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的源泉——湖北宣恩县电力公司优秀党员燕维常

    中华燕氏网 2009-7-1 13:52:06 湖北新闻网


       岁月的沧桑爬满了他的脸庞,满头花白的头发,朴实的衣着,不善言辞的个性,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实,他还只是一位不到40岁的年轻人。默默无闻的他,有着军人般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
  从1991年参加工作至今,燕维常已经在电力第一线工作了15年,现在,他是湖北省宣恩县电力公司小水电管理中心的副主任,主要负责发电设备维护工作。全县11座电站分布在纵横几百公里的深山峡谷中,31台机组在燕维常的心目中完全就像他的31个孩子,每一台机组他都不知摸过多少遍,他知道机组全部的“脾气”和“秉性”,这些机组大都是七、八十年代各乡镇配置的,老化陈旧,故障率很高,维护工作量大。
  2002年深冬的一天晚上七点多钟,河源的联轴器坏了,水轮机带动不了发电机,发电陷入瘫痪。燕维常电站心急如焚,当即骑着摩托车到50多公里外的沙道镇找人加工后,又连夜往回赶。没想到的是,当他赶到一个叫芦茅湾的地方时,摩托车的链条突然断了。当时已是深夜,蒙蒙细雨夹杂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山谷间鸣叫,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行走,叫人毛骨悚然。燕维常的家位于河源电站和沙道镇之间,离车子抛锚的地方还有近二十公里路程。半夜两点多钟,当他推着摩托车出现在自家门口时,妻子差点没认出他来:满脸疲惫的他,浑身糊满了泥浆,脸上分不出是雨水还是汗水。平日里温和的燕维常大声叫醒妻子,妻子从没见过丈夫如此粗气大声,知道事情一定很紧急,赶紧起床用手电照着帮忙修车。凌晨4点多钟,燕维常又重新骑上修好的摩托车往电站奔去。他知道,那台机组耽误一个小时,就要少发630度电,就要损失320块钱……
  2005年4月,一场罕见的暴雨使全县三座最大的电站损失异常严重:龙头沟电站机组停止运行,高罗电站遭受雷击,河源电站两台机组无法起动……燕维常深知这三座电站在县电网的重要地位,他十分焦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三座电站之间相距近400公里,而且道路崎岖不平,当时暴风雨一直没有停止,山野间一片朦胧,处处潜伏着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危机。燕维常在三座电站之间来回奔波,连续几个通宵没有休息。在龙头沟电站抢修线路时,被毁的线路又恰巧在陡峭的悬崖之上,下面就是一条大河,他带着职工爬电杆,拉电线,苦战整整一天,直到三座电站都恢复了正常生产,他和同事们才在电站小睡一会儿。
  燕维常对工作有一种很强的责任心,拿他自己的话说,天生就是做工的命,一歇下来就不自在。十五年来,像这样发生在燕维常身上的动人故事太多太多,其实燕维常就是这样一个将工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人。
  调任小水电管理中心之前,燕维常在沙坪乡工作了整整13年。沙坪是宣恩县自然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老百姓形容说:三大坡、两条河,五里路一人户,云在半山坡……可能正是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燕维常身上那种一般人难有的吃苦耐劳精神。
  在城市里,当抄表员一家一户抄表送电费单子时,也许有人会被他们顶着风霜雨雪和炎炎烈日的劳碌奔波所感动。而在沙坪,抄表工作的艰辛却是一般城里人难以想象的。当时,全乡有65台变压器,分布在近三百平方公里的山山岭岭,因为不通公路,抄表员全靠步行。特别是380V关口计量,要求每个月在7天之内必须抄完一次表,抄表员每天要走65公里的山路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对抄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记得有一次燕维常在最偏远的马桑溪村抄表,清晨草草吃了点东西,背着重达20多公斤的电工包就上路了。谁知回来时小桥已被山洪冲毁,他不得不绕道而行。当时正是黄昏,走着走着,他迷路了,在树林里转来转去怎么也转不出来,当他正要往前迈步时,一道闪电让他猛然一惊,头脑涮地一下清醒了,原来他的左右都是万丈深渊!一时间进退两难。眼看就要天黑了,一天没吃东西的他体力已有些不支了,他只得趴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开始抓着杂草树木,试探着慢慢前行,但就是这样,他也没舍得丢掉身上的电工包。半夜时分,燕维常终于走出了那道约300米的绝壁。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喘气,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没有一丝力气。后来是一位好心的农户发现了燕维常,给他煮了一碗面条,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家。事后,燕维常告诉同事,那天他第一次感到害怕,甚至还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
  由于工作太辛苦,沙坪供电所的很多职工都以各种理由调走了,而燕伟常在那里一呆就是十三年。
  1993年,燕维常在河源电站当车间主任,5月的一天,电闪雷鸣,狂风大作。3台机组的进水闸门还没来得及关上,洪水就咆哮着冲了过来,渠道很快被洪水贯满。如果不及时关掉闸门,渠道很可能被洪水冲毁。而水渠跨塌对于一座电站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恢复起来最少也得一个月以上。但是,如果要关掉闸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渠道外沿。渠道是从半山上开出来的,悬崖高达近百米,其间还要经过一道风口。当时奔腾的水流已经涌进了水渠,根本看不清哪里是外沿,哪里是渠道,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万丈深渊。面对这样的情形,燕维常不顾同事的劝阻,他顶着狂风暴雨摸索着爬过悬崖,使出全身的力气关上了闸门,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当他回到安全地带时,不善言辞的他乐呵呵地笑着,而同事们却着实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同事们说起他在河源电站清理进水口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1997年的寒冬,河源电站进水孔被杂物堵住,白花花的水从溢洪口翻出去却无法发电,冬天枯水季节水贵如油,燕伟常跺着脚急得直跳。当时寒风凛冽,悬崖边结满了冰凌,燕维常上上下下观察了一会,不久便从山下提来几瓶酒,从不沾酒的他用嘴咬开瓶盖,咕噜噜灌了半瓶,唬的一声就跳下了水。在场的4名职工被他的勇气感染了,学着他的样子,也纷纷下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燕维常和同事们终于将堵塞在进水口的杂物取出。上岸后,燕维常和他的同事们个个都冻得说不出话来,而燕维常这时才记起他那躺在医院等待做手术的父亲。
  “野人”,是燕维常的爱人给他取的外号。一听就知道他是一个不顾家的人。的确,燕维常心里只装着他的发电机组,根本无暇顾家。我曾去过燕维常的家,哪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前半截是个小杂货店,后半截是一家4口的生活区,两个上学的女儿只好睡在阁楼上。社会上有一种印象,以为在电力部门工作的人工资都很高,但是,燕维常的基本工资说出来叫人难以置信,只有300多元,加上其它的补助奖金,每月也不过700多元。如果没有爱人开小店补贴家用,一家人恐怕连生活都糊不下去。燕维常刚当上小水电管理中心副主任时,爱人平生第一次咬着牙为他买了一件近200元的衣服,燕维常连看也没看,赶紧拿到商店退了,另换了一件40多元的衬衣。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知道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家里的困难很少向别人说起。他常说:比起农民来,我家里的情况好多了。多年来,尽管经济拮据,但为了给老百姓服好务,他却毫不吝啬。在沙坪工作期间,他从牙缝里挤出一百多块钱,安装了一部电话,免费为用户服务,渐渐地,人们把他家的这个电话记熟了,却记不得供电所的电话。燕维常说这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充实。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