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叶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叶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叶氏祖源新说 已阅:2362 / 回复:1(楼主)

叶氏祖源新说
                     叶有森
查中国古代的姓氏书籍最早提到“叶氏”,并称“叶氏”为我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叶公沈诸梁之后裔者,是东汉末应劭所著的《风俗通,姓氏篇》,在该篇中有曰:楚沈尹戌生诸梁,字子高,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因氏焉。中国的“叶氏”为叶公沈诸梁之后裔的说法最早即源于此,后世的姓氏学者和各地的《叶氏宗谱》也均随其说。此说已流传一千多年,并无人去深究他的真伪,一般人以为古籍和宗谱所载,当然真实可信,绝无问题。其实不然,如若认真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其存在极大之问题;首先《风俗通》虽为古籍,但应劭编著此书时也已距叶公有700年之久(沈诸梁约于公元前524年受任为叶公),其说既不可能为史官实录,也不可能为叶氏后人的历代记载(其时民间并无家谱),其真实性自然大有问题。比其年代更早的古籍如《世本》(战国末)、《史游急就篇》(西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东汉中期)等均只提及沈氏或叶公沈诸梁之名,而并未提及有真正的“叶氏”(可见他们也并未把叶公视为“叶氏”人物),这说明在叶公之后的700年间并无真正以“叶”为氏称的人物出现在姓氏研究者的视线之中。“叶氏”人物的出现且被姓氏研究者注意到,应即是在应劭这个时期。这种迹象表明“叶氏”产生出现得比较晚,按照一般的社会自然现象来判断,“叶氏”应该即是产生形成于两汉时期(第一位史书有记载的“叶氏”人物“叶雄”即是出现在东汉末),而非如应劭所言为春秋时期叶公沈诸梁之后。其次,“叶邑”并非叶公的封国之地,也非叶公的采邑,“叶公”只是沈诸梁的官职号,并非他的封君号,更非他实际的氏名号,所谓“叶公食采于叶,因氏焉。”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叶公本为“沈氏”而非“叶氏”,应劭定叶公为“叶氏”第一人,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叶氏”人物之所以出现在东汉末,他与“叶氏”是产生形成于较晚的两汉时期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当然在这个时期产生出现的“叶氏”,他们肯定不可能为几百年前叶公沈诸梁的后裔。下列几个有关方面的资料,即可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个事实。
第一,近年河南省新蔡县有关方面人士指出,叶公沈诸梁的故里是在新蔡。在叶公主政叶县其间,其亦是常住新蔡,退休后更是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其去世后的墓葬之地亦是在新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正如前面所说,叶县并非叶公的封地,也非其食邑,“叶公”只是叶县的军政长官称号(“县”为当时楚国的最高地方行政单位,其主官称为“某县公”或“某县尹”,由楚王直辖,官职并非世袭)。叶公本为“沈氏”,如要改称为“叶氏”,按古制叶公并不符合具备“胙(赐封)之土而命之氏”的封建宗法条件,即其并未获封叶邑之地,并非叶邑真正的封君,未有被楚王正式命之为“叶氏”,因之不能自称为“叶氏”,后世之人当然则更不能视其为“叶氏”。且其本已是“沈氏”,也没有改称为“叶氏”的必要。有些人直接称叶公为“叶子高”,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叶公沈诸梁根本就不姓叶,一个根本就不姓叶之人,又怎么可以成为叶姓的始祖呢?其后人虽亦可改为以叶公的官号“叶”为氏,但事实上这个可能性非常之小,至于说其始于何人何代 ?则更是无任何的历史记载能加以证明。叶公的庐墓俱在新蔡,因此其后人亦不大可能留居于叶邑,必然要侍奉叶公回归故里,定居于先人庐墓所在之地,这亦是古之常理。叶公的故里至今仍名为“老沈岗”,这应即是他的嫡系后裔世居之地,即可说明他的后裔仍主要是以祖姓“沈”为氏,改为以叶公的官号“叶”为氏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二,现在叶县的“叶公墓”,据说古称“叶君丘”。“叶公墓”与“叶君丘”,并非同一概念,所指并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叶君丘”者,顾名思义,“叶君”之墓丘也!绝不可能又可别称之为“叶公”墓,因“叶公”并非等同于“叶君”,二者性质不同,差别很大,绝不可能两称同时使用于一人身上。在叶县有记载的历史上除有一“叶公”沈诸梁外,还另有一“叶君”赵悝,他即是秦国公子赵悝,其被封为“叶阳君”,封地即在叶县,其墓冢亦在叶县。而“叶阳君”之称按当地的旧称习俗,亦可简称为“叶君”,其墓冢当然亦可简称为“叶君冢”或“叶君丘”。