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氏网新闻】武陵冉氏
- 中华冉氏网 2013年3月11日 万家姓
酉阳史称“蛮夷之地”,上古为梁、荆接壤之域,春秋为巴、楚交界之地,秦属巴郡,两汉为巴郡涪陵、武陵郡迁陵二县地,魏晋以降,先后属丹兴、汉发、务川、思州、务州等州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酉阳寨,淳熙四年(1177)酉阳改寨为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酉阳置县,次年升为直隶州,以州代县,辖秀山、黔江、彭水三县,民国二年(1913)废州为县。两宋以前,先民“暖时猎捕山林,寒时散处岩穴,借贷以刻木为契,婚姻则累世为亲。”(曹学佺《蜀中广记》)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冉氏入酉受封之后,历代土官、土司比较注意“督之以耕稼,开垦荒僻”,改革耕作制度,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引进水稻栽培技术,更新生产工具,改木制犁耙为铁制犁耙,变人力拉犁为牛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注意吸引外来文化,尤其是第12世冉兴邦,奏请朝廷在酉阳办学实行儒学教育,终于使酉阳步入“破荒之旅”,促进了酉阳的文化进步。同时,酉阳历代土官、土司还注意发展民族民间手工业和以丹砂为主的采矿业,注意开通水陆交通,加强对外开放,活跃物资流通,使酉阳土司经济有了质的飞跃。
一 酉阳冉氏土官、土司的移民及其族属考辨
据奉节《冉氏族谱》载,冉氏最早为山东邹人 。另据云阳《冉氏族谱》载,冉氏迁蜀之始祖为冉道周,迁徙地为信州(即后之夔州)。道周生子冉轸(为巴东郡公),冉轸生子冉黎(仕梁云麾将军,假节钺湖州刺史,袭封巴东郡公。入周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隋开皇中,为旭州刺史),冉黎生子冉安昌(隋封渔阳侯。隋末据保巴东,唐高祖即位,为招慰使。于武德三年,当牂牁要路,请置务州),此为冉氏土官、土司一脉迁酉之始,冉安昌可认为是酉阳冉氏土官、土司一脉之远祖。冉安昌生子冉仁才(公元594-652年),冉仁才生子冉寔(任并州大都督府参军,历县令、长史司马),冉寔生子冉显宗(任夔州都督),云阳《冉氏家谱》记:“显宗公后十六世,至守忠公为官酉之始祖。中间世系旧谱残缺失载。”而酉阳《冉氏家谱》也记曰:“显宗以捍御本境,功授夔州都督。其后天宝之乱,子孙皆高隐不仕,世遂无闻焉。及宋宣和间,而守忠公建绩酉阳,去显宗公时,则十有四世矣。” 冉显宗第十五世孙冉守忠(初名万要,平叛苗后,敕改守忠),《州志?武功志》:“建炎三年(1129年)叛贼金头和尚流劫思南及涪渝等州县,阎门宣赞舍人冉守忠率酉阳诸寨僚夷助剿有功,投御前兵马使,仍命镇守酉阳,改寨为州,子孙世袭”。《绩州志稿》:“按是时王辟乱,酉阳蛮群起应之,守忠与知思州田佑恭同征讨。守忠独入酉,擒其贼首,境内以平”。《四川通志》谓:“冉仁才裔孙守忠镇守诸洞,洞苗率服。改寨为州”。自宋建炎三年因军功封军民宣慰使,加封安燕侯后,世代世袭,执掌酉邦。自此,冉氏土官、土司正式进驻酉阳。《酉阳州志》转引《太平寰宇记》:“黄巢之乱,酉阳蛮叛,驸马冉仁才征之,有功,留守其地。五代时,中国无主,冉氏遂据有之”。《蜀中广记?边防记》的记载相同。时间上则一直讲到明代。该书谓:“……洪武初,冉如彪纳土归附,仍为酉阳州。后升为酉阳宣抚司,令冉氏子孙世袭”。《四川通志》: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酉阳十八世宣抚冉元奉诏重修冉仁才墓,墓旁华表书“潜德重光”四字。并立高公诏所撰“唐金紫光禄大夫,天水郡开国公,果公冉公之碑”一方。酉阳土官、土司为冉安昌、冉仁才之裔,当为可信。这是进入今酉阳和五溪地区的第二批冉人,其时间约在五代前后,宋、元、明、清的土官中多冉姓,即明证。
