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燕氏、燕姓》探讨(16)——燕昭王姬职
- 中华燕氏网 2010年2月28日 燕飞
第十六回 燕昭王——姬职
编者: hbyc燕飞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前文已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在很长的时期里默默无闻,未能参与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斗争。至燕王哙时(公元前315年),听信他人的蛊惑,贪图让贤的虚名,稀里糊涂地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子之这个人原本就“贵重主断”,一朝权在手,更加不可一世,把燕国搞得“大乱”。“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战国策·齐策二》)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失败。齐因起兵攻燕,五十日而举燕国。燕王哙身死,子之被擒后处醢刑而死。后来由于齐军过于残暴,结果“燕人畔”(《孟子·公孙丑下篇》 ),迫使齐军不得不撤退。
燕国在经历一场大乱之后,燕公子职即位,是为燕昭王。燕昭王(?-前279),前311即位,在位32年。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王哙之子。
关于燕昭王的名字和身份,《史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曰:太子平为昭王之说,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姬平与将军市被谋攻子之失败之后,市被反攻太子,太子逃逸他国。后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公元前312年),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二曰:公子姬职之说,据《史记》记载:太子平与将军市被一同被之子所杀,燕王哙公子姬职在内乱一起之时就逃往魏国,当齐宣王破燕时,赵武灵王曾听从乐毅的计谋,以赵合楚魏而伐齐存燕(《赵策三》)。后由于形势变化未能实行,由于齐军过于残暴,结果“燕人畔”,迫使齐军不得不撤退之后,赵取燕公子职于韩,派乐池护送燕公子职入燕,立以为王(公元前311年),即燕昭王。上述的不同记载造成了后人认识的混乱,并为此而聚讼纷纭。
但是随着50年代考古发现的铜器铭文而澄清。1958年容城出土了铭文为“燕王职作冕萃锯”的铜戈,辽宁北票也发现有燕王职戈,《商周金文录遗》595著录有含燕王职字样的铜器铭文,证实燕昭王只能是公子职而非太子平。公子职是从韩国被赵武灵王召回,应是出质于韩。他于赵武灵王十一年被立为燕王,时当燕王哙六年,齐宣王五年,公元前315年。这时正值齐国占领燕国,说明燕昭王称王初期还在赵国过了几年流亡生活,直到公元前312年秦、魏、韩等国出兵救燕,齐军从燕国撤兵后,才在赵国军队的护送下返回燕国。
燕昭王受任于国破家亡之际,即位后励精图治,决心兴复燕国,报仇雪耻。故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他礼待老臣郭隗,当时对郭隗说的一段话很能反映当时的这种心态。他说:“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于是昭王拜郭隗为师,给以优厚待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这一措施很快见到实效,“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诸天下之士欲破齐者”、“善用兵者”,他“尽养之”,在燕国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
唐代诗人陈子昂有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即是形容燕昭王以重金聘用了苏秦。《战国策》里也记载他千金市马的故事,一时燕国成为“人才高地”。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攻齐,上将军乐毅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开创了燕国最辉煌的时期。
那么燕昭王在位期间,为光复大燕,采取了那些措施呢?请看下集《昭王求贤》。
分享按钮>>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到部队看望入伍女兵
>>以殷商灭亡为史鉴,正确认识和处理今日中国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