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燕氏、燕姓》探讨(36)——燕国经济上
- 中华燕氏网 2010年6月8日 燕飞
36 燕国的经济——农业
编者: hbyc燕飞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前文对燕国八百余年的历史进行比较全面的叙述,本篇开始对燕国的经济与文化经过收集编辑整理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便于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燕国及其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众所周知,燕国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大约包括以燕山为界的山南地区、山北地区和冀东地区以及辽东地区。自然地貌既有山地和平原,也有丘陵和草原。其分布是山南地区以平原为主,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山北地区以草原为主,辽东地区以平原为主,牧业经济占主要地位;燕山地区和冀东地区处于农耕区和游牧区的过渡地带,同时兼有农业和牧业两种经济成分。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燕国经济的多样性特点:东部有渔盐之利,北部出产马牛羊,南部盛产黍稻粟菽,山地有铜铁矿冶,经济部门比较齐全。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燕国经济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存在并获得发展的。
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
近些年来,考古界在广袤的燕国领域范围内,都发现了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其出土地点为今北京地区、易县燕下都遗址、河北兴隆县及辽宁抚顺莲花堡等地。从出土的燕国铁农具看,不仅数量多,种类也不少,计有犁、、锄、镰、铲、耙、斧、三齿镐、二齿镐等。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农具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实物资料说明,铁制工具在燕国的农业生产中已占主导地位。农业中深耕细作、犁耕、中耕、整地保墒等操作技术的改进,都与铁器农具的普遍使用相关。铁制农具品种的增多和普遍的使用,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二、水利设施的兴修
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对水与农业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管子·禁藏》就说:“食之所生,水与土也”。《荀子·王制》更提出了通过水利工程趋利避害的主张,称:“修堤梁、通沟浍(大沟),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燕地河流众多,今之潮白河、永定河、拒马河、南易水和北滦河等,都位于燕国境内,为燕国兴修水利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燕国的水利工程,在幽州南界有督亢泽、督亢陌,在北京永定河流域有陶井,在燕南长城有易水堤防,在燕下都有运粮河。督亢的地望在燕南今涿州市、固安、定兴、高碑店一带,这是燕国农业的富饶地区。这里之所以富饶,就是督亢陌的土地可以得到督亢泽的浇灌。战国时期燕人挖掘水井比较普遍,在今北京陶然亭、清河、蔡公庄、宣武门、永定河河畔,发现了战国至西汉时的陶井多眼。陶井用多节陶圈套叠起来砌成,呈筒状,位于居住区的是饮水用井,位于田野的是灌溉用井。易水堤防位于易水沿岸,后来又由堤防扩建成为燕国的南长城,即所谓“易水长城”,既是燕国的军事设施,又是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燕下都武阳城的运粮河,是引水人工河,它和原来的水系濡水、易水相连接,是兼有灌溉、运输、防卫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于灌溉的推广,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三、农作物的种植
据《周礼·职方氏》所记、幽州“其谷宜三种”,郑玄注解“三种”是黍、稷、稻。黍,即为黍子,脱皮即为黏黄米;稷,即为粟(谷子),脱皮为小米。黍、稷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亦为北方居民主要的粮食品种。稻是喜水农作物,燕国有稻,种植于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在耕作技术的改进方面,如园圃、深耕、施肥、畜力挽犁等,史书上虽找不到燕国的相关记载,但燕作为一个与中原各国频频交往的大国,这些方面的改进应当存在,如田地中的陶井,当与“园圃”相关;铁犁铧的出土,说明燕人已经使用牛耕。燕国作为一个大国,粮食的储备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苏秦曾说燕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可支十年。这虽是夸辞,也多少反映了历史的真实。燕下都遗址发现有陶仓模型,起码证实了燕国粮仓和储粮制度的存在。
四、其它物产
燕国地跨燕山南北,东临渤海湾,盛产鱼、盐、枣、栗、桑、蓟等特产。《管子·地数》说“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可见燕国的海盐煮制业发达,堪与齐国并称,《战国策·燕策·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公》载燕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枣栗之实足食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史记·货殖列传》也说“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燕国枣栗的生产不仅产量大,而且专业性经营的程度相当高。除枣栗果树外,桑蚕的种植和生产也是燕国农业的重要部门,所谓燕地“田畜而事蚕”,是将畜牧业的生产与桑蚕的种植生产并称,反映出桑蚕的种植生产非常普遍。燕地还盛产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蓟有不同的品种,可以入药,传说食之能延年益寿,当时人称为“仙药”、“山精”。蓟城一名的来源,可能与蓟草相关。
分享按钮>>粤东全氏古代名人,粤东全氏始祖—全正奏
>>华氏宗亲网hszqw.com寻根志愿者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