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氏网新闻】邢台、邯郸的申氏:元皇后裔
- 中华申氏网 2013年3月7日 万家姓
按:文章通过分析申氏祖坟墓碑及申氏家谱,得出今邢台、邯郸一些县的村庄的申氏是元皇后裔,属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系,并对元皇后裔与当地汉族和谐相处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情同手足,相依为命,共同谱写了祖国的历史。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团结和谐是主流,迁徙邢台、邯郸一些县的元皇后裔申氏和汉族和谐相处就是典范。
一、阅碑文方知是元皇后裔
今邢台、邯郸一些县的村庄的申氏,说他们是“铜锅申”或“锅片申”,他们只知道祖上破釜而分宗,大多数人对其家族的详细情况是不清楚的。今沙河市三王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所立石碑揭示了申氏家族之秘,碑原在申氏祖坟,后移村中。碑正面刻“申氏祖茔”,背面刻“故元潞王太始祖?公墓志铭”。墓志铭说:申氏始祖?公“为元皇裔,实小子王之从堂季父,而元顺帝同胞叔也,初封晋王,改封潞王,子十八:文秀、文端、文正、文美、文信、文平;文智、文惠、文法、文亮、文俊、文雅、文临、文翰、文简、文瑞、文宪、文义……即俗传所谓十八公是也……顺帝北行抵和林,元裔杀戮殆尽,公藩潞乃携眷避兵屯留,而绛州,为存宗嗣计,故改曰姓申,折铜锅十八块”。墓志铭撰写者申瑞澄,永年申庄村人,清末湖北试用知县。永年申庄和涉县神头申氏祖茔碑文和三王村碑文雷同,阅碑后,方知迁徙邢台、邯郸一带的申氏是元皇后裔。
据沙河上申庄《申氏家谱》、永年申庄《申氏族谱》、涉县神头《申氏家乘》、内丘柳林沟《申氏宗谱》和武安矿山村《申氏追远录》及申海群等人的调查了解,十八公中长子文秀迁沙河上申庄,不久一支迁三王村,因申氏始祖?公排行三,而且为王,所以其后人将名取为三王村,以作纪念。后子孙又迁至申庄、西赵村、葛村等村:三子文正迁威县中章台,后有子孙迁北章台;四子文美迁永年申庄,后有子孙迁石碑口、陈庄等村,还有子孙迁至邢台县麦地湾及邢台市区申庄等村;六子文平迁至曲州;七子文智迁武安矿山村;九子文法迁威县东柏悦村;十六子文瑞迁内丘黄釜村,“釜”者锅也,黄釜乃皇釜之隐语也。后有子孙迁柳林沟、申庄、申家洞等村;十八子文义迁涉县段曲村,后有子孙迁神头、申庄、东达、后皎、马布等村。涉县神头申氏祖茔碑文说:十八子文义从山西潞城到洪洞,再由洪洞迁神头,文义未去屯留和绛,这同蒙族小儿子守老窝的传统相吻合。笔者推断,逃往绛的元皇后裔申氏为安全东迁,也必然象迁往涉县的文义一样,先从绛到洪洞集中(明初洪洞大槐树处设移民登记站),然后伴随着汉人的移民浪潮而迁往邢台、邯郸一带。
1994年版《沙河市志?上申庄条》说:上申庄申氏为北魏拓跋氏后裔。查《上申庄家谱》,今申氏传至二十七代,和三王村碑文相吻合,北魏年代甚远,上申庄申氏绝不是北魏拓跋氏后裔,当年立碑攀附,目的为免遭明统治者迫害。
从山西迁徙邢台、邯郸一些县的元皇后裔申氏,因长期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数百年的共同生活,已和汉族完全融合。当然这种融合既有融合,也有同化,两者同时存在,而以融合为主。蒙汉民族融合提高了民族素质。元皇后裔申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典范,是民族和谐的典范。
二、元皇后裔申氏属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晚年为继承人问题苦恼不堪,四子中三子窝阔台追随父亲“伐金、定西域……攻城略地之功居多。”(《元史?太宗本纪》)成吉思汗驾崩后,窝阔台“以太祖遗诏即帝位于库铁乌阿刺里。”(《元史,太宗本纪》)窝阔台死后,其子贵由继汗位。成吉思汗虽立窝阔台继汗位,但宠爱幼子托雷,将重军交给托雷,让其监国。贵由死,托雷子蒙哥依赖其父留下的雄厚实力争得大汗之位。蒙哥死其弟忽必烈继汗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元朝,元的大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沙河三王村碑文说:申氏始祖?公是元顺帝胞叔,可元顺帝父明宗和世只有一个弟弟文宗图贴睦尔,申氏太始祖非元顺帝胞叔!武安矿山村《申氏追远录》说:申氏太始祖“初封晋王,改封潞王,世居潞城天宫村。”元代确有晋王,元世祖封皇长孙甘麻刺为晋王,其子也孙铁木儿世袭晋王,后称帝即泰定帝,以其子八的麻亦儿间卜世袭晋王,三代晋王均未居潞城,由此断定申氏非晋王后。因申氏祖先口传久远,难免失真。元史专家周清澍依据“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分赐太宗窝阔台之孙、阔出之子小薛大王牧地于潞州上党。”(见2005年11月1日《周清澍给申海群先生的信》)“疑申氏一族也许是小薛后代,因小薛一族世代驻居潞州。” (见《周清澍给申海群先生的信》)周先生疑申氏是窝阔台系是有道理的。在元统治即将崩溃时,小薛后裔不愿意再回漠北的主要原因是,窝阔台系同托雷系长期争夺皇位斗争相当激烈,作为窝阔台系的元皇后裔申氏深知同托雷系的元顺帝逃往漠北不会有好结果;且他们已数代生活在中原,已习惯中原生活,也不愿意再回严寒的漠北。
