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燕氏、燕姓》探讨(28)——《惠王继位》
- 中华燕氏网 2010-4-29 10:31:22 燕飞
28 惠王无能,临阵换将
编者: hbyc燕飞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子惠王立。这时燕国伐齐已达五年之久,取70余城,唯莒(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未下。乐毅围而不攻,以待时机。但初立的燕惠王对乐毅猜忌,改用骑劫为将代替乐毅。这一错误的决策导致了燕国伐齐的失败。对此,《史记.燕召公世家》、《史记.田单列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战国策.齐策六》、《战国策.燕策二》等均有记载,大体一致。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所记,燕惠王为太子时,就与乐毅不和。关于他们之间的恩怨,本人收集了这样一则故事,提供给大家,也许可以从中看出点什么。
有一天,燕国王宫里的内侍和卫兵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燕昭王为何一反常态,竟怒气汹汹地把太子打了二十大板。原来太子受了大夫骑劫的挑唆,向昭王进谗言,说大将乐毅费了三年工夫还打不下齐国的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是乐毅阴谋以恩德感化两地的齐国百姓,等齐民真归顺了,乐毅便可当上齐王。昭王始终认为乐毅是知己,一听此话便蹦了起来,给太子一顿好揍,指着太子的鼻子骂他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牲,说:“先王的仇是谁给咱们报的?乐毅的功劳简直没法说,咱们把它当作恩人还不够尊敬,你们还要说他的坏话!就是他真做了齐王,也是应该的。”
昭王责打了太子后,立即派使者拿节杖去见乐毅,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感动,对天起誓,情愿死也不接受封王的命令。此后,乐毅更加尽心尽力地为燕国效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惠王与乐毅之间的隔阂。齐将田单知道燕国君臣相疑,就利用这一矛盾,派人前往燕国进行反间活动,到处散布乐毅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联合齐国的残余势力在齐称王,只是齐人不肯归顺,他不急于攻克即墨,是养敌自重,等待时机;还散布说齐人害怕燕国换将,那样莒和即墨两城就守不住了。昏庸的燕惠王本来就疑忌乐毅,听到这些谣言,疑心更重,就派骑劫前往齐地指挥燕军,召乐毅回燕。乐毅担心被杀,便逃亡赵国,被封为望诸君。齐国视为光复旧业的最大障碍名将乐毅,就这样被燕惠王轻而易举地解职了。
骑劫平庸无能,并无军事才能,他代替乐毅为将,造成了燕国军心动摇。齐将田单为了激励齐军的士气,故意诱使骑劫犯错误,放出口风说:我们最害怕的就是燕国人割掉齐国俘虏的鼻子,把他们赶在队伍的前面,来跟我们作战,这样,即墨城里就会人心涣散,守不住了。骑劫果真依言而行,结果大大激怒了即墨守城的齐军。田单又派人四出散布说:“我们齐人最担心燕军发掘城外的祖坟,侮辱我们的祖先。你们要是这么做,即墨人就会伤心害怕,不愿死守了。”骑劫又依其言而行,挖齐人祖坟,焚烧齐人祖先尸骨,这更使齐人激发了与燕军拼死一战的决心。在双方军队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方面,燕军也开始明显地低于齐军。
即墨惨败燕军的易将已经预兆了燕军的不祥结局,而燕军在即墨遇到齐军的优秀将领田单更注定了燕军必将失败的归宿。齐将田单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他受任于危难之际,领导即墨军民抗燕,成功地将燕军拒守于即墨城外,使燕军不能越雷池一步。他看到齐军士气高涨,斗志旺盛,知道与燕军决战的时机到了,于是就散家财以犒劳将士,把自己的妻妾也编进队伍,以取得军民的信任和拥护。他还借用迷信的形式,在军队里挑选一个机灵的士兵装扮“神师”,谎称天神下凡相助齐军,借以坚定即墨军民抗燕的信心。决战前夕,他埋伏下精壮的铁甲士兵,令老弱残兵和妇女站在城上守城,遣使者假意向燕军联系投降事宜,认定投降条款。又令即墨的富家,携带重金送给燕军将领,请求保护家小。田单的种种麻痹手段果然收到奇效,燕军个个斗志涣散,警惕松懈。
与此同时,田单却在即墨城里积极进行战斗准备,他“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即墨之战是燕、齐双方成败兴衰的关键一战。田单用“火牛阵”一战而败燕军,骑劫为齐军所杀,燕军望风而逃,齐军很快就收复了失陷的70余城。这一年是公元前278年。
燕军的败北,是燕国衰落的开始。燕昭王、苏秦、乐毅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兴燕功业,就这样被昏庸无能的燕惠王、骑劫毁于一旦。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