据《蛮司合志》载:“历代迄今,各有大姓为领袖,如北魏冉氏、田氏、向氏,皆雄长其地。”又据《冉氏谱?文告录》载:“本司自唐历今,秩绵瓜瓞;由夔入酉,族行椒柳;科名远胜诸司,功绩屡书国史。称为右族。”再据《中国长江三峡大辞典》载:酉阳土司,溯源于唐宋的羁縻州制度。宋为酉阳州。南宋建炎三年立土司。元为宣慰司,明为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年)将末代土司冉元龄(名冉裕枢)之子广恒、广杰等11人及家属迁浙江仁和县,同时升酉阳为直隶州,耿寿平为知州(注:)。酉阳土司从冉守忠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入掌酉阳起,至冉元龄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止(一说乾隆元年),历南宋、元、明、清四朝代,有604年,传24世、28人。其中南宋7人:守忠、文炳、世昌、胜宗、为义、贵迁、思通;元代2人:万友、载朝;明代16人:如彪、应仁、兴邦、琛、瑄、廷辅、云、舜臣、仪、元、维翰、维屏、御龙、跃龙、天麟、天育;清代3人:奇鏕、永沛、元龄(裕枢)。上述土司皆守忠后人,或父殁子继,或兄终弟续。其治所最初在酉阳蚂蝗乡官坝村,继迁铜鼓潭官潭衙院,宋末迁至忠孝坝(今酉阳县治所钟多镇)。改流后,处置改流事务的成都通判耿寿平为第一任酉阳知州。据此,冉氏土官、土司一脉并非当地土著,其族属亦非现今之土家族,实为汉人南迁使然。
要言之,冉氏由夔万移民酉阳缘起战乱,属于军事移民范畴。军事移民是中国古代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开发性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的迁徙,促进和形成了民族的交往和杂居,推动了有关民族之间在族体上的吸收、融化和整合。由于军事移民在籍贯构成、性别和职业构成、移民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土著的关系等方面都与其他形式和类型的移民有所不同,因而其对移民地的影响也更多地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军事移民影响的强弱和方式也因之具有很大的差异。下文将作进一步阐述。
二 冉氏土官、土司与酉阳民族关系述论
从笔者对民族关系的理解来看,民族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及社会生活交往等方面。酉阳土司时期的民族关系也不例外。冉氏土司一脉由中原入西南夔万,再军事移民而至酉阳,形成冉氏在酉阳最为显赫的一支。 其统治对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生产和生活有重大影响。
(一)东白西冉:行政统治中的分庭抗礼
“在酉阳境内,大体以中部毛坝盖山脉为分水岭,把酉阳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酉西,溪河属长江—乌江水系;酉东,溪河属长江—沅江水系。”[1]酉阳在族群特征、文化习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宋元时期,冉土司对酉东鞭长莫及,只是形式上的统治,无法对之实行有效控制,形成相对的权力真空。其时势力局限在酉西,田、彭、白三大姓未进入酉东时,冉土司面临强大的苗蛮集团威胁,在形式上对酉东履行统治。元末明初,苗蛮叛乱,白姓与各姓群众自湖南、湖北、江西迁移屯扎在湖南龙山里耶大江坪,后进军酉水流域深山区,到今酉阳东部后溪茶园坝,七姓群众歃血为盟,视为同胞,以茶园坝杉树塆为行军衙署,施展谋略,配合勇力,联合驱逐蛮夷,在蛮王盖(今酉阳麻旺境)把蛮夷首领斩除,建造衙门,设立监狱土牢,夺取山川河流、田野产业,占据大江小江两河流域,在酉阳两河(1952年8月划入黔江)等地获取土地。朱元璋封敕白象为民众“独立长官”,管辖酉水军民,苗蛮顺服,土王归顺称臣,插标为界,招回流民百姓,派丁派差,社会渐得礼治,酉东酉西分庭抗礼直到清代[2]。白氏土官由此在酉阳东部建立实际上的权威统治。《南阳白氏族谱》记曰:“此时,地界未入川楚,原无统辖,虽冉、田二姓亦追贼有功,只是贵州营溪、甲宿、渤海、井干、邑梅、麻杜、石耶、地坝、高洞等处概归冉土司统驭,自立把界官衙,独我大、小两江之民不服土司控御,愿立我祖白豫为独立长官,总管合洞军民,不得造次作叛。单言豫祖下车之时插边为界,众姓感其除害有功,乐任驱策,并不服土司调遣,土司势孤,因与我祖联姻,永远和好,世代亲睦,仍守现职,坐镇酉东,每年节礼申敬,两释猜疑。”宣慰使冉跃龙与白氏联姻结好,娶后溪白姓总管白邦镇之长女白再香为夫人,以笼络白氏土官(又称白总管,总管为元代土官职称)。
