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氏古代名人】甘文焜与吴三桂之乱

    中华甘氏网 2014年2月25日 网络


 

来源:

(按:2009年初,镇远在古城吉祥寺塑甘文焜石像一尊,昭示后人,但众多市民对甘文焜其人其事有所不知,据此,本网特搜集相关资料予以登出,以 飨读者。)

    康熙初年,鉴于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势力日益坐大的严峻形势,清王朝采取果断行动,下令撤藩,从而引发了“三藩之乱”。一时间风云骤 起,乱者四应,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颇有推翻清朝统治之势。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清王朝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为之后的政治稳定及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动乱初起,云贵总督甘文焜面对颓势,逆风而起,为清王朝的安危驱驰效命,成为殉职的第一位封疆大臣。 
  甘文焜,辽宁沈阳人,军人家庭出身。顺治中期,甘文焜进入仕途,累官大理寺卿。康 熙七年(公元1668年)十一月,云贵总督卞三元认为吴“三桂终为乱,恐豫其祸”,于是上疏清廷,“以终养请”。清廷准请,任命时任直隶巡抚甘文焜出任云 贵总督。 
    甘文焜关心民间疾苦,革弊兴利,不遗余力。据其奏疏所言,赴任进入贵州后,见“沿途村落凋零,民、苗困毙”,心中“实所不忍”。通过“博采舆论,细察民 隐”,才知道症结之所在。那就是驿站派夫所至。原来清初出于军事的考量,洪承畴、赵廷臣在贵州请设驿站,每驿从附近州、县中摊派数百名民夫协办事务。然而 年年打仗,民众苦不堪言,加上州县以派夫为利,“民、苗逃役,不敢耕种”,致使“米价涌贵,村落荒残”。 甘文焜与贵州巡抚佟凤彩商议后:决定痛革其弊,于是“令各驿站遵例雇募长夫,严禁滥索”。这项政策实行后,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峭仅“民、苗始得肆力耕耘,土 田渐垦”,而且致使粮价大减,“村落渐结茅屋,已有起色。
    甘文焜就任云贵总督后,其麻烦也就接踵而至。平西王吴三桂很快发现这位新总督在主见,有个性,不像前任卞三元胆小怕事更不会曲意附和和揣摩上峰旨意。然而 在其眼中,甘文焜文官不习武事,对打仗一窍不通,想与自己作对,无疑是自取灭亡,尽管如此,吴三桂还是对甘文焜心有疑虑,想考验一下他的政治能力。于是, 吴三桂一面谎报康东土寇入侵云南,一面催促贵州定番(今惠水县)苗族酋长阿戎作乱。令其意外的是,甘文焜心中,对此镇静自若,毫不慌张。在甘文焜心中,平 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手握重兵,迎击与剿灭土寇是其应尽的职责;再刚贵州距离康东路途遥远,若劳师袭远,犯了兵家大忌,将无所作为;而定番的情况则不同, 它是贵阳周边的重要产粮区,犹如人之肘腋,“不制恐技蔓”。为了消除眼前的隐患甘文焜亲率大军征讨阿戎,派兵从偏僻小道抄到踞险守的阿戎苗军之后,突然发 起进攻,致使对方不战而溃。随后甘文焜乘胜追击,“破其巢数千,擒斩甚多”,最终将阿戎擒获斩首。定番之乱平定后,甘文焜一面准备进剿“康东土寇”,一面 檄告吴三桂师出之日。吴三桂担心阴谋败露,便以“土寇远遁”为由,制止甘文焜率军前来。
