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名人楷模】宛丘符氏的又一代天骄
- 中华符氏网 2012年12月28日 万家姓
五代中,继“为将有机略,大小百余战,未尝败衄”的后唐秦王符存审之后,更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符彦卿。他是符存审的第四子,他一生“勇略有谋,善用兵”。尤其是后晋开运二年对契丹所取得的阳城大捷,是和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与淝水之战齐名的又一光辉战例,成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后周显德间,他被封为魏王。
近几年里,有多位研究北宋历史的专家和学者,对宋初太师兼中书令、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以及宛丘这一支的符氏家族,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其中的有些推断,所作出的结论,笔者却不敢完全苟同,而不少其他的读者,对此也都提出了质疑。
有学者认为,由于太祖的疑忌,符彦卿入宋以后,一直没有得到过重用,相反,还不断受到打压,并且被逐步剥夺掉节钺和手中的权力。符彦卿晚年都在凄凉中度过,符氏家族,从此也就趋向了衰落。而在符彦卿的后代子孙中,除了曾孙符惟忠还多少有些才干,为官中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政绩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碌碌之辈,再也没有出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对此,笔者现在提出符彦卿的次子符昭愿,其一生中的作为和不凡的功绩,以及太祖、太宗和真宗与他的关系,表示自己不同的看法,向众位专家学者请教,并斗胆地和他们进行商榷。
符彦卿的长子符昭信,在显德初年即英年早逝。他的小儿子符昭寿,虽任过几个州的刺史,最后升到益州兵马钤辖,确实,他从未有过什么大的建树。但他的另一个儿子符昭愿,一生任职多方,却表现十分突出。
符昭愿,《宋史》上说他:“谨厚谦约,读书好士。”而他的《墓志铭》上,则更具体详细地记载了他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迹,说明了他不是一名平庸之辈,而是在官场上并不多见的一位优秀的人物。
符昭愿出生于后晋开运二年,正是符彦卿取得阳城大捷的那一年。为了传承符家的将门之风,符彦卿用心良苦,在昭愿还是个儿童时,就让他穿戴起盔甲,手执兵器,列队在战阵之前,出入于血雨腥风的拼杀之中,使他早早地感受战争的特殊气氛,从残酷的战场上,接受锻炼。为此,后周显德九年,当他还不足九岁时,便被授于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使、检校尚书、左仆射、遥领兴州刺史等荣誉称号。当然,这是后周帝王给符彦卿的另一种形式的赏赐,但也是对幼年不凡的符昭愿的一种鼓励。
北宋建国后第一年春季,少年的符昭愿,便拿着玉圭芴板,多次合乎礼仪地上朝觐见皇帝。太祖任命他为检校司徒、金紫光禄大夫,此时就引起了全朝上下对他的注意。
开宝二年。符彦卿养病洛阳,符昭愿对父亲侍奉十分孝顺周到。这时,朝廷授他恩州刺史。五年春,又命他转任罗州刺史。在这些任上,他尽职尽责,做出了成绩,受到了称道。
开宝八年六月,符彦卿去世。符昭愿极度悲伤,日夜守孝,以致形销骨立!这时,太祖为了江山社稷的需要,破例下了一道“夺情”之令,命他中断守孝,立即回到罗州刺史的任上,不久,又征召他担任西京作坊副使之职。由此,足见太祖对他的器重,和对他寄托的殷切希望。
宋太宗刚继任不久,淮北地区就发生了大规模盗贼作乱,地方动荡,百姓不安,严重地破坏了全局的稳定,朝野对此都深感忧虑。此时符昭愿在京内任尚食使。太宗命他带领兵马,为陈蔡地区都巡检使。符昭愿接命后,向所部申明号令,严肃军纪,约束将士,整顿行伍,很快使大军具备起很强的战斗力。开赴作乱地区后,很多次的明攻暗袭,破击剿杀,斩贼首数千级,俘获甚众,于是匪患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得到平息,地方回复了安宁,广大人民也重新得到了安居乐业。