由上所述,冉氏土官土司在酉阳的统治,当地土著并不苟同,特别是酉阳东部的诸洞苗蛮的叛乱,冉氏并不能有效控制。而由另一支外迁移民白氏率其他姓氏土民兴兵镇压,而与冉氏分庭抗礼,使冉氏不得不联姻结盟,分而治之。酉阳在土司时期形成“东白西冉”的实际上的统治格局。改土归流后酉阳实行流官制度,军政大权为流官所有,并对酉阳直隶州的管理更为严密,清《世宪宗皇帝实录》有详细记载。
(二)赶苗拓业:民族迁徙与民族纷争
“赶苗拓业”虽不见于正史记载,却大量存在于武陵山及周边民族地区的方志、碑刻、族谱与民间口传史料里,又被称为“赶苗夺业”、“赶苗图业”、“赶苗夺籍”、“赶蛮夺业”等。这是一场发生于渝、鄂、湘、黔、川、滇、桂广大地域,萌芽于元代、贯穿明朝、延及清初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封建王朝的统一意志与行动,也是历来中央皇朝“平蛮”政策在明代的延续与具体实施。它首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贯穿于整个明王朝统治时期,并延续到清朝。由官军与土司兵在朝廷“平蛮将军”的统一指挥下进行,针对的是不顺从中央王朝统治的各地少数民族群众。给被剿杀、驱赶的相关民族带来巨大灾难,造成新的族群互动与聚居状态[3]。 “必须指出,在明代史书中因把‘苗’的名称经常作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故除了在湖广、贵州等地出现的东苗、西苗、仁苗等名称以外,还把一些原不是苗民的其他民族的人也统称之为‘苗蛮’。”[4]《清史稿?土司传》谓之:“无君长不相统属之谓苗,各长其部,割据一方之谓蛮。”“赶苗拓业”中的苗,涉及到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史书一般统称为“诸洞苗蛮”。冉氏土司一脉移民酉阳就为“赶苗拓业”。(乾隆)《酉阳州志》引《冉氏族谱》:“人才之孙守忠,镇守诸洞獠,洞苗率服。改寨为州,盖南宋时置,其后冉氏子孙遂世有之。”这是宋建炎三年(1129)之事。在土司时期的酉阳,特别是有明一代,冉氏土司参与了多起“赶苗拓业”的活动。范围既有本土,也应征调赴贵州。兹举二例:
宣德元年春正月,命贵州总兵官都督萧授罢刺惹洞。初,授奏,酉阳宣抚司宋农里石堤洞军民,被刺惹洞长向谋杓、赏男、谋古赏、若阿昆等连年功劫,烧毁房舍,杀人劫财,委官抚谕不服,又功劫后溪洞,洞长集土人据之,生擒蛮寇六人,已斩首示众,今仍猖獗。再遣人招之,如复梗化,则调附近施州等卫所,及酉阳等宣抚司汉土兵并力剿之。
——《明宣宗实录》卷十三118
弘治十二年七月,四川酉阳宣抚司土民冉通等并保靖、永顺二宣慰司彭世珑、彭世麒并奏,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父子谋据酉阳,结构俊倍等洞长杨广震等,号召宋农、后溪诸蛮,聚兵杀掠,荼毒夷民,请发兵讨之。兵部先据酉阳宣抚司冉舜臣奏,已遣抚谕发兵。至是再议,谓酉阳溪洞连络,易相煽动,不早为区处,恐各洞蜂起,卒难剿平。请行镇巡官谕之,如不听,仍如前奏,发重庆等卫官军并播州、酉阳宣慰司土兵,耀武以威之,终弗靖,则行令湖广守臣发永顺、保靖二宣慰司土兵合剿,从之。
——《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二120
分享按钮>>【冉氏网新闻】云阳万洲冉氏溯源考
>>【庞氏网新闻】征集中华庞氏宗亲总会成立策划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