    初次交锋,吴三桂就感到甘文焜不可小觑,随后甘文焜的动向更令他忧心。自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三月吴三桂镇守云南以来,就独揽了云、贵的统治大 权。他曾疏请“云、贵二省总督、巡抚敕书撰人‘听王节制’四字”,还向各省推荐先拔官员,致使“西选之官遍天下”,“各省提(督)、镇(总兵)多其心 腹”。为了实现称帝的野心,吴三桂私铸钱币,广征关市,与西藏达赖五世进行非法贸易,手握任命官吏,组训武装的大权,加之其子吴应熊是皇家附马,朝廷权臣 鳌拜又与其时相通气,因此他成了清初最有权势最有实力的人物。
    清廷对吴三桂的所作所为早已警惕,然而却拿他无可奈何。原因是:那些派往云贵的官吏或是慑于吴三桂权势,不敢染指云贵事务;或是吴的亲信,与其狼狈为奸。 而过去云贵总督按时分驻贵州安顺与云南曲靖,后经吴三桂疏请后,总督改驻贵阳。驻节贵阳,不能染指云南事务,云贵总督形同虚设,自然对云南的事务无从得 知。甘文焜上任后,这种状况发生微妙的变化,他忠实执行清王朝的政令,常逆吴三桂之意而行之。对此,吴三桂大为恼火。更令吴三桂不快的是,忽一日,甘文焜 函告吴三桂,“以滇疆辽阔,请巡视”。作为云贵总督,视察治地是其应尽的职责,亦是清廷赋予甘文焜的权利。然而对吴三桂来说,这不仅是向其权力挑战,而且 是来寻找自己谋反的证据。吴三桂过去曾以各种借口抵制清王朝的吏部、兵部过问云南事务,然而这次却不敢公开反对清廷任命的云贵总督履行职责,更不想在举兵 反清前与清廷摊牌。尽管自己不愿意,吴三桂最终还是同意了甘文焜的要求,从而使其“遍历(云南)各府、知其山川险要”。在这件事情上,吴三桂吃了暗亏,因 此视甘文焜为肉中刺、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甘文焜对吴三桂阴谋作乱亦有所觉察,但因吴三桂功高权重,党羽广布,因此“因欲阴制之”。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鳌拜被清廷逮捕下狱,不久病死狱中。这样一来,吴三桂在清廷里的内线被斩断了。之后,清王朝下令“撤藩”,更令吴三桂惊惶不 安,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告老,疏请以子尚子信继承其位,封镇广东。清廷见“撤藩”的时机已到,立即下令尚可喜撤藩回辽东。耿 精忠、吴三桂预感危险迫近,于是变被动为主动,相继疏请撤藩,以此试探清廷意向,在吴三桂看来,自己的奏疏经内阁商议后,不仅不会批准,而且还会对自己 “慰留久镇”。然而这次吴三桂打错了算盘,亦小看了亲政不久的康熙帝。康熙帝得到吴三桂的奏疏后,立即令议政王大臣会同户部、兵部商议对策。大多数人认 为,吴三桂奏疏中虽非由衷之言,但立即撤藩将会激起反弹,导致政局动荡,因此同意“移藩”尚书米思翰、明珠却坚决反对以上看法,力陈云贵“苗、蛮既平,三 桂不宜之久镇。议移三桂三海关外,别遣满洲兵戎云南”。两种意见上呈时,康熙帝认为“分镇擅兵是国患”,对清王朝的安危形成巨大的威胁。他一针见血地说 道:“三桂蓄异志久,撤(藩)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下令撤藩。是年八月,清廷派员赴云南督促吴三桂撤到山海关外。吴三桂见作茧 自缚,无奈之余,一面虚与委蛇,一面与部将吴应麒、吴国贵、高大节及其婿夏国相、胡国柱密谋举兵反清,部署亲信扼守关隘险要。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打着 “兴明”的旗号,正式宣布反清,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在昆明大铸“利用”钱,以充兵饷。为赢得更多的支持,吴三桂“令各土司率领士兵赴军前听 用”,还下“令蓄发,易衣冠,帜色白,步骑皆以白毡为帽”,恢复汉人装束及悼念明王朝来赢得反清力量的好感与支持。
