的住宅原本是另一房甘氏族人因为迁居电白县,交给我太公居住。我太公及我爷爷因为兄弟众多,兄弟们成家后居住更加窘迫,当时政府带领村中族老到各地考查,据说有往深圳宝安查看的,时为未改革开放之时,宝安也只是一贫困的地方,如何想到今日的迅猛发展。又有往肇庆大冲查看的,地点为原大冲收费站往广州方向约三四百米的右边山脚处。

两处地址皆因离乡较远,族老及村人不愿背井离乡,最后选择在小西路十里村旁边的西云阁,当时政建好了房子,凡年满18岁便可分得一间,当时我父亲已经年满18 岁,1969年春季,村人先行在此耕田一造,待收割之时方迁居过来,当时约有20来户口,六七十人迁入西云阁,基本皆为甘姓,为纪念是由共成桔洞村迁居以来,村名以新桔洞命名之,共成旧村仍有不少人居住,我们名之为旧桔洞。

至此,全文大致讲述了我甘氏先祖从夏候国到殷商时期的起源,再到春秋战国、先秦、两汉、隋唐、宋、元、明、清至今的迁徙脉络。限于史料不多,有不当之处,还望有甘氏族兄及有识之士指正。

 


分享按钮>>江西丰城甘氏世系
>>甘氏宗祠今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