而“叶君丘”又别称为“叶公墓”,或“叶公墓”又可称作“叶君丘”则是不太可能之事,从叶阳君的“叶君丘”变成了沈诸梁的“叶公墓”,这完全是由于历史讹传造成的结果。这从另一角度亦可证实新蔡方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即“叶公墓”确实不是在叶县而是在新蔡。而叶县“叶君丘”的出现,证明在叶县的历史上确实尚有一位堪与叶公齐名的“叶君”存在,而此“叶君”对于叶氏后裔来说则更为重要,是最应值得叶氏后人尊崇的历史人物。                                                                                                                    第三,据宋人罗泌的《路史》一书介绍,叶公沈诸梁有二子;尹射、尹文。而尹文后有尹文氏,即《尹文子》一书的作者尹文子,齐宣王时居于齐都临淄稷下。这是史书明确记载有的叶公后裔情况的唯一一例,但可惜却并不是以“叶”为姓,而是以“尹文”或“尹”为氏的。叶公沈诸梁嫡子承嗣沈氏,而庶子却以王父字(即以其祖父沈尹戌名字中的“尹”字)为氏,亦是完全符合古制的。这是叶公后裔不是以“叶”为氏的又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通观以上所列举的资料,再结合前面所指出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可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相互印证了“叶氏”并非源自春秋时期的叶公沈诸梁之后,而是产生形成于两汉时期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的,因而对应劭的说法提出的质疑亦是完全有道理的。然而,既然说“叶氏”是产生形成于两汉时期,那么其又是如何产生形成的呢?其始祖又会是谁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历史问题必须要解答。当然这个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们在上面所列举的第二点中已经提到,历史上叶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真正的封君,可惜的是长久以来叶氏后人却忽视了他的存在,忽视了他在叶氏族群中最应占有的崇高历史地位,他就是秦国公子叶阳君赵悝。赵悝为秦惠文王与宣太后之子,受封为“叶阳君”,封地即在叶县(“叶县”原为楚国旧称,秦国兼并后改称为“叶阳邑”,西汉初又恢复“叶县”之旧称),其受封的时间应在秦国兼并叶县(前291年)之后不久。其虽比沈诸梁任叶县公晚了二百多年,但其却是叶县历史上有记载的正规的名正言顺的真正的诸侯国封君,符合古时“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中“胙土命氏”之封建宗法条件,即叶阳君在“赵氏”之外又获得了秦王赐封的一个新的命氏“叶阳氏”。叶阳君后裔世袭封爵封地多代世居于叶邑(此点即比叶公后裔占优)。其中部分后人继承了“叶阳氏”的封号(其后世亦都已简称为“叶氏”),但大部分在两汉时期仍聚居生活于叶邑的后人,因受所居地恢复旧邑名“叶县”的影响(旧邑名历史长影响大),其所采用之氏名号后来也大都随之简称成了“叶氏”。这与叶氏是产生形成于两汉时期的历史情况是完全吻合的!秦末两汉时期正是我国的姓氏大发展时期,许多的姓氏即是产生形成于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叶氏是产生形成于两汉时期,因此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并无“叶氏”人物的出现,而恰恰是在东汉末年才出现了第一个“叶氏”人物,这绝非是历史的偶然恰合,他与“叶氏”是产生形成于这一历史时期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叶氏”内在社会历史的自然反映。而产生形成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叶氏族群,其理所当然是与在这个时期仍聚居生活于叶邑的叶阳君后人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以其先祖的封邑号同时又是所居地邑名号为氏),他们无疑是形成这一族群的主体,而绝非是在这个时期并不聚居生活于叶邑的数百年前的叶公沈诸梁之后。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这样认为;秦国公子叶阳君赵悝才应该是中国的叶氏中最主要一部分人的真正的实际上的始祖!
该帖子被yc8494在2016-12-10 16:46:52编辑过

作者:yc8494 (2016/12/10 16:33:47)   回复此贴
  叶氏祖源新说 第 1 楼

最好能把这个贴子删除掉。

作者:YC8494 (2019/4/2 16:47:3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叶氏论坛  执行时间:511.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叶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