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笔者将某平面媒体上刊登的题为《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一文在本人博客上进行了转载。其用意旨在进一步引起读者注意,特别是武氏修谱的读者朋友,要深刻地认识与警惕“以讹传讹” 的隐蔽性与危害性。 古时候有一句健康、向上、立身处世的俗语“忘‘八端’”。古代所说“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记了做人根本,可是后来竟然把这做人标准被讹传成了“王八蛋”,成为民间的一句骂人话。一个好端端的立身处世之俗语纵然被活生生地颠覆了,实在是可气、可痛、可恨!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一文中,另有一语叫“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而“无毒不丈夫”,却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还有一语叫“无奸不商”,原为“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真就没有一个好人了。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可惧、可怕的地步了。 从以上“以讹传讹”的事例中,人们不难看出:当今的这些“俗语”始于最初的“篡改”、“制假”,成于后来的“以讹传讹”。其隐蔽性与危害性可想而知。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也是防不胜防! 修族谱是一项圣洁的公益性工作。这里蕴含着尊严、道德和精神,乃至严谨的态度与方法。维护宗族文化的健康发展,责任与奉献对修谱者来说不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的表白;忠于史实、实事求是应该是亘古不变的修谱原则。 尊严不可亵渎;道德不可嘲弄;精神不可漠视。然而,我们发现有个别人在修谱考证工作中,为了一己“虚荣”而变得“虚伪”,甚或“卖弄”,以为天底下就他有文化……。一直以来,那些特定的淳朴、善良、厚道的族人却被愚弄了。看看新浪网“武氏族谱的博客”中音像播放与诸多照片中的武姓族人,自己被愚弄了还要为人家拍手称赞……。这其中能有几人注意到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些修谱“高人”在其考证中所隐藏的那些“高深”之举呢? 这种人,为人、处事和分析问题,往往以我为中心。修谱时强烈地自我意识在作祟,发展严重便目空一切,进而走向主观、武断、固执……。为证明事先设计好的终极目标(我们和女皇武则天是一家)的正确性,在“论证”时甚至“篡改”引文,制造假论(证)据,最终导致职业道德的扭曲与沦丧。2002年版《武氏族谱》中相当部分的所谓“考证”内容及其新浪网“武氏族谱的博客”中的一些“考究”文章就是这样出笼的(略见《武氏修谱内参资料·天下整合武姓氏源的第一人》中所列内容)。
接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