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主持人燕菲:金话筒是承担社会责任新起点

    中华燕氏网 2010-11-15 8:09:48 新浪传媒


       2010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当晚20件广播电视作品及20位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获奖。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节目作品《用荧屏讲述忠诚》栏目获得“金话筒播音主持人作品奖”。这不仅是武警、全军获得的第一个主持人作品奖,同时也是金话筒首次允许军事节目主持人参评。主持人燕菲获奖后表示,金话筒是对于业务上的充分肯定,获得金话筒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而对于未来的起点她将会更多的担负起社会责任。并计划筹备伤残军人基金,为那些为国致残或执行特殊使命致残的军人和武警官兵提供帮助。

  新浪传媒:当您听到获奖名单里您的名字的时候,站在台上您的心情如何?

  燕菲:说实话,当主持人在台上宣读我的名字,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燕菲,那一瞬间,我特别激动。

  从业已经20年了,金话筒一直是我业务上的追求。但是很奇怪,当我真正走到台前,当我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那么多双鼓励的眼睛,那种欣喜和激动一下子没有了,变得平静了。当时心里就响起一首歌《掌声响起》,它的歌词和旋律跟那时的我是特别的匹配。

  这20年来,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向老师们求教,尤其是我后来当兵到了部队,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面,在官兵里面不断提高和磨炼自己。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是属于我自己的,朋友们都清楚,金话筒奖有史以来第一次允许军事主持人参评,我很有幸代表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参评,而且第一次参加就获奖,这个奖不仅仅是对我业务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大官兵的肯定。这是我特别欣喜和骄傲的地方。

  但同时,当我从颁奖团队手中接过奖杯的时候,突然觉得一切都归零了。这个奖杯对我而言是责任,是使命,是新的开始,是未来无知的前景。

  新浪传媒:您此前与金话筒有什么样的渊源么?

  燕菲:说起金话筒,我跟它还是蛮有缘。“金话筒”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是“金话筒”让我走进了橄榄绿。

  15年前,我在河南电视台的时候,曾经受河南台的推荐参加金话筒奖评选,当时是获得了“全国百优双十佳主持人”,后来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大赛,得奖以后就到广院深造、上学,正是因为前面的荣誉,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招入伍。我们现在的节目平台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中国武警栏目。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警官,在确保部队宣传的同时,一定要有责任感、使命感。

  这15年当中对我来讲是大的飞跃,对于“金话筒”奖还是一个大的飞跃,当时它还是一个行业奖,我获得了“全国百优双十佳主持人”称号。15年以后,这个“金话筒”是中宣部批准,由广电协会承办的国家级奖项,奖项的提高对我们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15年前,我憧憬金话筒是因为我刚刚走上主持人的道路,希望在专业上面能够有专家的肯定、观众的认可。

  但是今天,当我真正捧着这个沉甸甸的“金话筒”的时候,真是心里感慨万千,这20年来,我在主持人工作方面的投入,在主持人方面的追求得到了专家评委老师们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讲是很大的欣慰,但是我也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作为武警部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黑除恶,应对突发事件,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一支部队,这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展现、宣传、挖掘,我的使命更重了,我以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把中国的武警栏目打造成精品栏目,也希望观众朋友能够多多支持我的节目。

  新浪传媒:这次拿到“金话筒”奖在业务上也算是一个巅峰了,下一步除了在业务方面的发展,还有其他什么样的规划吗?

  燕菲:当然有了。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除了你的本职工作角色以外,还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角色,我除了军人的身份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角色,就是中国残联的爱心大使。所以说最初做中国残联爱心大使的时候,是觉得他们是弱势群体,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但是当我真正走进他们的时候,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非常多的震撼。

  说起我与关爱残疾人事业的起源还是在刚刚闭幕的世博会上。纵观159年历史的世博会,第一次出现残疾人馆,就是在中国的上海。当时我受中国残联的邀请到馆里面去做爱心大使,参加一些活动。我去了之后,在现场就发现一个小姑娘坐着轮椅,她很单薄,没有观众的时候,她蜷缩在一起,甚至让我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但是一旦有观众,她的精气神、专业的范让我眼前一亮,用非常甜美的声音,“您好,欢迎您来到生命阳光馆!”

