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码头镇石碑村燕氏支谱序
- 中华燕氏网 2010-10-10 22:14:59 燕治平
祖谱者,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燕氏之源据史籍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实行“封邦建国”把其兄弟召公姬奭封于北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市)。后世奉为北燕国始祖。国亡之后,后世公族子孙就以国立姓遂为燕氏。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据先祖世代相传和吾族清代族谱记载,吾族属召公奭一脉。且喜吾族大码头裔孙尚存康熙二十六年,距今已三百余年之影谱。此亦,天之延吾燕氏一线祚也。观弧星,物换星移,百祥乃吾族始祖也,更正了我族始祖仲岱之说.
吾族据燕氏祖庙碑记载,广饶燕氏自明朝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始祖百祥与其侄肇基仲秀祖东迁离枣强,苦途跋涉到山东乐邑东北方(今广饶县)。艰苦垦翻立桑科庄。教耕牧,薪火传,载史册,永流芳。广饶燕氏历经沧桑,胤嗣繁昌,望族也。岁序更新族氏繁衍,分为三派,仲宾、仲岱、仲秀,立五庄,有桑科,西燕、东燕、石碑、房家。至同治八年宗祠在桑科落成,三派同祀于先祠,后屡经兵燹颠沛流离风流云散及自然灾害等,徙居颇多。于一四六六年明成化二年,吾族宪周公合同族人荣周公,文周公,由桑科迁西燕庄,后复自西燕庄相继徙居在一石碑旁遂建家著籍焉,即取名为石碑庄。
知我之系自宪周公开始记载,是吾族瓜瓞绵延于石碑庄,在清朝乾隆癸未年(一七六三年乾隆二十八年)。石碑、西燕、房家凡仲岱祖后裔同修影轴轮流奉祀。吾族亦修支轴奉祀。在大清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由串公之世孙景善公,合同吾族济公首创族谱,在咸丰十一年南捻抢攘谱牒灰烬,然父老传述犹能记忆,况旧轴尚存序昭序穆按轴详核。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荣周祖世孙曰琅,受父老之命,开始为吾族再修族谱。奈时光荏苒历经三十余年于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草谱初成,但未称钜典,故谨就草谱添增裔世名字,此后战争纷起烽火不断,社会动乱,无暇顾族谱续修之事。建国十四年后(一九六三年)绍孟、绍周、传铭冥思若不再传恐失统序,念及此时,吾族又进行了族谱续修。此次续修相隔四十四年之久。追念先祖吾等实为惭愧,家谱历经世道沧桑,在一九六六年文革运动期间,吾支族谱影轴俱已灰烬,幸有吾支世孙传铭常怀续修族谱之志,慎存草稿,于一九八七年与房家、西燕村共同重续族谱,续修多本与族人共存。至二零零二年,因以前资料所限,所修支谱内容欠缺,经本支父老共商议定,由吾支系世孙治平、传圣、传武再进行第五次族谱续修,众人皆欣然乐从,经多方考证查阅历史资料,重新续定。
迄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社会和谐,正是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之机。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谐家族和谐宗亲之宗旨。二零零八年中华首届燕氏宗亲联谊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我族有八名世孙代表山东省燕氏参加了会议,相继山东省广饶县也分别召开了燕氏宗亲联谊会,一次大规模的全国燕氏联谱续修工作全面展开,广饶燕氏也将以前分派族谱进行联谱辑为全册,体现同根同源血脉长。吾族长支若琏公在大明万历年间重迁居西燕庄另有支谱,现业合谱续修,再者吾族十二世孙际旺在大清道光年间因生活所迫外迁谋生,初迁青州黄家李爽村,后迁坡子村繁衍六代,现后裔认祖归宗。此次续修时势所需,吾思、吾梦、吾向往。
而今社会政通人和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因肩负公务调离故乡折居异地,移居他乡者多也,恐日久年远,不明期功亲疏则世序之次颠倒成其笑耳,况前人所修之谱皆沿其旧貌与现今世缘多有不妥,故此吾等与众父老磋商借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联谱续修之时机,把吾支谱作以详核,重新续定,尊重历史,更正前期传说,理顺世系,使后世代代添续永不乱矣。
端在今日,过此以往百祥始祖下世系,现已缕析条分,次序井然,庶乎后世不失追远之思也。乾坤之恩德,万古常照,昊天之深恩,终身不忘。祈祀先祖护佑子孙,永世昌盛。谱内祖考之名讳悉注,祖妣之姓氏亦尽详,若不而世远年湮,倘有泯没,则后世无所考核。
此次重修族谱,以顺应历史潮流,凝聚广大族人意愿为宗旨,就前谱作以下四点修改:(一)对养子、义子、遗腹子视同亲生子不宜偏私。(二)对移居他乡者志之,出嗣他人者清之,嗣子在生父名下仍列其名,以明亲疏。(三)根据男女平等之原则,男女同时载入族谱署其实名。(四)对历代为国为民有特殊贡献者简章备注。
谱成签序于吾,吾忆族谱者,收家合族聊疏为亲,敦仁孝之道于万事诚孝子顺孙所当致意者也。故敬溯源流,昭兹来许,若后昆有志继起多才以继吾志,如吾等继前辈之志焉,诚吾等所厚望也。是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二零零九年己丑年梅月
十七 治平
十八 世孙 传圣 谨志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