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燕国发祥地——琉璃河古镇史话(三)

    中华燕氏网 2009-3-4 12:32:22 燕旻搜集


燕水溯源

  琉璃河是房山境内的一条大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源于京西房山西境的百花山西麓,经霞云岭、佛子庄、河北庄、磁家务,沿西山诸泉到坨里流出山谷,过平原至房山城东南汇入琉璃河,又称至涿州东北码头镇注入拒马河。这样一条大河,蜿蜒曲折,穿境而过,全长达129 公里。当年的琉璃河,河面宽阔,岸柳成行,植物茂密。清澈的河水,不仅滋润了两岸的肥田沃土,还为水上行船、漕运货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
  历史上的琉璃河又叫刘李河。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四十里琉璃河镇,亦名刘李河,又曰燕古店,把总驻焉,有铺”。“琉璃河,即古圣水”。这里所说的“四十里”,是指琉璃河镇与北边的良乡城相距四十里。“把总”系管理河道的官员。当时,掌管水域的官员有总督,以下设都司、守备、协守备、千总、把总等。五十年代初,琉璃河地区一直划归河北省良乡县辖属。所谓圣水,指的就是今天的大石河。大石河在历史上也叫六里河,聚燕山之阳各溪圣水于琉璃河,于是此地又有了燕水、圣水及圣聚之说。

燕水溯源•燕 水

  何谓“燕水”呢?所谓燕水之得名,是因为琉璃河地区为西周燕国国都,周围数百里为燕国疆域,而西北部连绵起伏的山脉由此得名叫燕山,因为琉璃河之水是由燕山山谷流经而至并汇聚燕国都城之下,所以,人们把琉璃河的河水称为燕水。
  关于山川河流,河道水系,历史上多有记载。如东汉末期桑钦撰著的《水经》一书,就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专著。全书共记水道一百三十七条,每条水道各成一篇,并附有《禹贡山川泽地所在》。在《水经》一书中有着“圣水出上谷”的记载,这是最早见于书中的“圣水”之名。周代成书的《山经》上所说的“北次三经”则把圣水称之为“燕水”,曰:“燕水,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于河”。《山经》上所讲的“河”,说的是《禹贡》黄河,其水道在今白洋淀大清河一线。而注入黄河的燕水,是永定河与拒马河之间的一个小水系(今与拒马河水系合),其下游古道在今涿州市、固安、霸县境内,古人或以莽牛河当正源,即称全流曰莽牛河,或以刘李河当正源,即称全流曰刘李河。因为《水经》以圣水当正源,而《山经》以燕水当正源,所以通常把这里的全流叫做圣水,也叫燕水。
  在《日下旧闻考》中有这样的记载:“琉璃河原出房山县西北,东南经良乡县西南,又东南经涿州东,又南入保定府新城县界,即古圣水也”。“大清一统志,琉璃河源出房山西北黑龙潭及孔水洞,俗名芦村河,入良乡县始名琉璃河。范成大集中之刘李河,宋敏求入蕃录谓之六里河。圣水即今琉璃河。金史谓之刘李河,又作留李。名称互异,其实一水也。琉璃河在涿州北三十里,水极清此,茂林环之,尤多鸳鸯,千百成群”。以上文字,向人们述说了古圣水源于房山西北的黑龙潭及孔水洞。当时芦村以西一带为房山县界,琉璃河东北地区属良乡县。书中记载的良乡县琉璃河就是人们常说的古圣水,即今天的琉璃河。
  关于琉璃河与古圣水,我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所著的《水经注》一书中记载:“广阳水出小广阳西山,东流经广阳故城北,又东富录水注焉。乱流至阳乡右注圣水”。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地处北方,辖境辽阔,包括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大部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燕国中的中都县在秦汉时期改为良乡县,其都城就是现在窦店“古城“遗址处。到了西汉时期,现在的房山地区又设置三个县(国),即良乡、广阳、西乡。按今天房山区行政区划,长阳镇有南广阳城和北广阳城两个村,广阳城古城遗址在广阳城村。书中所说的广阳应为今天的广阳城一带,“福录水”为盐沟水。
  那么,何谓盐沟呢?所谓盐沟指的是现在的良乡。良乡城西有一条河叫茨尾河,在城南注广阳水,而广阳水最终汇入圣水,即琉璃河。从北魏时期的水道看,广阳水是圣水(琉璃河)的一条重要支流。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琉璃河水发源于房山西部的山谷,系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其源头有两支,一支出自霞云岭西部,一支出自史家营西北部山区。河水流经长操、红煤厂、佛子庄、黑龙关、班各庄、陈家台、河北、磁家务,坨里等村,汇入大石河。由于西北部各条溪水汇集成河,使得琉璃河水源十分充沛。历史上的琉璃河,两岸宽阔,水面较深。每逢夏季,山洪暴发,犹如猛兽,水流湍急,四处泛滥。到了春秋季节,水势平缓,清澈透底,可以泛舟。辽代以后,琉璃河成为驶向天津的一条水路,并且逐渐成为商业集镇和水陆码头,为南北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燕水溯源•圣 聚

