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叶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叶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李白先祖徙谪地再考
已阅:1527 / 回复:3(楼主)
李白先祖徙谪地再考
叶有森
我在《李白家世源流》一文中,对于实为李穆宗族后裔的李白先祖“中叶非罪,谪居条支”,“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等被流徙谪居西域的有关历史记载,由于其与《隋书,李浑传》中有关李穆宗族在遭受隋末“李门大冤案”后全宗族“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的记载存在抵牾矛盾,加上实际当时隋朝的西域地区尚处在突厥人的势力范围之内,隋朝不可能于其地设置流徙机构,因之也不可能向其地徙放流犯的事实,故而认为这些记载应是属于误传误记,应以《隋书》的记载为准,即李穆宗族整族事实上是被集体流徙至当时的岭南地区,并非是被谪居流徙至西域突厥人统冶的地区的。但在同时又对上述的有关记载,认为实即指的只是李白先祖“一房被窜于碎叶”,即李白先祖的“一房”是与李穆宗族的整体情况不同,是自己单独避祸逃难“被窜于”西域地区,非属朝廷的集体强制迁徙,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有关记载,其实这只是一种记载上的借口或者纯粹是误传误记而已,因之与《隋书》记载的李穆宗族情况有所不同,二者并不存在相互抵牾矛盾。而现在根据新出现的新情况来看,觉得原先的这个判断应该是存在着极大的疑点。我在《大冶叶氏族源探秘》一文的考证中,对于李穆宗族是被集体流徙至岭南地区的历史记载,已经得到属于李穆宗族后裔的大冶叶氏宗族的历史情况所证实,证明了上述有关李白先祖“徙西域”的记载确实是属于误传误记。而对于李白先祖“一房”是单独“被窜于碎叶”的这个推断,也发现了其存在极大的疑问,极大的不确切性。我在《大冶叶氏族源探秘》一文中,曾提到了大冶叶氏宗族的情况与历史上李白宗族的情况非常相似,二个宗族都是有着隋末多难“隐易姓名”的相同经历,同时亦都是误认西凉王李暠为先祖,这个惊人相似的情况,证明了1000多年前他们应是同一个宗族之人,证明了他们确是李穆宗族的后裔。但在同时却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李穆在《隋书,李穆传》中明明记载是汉将李陵的后裔,为何李白宗族和大冶叶氏宗族却又都误认误记是李暠的后裔?李白在叙述其先祖世系时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李穆!在大冶叶氏宗族的族谱上也是根本没有把李穆列入其先祖世系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非常惊人的令人极不可思议的怪事?我以为他们这种既不认祖汉将李陵也不认祖隋朝太师李穆的非常极端令人难以理解的情形,只能是发生出现在隋末“李门大冤案”之后,对李穆宗族后人造成了巨大的血腥恐怖精神压力的年代。因为在隋朝时李陵还应是受到李穆宗族的尊崇,也没有受到当时汉族社会和朝廷的排斥(唐朝亦是如此),李陵后人也没有受到任何的社会上政治上的岐视,因之李穆宗族后裔于当时无论如何是绝不可能不认李陵这个先祖的!《隋书,李穆传》也是记载李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李陵)之后也”。说明李穆当时还是认为自己是李陵之后。退一步说即便是李穆宗族后裔后来不想承认作为李陵拓跋氏后裔的历史,但却是绝对不可能不认当朝显赫之祖的李穆!这个在隋朝当朝之时李穆宗族的后人绝对绝对地是不可能有如此之事!这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只有在“李门大冤案”之后,被朝廷流放岭南的李穆宗族后人,为了逃避再度被迫害被屠杀和社会上的岐视(因宗族被朝廷诬以“谋反罪”),迫不得已万不得已才会可能采取这种令人非常之难以置信非常之难以理解的极端行为,在改易姓氏的同时,也改易了先祖的世系,不敢承认为李陵李穆宗族的后人。而如果李白先祖“一房”是在“李门大冤案”发生当时即已逃难跑到了遥远的西域去,和被徙放岭南的大宗族失去了联系,他们当然是不知道宗族这个变易姓氏和改变先祖世系的特殊情况的。但当事隔几代人之后他们的后代潜返国内时,因何他们的说法却能和国内被流徙岭南族人后裔的说法保持相同一致的呢?这难道是刚好凑巧?抑或是李白宗族回到国内后和族人取得了联系,知到了这个情况,接受了族人的这个讲法呢?这个在当时交通条件极端原始,信息非常闭塞的时代是不太可能出现之事!哪么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这个情况的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认真去考究的问题。再有就是当年李白先祖好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跑到那么遥远的突厥人的地盘去避难,这实际上就是投奔了突厥人!而且跑得那么遥远的地方也不必要改名易姓,因为在那里是不必害怕隋朝会派人去抓捕你的!