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甘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甘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龙漈甘氏的繁衍 已阅:2785 / 回复:1(楼主)

一、龙漈甘氏的繁衍

         龙漈始祖甘细旷公于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自浙江入闽,几经选择在漈下肇基,潦下旧属古田县管辖,旧称福建古田县横溪里二十二都龙漈下村,至今己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肇基以后,甘细旷留下四个儿子:甘思亮、甘思玉、甘思应、甘思库,其中甘思应于明天顺年间迁居洋头寨村,甘思库大约于明天启年间迁居建瓯刘地洋。漈下村主要由甘思亮、甘思玉两支进行繁衍,至龙漈第三、四代,漈下村其他姓氏已渐次他迁,甘氏成为漈下村主要姓氏,成为当时古田县三大望族“一富达蓝、二潦下甘、三呖谷郑”之一。龙漈甘氏富甲一方,田产众多,在板兜、小梨洋建庄厝,对田开产进行管理,甘氏三世甘良坦于明嘉庆年间由漈下迁

出逐步定居板兜,甘氏五世甘朝隽、甘朝亢、甘朝主兄弟于明万历年间由板兜迁出逐步定居小梨洋。形成了以漈下村为首的散布在龙漈溪畔的漈下、洋头寨、板兜、小梨洋等甘氏四村。雍正十二年(1735年)屏南建县,龙漈划归屏南管辖,漈下由古田县二十二都改为屏南县十都,因纯姓甘氏,多称甘漈下,漈下村成为“屏南八大村”之一。民国和解放后,漈下都曾作为乡公所、区公所所在地。

         随着龙漈甘氏的繁衍,人口的增加,又有甘氏予孙渐次它迁,并形成路下门;里村、霞浦九斗洋两个甘氏聚居的行政村,熙岭溪坪濑、古田芹溪、政和前厝等甘氏聚居的自然村。期问龙漈甘氏了孙因致仕、经商、就业而辽居本县各地及福州、古田、南平、建瓯、建阳、邵武、顺昌、崇安等地。

发祥于龙涤的甘姓人口统计


漈下
洋头寨
小梨洋
板兜  
九斗洋
门里
溪坪濑
前厝
芹溪
县城
其他

户数
300
120
160
40
180
80
10
40
90
100
200

人口
1400
600
800
200
1000
400
60
240
500
500
1000

注:1、本表依据《涤下村史(续甘氏家谱l 914—1 991)》,其数据为当时的估计数

2、其他为迁居本县各地及福州、古田、南平、建瓯、建阳、邵武、顺昌、崇安等地

3、部分龙渫甘氏子弟迁居海外没有列入表内

      

        龙漈始祖廿细旷公自浙江入闽,肇基潦下。在古用,为古}H“三大望族”之一、在屏南,为“屏南八大村”之一。五百多年时间里一直持续、稳健地发展、扩大。龙涤甘氏除了劳作辛勤、生活节俭等勤劳因素:多方筹划、善于经营等智慧因素外;人人能武、不谓艰险等勇敢因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武术高手可以保证自己的财产不被掠夺、经营不被侵犯,修炼武术是一个宗族自保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乾隆元年因古田县地域广阔、不便管理而析古田成立屏南县,历史上的一段时期,龙漈一带县治偏远,政府鞭长莫及、民风骤悍、匪忠层出,乡村之间因山林田地之争而械斗不断,龙漈甘氏举族习武,不仅自保而且渐成一方豪强;

       3、现代法制社会,武术的作用已不如冷兵器时代,但习武而带来的强健的体魄、不谓艰险的精神也是人们锐意进取的基础。



作者:甘彩凤 (2011/1/15 15:50:55)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龙漈甘氏的繁衍 第 1 楼

请教您是哪位?我是屏南际下甘氏后裔,加福建甘氏家族QQ(572384461)

作者:甘品轩 (2011/1/19 1:32:3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甘氏论坛  执行时间:406.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甘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