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燕氏、燕姓》探讨(21)——武阳城(上)

    中华燕氏网 2010年3月31日 燕飞


                              第二十一回 燕下都——武阳城(上)


                                           编者: hbyc燕飞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书接上文,营建燕下都是燕国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而采取的重大举措。燕下都位于今易县城东南,战国时这一带属武阳邑,因此又名武阳城。武阳邑因居于武水之阳而得名,它始建于何时,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而如今学者们主要有二种说法。一曰:始建于春秋时期,《史记集解》在燕桓侯条下称“《世本》曰:‘桓侯徙临易’。可能始建于燕桓侯在位期间(公元前697年——前691年)。二曰:始建于战国初期,《水经注》卷11《易水》称:“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可能始建于燕文公(公元前361年—前333年)在位期间。由于桓侯所迁之“临易”与文公所迁之“易”,都在今河北容城县境内。而燕下都遗址则是在今天河北的易县境内,从地理位置上看似乎发生了矛盾。其实不然,由于容城和易县都在易水一带,相距很近,加之这一带是燕国故城遗址群。
      作为燕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军备要地的下都,则是在燕昭王时期大规模兴建的。《水经注.易水》就说:“燕昭创之于前,(太)子丹踵之于后”。又说“燕昭王广延方士,不欲令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建下都,馆之南陲”。地方志书也多以为下都建于昭王,再修于太子丹。
       燕下都不仅是燕国的古城,更重要是具备适宜的地理条件,它西依太行山脉,东临河北大平原,南有易水(即中易水的武水和南易水的鲍河),北有濡水(即北易水),自然条件优越,经济相对发达。它的西北至西南一线是山岳地带,高山峻岭绵延数十里,西北约40公里有紫荆关,西南约15公里有下关,是一道天然屏障。总之,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地理位置的优越成为营建燕下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燕下都遗址是从本世纪20年代末开始发掘的,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发掘,其基本情况已经搞清,它包括有城池、宫殿、仓库、馆舍、手工业作坊、百工居地和贵族墓地等,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本人经过收集、整理、编辑后简要介绍如下: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公里,是现在已知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为一古河道隔开。
       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方形,东西4.5公里,南北4公里。城墙宽约40米,夯筑,至今地面仍保留有部分残垣。城市东、北、西三面各发现城门一座。南垣外以中易水为天然城壕,东、西两垣外则有人工河道为城壕,距北城墙1000多米的北易水,也起着城壕的作用。
       东城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横隔墙和一条自西垣外古河道中引来的分为南、北两枝的古河道。古河道南枝以北,包括北城墙以外的大片地段,有众多的宫殿基址,是宫殿区。古河道北枝东端为蓄水池,即《水经注.易水》所称的“金台陂”。这条河道可能是为解决宫殿区内用水和布置风景的需要而修挖的。蓄水塘湖的湖径约260米。在横隔墙和东垣北段、北垣上,各有突出于城垣的建筑基址一座,当属保护宫殿区的防御措施。在古河道南枝以南直抵南城垣的10多个地点,发现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文化层,是居民区。
       西城平面略作方形。该城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3.7公里,墙基宽亦40米左右,地面城垣保存较好,有的高达6.8米,宏伟壮观。该城北垣中部向外突出一块,俗称北斗城。城内堆积极少,可能是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郭城。郭城本应是城的外围,应建在城的四周,因燕下都南北为武水和濡水所限,不便于在南北扩建,所以在城西建郭城。


分享按钮>>.....鲍姓.....
>> 近现代燕姓其他地区烈士英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