    叛乱初起,吴三桂立即杀死不肯附逆的云南巡抚朱国治,随后马宝东取贵州、玉屏藩北攻云南。甘文焜闻变,一面派族弟甘文炯入京告变,一面致书川湖总督蔡毓 荣,促其进兵沅洲,联结湖、贵,相互声援。与此同时,“又牒(公文)提督李本深领兵扼盘江以遏贼冲”。出其意料的是,李太深早与吴三桂暗通款曲,阴谋作 乱。见公文后,李本深立即复信,顾左右而言也,始终不愿表达自己的立场。甘文焜对此大为光火,亲书一信回复,曰:“黔省安危,责在提督。逆贼(指吴三桂) 受国厚恩,罔思图报,乃弄兵一隅,自取灭亡。我辈忠孝自矢,建树正在今日,尚其协力同心,手足相依,万一不济,惟有效张巡、南霁云以身作殉国,断不稍存携 贰也”。对已经决心投靠吴三桂的李本深来说,甘文焜犹如痴人说梦,十分可笑。当马宝率军抵达安顺郊外时,他献城示好,正式投向叛军一边。
    安顺失守后,甘文焜如集标兵,商议守城之事。然而标兵明白地告诉他:“大人若从吴王,惟命是从;若助大清,某等不能”。 甘文焜仍想对标兵诉之以理,动之以情,于是说:“大清养汝辈甚厚,何故出此负恩语?吴王以臣犯君,是谓逆贼。汝辈欲从逆,忠贞安在”?标兵大都无知无识, 加之吴三桂平时拉拢收买,因此,不仅对甘文焜的劝告听若罔闻,相反理直气壮地告诉他:“吴王恤我贫困,赏我功劳,重我材勇;吴王于我辈恩甚厚。我辈不读 书,不知忠贞,但不忍负吴王耳”! 甘文焜虽然已知标兵背叛,但仍然抱有幻想,试图以城中文武官员去劝谕其回心转意。然而事与愿违,这些官员听说贵州巡抚曹申吉已附逆时,皆“匿面不出”。甘 文焜失望之余,见贵阳不可守,带着家小,随从逃往镇远府,寄往吉祥寺。甘文焜本想镇远地处黔东“地势险阻,外可以召号荆楚,内可以堵御黔、滇”,但这次他 又失算了。当他到达镇远时,没想到危险向他迎面袭来。原来镇远偏桥守将江义已投降吴三桂,奉命前来围困吉祥寺,逼迫甘文焜投降。甘文焜感到大限已至,不禁 哀然叹曰:“封疆大臣当死封疆,事至此,无可为矣”!然后手刃其子国城,随即自刎而死。
    吴三桂终于清除了甘文焜。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踌躇满志,不可一世,迅速占领四川、湖南、广西、福建等省,将战火燃烧到甘肃、陕西、湖北、江西、浙江的部分 地区。然而当清王朝惊魂稍定之后,立即杀掉吴应熊,并利用叛乱势力的内部矛盾,分化孤立吴三桂,积极部署反击。历经四年艰苦较量,战局发生逆转,清军逐渐 取得了主动权。康熙十七年(公元1677年),吴三桂退守湖南,时年六十有七,痛感“兵兴六年,地日蹙,援日寡,思窃号自娱”。是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 (今衡阳市)称帝,立国号“周”,改元“昭武”。同年八月,吴三桂暴病而死。其孙吴世璠从云南赴衡州奔丧,即帝位。两年后,清军全线反攻,“云南、贵州、 四川、湖广诸省悉军”。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十月,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为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降下了大幕。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贵州巡抚杨雍建上疏朝=廷,极力陈述甘文焜在黔在政绩与死难事迹;直隶巡抚于成龙恳请清廷派甘文焜的长子甘国均(时任宣 化同知)“迎櫬(棺材)还京”。当甘国均护櫬一行抵达北京郊区时,康熙帝特别派遣大臣“迎奠于卢沟桥”。两年后,贵州巡抚阎兴邦顺应民意,疏请在跺阳建专 祠,祭奠甘文焜。康熙帝亲笔书写“劲节”二字,以此表彰甘文焜的忠烈死节。 

 


分享按钮>>【甘氏文化古迹】壶口 (清)甘国基
>>【甘氏文化古迹】南京甘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