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网新闻】东石蒲氏的探讨
- 中华蒲氏网 2013年1月21日 万家姓
一、东石蒲姓调查
泉州东南面35公里的晋江县东石、东埕有些姓蒲的。1978年以来,我三次到东石调查,对东埕的蒲皆庆、蒲练、蒲文才,东石才头的蒲七、蒲成、蒲天赞、蒲首等蒲氏族人及他姓中进行蒲姓渊源调查。
东石、东埕蒲姓原族居于古榕(又称榕树)乡,有清朝建的祠堂,堂大三间,堂内有七块描金漆匾,书有进士等字,祠前有旗杆夹。民国初年,因瘟疫、匪患而废乡,蒲氏族人遂散居于附近的东石、东埕。解放后,就古榕乡废址建东石华侨中学。
古榕蒲氏有祖墓(迁古榕始祖)在祠堂前东侧田地高处,今墓存,墓碑已佚。还有一些祖墓在石佛寺周围。祠堂亦早已折建中学了,族号河东。
现散居东埕、东石蒲姓有百余人,二三十户。
二、东石蒲姓与其祖蒲寿庚
1937年,在德化发现一部《蒲氏族谱》,但此谱毁于十年浩劫。1982年,我又在永春五里街的蒲庆兰香店蒲良宫处,找到一部《蒲氏族谱》,与德化的一样是总谱,抄于光绪年间;另一部是同治九年修的,是从泉州迁到永春后的支谱,叫《龙溪蒲氏支谱》,又称新谱,稍残,(蒲姓初到永春居于达埔汉口,旁有一溪称龙溪,故有此名)。
《蒲氏族谱》是宋末元初泉州的风云人物蒲寿庚的族谱,在第六世记载了蒲寿庚的父亲,第七世记载了蒲寿、寿庚兄弟。寿有较详的传略,而于寿庚却空一页无一字,只在寿庚之父传略内记有子:寿庚。为何如此呢?乃时人对蒲寿庚降元有非议,故族谱亦避而不记。尽管如此,紧接下去即记蒲寿庚的子孙后裔,及其后裔迁东石古榕事。第八世记寿庚子:师文、师斯,均文,侄:师孔、日和传略。第九世记寿庚孙崇谟。第十世记寿庚曾孙蒲太初迁居晋江东石古榕事及其传略,以及迁古榕后十一世至十七世的传略世系,而第十八世崇祯、顺治时起,至第二十四世同治、光绪止,全部无抄。从谱可知东石蒲姓正是蒲寿庚的后裔。
蒲寿庚,祖上是阿拉伯人,因经商来到占城国(今为越南南方),约在南宋初,又以占城使节兼经商来到广州,并安宅定居。蒲氏以航海经商起家,家资饶富。在广州居于伊斯兰教的怀圣寺及其周围,并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光塔(南海《甘蕉蒲氏族谱》)。到他父亲蒲开宗时,泉州港繁盛开来,为便于对外贸易活动,蒲家即由广州迁居泉州。
蒲开宗在泉州为发展对外贸易而乐善好施,曾董修名郡守倪思生祠,又修泉北的龙津桥与长溪桥。蒲开宗两子,一文一武,长子蒲寿学文,曾任广东梅州知州,颇多政迹,后任吉州,知宋将亡而不赴。次子蒲寿庚学武亦涉文,又好书法,既有统兵克敌之才,又有吟诗作赋之功(泉州丰州《傅氏族谱》等)。两兄弟从小随父航行列国,周游通商,史书记其“擅番舶利三十年”。(《宋史》)。兄弟俩因平海寇,完善地保卫了泉州港,而踏入仕途。蒲寿庚任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掌闽沿海军事与民政,肩负“肃清海道,节制水军”的任务。因蒲寿庚拥有较多的海军及大量的商舶与经济,景炎初封伊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福建市舶司(在泉州)提举。
元廷认识到蒲寿庚的力量,未攻下杭州时,宰相伯颜即派人前来争取伊。宋端宗南逃到泉,蒲寿庚认清国家统一之大势,闭城拒宋降元。元军上下很赞赏蒲氏之举,大将董文炳将元廷赐伊本人的金虎符转佩寿庚,以表对浦的信任与器重。蒲寿庚顺应历史,毅然的决策,除加速元朝的统一外,还保存了泉州的繁荣,对泉州地区免遭兵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泉州港能继续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增加了元朝的收入,减轻了元朝的麻烦,其功勋是卓著的,入元蒲寿庚为福建行省左丞,其子侄亦历任高官,他们积极地为元廷发展对外关系,尽力争取海外诸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无形中进一步推动开发泉州港。