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岭在中华司氏宗亲联谊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中华司氏网 2009年4月24日 司氏龙云


司氏旺族喜迎春

济南司家大院 司长岭

         首先感谢司琬先生对司家大院的厚爱,以真挚的诗句和奔放的画笔,为司家大院题诗作画!
        家住东海普陀山 忠厚文化司氏传 
        受苦受难在人间 诗书史记继世长
        喜迎春日好时光 今日大家来相会
        华夏文明慨而慷 明日扬鞭奔辉煌 
        大家好!我叫司长岭,父辈继;祖辈延;曾祖,司绍堂,司松岩。
在六十年代初期,抄、挖、斗、赶期间,把族谱、神龛、香案等物品毁之一炬。流下了无穷的遗憾。 
       人有祖,树有根。司氏望族一家亲。 今日来开联谊会,明明白白来做人。 
        我家住在大明湖畔司家码头司家大院。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市区内外,清泉淙淙,河水纵横,湖光山色,清辉相映。饶有山水林泉之胜。是山东省会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司家码头位于秀丽的大明湖南畔,从童年时期起,我就对大明湖周边的文化古迹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例如杜甫咏叹历下亭的前古绝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还有清代山东学正刘凤高诗句,山东巡抚铁宝题写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以及《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名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都使我百读不厌。而司家码头、司家大院、司家井就位于大明湖历下亭的对面,现今,司家码头、司家大院、司家井经过济南市政府的改造修复,已局部体现出了昔日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面貌,特别是司家井,更是体现这一美景的难得实物。
        我们家中珍藏的古字画“大清门外朝天客,下马先听第一声”。此画由海丰县(今无棣县)县令金宗庸随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济南,为司家所画并题。她见证了在清代司氏家族在大明湖司家码头历史背景、历史文化。
司家井是司氏家族在济南世代居住的信物,也是“家家泉水”的象征的实物。也是自然、家庭生存的历史见证。她是司家的生命之源,我从小就在井边长大,也亲眼目睹了司家井在家宅中的重视程度,家里改造房子,唯独那口井安如泰山。几代人对他倍加呵护,自来水,矿泉水,不如司家井方便、甘甜。她养育了司家多少代人,同时也为周围群众提供了便利。济南解放时,司家井为解放军及周围群众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问题,她为司家立了大功,他为社会做了贡献。保护好司家井,是司家后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是我们司氏后人的责任和义务。是向老祖宗、向子孙后代负责任的完美交代。也是司氏传承,继续发扬华夏民族文化的标志。为此,立石刻碑“斯泉咏石”,由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题字书写。他将永远立在司家大院中。为司氏大家庭见证历史、未来。为华夏文明歌功颂德。
         历史文人、书法家何绍基写的重修历下亭记及历下亭诗刻(咸丰九年)记录了乾隆皇帝游大明湖,司家码头的历史情景。 
        1922年10月12日,著名的北大教授胡适先生曾两次来济南,第二次来济时他在司家码头雇了条游船畅游大明湖,他于中午饭间忽然诗兴大发,便作《游大明湖》新诗一首,诗云:那里有大明湖!只看见无数小湖田,无数芦堤把一片好湖光划分的七零八落,这里缺少一座百丈的高楼,使游人把眼界放宽,超过这许多芦堤柳岸,超过这种种此疆彼岸,依然寻出一个大明湖。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明湖到处充斥着七零八落池塘的意见和不满。后来这首诗发表在《努力周报》第25期上。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老舍先生于早年客居济南时多次从司家码头乘船游大明湖。并写下《大明湖之春》的文章。以上历史石刻碑文名人著作,都见证了司家码头的历史文化、文明。同时也见证了司氏家族在大明湖畔、司家庄、司家码头几百年居住的实况。王钟霖诗情画意司家码头。清代道光年间举人王仲霖,他不但题写了保存至今趵突泉“第一泉”石刻,趵突泉”记,而且还写了司家码头等诗篇。 
