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的老人 ——记司洪贤的文字人生
- 中华司氏网 2010年2月5日 司雷
笔耕不辍的老人
——记司洪贤的文字人生
见到司洪贤老人是在一个冬日的下午,那是一个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的身影,带着几分孤独和返璞归真的童颜,让人觉得亲切而可爱。
记录下司洪贤老人老人一生的是他那十几本书。从91年离休到现在已经将近20年了。这二十年中,他共写了十七本书,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的人生轨迹,记录下阜阳地方史志。丰富自己老年生活的同时,还给对阜阳历史有兴趣的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他通过多种渠道,甚至利用工作之便得到的一手材料。对于他不断写书这件事,司洪贤老人有着非常感性的认识,老伴的离世让他的老年生活一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久他又摔伤了脊柱,卧床大半年。他坦言,在生病卧床的时候他还在写书,在最孤独的时候,写书所带来的思考成为他生活的最大动力。
记载他一生的《抹不掉的记忆》,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一个全身心沉浸在往事中的老人,细枝末节,面面俱到,儿时的伙伴,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桃李天下的学生,过世的老伴。语言平实,娓娓道来,是一个老人在用回忆来讲故事。
一生从事教育和政治工作的他写起中共大事记也很有心得,在他出版的十几本书中史志占了很大一部分,包括《阜阳县志》、《阜阳地方志》、《阜南县志》、《中共大事记》等,现在他仍在编写的是中共这十年的大事记,他说自己已经整理了很多资料,像《半月谈》这类党政类刊物都是他必读的。儿孙们还为他买了10大本的《中国通史》,这也是他获取历史性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他说,像这种大册子给他这样有时间的老人来阅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说起写书和出书,司洪贤老人总结自己的“五自”:自选资料、自己编写、自己校对、自费出版、自费发行。在这“五自”中,是一个老人出书的怡然自得的快乐,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最终的快乐还是来源于自己,所有的名誉和声望不过是一纸文书,尽管看着自己在史志方面做出的成就,还有安徽省“十大福星”的红色证书,代表着这个社会对自己的肯定。
说起自己的经历,他从在颍州上师范开始回忆,家中的贫困,上学的艰难,毕业后从教,后来专门致力于教育事业,从业14年。1982年,去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这个工作做了十年,其间收集了11部县志,这为他老年在家写县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聘为客座教授。他做出了为这个社会所肯定的一系列成就,他的学生很多如今在社会上已经很有名望,有在人民大会堂工作的、有在高等研究生工作的,还有省农委副主任、省工商局副局长、巢湖督要处处长等。这些学生的成就,也是对他如今孤独生活的一种慰藉。
如今,他仍在写书,不停的写,他说,第17本如今已经在印,第18本如今也开始写了。在他笔下诞生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的人生、他的观点、他对阜阳史志的记载。用他的话说,现在他处于思想非常单纯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利于他写书,回忆恰是一种重新体验、重新经历,丰富了他的老年生活。他的儿女对他不停的写书也给予了理解,说他只要一停笔,肯定要生病的。司老觉得这个话非常中肯,因为这就是他的最真实的状态。
到了晚饭的时候,儿女们来给他送饭,他甚至不愿意停下说话来吃饭。当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有些不忍心离开,不想让他的屋子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空荡起来。
分享按钮>>【艺文赏析】司家码头乘舟游大明湖有感
>>生命如不息 笔耕绝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