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氏家谱源流】第二篇 《籍姓来源考》
- 中华籍氏网 2013年1月28日 万家姓
一、姓来源于西周晋国姬姓。
籍姓原是晋国公族,在西周和春秋时曾经是晋国卿大夫。
1、据《潜夫论·志氏姓》:
晋之公族郄氏,又班为吕,郄芮又从邑氏为冀,后有吕锜,号驹伯。郄犨食采于苦,号苦成叔;郄至食采于温,号曰温季,各以为氏。郄氏之班,有州氏、祁氏。伯宗以直见杀,其子州犁奔楚,又以郄宛直而和,故为子常所妒,受诛。其子嚭奔吴为太宰,惩祖祢之行仍正直遇祸也,乃为谄谀而亡吴。凡郄氏之班,有冀氏、吕氏、苦成氏、温氏、伯氏;靖侯之孙栾宾,及富氏、游氏、贾氏、狐氏、羊舌氏、季夙氏、籍氏,及襄公之孙孙黡,皆晋姬姓也。
2、据《左传﹒昭十五年》周景王对晋国副使籍谈云:
“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
3、据《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曰:
孙伯黡为晋之正卿,世掌典籍,有功,故曰籍氏是籍谈九世祖也。
九世之祖称高祖者,言是高远之祖也。
综上所述,籍姓(籍氏)出自周朝时期晋国之姬姓勿庸置疑。
二、籍姓始祖系某代晋君之孙。
籍姓为“晋之公族”,则始祖孙伯黡是晋国某代国君之庶孙(若是嫡长则承继大宗)。
1、《世本》将籍氏列入“王侯大夫篇.晋谱”或“晋臣氏”
2、现存典籍未载出自何公。
究竟出自何代晋君,尚未查到有关文献记载。鲁史称《春秋》,楚史称《梼杌》,晋史称《乘》。晋国史书之中也许对籍姓先祖有所记载,也许会记载比鲁史《春秋左传》为详,但现流传于世的史书不见晋国史书之《乘》。司马迁写《史记》之时已经不见晋国史书之《乘》,据司马迁《史记.晋世家》称:(唐叔虞以下五代无纪年)“靖侯以下年纪可推,靖侯以上无其年数”。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或毁于晋室之乱;或毁于春秋战国、秦汉战争之乱;或因地下仍有埋藏尚未发现。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考古不知是否有晋国史书、谱牒之类典籍出土,若有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3、籍姓始祖孙伯黡可能是靖侯以上某代晋侯之孙。
《世本》记载孙伯黡是籍谈九世祖。据《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孔颖达正义)引自《世本》称:“其九世之次,《世本》云:‘黡生司空颉,颉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伯生候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谈,谈生秦是也’”。
据《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籍黡九世孙籍谈在公元前538年就是晋国大夫,且已在晋国之外闻名(《左传.昭五年》);籍黡八世孙籍偃(字游)在公元前573年晋悼公初执政时任舆司马(上军司马)(《左传.成十八年》);按《礼记》规定可知,他们当时年龄应该在四、五十岁以上。
籍偃与栾黡(栾书之子)为同时人,栾黡在晋悼公“将下军”。
栾黡始祖栾宾是晋靖侯庶孙,“相桓叔”。据《左传》记载,从栾宾到栾盈七代卿相,栾宾之子栾成、栾成之子栾枝、栾枝之子栾盾、栾盾之子栾书、栾书之子栾黡、栾黡之子栾盈。
