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燕氏、燕姓》探讨(15)——让位之乱
- 中华燕氏网 2010年2月25日 燕飞
第十五回 让位之乱
编者: hbyc燕飞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书接前文,由于苏代的游说、鹿毛寿(潘寿)的蛊惑、燕王哙本身的理想主义,加上子之的野心,于是燕王哙的“禅让”过程比较顺利,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但以后的情况就不同了,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子之推行的一系列措施遭到了失败,于是引发了一场社会动乱,即所谓“国大乱,百姓恫恐”。其实未必如此。
太子平和将军市之所以结党聚众,谋攻子之。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
太子平是燕王哙的儿子,他是这次策动起兵的主谋。燕王哙在“禅让”之前曾有人向燕王的进言:“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进言人所谓“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可能燕王哙的禅让是以保持太子的原有地位作为前提条件的,由此看出,太子平的地位在“禅让”期间应该是不受影响的。这为太子平起兵提供有利条件,是内在的因素。
燕王哙在“禅让”子之之后,齐宣王曾派人向太子平劝说:“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话说得委婉,意思却很明确,齐国愿意出兵帮助太子平。由此表明,太子平在起兵之前曾得到齐宣王的支持。这是太子平起兵的外在因素,也可能是后来齐国发兵侵燕的借口。
据《战国策卷一燕策》记载:“太子因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已殉。”意思是说:太子平经过一番准备,终于起兵了,他们“围公宫、攻子之”,一时声势浩大。但太子平的攻势并不顺利,连攻数月而不克。由于战局陷入胶着状态,叛军内部又发生分裂,“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子之也趁机组织反攻,叛军最后归于失败,太子平和将军市被都死于乱军之中。对于这场内乱,《战国策卷一燕策》是这样记载的:“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
由于燕国的内乱造成了人心的涣散和国力的严重削弱,也为外敌的入侵提供了机遇。还在燕国内乱发生之初,齐国、中山国就开始侵燕。齐国的群臣就向齐王建议“因而赴之,破燕必矣”;孟子也劝说齐王:“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公元前315年,当燕国进入子之执政的第三年,内乱结果即将显现分晓的时候,齐宣王宣布接受群臣建议,命将军匡章率领“五都之兵”和“北地之众”,向燕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几乎毫无抵抗。齐军如入无人之境,50天的时间便占领了燕都,“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
与此同时,中山国也参与了齐国伐燕之役。中山王命国相司马“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得燕地“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帝大邦”,大大开拓了中山的领土,还得到了周天子和诸侯的策赏祝贺。
齐国和中山国侵占了燕国绝大部分领土,前后达三年之久,由于燕国军民的奋力抵抗和列国诸侯不承认齐国的军事占领,魏、赵、楚、秦等国又不断援燕伐齐,齐国最后不得不从燕国撤军,燕国这才免遭亡国之祸。
经过这次内乱之后,燕国将会发生什么?请看下集《燕昭王姬职》。
分享按钮>>【安氏企业信息录】江苏宗申集团安继文当选杰出人物
>>《鲍氏文苑》第九期全部文章上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