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执笔不止

    中华燕氏网 2010-3-4 14:02:50 北飞燕提供


                           ——记山东省泰安籍著名作家燕遇明

        燕遇明,原名燕志僬,字秀夫,1907年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颜张村人。先后就读于泰城天书观小学、济南市第一中学。1931年在泰安师范讲习所任教。在中共地下党员鲁宝洪的帮助下,编辑出版了进步刊物《蔷薇》,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斗争。 
      1932年6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下半年担任泰安县第五区区委书记。在五区范围内建立了7个村党支部,发展党员46人,领导颜张村农民取得抗租减租的胜利.春节期间,联合本村进步青年排演进步剧目,张贴标语进行革命宣传.
      1933年,中共泰安县委由于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破坏,组织上批示他去了上海。在那里找到中共党员鲁宝洪,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这年在《少年》杂志上发表童话《梨树与麻雀》,在《小说月报》、《语丝》等刊物上也相继了表了作品。1934年由上海返回泰安,继续从事文学创作。这期间,曾任章丘第一小学教师。因主办校刊《寒流》,宣传抗日救国,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被校方辞退。1936年在山东滕县羊庄小学任教,参加中共滕县特别支部,与李树铭、张学周、王右汉等编辑印刷了《救国图存报》。
      1938年1月,他毅然拿起步枪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给洪涛司令员当秘书。后调至中共泰安县委、尼山地委、淄博地委特委、抱犊山第三地委等部门任宣传部长。1941年任中共鲁南区党校总支书记、1943年任《山东文化》主编,1946年后,历任《鲁南时报》社副总编辑、新化社鲁南分社社长、中共滨海地委民运部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省青岛纺织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长,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5月起历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山东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第四届委员。 
       燕遇明酷爱文学,幼年时即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对新文学有了深切了感情。1924年,他17岁时即开始写了两首小诗,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以后就继续用燕志僬、志僬、燕燕、燕慕等笔名,在《小说月报》、《文学周报》、《语丝》、《新女性》、《少年》、《北新》、《青潮》等刊物上发表短诗、叙述诗、散文、短篇小说、寓言、童话等近百篇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寄夜人》曾被收入《新文学大系》。
       在这期间,曾得到文学先辈郑振铎、周作人、阿英等的常识。1952年郑振铎写信给他、介绍他参加“文学研究会”。当时他自认为刚开始写作,水平不高,因而没有参加。后来,他为这事深感痛悔,1982年5月,在他重病期间,卧床写下了《忆振铎老师》的散文中,对此还作了检讨,认为自己当时“年轻”、“不懂事”、“无知”,认识到“是振铎老师引导我走向新文学这条道路的”。
       在战争年代鞍马劳顿之余写了《杨清法》、《慰劳》、《追悼》等几十首短诗及文艺术理论《告游击区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的诗歌工作》等都散刊于《大众日报》、《山东文学》、《鲁南时报》。
       建国以后,在工作之余他勤于笔耕,记写了大量的采访笔记并写了许多文学作品。所写的文艺论文、诗歌、散文、寓言等300余篇,主要散刊于山东省报刊。并曾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篇报告文学《苦女翻身记》,短诗集《碧叶集》、两部叙事长诗《枯树开花》、《山乡儿女》和《燕遇明寓言集》。
       1982年他身染重病,仍不肯放下手中的武器,准备写一部反映党在地下斗争的长篇小说,最后因体力不支,只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播种》。对此,他感到十分遗憾。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在病榻上写了十余首小诗,在绝笔《小花》中写道:
......

年年盛开着一丛小花,

小花不知不觉已经开了五十多年了。

......

一丛小的歌颂,

能比大声的诬蔑强大千百倍。

我要把那些恶毒的诬蔑者扫除干净。

......

小花说:我就是一个从来不中止的歌颂者。

      诗言志,这就是燕遇明终身执笔战斗的写照。分析他的这些作品,不难看出,他的文学活动,始终与祖国、党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他一生痛恨黑暗、追求光明,嫉恶如仇。他赞颂真善美,笔伐假恶丑。即使在最险恶的时刻,他那战斗的诗里依然在胸中沉吟。他的作品朴实凝重,具有写实的风格和石质的色彩。
       2001年,长征出版社出版了《燕遇明文集》诗卷、文卷两册,由于燕遇明发表作品年代较早,所用笔名较多,因此,在选录他的作品时肯定会遗漏一些优秀作品。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