在事隔几代人之后,子孙后代恐怕也早已融合加入了突厥族,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唐朝与突厥发生了许多战争,最终东西二突厥都被唐朝灭亡,西突厥的地盘在唐高宗李治时就已变成了唐朝的西部行政疆域,而李白的宗族何以在唐中宗李显神龙初年又会从遥远的西域地区偷偷地“潜还”“遁返”到偏僻的四川昌隆去?这个似乎也是不太可能发生之事!综合上述的诸多疑问,因之觉得本人在《李白家世源流》一文中对有关李白先祖“一房被窜于碎叶”的记载,认为是李白先祖“一房”单独逃难避祸至西域地区的推断,极可能是不符合历史的本来事实的,实应是本人对于该记载的一种误解!实际的情况应该即是李白的先祖当年根本就不曾自己跑到西域去,而是和整个李穆宗族后裔一起被集体流放到了岭南地区,并和宗族其他人员一起改易了姓氏,并改认了先祖世系,这个应该是李穆宗族后裔的集体确定集体行为,李白家族的先祖当然也不能例外,所以其后人才能清楚知道这个历史情况,才能和宗族其他族人的说法保持相同一致,这样才会出现李白的说法和大冶叶氏宗族的记载相互一致的情况。另外从相关资料中记载李白家族先祖当年曾“隐易姓名”,并于唐朝神龙初年又“指天枝以复姓”这个事实亦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正如前面所讲,李白的先祖当年如是跑到那么遥远的西域突厥人地区去,是不必要隐名易姓的。同时也说明了隋末“李门大冤案”事件对于李穆宗族后人所造成的巨大恐惧阴影,直至事隔几代人之后还存在着!虽说杨隋早已灭亡,天下也早已“李氏应为天子”了,但他们对李唐朝廷还是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因为无论是杨隋或是李唐,他们原本都是和李穆宗族一样同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成员,大家本来就是同属一个利益集团中人,关陇集团的天下本来就是大家共同打拼出来的,关陇集团中无论由谁家做皇帝,天下仍然是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的天下,朝廷仍然是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的朝廷!并且李渊与杨广又是表亲兄弟关系,故李穆宗族仍是把他们同视为关陇贵族集团朝廷的掌权者!现在李唐是既得利益者胜利者,而李穆宗族却是受害者失败者,所以李穆宗族后人对于李唐朝廷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戒惧之心。同时也说明了唐初高祖李渊颁布的对李穆宗族的平反诏书,由于当时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尚处在改朝换代初期的纷乱局面,故对李穆宗族后人并未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虽然后来亦有部分族人回到了北方并恢复了李姓)。李白先祖当年是与整个李穆宗族一样,被迫实行了改易姓氏,并被迫改变了先祖世系,并且也和宗族其他族人一样,极可能也是改用了“叶氏”这个姓氏,并一直沿用了几代人,直到李唐神龙初年他们这一房才恢复了李姓。这从有关记载李白的历史资料和李白的一些诗词著作中也能隐约看到这个历史的影子。比如唐朝范传正为李白撰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就说: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又如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中道: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再如李白《寄上吴王三首》诗中又说;小子添枝叶,亦攀丹桂丛。其中范传正的说法当然亦可能是源于李白本人所说。从这些诗文著作中,李白把当朝李氏天子喻为李树的“天枝”,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枝”与“叶”的关系,这是否即寓含着他们就是这“天枝”上的“叶”。李白又把李氏子孙喻为李姓(李树)枝枝叶叶的“百万叶”,把自己姓李氏说成是“添枝叶”,总喜欢把李氏子孙与李树的枝枝叶叶联系在一起。结合大冶叶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有关李白这些诗文著作中的文字,是否即是受到家族历史上曾经改为“叶姓”这个经历的一些影响呢?这或许亦可作为李白先祖当年曾经是和整个宗族一起被流放岭南并被迫改名易姓的一个佐证。
2018年10月
该帖子被YC8494在2018/10/22 18:39:19编辑过
该帖子被YC8494在2018/10/28 9:42:26编辑过
作者:YC8494 (2018/10/12 11:36:19)
回复此贴
李白先祖徙谪地再考
第 1 楼
李白先祖徙谪地再考
叶有森