据《史记·晋世家》所载晋侯世系:唐叔虞子晋侯燮父,燮父子武侯,武侯子成侯,成侯子厉侯,厉侯子靖侯,晋靖侯子嫠侯,嫠侯子献侯,献侯子穆侯,穆侯子文侯姬仇和次子成师(即曲沃桓叔)。由此可知,栾宾当与晋献侯同辈,长晋穆侯一辈,栾宾长晋文侯和曲沃桓叔姬成师两辈。栾宾辅佐曲沃桓叔,应与其是同时人。公元前746文侯子昭侯立;昭侯2年,公元前744年昭侯封其叔成师为曲沃桓叔,时年58岁,当生于公元前802年,
从栾黡上溯6世到栾宾,假如栾宾与桓叔同时生人,从晋悼公初执政时公元前573年到公元前802年计229年,每代平均间隔38年。
从辈分上看,比照栾黡从籍偃起,上溯6世是籍氏3世祖“南里叔子”,应与栾宾同时(或许也与献侯同辈),上溯8世是籍氏始祖孙伯黡(或许与靖侯同辈)。若与靖侯同辈,籍黡应是晋成侯之孙;若长靖侯一辈,应是晋武侯之孙;若晚靖侯一辈,应是晋厉侯之孙,参照栾宾,籍黡是靖侯晚辈的可能性不大。由此,推论籍黡为晋武侯或晋成侯之孙。
从纪年上看,从晋悼公元年上推6代,每代间隔按35年计是210年,为公元前783年(是宣王周、晋殇叔2年);每代间隔按38年计是228年,为公元前801年(是周宣王27年、史记年表晋穆侯10年)。从晋悼公元年上推8代,每代间隔按35年计是280年,为公元前853年(是周厉王25年、晋靖侯5年);每代间隔按38年计是304年,为公元前877年(大约是周厉王元年、是晋厉侯或成侯时期)。大体也可推论籍黡为晋武侯或晋成侯之孙。
三、籍姓始祖不是晋襄公之孙。
1、在晋文公未即位之前就早已有籍氏。
晋文公于公元前636年即位,晋襄公是晋文公之子,公元前628年-公元前621年在位,而晋文公未立之前籍氏早已是晋国的旧族了。而晋襄公曾孙更是以后的事情了,如晋襄公曾孙晋悼公姬周于公元前573年即位(时年15岁)。
据《国语.晋语》.《文公修政纳襄王》记载:
晋文公即位时,“(公元前636年)元年春,…。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护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举善援能,官分定物,正名育类。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耆老,礼宾旅,友古旧。胥、籍、狐、箕、栾、续、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2、据《雷学淇校辑世本下》淇案:
“黡之八世孙籍偃事悼公为舆司马,见国语。悼为襄公之曾孙,则孙黡非襄公孙明甚。且籍氏即黡之后,于文不得称籍氏及黡皆姬姓也。”
四、籍姓始祖不是荀林父之孙。
1、荀林父是晋文公时大夫,是中行氏之始祖。(在文公时籍氏早已是旧族,见上述)
据《左传》:公元前633年晋文公4年,晋国作三军御狄,荀林父始将中行,后世以中行为氏。
据《世本》: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氏.史記索隱.林父之弟荀首为智氏之始祖
据《张澍辑世本》:澍桉僖公二十八年.林父始將中行.故改中行氏.
其父荀息系晋武公时大夫夫,晋献公托孤大臣。
据《张澍辑世本》:晉曲沃武公(晋献公之父)滅荀.以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傳稱荀息.亦云荀叔宜即原黯也.
晋献公在位为公元前676--651年。公元前651年,因大夫里克杀奚齐、后又杀卓子,荀息不愿违背对献公的诺言而自杀。
2、荀林父之孙荀偃(字伯游)与籍黡八世孙籍偃(字游)同在悼公时为大夫,但籍偃年龄小于荀偃;籍偃不等于荀偃,荀偃是林父之孙,籍偃是籍氏始祖籍黶之8世后人。
3、据《张澍辑世本》: 澍桉“……新唐書.荀林父之孫曰籍偃.一曰孫伯黶.以字為氏.其說舛誤.林父在僖公時.相去僅百年.安得自孫以下復傳九世乎。
分享按钮>>【籍氏家谱源流】第三篇 《籍姓来源再考》
>>济南章丘刁镇燕氏家谱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