  当时我很好奇,上来跟她聊。我说小姑娘你是从哪儿来的?她说,我是馆里的志愿者,我从甘肃天水。尽管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做志愿者,那个小姑娘仍然特幸福的说,生命阳光馆就是我的家,每天看到有人进我的馆,我就会精神饱满,热情的给他介绍,我们残疾人馆,残疾人是如何生活的以及我们国家残疾人事业保障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参观游客听完了之后,会说谢谢,再见。而且还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她说,我在老家,大家都叫我拐子,离谁近了,他就会觉得我是不是有事求他。她说在生命阳光馆,觉得很平等,很受人尊重,有尊严。

  当时我的心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这个孩子说,你们不要以为残疾人就是让健全人捐款、捐物,事实上你们只要给予平等的认可,工作的舞台,我们真的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这个孩子还告诉了我,她来上海世博的一个梦想,她想利用她在上海世博认识的这些朋友、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她当地的一个福利院的孩子去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她当时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我听了之后心里非常不好受。她说,我虽然腿拐,但是我还能走路,你知道吗?在我们福利院有很多孩子是爬在地上的,因为他不能站起来,他要站起来就要买拐、买轮椅,这都需要钱,中国这么大,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虽然有残疾,但是我还可以自食其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所以这个非常瘦弱的孩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非常高大。

  这次获得“金话筒”奖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这次40支“金话筒”,40位爱心人士都能参与到关爱生命、关爱残疾人的帮助当中,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为他们寻求更宽阔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让他们也在展示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得到尊严。

  这可能是我们在完成好本职工作以外更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这次颁奖前后,我和很多主持人在交流,他们也都很赞成我这个想法,他们也都在不同程度的在当地投入到各地各样的爱心活动当中。爱心是主持人的共性,善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让我们把我们的善良和爱心汇成一条大河,这样我们的社会真的能幸福长远。

  新浪传媒:在未来残疾人的方面,你自己会做哪些具体的工作呢?有什么规划?  

        燕菲:其实残疾人事业最早起源于二战,二战之后的一些英国伤残军人自发组成了团体,号召关爱残疾人,随后,残疾人关爱事业迅速在全球各国组建起来,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近年来也是发展的非常迅速,在原中残联邓朴方同志以及现任党组书记王新宪、主席张海迪的努力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这一点我在上海世博会采访的时候深有感触。

  因为在现今残疾人群体当中,大多数的残疾朋友是先天性致残,但是有一类人是因公负伤,或者说是为国而伤。这些人就是我们的伤残军人,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警官,我责无旁贷,也义不容辞的为他们寻求一些帮助。

  在部队采访的时候,我经常了解到有一些因公负伤,或者在执行特殊任务当中致残的一些官兵们。比如森林部队,山上救火时,风向突变,有的战士为了掩护战友严重受伤,但是像这样的伤残军人,虽然军队有很好的政策,但毕竟费用是有限的。

  其实我们军队也是一个爱心大家庭,每年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会捐出他们的爱心,捐出善款去帮助汶川地震、洪涝灾害,冰雪严重灾害,乃至世界发生的发生的灾难,军队只要能献出爱心的他们从来都不错过。

  因此我就在想,能不能把军队的这份爱心积累起来,让他先去帮助身边的战友们、兄弟们,他们太不容易了。

  现在我把我这个想法也和有关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当然这个基金的设立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心,只要我们真诚,只要我们执着,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结果的。看到这个“金话筒”,我觉得只要我持之以恒的做下去,那么这个基金,一定可以为我们的伤残将士们解决一份困难,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