  琉璃河在历史上被称作燕水、圣水,为什么又称为圣聚呢?其实,圣聚就是指古圣水汇聚于此。
  翻开历史发展的长卷,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这时,那些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的权利也不断加强,他们一方面频繁发动战争,征服弱小部落,发展部落力量,向外扩张地盘;一方面大量侵吞氏族利益,掠夺大批财富,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为了交通便利和以聚落为据点,于是就有了都邑。
  相传,黄帝、炎帝、蚩尤是我国远古时代三个部落的首领。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都居住在陕西,黄帝族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迁移,沿北洛水南下来到今天陕西的大荔、朝邑,向东渡过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又折向东北,到达今山西省南部的黄河之滨,最后在河北涿鹿一带定居下来。黄帝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文化也比较高。年代久了,黄帝就成了汉族的始祖。因为传说中的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轩辕”来象征我们伟大的祖国。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最早居住在我国东部,属于夷人部落。他们活动的范围,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到河南南部,南到安徽中部,东面一直到海边。后来由于与炎黄两族相争,一部分黎族南下与南方的土著苗蛮所属部落居住在一起。九黎族最早进入我国中部地区,在炎帝族向中部推进时,双方发生冲突。后来,炎黄联合,展开了“涿鹿之战”。
  黄帝“以师兵为营卫”进行南北征战,并且率领部落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北京西南的涿鹿打败了九黎部落,杀死酋长蚩尤。之后,炎帝部落败盟,侵扰其他部落,争夺盟主地位,于是又出现了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战于阪泉之野”的战争。经过三次大战,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此后,黄帝部落又“北逐荤粥”,并在涿鹿建立了都邑。
  北京地区最早叫幽陵,也叫幽州。在这里建立的都邑为幽都,即北京地区最早的都邑。幽都又被称作聚,也就是聚落之意。所谓聚落,指的是从原始人群聚集起来逐渐形成的村落。
  据史籍记载,远在三、四千年以前,北京地区已经处于野蛮时代的末期。到了西周时期,在现在琉璃河镇政府东面的董家林村周围,建立了燕国的都城。古圣水(今大石河,又称琉璃河)自北南流,折而流向西南,又转而向东方流去,燕国的国都就建立在这个河湾地带的高平台地上。经考古专家探测,燕国古城基址,东西长850 米,南北宽约600 米,形成一个东西略长的长方形。
  濒临圣水,建立都城,直到北魏时期,还冠以圣聚之名,也就可想而知了。

