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家谱源流】“河西”考

    中华池氏网 2013年2月5日 万家姓


“河西”考—兼谈公子池后代发源地     公子池系公子稷秦昭王胞弟,为秦惠王妃芈八子(‘八子’为古时御妃名号之一)所生。公子池生于何年不得而知,但昭王生于公元前324年,设想弟比兄小两岁,这样公子池于前262年被革除封君号时已约六十岁。但他幸运,与胞弟公子悝(高陵君)被革职后未被逐出咸阳(参见‘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他们的“后事”如何安排我们不得而知,但以池为姓的公子池后代生活在哪里?不少人认为或不分哪支池氏来源而统认为是“西河”。其实我首先认为,不论是“西河”还是“河西”,它与池氏另一支更重要的发源地“西平”是两码事或关系不大,而且公子池后代应先生活在“河西”才更合情理。    不论是尚处在诸侯国时期还是秦王朝建立后,“秦”与今陕西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今陕西省简称既叫‘陕’又称‘秦’),而且更与“河西”密不可分。04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春秋史》这样写道:“秦在西方,三面有戎狄包围,在春秋初主要的精力只可能经营河西之地,无力东向中原发展”。《百科·中国史》又道:“春秋中期,秦继续向东扩展,秦穆公利用晋国发生的‘骊姬之乱’,曾夺取晋的河西之地……”。    那么,“河西”究竟在哪儿?    翻阅《辞海》、《百科·中国史》等史书,它们对史上各地名所处时期的地区、地点都是有严谨叙述和区分的,拿不准的就以“一说”或“传”述之。为我们提供公子池和公子华资料的杨宽老先生在《战国史》里,就不惜笔墨花整篇作“韩城考”;更有社科院谭其骧先生几乎一生在编制《中国历史地图集》,共九册,仅看总集简图我们才知道原来夏与商就这么一点点,更有典型年代的各朝代全图,让我们见到“庐山真面目”,不禁心中豁然明朗(余八分册难买到,也肯定不便宜)。    《辞海》对“河西”这样解释道:1、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时又泛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黄河东西两岸。2、唐方镇名,……。 3、旧县名。在云南省中部偏南……。    从上“春秋战国”时的“河西”可知,它就是指今黄河“几”字形的右边南段之西这块地方(同时期河之对岸即今山西西南部则为‘河东’)。这“河西”正是秦之咸阳、泾阳等地的所在地或咫尺之遥所在,况且秦时的咸阳与泾阳还在今两地东北部,那就更“沾边”了(据《战国史》,当时的咸阳在今咸阳东北毛王沟到柏家咀一带,距今咸阳二十里)。    “西河”呢?《辞海》的解释就相当复杂了:1、古称(注:不说‘春秋战国’时)。西部地区南北流向的黄河为西河……,《史记·吴起列传》:魏,指今山西陕西界上自北而南一段,又《卫将军列传》指今宁夏、内蒙古间自南而北一段。2、古地区名。①春秋卫地,指今河南浚县、滑县……。②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安阳,其时黄河经安阳之东(据《中国人史纲》,史上黄河曾七次大决口和八次改道),西河意即河西。一说在今晋、陕黄河左右,又分陕西大荔、合阳、韩城和山西汾阳等说。3、郡名。①战国魏置,一称河西……;②汉元朔四年(注:含山西离石)……。 4、古县名。唐上元元年……。 5、一称木林河,在内蒙古……。6、词牌名……(注:上述相差甚远者均省略)。    也许正是由于“西河”位置的复杂,古人没有今人研究得那么认真细致,更无当今的优越条件,才有池氏源出“西河”的说法。    我还有两个理由说明公子池后代最初生活在“河西”的“可行性”:一、             咸阳(前350年秦孝公迁都于此)、泾阳(再早的秦灵公迁都于此)以及今西安等,正处于陕西中部。那里有历来盛产小麦、棉花的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它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土地肥沃,号称“八百里秦川”。当然这是后人说法,但据99年版《人类五千年大事典》:“公元前246年,韩国企图疲备秦国之国力,使秦无力向东侵伐,派水工郑国(人名)游说秦(注:自此秦受启发,主要由尉缭出点子,也派‘间谍’到各国)”,结果秦将计就计,反修成了“郑国渠”,“引泾水灌溉关中田地四万余顷,泾水肥效丰富,使盐碱地亩产达到一锺(见注),秦国关中变成沃野,无水旱之患”——像这么好的河西地区,公子池后代不生活在这里还要到何处去?