我在《李白家世源流》一文中,对于实为李穆宗族后裔的李白先祖“中叶非罪,谪居条支”,“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等被流徙谪居西域的有关历史记载,由于其与《隋书,李浑传》中有关李穆宗族在遭受隋末“李门大冤案”后全宗族“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的记载存在抵牾矛盾,加上实际当时隋朝的西域地区尚处在突厥人的势力范围之内,隋朝不可能于其地设置流徙机构,因之也不可能向其地徙放流犯的事实,故而认为这些记载应是属于误传误记,应以《隋书》的记载为准,即李穆宗族整族事实上是被集体流徙至当时的岭南地区,并非是被谪居流徙至西域突厥人统冶的地区的。但在同时又对上述的有关记载,认为实即指的只是李白先祖“一房被窜于碎叶”,即李白先祖的“一房”是与李穆宗族的整体情况不同,是自己单独避祸逃难“被窜于”西域地区,非属朝廷的集体强制流徙,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有关记载,其实这只是一种记载上的借口或者纯粹是误传误记而已,因之与《隋书》记载的李穆宗族情况有所不同,二者并不存在相互抵牾矛盾。而现在根据新出现的新情况来看,觉得原先的这个判断应该是存在着极大的疑点。我在《大冶叶氏族源探秘》一文的考证中,对于李穆宗族是被集体流徙至岭南地区的历史记载,已经得到属于李穆宗族后裔的大冶叶氏宗族的历史情况所证实,证明了上述有关李白先祖“徙西域”的记载确实是属于误传误记。而对于李白先祖“一房”是单独“被窜于碎叶”的这个推断,也发现了其存在着极大的疑问,极大的不确切性。我在《大冶叶氏族源探秘》一文中,曾提到了大冶叶氏宗族的情况与历史上李白宗族的情况非常相似,二个宗族都是有着隋末多难“隐易姓名”的相同经历,同时亦都是误认西凉王李暠为先祖,这个惊人相似的情况,证明了1000多年前他们应是同一个宗族之人,证明了他们确是李穆宗族的后裔。但在同时却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李穆在《隋书,李穆传》中明明记载是汉将李陵的后裔,为何李白宗族和大冶叶氏宗族却又都误认误记是李暠的后裔?李白在叙述其先祖世系时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李穆!在大冶叶氏宗族的族谱上也是根本没有把李穆列入其先祖世系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非常惊人的令人极不可思议的怪事?我以为他们这种既不认祖汉将李陵也不认祖隋朝太师李穆的非常极端令人费解的情形,只能是出现在隋末“李门大冤案”之后,对李穆宗族来说是极端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情形之下!因为在隋朝时李陵还应是受到李穆宗族的尊崇,也没有受到当时汉族社会和朝廷的排斥(唐朝亦是如此),李陵后人也没有受到任何的社会上政治上的岐视,因之李穆宗族后裔于当时无论如何是绝不可能不认李陵这个先祖的!《隋书,李穆传》也是记载李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李陵)之后也”。说明李穆当时还是认为自己是李陵之后。退一步说即便是李穆宗族后裔后来不想承认作为李陵拓跋氏后裔的历史,但却是绝对不可能不认当朝显赫之祖的李穆!这个在隋朝当朝之时李穆宗族的后人绝对绝对地是不可能有如此之事!这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只有在“李门大冤案”之后,被朝廷流放岭南的李穆宗族后人,为了逃避再度被迫害被屠杀和社会上的岐视(因宗族被朝廷诬以“谋反罪”),迫不得已万不得已才会可能采取这种令人非常之难以置信非常之难以理解的极端行为,在改易姓氏的同时,也改易了先祖的世系,不敢承认为李陵李穆宗族的后人。而如果李白先祖“一房”是在“李门大冤案”发生当时即已逃难跑到了遥远的西域去,和被徙放岭南的大宗族失去了联系,他们当然是不知道宗族这个变易姓氏和改变先祖世系的特殊情况的。但当事隔几代人之后他们的后代潜返国内时,因何他们的说法却能和国内被流徙岭南族人后裔的说法保持相同一致的呢?这难道是刚好凑巧?抑或是李白宗族回到国内后和族人取得了联系,知到了这个情况,接受了族人的这个讲法呢?这个在当时交通和通信条件都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之事!哪么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这个情况的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认真去考究的问题。再有就是当年李白先祖好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跑到那么遥远的突厥人的地盘去避难,这实际上就是投奔了突厥人!而且跑得那么遥远也不必要改名易姓,因为在那里是不必害怕隋朝会派人去抓捕你的!在事隔几代人之后,子孙后代恐怕也早已融合加入了突厥族,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唐朝与突厥发生了许多战争,最终东西二突厥都被唐朝灭亡,西突厥的地盘在唐高宗李治时就已变成了唐朝的西部行政疆域,而李白的宗族何以在唐中宗李显神龙初年又会从遥远的西域地区偷偷地“潜还”“遁返”到偏僻的四川昌隆去?这个似乎也是不太可能发生之事!综合上述的诸多疑问,因之觉得本人在《李白家世源流》一文中对有关李白先祖“一房被窜于碎叶”的记载,认为是李白先祖“一房”单独逃难避祸至西域地区的推断,极可能是不符合历史的本来事实的,实应是本人对于该记载的一种误解!