元初蒲寿庚上奏减轻因战争损失的泉州租税;曾经反对出兵日本,反对出兵爪哇。加上元廷怕蒲寿庚的势力庞大,慢慢地削弱其兵权。又怕蒲的经济基础雄厚,想尽办法控制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蒲寿庚曾两次上奏元廷,要出海召徕番商,第一次是在宋元战争结束后,第二次即得不到批准。蒲寿庚之婿,侨居泉州的巨商佛莲死了,元廷借其无裔为由,夺其庞大的财产,这些当然引起蒲氏对元的不满。
元廷对蒲氏一家的举动,表明只是对其利用,不是真的重用。这样,当然会促使蒲寿庚家族与元廷貌合神离,关系越演越紧张,到元末终于决裂了,遭到元廷的镇压夷族。
三、蒲氏为何迁到古榕
元兵攻宋,宋军节节败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首都临安(杭州),同年五月,宋人拥立九岁的赵是于福州为端宗。元军再南下,赵昰到泉州,蒲“寿庚闭门不纳,尽杀宋宗室在泉州者三千余人,并(宋)淮军无遗,与州司马田真子降元(明泉州《金氏族谱》附《丽史》)。入元“以功封寿庚平章,为开平海省于泉州”,“一时子孙贵显冠天下,泉人被其薰炎者九十年。至是,元政衰,四方兵起”。“其婿西域那呐袭作乱”(同上书)。蒲氏家族,由对朝廷不满,发展到“作乱”。
元末,各地农民起义反元,元廷命各省路组织镇压起义的义兵。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商港,有上万的外国侨民,特别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他们既有经济,又很强悍,至正间,泉州长官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他们自称为“亦思巴奚”,又称“伊巴尔希”等,意即持刀盾的骑兵,以“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为首(《元史》卷四五,《晋江县志》卷一五,《纪兵》),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在泉州、兴化(莆田)一带骚乱,与其他地主武装火并,至正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359年~1362年)占据福州。至正二十二年,“以番人主市舶”的蒲氏女婿那呐起兵杀阿迷里丁,并亦思巴奚。赛甫丁与阿迷里丁的一支是以波斯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十叶派;那呐与蒲氏家族同派,是以阿拉伯人为主的信伊斯兰逊尼派,因派别、国属不同,矛盾很深。再加上两派都被朝廷至地方官利用,成为福建省互相倾轧的工具。赛甫丁攻占福州,那呐攻到莆田涵江,赛那两派互相取代在泉州统治十年,亦是战争的十年,涂炭泉兴两路。
“那呐既据(泉州)城,大肆淫虐,选民间女充其室,为金豆撒楼下,命女子撄取以为戏笑。即乔平章宅建番佛寺,极其壮丽,掠金帛伫积其中。数年间,民无可逃之地,而僧居半城”。(《丽史》)。“炮烙士人索钱”(《泉州府志·刘益传》),给泉州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从蒲氏诸墓被挖来看,蒲氏家族必参加过“十年内乱”,并通过那呐起很大破坏作用,既为害于泉州百姓,又不利于元朝廷。于是元朝命福建行省出兵镇压。福建行省陈有定派其子陈宗海率兵用计攻入泉州,擒那呐,“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事后即“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寿庚长子师文性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圹中宝物尤多,圹志玛瑙石为之,翰林承旨撰文”。“凡蒲尸皆****,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后《丽史》)蒲氏家族信伊斯兰教,故“****,面西方”,穆斯林忌猪,砍其身于猪槽中是最大的侮辱。仇恨至挖墓刑尸,那必非常残暴地屠杀蒲氏族人,得及时外躲或刚好在外者,才能幸免于难。
