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燕家台
- 中华燕氏网 2009-3-26 23:24:47 北京晚报
早在明代这里就有了戏班,唱的是河北老调,如今村里的梆子戏还上过央视……
门头沟龙门涧景区旁边,蓝天白云之下,一座红墙绿瓦、古朴典雅的过街楼格外耀眼。横额上写着“燕家台”三个大字。门洞两旁的墙腿石镶嵌两方石碑,并有文物保护标志的汉白玉刻石。这里的一切告诉人们,这个由两方石碑支撑的村子有着千年的厚重历史。闻名遐迩的“通仙观”是“大长春宫”的下院,是由全真派道祖丘处机看好的风水宝地,并由弟子接续修建而成。当年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召,到西域雪山朝见,在此盘桓数日,陶醉于本地的山水,曾对弟子清和大师尹志平说:“隐迹栖真之所无逾于此,他日宜大有兴建。又当南北往来之冲,真可谓福地也。”
燕家台村至今仍保留着50多套完整的古宅民居。一些民俗学者认为受元代通仙观的道教文化浸润,村里的民俗风格也受到金元的影响。这里的古宅民居,以小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建造精良。以木雕、砖雕、石雕为其特色,青堂瓦舍,古朴别致。老蔡家的“倒品字”院、长城防线官员陈家的“三间吞廊式”民宅、中街的“转角房”各具特色。影壁花墙更是五花八门,砖雕的、抹灰的,写字的,画画的,“戬毂”、“鸿禧”、“祈福”、“迎祥”。仅门墩石、墙腿石的种类就有几十种之多。所刻吉祥图案有“琴棋书画”、“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康”、“松竹并茂,菊桂腾芳”,还有“福禄”、“平安”、“如意”、“吉祥”等等,不胜枚举。
燕家台村是风水宝地。村民住台上,东西两涧潺潺流水,汇于台下,犹如二龙戏珠。1981年在西龙门涧口出土百余枚窖藏商代贝币,证明两三千年之前,这里就有了“交换”的话题。东龙门涧是远近闻名的“京西大峡谷”风景区,“迎宾石”、“将军石”、“点将台”、“鸽子洞”、“一线天”、“黑龙潭”等十多个景点,鬼斧神工,景自天成。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游记诗词,不绝于书。元代学者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记载:“龙门,门在宛平县燕家台天津岭,上名九山,下有潭,祈雨必应,先于通仙观止,次可至潭所。”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墨云山,在县西二百余里,下有黑龙潭,龙门涧,柏峪涧,上有鱼鼓石,塘石并列二孔,用手拍之,其韵如鼓。塘之上有张仙洞,深阔二丈余,塘之下有通仙观。”还是当代诗人刘立山说的通俗:“春融峻岭千般翠,秋染层林一片丹。叠嶂重岩穿峡水,龙门涧上最奇观。”
燕家台村是戏曲之乡,早在明代这里就有了戏班,唱的是河北老调。据传,1882年正月,河北省张家口狼山“山西梆子剧团”的著名艺人袁老疙瘩来此看戏后上台献艺,与该村结下了戏缘,并担任了这里的教师。这样,以河北老调与山西梆子相融合,形成了独有的燕家台梆子。后来,又引进了河北梆子剧目,戏种更加丰富多彩,最多达90多出剧目。“文革”前,北京不少的文艺团体和著名艺人到这里体验生活,不但活跃了戏曲之乡的氛围,还增添了剧团的活力。村中民谣曰:“村西街,街面宽,五道庙门口对南。戏台楼高两丈三,坐南朝北年复年。每逢佳节喜庆日,神鬼与人同台欢。”
这里的戏曲之所以经久不衰,跟一个叫赵永成的村书记有关,他生前不仅重视村戏,还带头登台表演,投资购置行头,组织外出演唱,培养后备力量。提起赵永成,他可是个传奇式人物。早年在家乡打日本,后到涿鹿县一带担任护地大队长,与国民党还乡团战斗,维护百姓土改后获得的胜利果实。他的这段战斗生活,成为著名作家丁玲获斯大林文学奖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素材。丁玲平反以后,曾到燕家台看望赵永成,传为美谈。如今,村里的剧团越发红火,中央电视台戏曲栏目曾在黄金时段连续介绍燕家台山梆子戏。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