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为德—再记书法家司景文
- 中华司氏网 2010年10月21日 王道德
司景文,男,1943年生,保定市清苑县人,大学学历,教授职称。现任景文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曾获“百名中国书画名家”、“中国人民杰出艺术家”、“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慈善书画家”、“中国爱国艺术家”、“二十一世纪著名书画家”、“世界杰出华人”、“书画大师”、“书画艺术名家”、“艺坛名师”、“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奥运人文艺术杰出成就奖”、“百名共和国杰出艺术家金鸡奖”等四十余项荣誉称号,并被评为2007、2008年度“中国艺术年度人物”。
北京艺海雅趣国际拍卖公司给司景文书法作出如下专评:浓缩古风今意、气象万千,或宏丽、或娟秀、或灵动,宏丽如巨鼎大石,娟秀如秀玉着彩,灵动如飞流奔泻。于用笔伸张处见精神,墨色浓淡处赏风骨。读其书法,劲健秀逸与奔放淋漓兼备,如观清纯心灵,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仁义礼智信为德
——再记书法家司景文
王道德
文章《天人契合为之道——记书法家司景文》在《保定晚报·新闻周刊》上一经发表,我的“麻烦”便接踵而至,先是众多热心读者的电话,既而是好友的登门求证,他们众口一词:你所记述的书法家的境界这么高,果有此人吗?你过誉了没有?
以我的理解,这些提问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书法家,什么是真正的好书法。为了求得一个真切的答案,我再次走近司老。
司老说,我不是大家,永远都不是什么大家。我只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愿意一辈子献身于我的书法事业,乐此不疲。名人不属于我,即使有点小名气,也属于国家、属于群众,如果不是国家给我机会,不是群众这样抬我,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不会有现在的充实和快乐。因此在书法上我得到的一切都会为了国家、为了群众。
熟悉司老的人都知道他所言不虚,在他身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司老在第一时间组织保定市的爱心书法家、画家举办书画义卖活动,在图书馆大厦,在金色演播厅,在新一代生活小区。司老降价售字,只要捐出50元钱以上便可取走他的一副字,要啥字写啥字,立刻完成,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短短几天就筹集到7万元的善款,全部捐给了灾区,一片赤诚,感人至深。多难兴邦,大灾大难面前,从司老等艺术家的身上,我读懂了中国人的脊梁。
司老德艺双馨,故很多人愿师之求教。2008年5月底,司老在南京、徐州等地举办书法巡展,因其独特的书法魅力而被主办方选为奥运火炬接力(南京站)的“荣誉工作者”,一位喜欢书法的亿万富翁折服于司老的艺术魅力,当即施礼拜师。
司老说,想当一个书法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课题很深。首先要有好的学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脉络层次和底蕴,要参透其中的精髓需下大功夫。因此,真正的书法家往往都是大学问家。
司老说,要想写出好的书法必须要有一流的人品。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逃避社会责任,就像一个人不能生活在只有自我的真空里一样。一个艺术家,从踏上艺术之路的那天起,便不能将名利视为追求,有此念头便流于狭隘,如果有行为,则是自私的。这是失败的开始,是很危险的,是无以复加的倒退,不合乎客观的规律。
司老说,一个好的书法家需要勤学苦练,需要时时刻刻地学,成名不成名都离不开学习,需要一辈子的执着和忘我的投入,要把学习的理念种在心上。司老说,我的想法就是书法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哪家好写哪家的,尊重传统但不拘于传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字无定型,法无定法,如果一种书法十年来固守同一个格式,那恐怕不是好现象。如果有人说我的书法一周之内变化了数次,那才是对我的褒奖。
司老说,什么样的书法是好书法,我无法回答,其他的书法家也不好回答,因为人的审美观不同。但是书法没有具体标准不等于没有标准,好的书法应该具备五个条件:立体感,节奏感,朦胧感,时空感,时代感。时代感指的就是创新。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生活,书法内涵离不开中国的传统和土壤。书法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过程,如长与短、粗与细、疏与密,只有对立统一起来,我们的书法才有很好的开始和结局。书法的过程不是比技巧,比的是学识、是修养。我的特点很简单,也很传统。我临了很多的帖,所以我的书法不免有古人的味道,但也有自己的味道,如果没有自己的味道就没有了创新,在古人的作品上来回循环是没有出路的。但我们又不能离开传统,中国人爱吃中国的饭,是一种习惯。对书法的欣赏,是一种美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惯,总的来说,书法如果没有柳公权的味道就不精道,如果没有颜真卿的味道就不富态,如果没有赵孟頫的味道就不活泛,如果没有欧体的味道就不雅观,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味道就没有灵魂。王羲之是书圣,多少年来,王羲之的书法在书法届中不但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且是中国书法的灵魂,被永远地传下来。
作为欣赏书法艺术的人来说,不仅要读出书法中的文字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看出它的“神韵”。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甚至不懂汉字的老外,都能在作品的神韵中受到感染,陶冶性情,提高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神游其间,自得其乐,感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司老一番精彩的书法论道再次让我大开眼界,也逐渐理清了我对书法的模糊概念。
生活中的司老是个极其可爱、随和的人,我们交往不多,但一见如故。司老没有书法大家的架子,和谁都能聊得甚是投机,和谁都能津津乐道书法创作中的心得体会。司老是一个喜欢给日子着色的老人,他喜欢在晨曦初现的时候锻炼身体,更喜欢双休日在公园里以水为墨、以地为纸,尽情书写源源不断的醉人诗篇。
司老孜孜不倦的努力使他创作的书法功力深厚、意境潇洒、坦荡。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基本功扎实,章法准确,行笔流畅,字字连贯有行气,没有造作感。字的取势丰富,线条有骨力,富于弹性,落款印章也很协调,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是件成熟的作品。”其辛勤耕耘的论文《书法是个小宇宙》、《书法与情感》、《书法与修养》均公开发表,《中国艺术博览》、《中国书画导刊》、《莲池周刊》都详细介绍过其书法的风格与特点。数位作家欣然执笔,用激情澎湃的语言传递着司老书法的魅力。
作为中国最富盛名的百位书法家之一,司老的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拍出最高价,他书写的恬淡深沉的“宁静致远”、苍劲有力的“龙”字、狂草写就的毛泽东诗词等是当前收藏界趋之若鹜的佳作。他的每一次巡回书法表演,都会掀起一股旋风,也为他的书法创作注入蓬勃不息的力量。
与司老的这次接触使我感觉到,真正的书法家就是与老百姓走得最近的那些人,他们不在乎等级贵贱,只要有爱,他们就表达。至于那些“时间弥足珍贵”的书法家,就算其作品价值连城,也是我等不敢恭维的。
司老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书法家,他爱人、重义、知礼、聪明、讲诚信,因其德,所以大家愿意接近他,喜欢他。
王道德:男,195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副教授,现任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分享按钮>>中华大家谱协会发来对中华轩辕姓氏文化研讨会的贺信
>>“杨”姓先祖羊舌氏的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