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回归故里秘闻系列之二《陈毅小说寄深情》

    中华燕氏网 2011年1月7日 新华网


                         陈毅对母亲充满着敬爱,离家后仍常常思念

       1925年7月,陈毅将这种心情写进了一篇叫《归来的儿子》的小说里,以曲秋的笔名在郑振铎所编的《小说月报》1926年第6号上发表。小说叙述主人公鸿儿出远门未归,其母痛念之情。陈毅笔下的母亲,身材矮小、体质脆弱、易于感伤。在独生子鸿儿远游之后不到一年,丈夫仙逝,她终日盼鸿儿早归。陈毅写成这篇小说之后,便将其搁置一边。初秋搬家时,他从旧纸堆里发现此作,才拿出去发表。作品中鸿儿的母亲,有陈毅母亲的影子,鸿儿也有他自己的影子。陈毅于1925年10月在北京潼川馆挥毫写道:“我心上有一个结,永远也解不开,这结便是我的薄命母亲打下的。我算计我发狂似的跑了出来,南去北来,又是两年了。我抛弃了母亲。”因从旧纸堆里拣出此作,便又“追念当日在乡中伴母时的奋发的心境”,所以在翻阅自己几十篇诗文的时候,终舍不得放下这《归来的儿子》,使“鸿儿与世人相见”。此时此刻,陈毅“想着远隔的父母令自己心中念念不已”。他激动地说:“我远隔山河的父母哟!我凭这一点‘念念’报偿你们养育的劬劳罢!” 
       陈毅对《归来的儿子》一文感情至深,一直不能忘怀。在10多年之后的抗战时期,他还向记者谈起《归来的儿子》,并表示“很想觅来再看看”。
       然而,战事繁忙,让元帅们无暇顾及家乡的母亲,有时纵有此心却无此力,就像朱德元帅说的那样,“没有机会为父母尽孝”。
       聂荣臻元帅早年离家的那一天,母亲把一坛醇酒埋在地下,准备用这坛酒为儿子学成返乡接风。可是,这一坛子酒,老人家一直未能取出来。聂荣臻的母亲和父亲在20世纪30年代就先后与世长辞。聂荣臻一别故乡,再也没有踏进翠竹掩映的石院子的大门。直到1955年5月,他去四川视察军工厂时,才顺便回到江津县城。

 


分享按钮>>2011年元但广东从化和佛冈QQ族群聚会参加人名单
>>欢迎大家访问安徽胡氏宗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