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不息 笔耕绝不止

    中华司氏网 2010年2月5日 司雷


生命如不息 笔耕绝不止
------------司洪贤先生 新书《抹不掉的记忆》出版
耄耋之年的司洪贤先生是一位品德高尚、让人敬爱可亲的老人。八十四岁高龄的司洪贤经历了黑暗腐败的旧社会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也切身感受到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强盛、人民生活日趋美好的喜悦。用姚登恒先生的话说:“遥想当年,出身田园,少年求学,长伴饥寒。天灾匪患,备尝艰难。终息烽火,水清天蓝。”
  司洪贤老人曾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做教育工作时,他曾经为了创办一所小学,深入到每个村庄和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动员,从一无所有,到一年后学校学生规模达到300多人,并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他培养的学生有的成了专家学者,有的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
  1982年,司洪贤被调到原阜阳县地方志办公室当副主任,负责查阅历史档案、保存资料、编书修志。地方志既是一方之历史,同时也是工具书,历来被人们视为“辅治之书”。司洪贤到任后,阜阳第一代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平时就很喜欢阅读史书的司洪贤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职业。修志是一项十分耗费人心力的工作,为了核实一个史实,往往需要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翻阅、摘抄大量的资料。如果有一段内容几本书有不同的说法,还要多方查阅史书,进行比较论证,尽量发现历史的真相,以免贻误后人。司洪贤每天埋头于古籍资料中,常常在办公室忙碌得忘记了吃饭,直到老伴从家里打来电话催着才回去。
为了搜集资料,他和同事们翻山越岭,渡江过河,行程2万里,查询复印了明正德年间至民国年间所修颍州的州、府、县志11部14个版本。为编写阜阳县大事记,他和同事们查阅县委、县政府及县直单位文书档案520多卷,查阅史书、旧志、工具书、杂志160多种,查阅地区档案局文书档案10多卷,访问了数十个单位的近百个人。离休后,他又为修志义务工作3年,直到阜阳县志正式出版。为了修志,这位古稀老人曾周末连续加班38个;为了修志,他曾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抢救5昼夜才脱离危险。
编纂志书工作与一般工作不同,不仅耗费人的精力还要对史记充分了解才能胜任。于是,当年阜阳县志办又返聘他继续工作。抱着为阜阳历史负责的精神。司洪贤不顾家人的反对劝告,不计任何报酬,又一头钻进了故纸堆里。1992年阜阳地区志办又聘请他当副总编,编辑《阜阳地区志》、《阜阳年鉴》等,而这一干就是11年。由于司洪贤痴迷于历史,对历史有很深的造诣,1997年被阜阳师范学院聘为历史系“阜阳历史文化研究”客座教授。
如今,司洪贤老先生精神矍铄,他忘却自我的追寻着史学梦,执着的工作着,与他人合作相继编纂完成了《阜阳县志》、《阜阳地区志》、《阜南县志》、《中共大事纪实》、《中国通史大事记》及《颍州区年鉴》、《司氏家谱》《往事铭》、《真情难忘》《怀念》等,一个老人执着的为写作而孜孜不倦,然后心愿却尤为普通,司洪贤只是想给后辈留下些文字财富,指引后辈珍惜今天的生活。司洪贤离休20年编写了18余本书。这20年来,司洪贤除编写历史书籍外,业务时间还为几家报刊写稿70多篇。如他写的《方志漫话》系列文章、《古代二十四孝简介》、《冬至古今谈》、《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阜阳人民》等文史资料,大都发表在《阜阳日报》、《颍州晚报》、《阜阳政协》上。
继家谱出版后,司洪贤仍然有许多故事萦绕心头。这让我想起巴金先生,国事、家事让他不得有半点倦怠,让他持久的写作,去说,去唤醒。司洪贤也正是如此,所以,提笔写下了《抹不掉的记忆》一书。司洪贤是一位固执却让人心生敬佩的老人,刚编纂《抹不掉的记忆》一书时,曾不慎跌伤,但身体可以自理后,便又继续起床执笔。
《抹不掉的记忆》无疑是一本司洪贤的回忆录,像在直白的描述着他的人生。此书分为自家事、地方事、国家事及附录。不论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再到阜阳的农业合作大发展、新设利辛县、阜阳程集高中的办学,还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奥林匹克,再到最后的养生保健,《抹不掉的记忆》是一部纪实片,从小家的待人以宽到国家的责已则严,司洪贤先生这一生的宝藏都跃然笔尖,如溪流般呈现在后辈的眼前。
司洪贤曾为颍州编纂过《颍州区年鉴及人物》,记录了阜阳或在外奋斗的英雄人物及军队团级以上的干部、颍州区处级以上的干部、教育系统副教授或中小高级教师中学校长、卫生系统副主任以上的医师等有典型的人物、事迹(该人物户籍属颍州区所在地)。现在,阜阳市颍州区委领导又邀请老先生为其编排颍州区大事记,记录那些熠熠闪光的事迹。
据了解,《抹不掉的记忆》一书已经出版,许多老人拜读后都像是刷新了自己的记忆一番,这条人生路崎岖、坎坷,却让人留恋、珍惜。
今年,安徽省第二届十大福星的评选活动,司洪贤老人被选入其中。在十大福星接单榜上写着:司洪贤 ,84岁 , 中专文化,中共党员,阜阳市阜王路原阜阳县干休所。这是一个多么普通的身份,司洪贤并不是每个人而熟知,但这个奖项体现了司洪贤老人的公德、道德、美德、品德,以德为先,让我们后辈敬重不已。
借用《抹不掉的记忆》一书中的话:生命如不息,笔耕绝不止。我们敬爱这位勤劳、善良老人,我们更希望在完成史学梦的过程中,司洪贤老先生能保重身体,晚晴霞满天。
                                                                                                                     司雷文


分享按钮>>笔耕不辍的老人 ——记司洪贤的文字人生
>>女儿心中的父亲—米建书 华国峰曾经是你父亲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