燕水溯源•圣 水

  据史书记载,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周围自西周以前就成为了聚落,并称之为圣聚。那么,这里又为什么叫“圣水”呢?有人说,之所以叫圣水,是由于晋代文人、北方著名的学者霍原曾隐居在广阳山,教授学生数千人。他所隐居过的山叫霍原山或六聘山。人们把霍原敬奉为圣人,把他所教授学生的地方叫圣谷,因此流经圣谷的水也就叫圣水了。其实,这种推论实在是不科学不准确的。
  说起霍原,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这位著名学者的品德、学识与遭遇,同时也会联想起那位野心勃勃,手段毒辣的幽州都督王浚。
  西晋末年,王浚曾在幽州有过一段残暴的政治统治。据《晋书.王沈传.附浚传》记载,王浚是晋尚书王沈的庶子(即妾所生),因为浚的母亲出身贫贱,一直不被王沈所提及。王沈死后无子,立浚为嗣,拜驸马都尉[1]。“惠帝后贾氏幽太子(YU)于许昌时,王浚正以中郎将镇许昌。他阿附惠帝后贾氏一党,与黄门孙虑共谋,于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三月,杀太子(yu),遂迁宁北将军、青州刺史,寻徙宁朔将军、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住蓟城。”(《北京历史纲要》)。
  在“八王之乱”中,王浚为了割幽州自固,“结好夷荻,以女妻鲜卑务勿尘,又以一女妻苏恕延”。起初,成都王颖等三王起兵讨赵王伦,王浚在幽州首鼠两端,拥兵观望,于是与成都王颖成隙。司马颖以心复和演为幽州刺史,和演至蓟,密谋杀浚,不料事泄,反被王浚所杀。从此,王浚自领幽州。王浚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从而不断得势。如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八月,王浚联合并州刺史司马腾,召辽西鲜卑务勿尘,大败成都王司马颖于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多。鲜卑大掠妇女,浚命敢有挟藏者斩,于是沉于易水者八千人。”(《晋书.王沈传.附浚传》)其后,东海王越的势力不断强大,王浚见势又投靠司马越。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七月,司马越起兵讨河涧王(yong),王浚派遣部下率乌丸突骑为其先驱。翌年六月,司马越迎惠帝返京洛阳,大权在握。晋又以王浚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王浚再次得势,原封博陵公,复加封燕国之地。
  由于王浚见机行事,屡次成功,并且在以后抗击羯族首领石勒时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大司马,掌管军政大权。之后,王浚急于谋取帝位,企图取晋室而代之,于是就刑政不修,役民无度,孤家寡人,滥杀无辜。素为幽州人士所推崇的霍原,本为隐居山中教授之士,聚徒授业,名重一时。而王浚屡次派人前往,聘请霍原出山相助,都被拒绝。面对霍原刚正不阿、绝不助纣为虐之举,王浚极为恼怒。于是,便找借口将霍原残杀,并悬首示众。致使“远近骇愕,莫不冤痛之。”(《晋书.王沈传.附浚传》)众弟子得之后,悲愤痛哭,将霍原尸体窃回,安葬于天开村的绿屏山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霍原,便把“绿屏山”改称为“六聘山”。当地人有把此地称作“霍墙子”元。北魏时期的燕郡太守卢道将曾为其重修墓表,墓前树碑,上刻“大晋征君霍原之墓”,碑阴为霍原本传。《六聘山拜吊霍子祠墓》诗曰:“运当暗后昏愚际,时宜夷戎割据天。缧绁代亲昭孝行,岩阿讲学继前贤。却征有见追巢父,罹难无端唱豆田。恨煞乱邦难早去,智输子干后人怜。”
  霍原隐居西山教授学业,被世人称为“冀北夫子”,且有圣人之美誉。他所隐居讲学之地又被称为六聘山,因此,把山中流经而下的溪水称为圣水,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从诸多文献记载来看,早在霍原之前,这条河就已经叫圣水了。霍原所处的时代是西晋时期,即公元265 年至公元420 年。而东汉末年桑钦撰著《水经》中说“圣水出上谷”,是在公元25 年至公元220 年间,桑钦称“圣水”的时间大约要早于霍原200 年。所以说,在霍原隐居之前,这条河水就叫圣水了。现在,著名风景区上方山附近的村庄一直叫圣水峪,而村名起于何时却难以考证,这不能不说圣水之称其年代已经相当久远。
  那么,圣水源于何处呢?所谓圣水,应缘于“圣聚”之称。不少史书都曾有过“圣水出上谷”的记载。而上谷一般指上谷郡。据史书记载,上谷郡,为战国时期燕国所置。秦代治所在沮阳(今怀来东南)。辖境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延庆县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区以北地区,北魏时期废。隋朝大业初年改为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河北易县)。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带。唐朝初期复为易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上谷郡。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上谷之水所经河道并非注入大石河而注入了拒马河。而琉璃河上游为大石河水系,因此称“圣水出上谷”,不够确切。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写到:“《方舆纪要》云房山县西大防山,古碑云幽、冀之奥室也。山下有圣泉,西南有伏龙穴,一名龙喊峪,汤泉出焉。又有孔水洞,在山之东北,悬崖千尺,石窦如门,深不可测,与郦氏《注》所云略皆仿佛。房山县本良乡、范阳二县地,并属涿郡,又见得广阳国之蓟县,于上谷无与。汉上谷郡治沮阳,古涿鹿之地。《湿水注》云,涿水支分入匈奴者为涿邪水。而是《注》云,在上谷为涿耶水。应劭以为出上谷涿鹿县是已。守敬按:赵谓圣水不出上谷是也,而又牵涉上谷之涿水,其实与圣水无关也”。
  既然圣水与上谷无关,为什么许多史书上又称“圣水出上谷”呢?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守敬按《史记.匈奴传》,燕已置上谷郡,此事不见《秦本纪》。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谷名焉。守敬按:《晋志》郡在谷之上头,故因名焉。本王隐说。圣水以今地望准之,《水经》当云出涿郡良乡县西北圣水谷,与上谷无与。《经》文不知何时误为圣水出上谷,郦氏所见以如此,故其《注》亦就上谷释之,而不明驳《经》文之误。观下文云出郡之西南,其迁就之意可见矣”。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水经》一书中 “圣水出上谷”,称之有误。而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对“圣水出上谷”之说也未做清楚的批驳与更正,其原因是存有迁就之意所致。然而,琉璃河汇聚大防山各股山泉,且被历代人们称之为圣水,也就不难看出个中缘由了。
        (1) 官名。西汉武帝时设置驸(副)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之马。
        (2) 《日下旧闻考》京畿.房山县,《静修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