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历史之七《燕昭王兴燕之继位与伐齐》
- 中华燕氏网 2009-2-23 15:14:55 燕飞整理
燕昭王兴燕之继位与谋划伐齐
昭王继位 公元前312年,在燕国经历一场大乱之后,燕公子职即位燕王,是为燕昭王。关于燕昭王的名字和身份,《史记》的记载自相矛盾,《燕召公世家》称:“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认为燕昭王就是原来起兵反对子之称王的太子,名平。《史记》卷43《赵世家》则称武灵王十年,“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为燕王,使乐池送之。”认为燕昭王原是燕国王室普通的公子,名职。上述的不同记载造成了后人认识的混乱,并为此而聚讼纷纭。这一情况已随着50年代考古发现的铜器铭文而澄清。1958年容城出土了铭文为“燕王职作冕萃锯”的铜戈,辽宁北票也发现有燕王职戈,《商周金文录遗》595著录有含燕王职字样的铜器铭文,证实燕昭王只能是公子职而非太子平。公子职是从韩国被赵武灵王召回,应是出质于韩。他于赵武灵王十一年被立为燕王,时当燕王哙六年,齐宣王五年,公元前315年。这时正值齐国占领燕国,说明燕昭王称王初期还在赵国过了几年流亡生活,直到公元前312年秦、魏、韩等国出兵救燕,齐军从燕国撤兵后,才在赵国军队的护送下返回燕国。
招贤纳士 燕昭王受任于国破家亡之际,即位后励精图治,决心兴复燕国,报仇雪耻。他对郭隗说的一段话很能反映当时的这种心态。他说:“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于是昭王拜郭隗为师,给以优厚待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这一措施很快见到实效,“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诸天下之士欲破齐者”、“善用兵者”,他“尽养之”,在燕国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
在燕昭王招揽的人才中,最著名的有三个:苏秦、乐毅、邹衍。关于苏秦,下面将谈到。乐毅是魏文侯时期著名将领乐羊的后代。关于他的生活年代及经历系年,《史记》所记讹误百出,已有学者指出,此略。据《战国策•赵策三•齐破燕赵欲存之》所记,乐毅曾在燕王哙六年齐破燕时向赵武灵王献伐齐存燕之策,又据《史记》卷43《赵世家》,燕昭王被立为燕王,是得益于赵武灵王的帮助。因此推测乐毅在燕昭王初立之年招贤纳士时归燕,有可能是奉赵武灵王之命前往;又,《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有乐毅答燕惠王书,称:“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据此,乐毅归燕似又是魏王所使。不管怎样,乐毅归燕似乎有着更深一层的背景。乐毅的归燕,受到燕昭王的高度重视和信任,将他列为亚卿。乐毅不仅协助燕昭王实行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而且成为后来率领燕、秦、韩、赵、魏五国伐齐联军的统帅,为燕昭王立下赫赫战功。 ) M/) I( f5邹衍,齐国人,号“谈天衍”,归燕后受到燕昭王无上礼遇。《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称他初到燕国,燕昭王亲自手执扫帚,为他在前面清道。专门为他筑碣石宫,亲自前往受业。他的五德终始说,把过去历史上的朝代和开国帝王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来排列,认为帝王将兴,天必显现祥瑞,迎合了燕昭王承受天命、雪耻兴燕的心理,适应了他政治上的需要。另外,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兼讲如何运用阴阳五行排兵布阵等。在军事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所以又被称为“兵阴阳家”。这也有利于燕昭王练兵扩军,以备将来伐齐之用。
燕昭王除了招贤纳士,也积极改革内政,虽然史籍没有留下这方面的系统记载,但从《史记•燕召公世家》所称昭王“吊死问疾,与百姓同甘苦”寥寥数语,仍可窥见燕国曾经采取诸如休养生息、奖励农耕、调节矛盾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这一切都为燕国恢复元气,增强国力奠定了基础。
组织反齐联盟 燕昭王回国不久就确定了建立反齐联盟的战略方针,乐毅参与了这一战略方针的制定。《史记》卷80《乐毅列传》有乐毅报燕惠王书,其中回顾了乐毅建议燕昭王制定反齐联盟的情况,称:“夫齐,霸国之余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乐毅认为齐国力量较强,燕国要想战而胜之,必须联合天下各国共同对付齐国;建立天下各国的反齐联盟,核心是必须让赵国参与进来。他认为齐国占领的淮北、宋地,楚、魏两国垂涎已久,楚、魏两国有参加联盟的可能。只要燕、赵、楚、魏四国联合伐齐,“齐可大破”。这一建议得到了昭王的赞成并付诸实施。
乐毅是反齐联盟的倡导者,而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则主要是通过苏秦完成的。有关苏秦的情况,《史记》记载颇多讹误,近代以来学术界对此多有研究。据《燕史纪事编年会按》作者的介绍和进一步研究,苏秦自燕昭王二年初说燕,至燕昭王二十八年被车裂于齐,主要活动于燕昭王、齐闵王之世(公元前310一284年)。他与张仪活动时间的先后,是张前苏后,而非《史记》所记的苏前张后。苏秦一生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秉承燕昭王的旨意,组建以燕国为核心,联合赵、秦、韩、魏、楚等国的反齐联盟。他在初见燕昭王时就分析说:凡天下战国七,燕处于弱国地位,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楚重;西附秦,秦重;中附韩、魏,韩、魏重。燕的向背在列国间的争霸关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亡齐之策。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燕昭王派苏秦入齐,先是说齐宣王归燕十城,后是鼓动齐伐宋,离间齐赵关系,并在赵武灵王、魏襄王、楚怀王、韩襄王这些大国王侯之间进行外交游说。