二、             秦自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就为自己的强大打下坚实基础,至秦昭王统治五十六年(前306——前251年)又为秦的统一准备了条件(‘消耗了六国赖以拒秦的有生力量’),那么公子池于公元前262年被革除封君后又发生了什么呢?昭王之后第五年即前246年,秦王政执政,可以说秦此时已是“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了(李白《古风》语)。发生的战事主要是:前260年秦、赵长平大战,赵军40余万人降秦,除240人年幼外,全部被白起坑杀。那时长平在今山西高平西北,距咸阳京畿甚远,连“河东”也算不上,生活在河西的池氏人“乐得个自在”;其次是前247年,信陵君联合韩、赵、魏、楚、燕五国之师合纵攻秦,双方在“河外”(秦人又称河东为河外)会战,虽秦军大败,但五国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罢兵凯旋”,实际还是害怕秦的强大,虽函谷关离河西近些,但池氏人亦安然无患。距京畿这么近甚至相当部分也就在京畿之内的河西地区,人杰地灵,还有较平安生活环境,所以我认为公子池后代最初只能在“河西”繁衍生长。池氏这支发源地只能是“河西”而不是难于对号入座的“西河”,这个说了多少年的“案子”恐怕要“甄别”。至于这支池氏人后来到哪儿去了,由于“隋唐及以前的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史书也不会记载哪怕大姓人的迁徙情况,“空白地带”实在太长太大,故不得而知。如果实在要猜,模糊感觉,这支池氏人多迁北方各地,而今河南西平等“池人”则多迁南方。我猜弘农人池镜等可能是从公子池后代来的。电脑上有资料说,有一支“在陕池姓子孙大多西迁西平郡”(即今青海西宁),是因“两汉之交的动乱”。我认为“不可取”。它关键是全抛开今河南西平,误将今青海西宁作今河南西平。据07年7月线装书局许海山等十几位编著的《中国古代战争简史》,仅春秋战国时期“较大的战斗约600余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630余次”。战争使人们逃离失所,家破人亡,但一有战争就“逃亡”,怎么逃得过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实在无可奈何,古时人们是不愿轻易离开祖地的。楚汉战争不也是扰得咸阳不得安宁吗?(项羽还放火阿房宫烧了‘三个月’),此时不“逃”,何故要等到“两汉之交的动乱”?然后,既然把它定在今青海西宁,当然就要想到秃发鸟孤,其实秃发鸟孤为十六国南凉鲜卑首领,斗的是后凉吕光,要与后凉决裂,公元397年他自称南凉大单于、西平王,但不出三年即399年即从马背上摔死。史上未见他对百姓怎么样,而比他“侵扰”百姓的大、小帝王不可胜数。总之,依我看,古时池氏人压根就没从咸阳附近迁居那遥远而荒凉的西平郡即今青海西宁市。“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我们要敢于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清·黄遵宪语)。妥否?                                            池上舆 2007年11月 注:锺(钟),四升为豆、四豆为区(瓯)四区为釜,十釜为钟(秦时1升约合今0.2公升)。小知识:我们见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常有“穆王”、“穆公”,“孝王”、“孝公”等同样的谥号。这主要是后人对他们生前行为给的一个代名。谥法主要有: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善闻周曰宣;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希纲治纪曰平;辟土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希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安民立政曰成;昭临四方曰明;聪明睿智曰献;希德执义曰穆;乱而不损曰灵;去礼远众曰炀;希戮无辜曰厉;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等等。         (注:这些大都是掩饰之词,除周厉王、隋炀帝等得了个‘恶谥’外,刘阿斗怎么叫‘聪明睿智’汉献帝?后来谥号又有复为‘庙号’的,如高祖、太宗等。至明、清又多以年号来称呼)。 ——以上摘自《不可不知的两千个文化知识》 

 


分享按钮>>【池氏家谱源流】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
>>【池氏家谱源流】“西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