实际的情况应该即是李白的先祖当年根本就不曾自己跑到西域去,而是和整个李穆宗族后裔一起被集体流放到了岭南地区,并和宗族其他人员一起改易了姓氏,并改认了先祖世系,这个应该是李穆宗族后裔的集体确定集体行为,李白家族的先祖当然也不能例外,所以其后人才能清楚知道这个历史情况,才能和宗族其他族人的说法保持相同一致,这样才会出现李白的说法和大冶叶氏宗族的记载相互一致的情况。另外从相关资料中记载李白家族先祖当年曾“隐易姓名”,并于唐朝神龙初年又“指天枝以复姓”这个事实亦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正如前面所讲,李白的先祖当年如是跑到那么遥远的西域突厥人地区去,是不必要隐名易姓的。同时也说明了隋末“李门大冤案”事件对于李穆宗族后人所造成的巨大恐惧阴影,直至事隔几代人之后还存在着!虽说杨隋早已灭亡,天下也早已“李氏应为天子”了,但他们对李唐朝廷还是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因为无论是杨隋或是李唐,他们原本都是和李穆宗族一样同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成员,大家本来就是同属一个利益集团中人,关陇集团的天下本来就是大家共同打拼出来的,关陇集团中无论由谁家做皇帝,天下仍然是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的天下,朝廷仍然是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的朝廷!并且李渊与杨广又是表亲兄弟关系,故李穆宗族仍是把他们同视为关陇贵族集团朝廷的掌权者!现在李唐是既得利益者胜利者,而李穆宗族却是受害者失败者,所以李穆宗族后人对于李唐朝廷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戒惧之心。同时也说明了唐初高祖李渊颁布的对李穆宗族的平反诏书,由于当时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尚处在改朝换代初期的纷乱局面,故对李穆宗族后人并未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虽然后来亦有部分族人回到了北方并恢复了李姓)。李白先祖当年是与整个李穆宗族一样,被迫实行了改易姓氏,并被迫改变了先祖世系,并且也和宗族其他族人一样,极可能也是改用了“叶氏”这个姓氏,并一直沿用了几代人,直到李唐神龙初年他们这一房才恢复了李姓。这从有关记载李白的历史资料和李白的一些诗词著作中也能隐约看到这个历史的影子。比如唐朝范传正为李白撰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就说: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又如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中道: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再如李白《寄上吴王三首》诗中又说;小子添枝叶,亦攀丹桂丛。其中范传正的说法当然亦可能是源于李白本人所说。从这些诗文著作中,李白把当朝李氏天子喻为李树的“天枝”,有“枝”必有‘叶”,这是否即寓含着他们就是这“天枝”上的“叶”。李白又把李氏子孙喻为李姓(李树)枝枝叶叶的“百万叶”,把自己姓李氏说成是“添枝叶”,总喜欢把李氏子孙与枝叶联系在一起。结合大冶叶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有关李白这些诗文著作中的文字,是否即是受到家族历史上曾经改为“叶姓”这个经历的一些影响呢?这或许(当然这只是一个很有趣的猜想)亦可作为李白先祖当年曾经是和整个宗族一起被流徙岭南并被迫改名易姓的一个佐证。
2018年10月
作者:yc8494 (2018/10/18 11:06:34)
回复此贴
回复:李白先祖徙谪地再考
第 2 楼
请求网站管理员最好能把后面(10月18日)重复的贴子删除掉。谢谢!
该帖子被YC8494在2018/10/28 9:57:21编辑过
作者:YC8494 (2018/10/22 15:36:53)
回复此贴
回复:李白先祖徙谪地再考
第 3 楼
网站的管理好像有点问题。。。。。。!
作者:YC8494 (2018/11/4 10:39:0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
1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14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
查看全部(14)位游客
+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叶氏论坛
执行时间:739.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叶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