公元前288年,秦、齐两国同时称帝,企图东西联手瓜分天下,引起各国的不安。后来两国虽放弃了帝号,但各国对它们的戒备之心却没有消除。齐国向外扩张,唯一易于得手的是南向灭宋。齐攻宋,有利于燕,一则有利于燕的安全,加紧预作伐齐的准备;二则齐攻宋,宋国的近邻楚、魏,也势必要和齐国争夺宋地,从而又可引发楚、魏和齐国的矛盾,这也有利于燕孤立齐国。齐攻宋,对齐国来说,最顾虑的是秦国的干预,因此,齐国在攻宋前,派苏秦联络三晋和燕国与齐五国合纵抗秦。公元前287年,五国合兵伐秦,赵国奉阳君李兑为主帅。燕国只是表面上应付齐国,只派2万人,自备粮草参加。齐国意在借机灭宋,防止秦国东出救宋。各国目的打算不一,所以五国“合纵”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结果是五国伐秦无功,疲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水镇)而退。齐国则借机于公元前286年灭宋。
齐伐宋,正中燕国下怀,为防止齐国识破燕国的企图,燕国还派张隼带兵跟从作战,张隼作战不力,被齐王杀死,燕昭王为此遣使“请罪”,自认“择人不谨”。齐灭宋,引起各国震动,推动了反齐联盟的建立,公元前285年,秦王、楚王相会于宛(今河南南阳市),秦王、赵王相会于中阳(今河南郑州市东南);公元前284年,秦王、魏王相会于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秦王、韩王相会于新城(今山西朔州西南),燕昭王入赵见赵惠文王。燕、赵、秦、韩、魏、楚等国王频繁相会,是为了协调攻伐齐国的行动。这是伐齐前最后一次重大外交活动,标志着反齐联盟的最终建立。
乐毅最初设计的反齐联盟是燕、赵、楚、魏四国联合,最后实际情况是扩大到了燕、赵、韩、魏、秦、楚六国的范围,其中燕、赵、韩、魏、秦五国是共同出兵,组成联军,直接进攻齐国本土;楚国则是单独出兵,进攻齐国所占原宋国故地淮北,策应、配合五国联军的军事行动。反齐联盟的扩大和建立,奠定了后来伐齐胜利的基础,是燕昭王外交战略的胜利,
苏秦为反齐联盟的扩大和建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一则苏秦作为客卿,奉昭王之命出使齐国,引起了昭王身边权臣的嫉忌和不满,这些人在昭王面前屡进谗言,诽谤苏秦,昭王并不十分信任他;二则燕昭王伐齐之心急切,在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常有冒险行动,如燕昭王十四年,就贸然发动了攻齐的“权”(今顺平县西北)之战,结果为齐所败;公元前287年,五国联军攻秦时,燕昭王“与群臣谋破齐于宋而攻齐,甚急”,迫使正在攻宋的齐闵王从宋撤兵。这两场危机,都陷苏秦于很大的被动及危险中,权之战,经秦国和赵国的出面干预,齐国才罢兵休战;燕乘齐攻宋时急谋伐齐,是在苏秦及时劝告下,燕昭王才没有贸然行动。苏秦为燕昭王反齐联盟的组成建立了大功,可是当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之师伐齐获得大胜时,齐闵王最终察觉了苏秦使齐反间的真面目,将他处以极刑,他为燕国的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结好秦昭王 为了筹划伐齐,燕昭王在外交上采取了结好于秦的战略,燕昭王五年,即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猝死,公子稷继立,是为秦昭王。秦昭王以雄才大略著称,在秦国历史上颇有建树。他的继立为燕、秦结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为公子稷在继立秦王之前,曾作为质子长期居留燕国。秦武王与力士孟说举鼎,绝膑而死,事发突然。当秦国决意立公子稷为王之后,燕昭王采取了积极合作的态度,将公子稷迅速送归秦国,使他得以顺利继位,所以史称秦昭王的继立,“燕昭王与有力焉”。燕昭王正是利用这个机遇,与秦国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
燕、秦的结好不纯粹取决于燕昭王和秦昭王的个人关系,还有双方战略的需要。在当时列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各国之间都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双边或多边的利害关系,燕、秦两国也是如此,既有倚重的互利关系,也有冲突的潜在可能,但在燕昭王时期,由于两国地理上相距较远,暂时还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双方依存的互利关系超过冲突的潜在可能,作为秦国,可以通过联燕而制齐。牵制东方的强齐;作为燕国,可以通过联秦而伐齐,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和外交活动的筹码。双方的战略需要使燕、秦在反齐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致,这是燕、秦结好的主要原因。
燕、秦结好成为燕国联合诸国、攻伐齐国的外交战略的支柱之一。在燕、齐两国的权之战中,燕国损兵折将,几乎不支,多亏秦国会同赵国出面干预,才使燕国摆脱危机。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当乐毅大举伐齐时,秦国也出兵相助。强秦参与伐齐联盟,是燕国敢于制定伐齐战略和伐齐战争初期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