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回归故里秘闻系列之一《朱德一篇忆母文》

    中华燕氏网 2011-1-3 0:34:44 新华网


    前言:十大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或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数职,日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身为元帅,即使想轻车简从,也少不了前呼后拥,声势浩大,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乡亲一旦提出过分要求——答应了,怕给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不答应,又怕乡亲背后说“忘恩负义”。然而,作为元帅,在乡情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情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坎坷,对家乡总是充满了思念之情。

                    朱德一篇忆母文,让世人永怀母亲之伟大

       元帅们多为少小离家,母亲往往是他们人生最早的导师。在当时,多数家庭都是父主外母主内,孩子们的童年都是在母亲的身边度过的。中国母亲勤劳智慧的品德,深深影响着儿时的元帅们。
      朱德元帅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回忆我的母亲》(原题目为《母亲的回忆》,1983年收入《朱德选集》时改为《回忆我的母亲》)的文章,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 
       朱德的生母钟氏(1858-1944),从小生长在极端贫困、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艺人家里。钟氏19岁嫁到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生朱德的前几分钟,她还在灶前煮饭。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着做饭。钟氏生有13个子女,由于生活艰难,有5个刚刚生下来就被溺死。朱德在两岁时被过继给大伯父。这样,朱德又多了一双养父母。钟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儿子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但因处于抗战时期,朱德担任八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要职,未能如愿。1944年2月15日,她以86岁高龄辞世。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延安各界10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母亲去世,朱德十分悲痛,于百忙中写下了《母亲的回忆》一文。几十年之后,一名外国记者问朱德:“您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朱德在文中回忆道: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直到母亲去世,多年未见母亲,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朱德在文中写道:“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文章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50多年没有回去过。1960年,他唯一一次回到了自己的故里。
       在家乡,朱德一边热情地和亲友们叙家常,一边走走看看。他缓步走到院坝右边那盘大石磨前,深情地说:“小时候我在家点着桐油灯读书,母亲就在月光下推豌豆粉为我们做凉粉,推麦面为我们做面条。母亲一生辛劳、慈爱,我没尽到孝心啊!”
       出了院坝,朱德到屋后祖坟前默立了两分钟,又摸了摸当年曾被他当做单杠架而今已挺拔入云的双柏树。随后,他来到母亲的墓碑前祭拜。
       钟氏的墓地,就在琳琅山下柏林嘴朱德父母故居西南不远处的一片柏树林里。墓地很宽,有专门的祭拜台。在祭拜台的前面,有一大理石碑座,背面刻有当年《解放日报》刊发的中共中央悼念钟氏逝世活动的消息,正面刻的是朱德写的悼文《回忆我的母亲》。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