以前有人说夷蒲的是明朝,其实不是。夷蒲的是元朝福建行省陈有定。明太祖只是在洪武七年或八年,下令将蒲寿庚后代充军,不得登仕籍而已,并无夷蒲。
四、迁古榕情况
《永春蒲氏支谱》说:“查自明朝时,洪武八年,因帝怒云:蒲前朝必霸乱于泉。随尽杀于蒲,命俱不留。辛王姓友人,安平人也,以数月婴儿抱逃,直诣杨姓母家东石也。抚养长成,肄业诗书。出仕,官拜翰林院庶吉士。随换名姓,厥姓曰蒲,名本初公。”《蒲氏族谱》说:“第十世,本初公,号诚斋。东石开基公一世祖,字纯仁,崇谟公次子,借母氏姓杨,由泉州府学生员中洪武十七年丁卯科举人,后应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中第九名进士,殿试第二甲二十五名,点选翰林院编修之职。告老致仕,移居晋江十都二甲仁和里古榕乡,以就埭田,携仆王福等深耕自得,世之人称之曰诚斋先生。葬在本处后湖西沟。永诀诫子孙曰:此地海滨之所,后必有寇,惟作土以表吾墓可也。妣丁氏,生子长曰潜龙,次曰承龙,三曰飞龙”。
《永春蒲氏支谱》就比《蒲氏族谱》实,但对于迁东石古榕的时间和原因都不敢说实,亦未指明是从泉州迁来的。因《蒲氏族谱》修于乾隆五年(1740年),支谱修于同治九年(1870年)。见《永春蒲氏支谱》的《序》),清朝是满族统治的时期,雍乾间又大兴文字狱,尽管是修族谱,亦不能造次,修谱不敢直说是元朝行省夷蒲,而移元为明,移陈友定为朱元璋,这样就无影射清兵屠杀明人之嫌了,这样才安隐。这就是族谱不记夷族实情的原因。
事实上是元朝福建行省陈友定派其子陈宗海率军南下,在兴化灭那呐主力博、马合谋、金阿里部,围泉州城,用陈弦计,金吉开泉州西门,陈军入泉州,灭亦思巴奚,擒那呐,接着即夷蒲,挖蒲寿庚诸蒲坟墓。在这种严重情况下,蒲家仆人王福,抱数月婴儿蒲本初,逃依晋江东石古榕杨氏母家。蒲本初换母姓杨,以杨本初之名,考得功名入宦。后辞官归古榕。临辞世时,还用心良苦地以迷信的说法,遗嘱后事以当地最简单的墓葬方式料理即可。怕喧哗引起人知其是蒲寿庚的后代。似此,可能是到几代后,才能复姓蒲。
蒲族原信伊斯兰教,蒲本初以数月婴儿抱依母家,惊弓之鸟,命尚难保,那有坚持信俸伊斯兰教之理?当然只有信当地人的宗教了。
蒲本初有幸得抱依母家,是依靠谁?历来是个谜。几年前,我在《泉州府志》卷五十五中发现,是依靠其母舅杨颐翁。府志曰:
“杨颐翁,字正甫,晋江人。父英,元时为松溪县典史。颐翁幼失怙,稍长读书自励,有树立之志。属时多故,不少售,性磊落,耻与俗人偶。辟小馆于古榕树之阴,蓄名书画器物,莳花植果,日优游。其闲手不释卷,客至煮茗具觞,谈诗论史,终暮忘倦,晚岁自号万存翁。子本初,洪武甲子,乙丑联登进士,授长沙推官,寻调琼州,谳狱明允,人谓其有得于家教云。本初先卒,颐翁年九十五乃终。”
传中的“子本初”,应即是蒲本初。或许终明一朝,人们只知杨本初,不知蒲本初。我怀疑东石蒲氏复姓,是在明朝中期以后。
东石古榕乡名的由来,乃杨颐翁筑小馆于古榕树下,古榕奇特浓荫,闻名夏里;小馆建于巨树之下,幽雅精美,别是一格,又有名书,古画、文物增辉,更有从蒲氏等外商得来的奇花异果,四时红绿飘香,众香托一绿,绿内有白馆红楼,真是另一天地。于是此地被人称为古榕,就象唐宋的泉州城,以刺桐花别具特色,遂被人命名为刺桐一样。
东石古榕蒲为纪念杨颐翁对蒲姓的功德,祠堂门楣书:“榕杨传芳”,至于衍派那当然是“河东”了。
五、古榕蒲氏文物古迹