        司家码头,这里乔木森森,杨柳飘拂,一片葱郁。在这片只有几户人家的司家庄里有一条小溪及地理和自然景观的优妙。引发了诗人的诗兴。清道光年间历城举人王钟霖被这里诗情画意的仙境所感动,他书写了描绘司家码头的诗,诗曰;近水还临市
人家宛似村 卦树晴修网
伊水湖口卜 撑竿晚晒禈
几户马头存 鸡鸣茆舍顶
杨柳有泥路 犬出竹篱根
蒹葭白板门 驯鸭知声唤
津梁无估泊 鲜鱼不价论
辙迹远尘奔 霜霄街析静
社酒槽分角 雪夜织灯温
征粮册注跟 北渚横苍色
儿童乡学闹 南山印翠痕
士女比邻婚 歌楼闻曲罢
田上翁矜富 试院羡文论
祖完吏失尊 亲戚闲情话
庭花供几赏 壶觞忘晓昏
园林足盘飨 经年疏过骑
夏沼莲多子 迓岁具蒸豚
秋畦稻长孙 闵子崇祠接
茶瓜游舫叙 薛公祗祀椁
蓑笠钓矶蹲 桃园差可拟
乐景小乾坤 
         从王钟霖的诗中, 仔细品味他对古时司家码头这方净土的感情之深 ,写照之广泛 ,都包含进去 。读诗后仿佛令人欣赏了一副远山近水画 。杨柳依依。 鸟鸣花香 ,莲荷争艳, 春华秋实, 鱼鳖虾蟹一切生物都繁荣茂盛 。这逼真的诗情画意 ,犹如真入仙境 ,游客游逛乘坐的画舫上, 一边品尝着名茶瓜果 一边畅叙人生今夕之事 ,酸甜苦辣咸只衷情, 读诗细细琢磨 。又联想到了宋朝盛世的汴梁(开封)古都 。 山东诸城人士张择端画的画中之宝《清明上河图》图中无所不包的绝妙 。此图富贵贫穷 。三百六十行的人和事。 刻画的惟妙惟肖 。王钟霖的司家码头诗 所描述的一切 。无一不形容这里的天文 。地理 人和自然环境 ,人们民俗生活和上苍所赐予的得天独厚的绚丽的景观 。 
        他在诗中饱含深情的笔墨 ,描写了司家码头,司家庄的自然景色和居民,那种悠哉游哉的生活情景 ,在诗人眼中这里桃花源 ,是“乐境小乾坤”令人心驰神往 这也是我们司氏家境 , 司氏先辈居住的地方。 
        六十年代 ,据老辈讲 ,司家码头, 司氏家族的历史故事, 因为年少 ,只能当作故事来听 ,消磨时光而已。 后来经过文化大革命 ,抄 、挖、 斗、 赶 、上山下乡 、回城、 参加工作等等经历, 成家立业 , 父母去世,逐步品味到 人生的意义 、社会的意义,从内心中知道了老一辈祖宗们创立家业不容易。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义务,应该为下一大人乃至几代人历史文化传承问题,意义非凡。此课题不仅是司氏家族的事情,她也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儿女的一个文化史、文明史。保护继承弘扬这段历史,为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亲民政策,对人民的幸福生活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故人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昨日的事,就是历史,今日的事就是事实。明日的事,就似责任,如今的济南大明湖畔的司家码头、司家码头的青石板路、司家大院、司家井,面貌一新,成为济南市的一个旅游景点。它为社会、为人们、为华夏文明。文化传承的延续和弘扬光大起着历史使命。“日新谓之盛德”。司氏又一份中华情、华夏心,这是司氏文化,司氏文明。这是司氏的心愿,为华夏的文明服务,为祖国人民服务。为此联想到家中堂屋门上的对联:“晋砖五鹿宜孙子,汉洗双鱼大吉羊”。
        我们这辈人应该多读书,学文化学华夏历史,因为我们就是华夏儿女, 我们姓司、要传承华夏文明。启蒙、教育、训导后人,继承祖宗的美德和教诲,在社会中做一个自食其力,有作为的人。为华夏大地儿女做贡献,为祖国服务 ,为华夏文明服务。衷心感谢济南市人民政府对司氏的厚爱,保护了司家大院,司家井,司家码头,司家码头青石板路。这个文化历史的保留,应该感谢关心爱护历史文化的有志之士——华夏文化的传承人。
用一位老师、朋友、作家唐景椿先生的诗来表达我对司家大院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的恩念:
司家码头明湖南,
历城县志诗记全。
道光举人王仲霖,
咏诗故乡历城县。
当年码头司家庄,
民风民俗活灵现。
当年皇帝从此过,
乘舟游湖留诗赞。
沧桑巨变码头失,
院落石板续新篇。
司家后人名长岭,
疏井立碑后人看。
传承历史功德大,
司家码头时代传。 
        我用一句诗来表达对新建成的大明湖司家码头、司家大院、司家码头街青石板路、司家井这一新的城市景点表示我的感激之情:
湖光映日月
天地临福祥
湛波照乾坤
百姓得安康
         祝愿和谐社会幸福美满,祝愿司氏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华夏文明永远永远传承,弘扬光大!


济南司家大院
司长岭
2009年4月18日


分享按钮>>【安氏名家名人录】 作曲家、演奏家安志顺
>>浙江江山代表团赴京、豫等地对接交流毛氏文化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