不久,淮北地区又连续大雨,引发了严重的水灾,耕地桑田大都绝收,各地府邑纷纷向朝廷告急。朝廷及时批准了符昭愿的水利整修方案。于是,他立即度量地域,计算人工,发动颖州人民,从合流镇东沙沟到长平之间,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开通河道几百里,直通蔡州。这样一来,既疏通了排灌,解除了旱涝水患,又方便了舟船运输,给民生带来很大的效益。从而,由此得到了朝廷和老百姓的肯定。
次年春,太宗亲征北汉,特命符昭愿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使、兼车驾栏前收后提辖,并负责大军的给养运输等后勤任务。他小心谨慎,努力工作。一路上,随机应变,把握时机,从而使给养充足,民夫众多。这样对提高士气,振奋军威,保证三军强大的战斗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平定了北汉,凯旋班师之时,太宗给符昭愿评定了很大的功绩。
北汉平定后,符昭愿本被任命为蔡州刺史。由于山西多年的战乱,境内遭受了相当程度的破坏。为了重建民生,极需有优秀的干才,来担任这些地方的长官。于是,太宗便留下了符昭愿,掌管并州等地的事务。符昭愿受命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善提高百姓的衣食住行水平。一年后,境内即秩序井然,社会一片安定。第二年,便粮食丰收,藩苍存粮充实,百姓温饱。到第三年,藩库的财政已经富足,大地一片繁荣安乐景象。由于这里治理得如此地好,人民衣食丰足,原来许多从此地逃荒避灾到异乡外地的人,这时有八千多人返回了故里,使当地居民的总数,增加了三万多口。为此,太平兴国九年,当符昭愿单车回京拜见太宗时,太宗给了他特别丰厚的赏赐,并根据山西人民的请求,仍命他回去管理并州等地。
端拱年间,太宗诏命符昭愿为云麾将军,代理蔡州团练使,又让他负责京兆府的政务,兼任陕西道巡检使。他以贯彻军队的条例,严肃军纪来整顿军旅,颁发明确的法令来改易风俗,从而,使陕西广大百姓受到了莫大的恩惠,人人都有从他的施政中得到久旱欣逢甘雨的感觉。
淳化时,由于那里的问题很多,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所以朝廷选择符昭愿去担任东川路提辖。经他的一番努力,那里的许多问题纷纷得到妥善的解决,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至道二年孟夏,黄河北畿溃堤,河水淹没了很大的一片地方。太宗急命符昭愿为滑台守,指挥修复堤防,阻住洪水,平定水患。在他的有力组织下,大堤在短时间内就很快合拢,水灾得到了及时的控制,人民重新建起了家园,京城的北线由此也恢复了稳固。
咸平三年九月,真宗帝命符昭愿任漳州太守。由于他贤良的人格官德,卓越的治理才能,漳州不久就出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符昭愿身为魏王的世子,他身上却毫无纨绔之气;他是懿德皇后的弟弟,他从未以国戚招摇过市,骄奢淫逸。自小,他就披坚执锐,接受锻炼,在多年的任职中,他谨慎勤奋,英明果断,既表现了很好的品德,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干。正因为他的杰出,他先后得到了太祖太宗的赏识和重用。也正因他一生中积累的辉煌战功和政绩,朝野的注目,百姓的口碑,所以真宗帝在他最后的时日里,为他“遣中使尚医驰传视诊”,到京后,又“赐以名方御药”。他去世以后,特命几位重要官员,负责办理他的丧事,以华丽的衮袍为他殓葬,以御用的卤簿为他开路导行。这种极高规格的待遇,历史上并不多见,这决不是一位国戚,更不是一位中等品级的官员所能够得到的。而应该是:这是对他的忠心、才干和取得的不凡政绩的一种酬答。
宛丘符氏,在五代中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继符存审、符彦卿之后,作为第三代的符昭愿,以毕生的努力和才华,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接续谱写了符氏家族的光辉历史,从而成了这支符氏家族中的又一代天骄!
分享按钮>>【符氏名人楷模】节武将军符琼公传记
>>【符氏古代名人】符氏渡琼始祖符元生 中书令奉谕入琼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