已废的古榕蒲氏祠堂建于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龙溪蒲氏支谱》的序说:“乾隆庚申,太高祖修敬公,始于省垣讳立恭字敬伯者,议建祠宇于古榕。”庚申即乾隆五年。蒲修敬即永春达埔汉口的蒲侯平,字怀五,生康熙壬戌至乾隆癸酉(1682~1753年),他与福州的蒲立恭议建古榕蒲祠。在此之前,古榕并无蒲氏祠堂。他们同时还修族谱,“考究历代世系,纂修谱牒。无如世远年湮,不能珍藏,篇帙早已散失,惟有刻《安平蒲氏世谱》六字,一条印板遗于神龛之上,犹可及见”。但很可惜的是,他们于乾隆五年修的古榕蒲姓总谱《安平蒲氏世谱》,到同治九年时,已散失了,只剩一条印板于神龛之上。亦可见东石在乾隆初,对外尚有称安平的。
至今尚存的原古榕蒲祠前东侧田地高处的祖墓,应即是迁东石一世祖蒲本初之墓。《龙溪蒲氏支谱》内的《先代坟墓记》说到:“继绝开基始祖诚斋公坟,在古榕祠宇之旁右畔版土园中,世称翰林公墓。”谱记迁东石的蒲本初殿试后,“点选翰林院编修之职”,与此正符。
六、东石蒲氏外迁
蒲氏到东石古榕后,六百年来也有再外迁的。族谱记载:明朝中期蒲宋义、蒲奇明祖孙三代分居南安县娘仔桥。蒲茂、蒲香父子及其后裔迁居安溪,他们还多读书,一位当了训导,一位当了教谕,至今安溪城关尚有蒲园堂、蒲园的地名。在安溪县城西南5公里的澳江,明清都有蒲氏到那里做生意,其祖厝至今尚存,墓葬、墓碑都还有存在。族谱还记蒲德祐等几代人居于惠安县,后有人再迁往福州等地,明中期以后,蒲成春、蒲曰甲父子从东石再迁来泉州涂门东鲁巷。
到清朝外迁的那就更多了,蒲瑞寰(毓保)等迁往永春的达埔后溪(汉口)、东平,再传永春的五里街,德化县的良太,十八格,至今有二百余人。
迁永福县的蒲德懋有后裔于清初从军到厦门,满门武将,有人官至总兵,至今尚有几户后代在厦门。惠安县的蒲姓,清时多迁福州、闽侯。
迁居到省外的为数也不少,蒲德昭于明嘉靖、隆庆间,因经商迁居南京。蒲日洧三代亦经商移江苏省杨州城内缺口十字街。蒲奇文两代人移住江苏镇江西门外宝塔巷内。蒲奇德以及蒲曰长、蒲思显父子,亦都往居镇江。蒲三峰、蒲曰懋、蒲奇瑢祖孙三代,于明末移居浙江嘉兴南门外范蠡河;蒲曰科、蒲奇珍、奇琅、奇琳父子移居嘉兴府北门外钮家桥,蒲曰寿、蒲奇增、奇佩、奇璂、奇琛父子亦移居嘉兴钮家桥。蒲五峰、蒲曰颂、曰璺、蒲奇章、奇功、奇瑞祖孙三代,于明末移居浙江黄岩县内草鞋巷。
还有蒲曰美、蒲奇遇父子迁居金门岛。《龙溪蒲氏支谱》记永春蒲姓,有四人迁居台湾,他们是蒲斯祐,蒲德渐、蒲衍软、蒲衍炳。
还有人到南洋各国去的,如德化十八格的蒲龙江于清末到马来亚谋生。迁厦门的蒲氏后裔蒲开文亦于清末往安南(越南)。1937年提供《蒲氏族谱》的德化蒲振宇,于1945年到厦门,1947年从厦门往安南,生子育女到十余人,直到越南****,才与德化祖家失去联系。东埕蒲皆庆与其弟因躲避抓壮丁,解放前躲往缅甸,后在返国的路上,其弟蒲皆福死于云南的瓦窑。
这些外迁者何以为业?迁到永春达埔、五里街及德化县城的多以制香卖香为业,五里街有著名的庆兰堂香店,所制之香闻名海内外,远销南洋诸国,这有些祖上营业的遗绪。明朝迁安溪城的亦可能是制香卖香为业。而迁永春东平、德化十八格的蒲姓却烧陶为业。永春蒲在清朝时,多贩土特产来晋江石狮及泉州做生意。
到南京、杨州、镇江去的,亦大都是做生意,如居杨州缺口十字街,正当闹市,非经商莫属。蒲氏祖上是经商世家,蒲氏后世没弱了,穷则思变,怎不学习祖上发家的好方法,商贩起家。在封建社会里“用贫求富而仁义附,诚莫如贾”(明泉州李光缙的《儒林李氏族谱序》见《景壁集》卷6),古榕乡离安平5公里,蒲氏早期谱牒冠以“安平”地名,可见他们自称安平人。安平人“衣食四方,十家而七”。“两京、临清、苏、杭间多徽州,安平之人”。(何乔远《寿颜毋序》见《镜山全集》卷48)。蒲氏到苏南经商,正是作为安平的一分子而去的。明朝的安平是大安平,包括安平附近各村庄。
分享按钮>>【蒲氏家谱源流】江西蒲氏起源
>>【成氏网新闻】编族史发现4幅罕见彩色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