三、元皇后裔申氏迁徙邢台、邯郸一带之原因
为什么元皇后裔申氏要迁往邢台、邯郸一带呢?考虑原因有五:其一,邢台、邯郸一带的人在元朝为官者甚多。邢台县人刘秉忠是忽必烈的重要谋臣和元朝的开国元勋,位居三公;邢台县人郭守敬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官拜诏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沙河张文谦是忽必烈的重要的谋士,曾任中书左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南和人马亨官居户部尚书。除此之外,?水(威县)刘肃、刘恩、永年人王磐、武安人胡祗?皆在元朝为官。邢台、邯郸一带不少人在元朝为官,曾是元朝的支柱,其家庭、亲属几代人必然怀念元朝统治,和元皇后裔有共鸣之处,元皇后裔申氏对邢台、邯郸一带不少人在元朝为官有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他们迁徙邢台、邯郸一带的原因之一。其二,窝阔台之孙小薛封于山西潞州数代,潞城已成为其故乡。曹孟德有诗:“狐死犹首丘,故乡安可忘!”申氏东迁少则百余里,多则数百里,反映了元皇后裔申氏对山西潞州的故乡之情。其三,从申氏迁往的村庄来看,多为靠近太行山的丘陵区,有些村庄虽是平原,但位于距太行山不远的东麓,元皇后裔申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避难,距太行山较近,一旦遇到追杀和不测,能尽快逃往深山,但深山地少条件差,难于生存,而土地多的丘陵区和距太行山不远的平原正是元皇后裔迁徙的理想之地。其四,邢台、邯郸一带是历史上的民族走廊地区,这里是中原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接点,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长期碰撞的结果,造就了邢台、邯郸的民族走廊的特殊地位,这样的地区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在这里少数民族和汉族可以和谐相处,因而吸引元皇后裔迁徙于此。其五,邢台、邯郸特别是邢台一带佛教兴盛。元代蒙族人信仰喇嘛教(佛教的一支),元皇后裔迁徙邢台一带是宗教信仰的要求。邢台佛教兴盛始于十六国后赵时期,后赵皇帝石勒、石虎皆信佛教,以佛教为国教,其都城襄国(今邢台市)是北方佛教的中心,后赵佛教大发展为邢台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世祖十分重视邢州的佛教事业,1255年,忽必烈南征途中经邢州,在开元寺大会诸王。潞城距邢台不远,住潞城的元皇后裔对邢台佛教的兴盛情况是清楚的,这是元皇后裔申氏迁徙邢台一带的重要原因。
四、昔日辉煌今朝英才多
元灭后,元皇后裔申氏由黄金家庭沦为隐姓埋名的平民阶层,必定深深触动这个家族的灵魂。元皇后裔申氏东迁后,未有反明复元之举,他们苦读儒家之书,热衷科考,而永年申庄申氏最为突出,《申氏族谱》说:明、清申氏出了七个进士,二十个举人。《山西通志?潞安府志》载:申佳胤,字孔嘉,屯留人,徙永年九世,明崇祯年间进士。申佳胤明末官居太仆丞。当李自成攻破居庸关,他心情沉重,看到明大势已去,给儿子写信,决心以身殉国,驰马京城,当他得知崇祯帝吊死煤山后,向皇城方向三跪拜,而跳进京郊一井中,时年42岁。清入关后,顺治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欲对前明殉国之臣进行褒恤。魏裔介向顺治帝上《裒忠疏》,顺治帝阅后大加赞赏。魏裔介在《裒忠疏》中虽列申佳胤之名,却未被顺治帝列入褒恤之列。申佳胤子涵光披麻戴孝徒步千里进京,恸哭东华门,围观者无不为之落泪。魏裔介再疏争之,申佳胤遂得祀恤如例。沙河上申庄《申氏族谱》说:康熙帝南巡,御驾造访永年申庄,得知申佳胤为明贤良忠臣,随提御笔写了《明忠臣故里》御匾。从此,凡文武官员路过此地,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先参拜御匾,方敢路过。因此申佳胤的事迹传为佳话,流芳百世。申佳胤长子涵光,曾隐居沙河广阳山,为河朔一带著名诗人,著有《聪山集》等。沙河上申庄《申氏家谱》载:二世祖希颜公,明举人,曾任山东福山县知县,清廉勤政,为百姓谋福利,深得百姓爱戴。其子孙秉希颜公遗志,捐资修桥,造福故里,至今桥尚在。1998年版《涉县志》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仅涉县元皇后裔申氏为国捐躯先烈就57名。
作者简介:1.张西服(1955— ),河北省广宗县人。邢台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邢台市地方志学会会长。
2.李智文(1941— ),邢台学院历史系教授,邢台历史学会副会长。
分享按钮>>【申氏家谱源流】湖南申氏源流
>>【申氏网新闻】永年申氏墓群挖出数十明清“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