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燕红教授

    中华燕氏网 2011-5-27 5:59:01 南大网


                                            似曾相识“燕”归来
                           ——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燕红教授
                                                                        孙英杰/文

        燕红,女,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65年生,1983-1990年在内蒙古大学完成本科及硕士学习,1993年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并留校工作。1996-2005年分别在瑞士, 德国及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05年9月起为南京大学教授,2006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6-2007年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2008年起任无机学科副主任,现为化学化工学院公共仪器平台主任。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f骨干带头人。在国内外一流及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 余篇。

       笔者来到燕红老师的办公室时,她刚刚送走一批学生又马上开始了工作。见我到来,立即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我们的访谈在愉快又平和的气氛中开始了。
       在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页上,对燕红老师的介绍只有短短几行字。被问及个人经历时,她也只是笑答道:“我就是随便说说”,但听着燕老师娓娓道来,我着实感受到了她对科研的追求,对机会的把握,对实验的执着,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工作的热爱。

                                  南京大学——梦想一直在延续

       在外人眼里,化学似乎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深陷其中”的燕红却无法自拔。“你真正走进它,就会发现其间无穷的魅力,科学引领人类去认识未知的世界。”怀着对化学极大的兴趣,她在内蒙古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习,为日后的深造及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硕士毕业时,燕红要在留在内蒙古工作和来南大读博之间做出一个选择。她说,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傻得像博士,穷得像教授。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同学们读博大多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于是,经过导师的推荐和自己一个星期的思索,燕红来到了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优良的学习环境,为燕红的成长提供了一方肥沃的土壤。图书馆、实验室,就像承载知识的诺亚方舟,唤起了一颗年轻心灵的求知欲望。“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在南大这片沃土中深深扎根,勤奋读书的风气,严谨的态度,还有恩师的关怀,都让燕红感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同时也有重重的压力。在读博的9个同学中,只有2个来自外校,其他都是南大本土的,她说,看到大家都很努力,她觉得自己需加倍才行,并且,作为唯一的一个女生,她必须更加全力以赴。3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燕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导师们都非常满意,她也因此获得了难得的留校机会。1993年至1995年,她在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磁共振室工作。

                                         路漫漫,异国的求索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燕红不满足现状,她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学点东西,有所成就。这也是当时年轻教师中的一种潮流。于是,为了不耽误国内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也为了实现自己走出国门深造的梦想,她义无反顾的辞职出国了。
       1996年,她第一次踏上了瑞士的土地,真正开始了异国的求索。而后又先后去了德国和美国。新的生活,让她感到新奇而陌生。她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努力适应,慢慢融入新的环境,并努力做到最好。在异国的大学里,他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文化氛围,也同时面临着另一种更加艰难的挑战。而在美国工业界的经历,是使她产生回国念头的重要原因。
       没有去美国之前,燕红想去美国看看,而到美国的时候美国经济已开始滑坡,一年后又发生911事件。在当时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她仍然找到了一份工业界的工作,但与大学的科研工作相比,差距颇大。她说,公司里的事情是为了盈利、赚钱,创新也要围绕盈利去做,比较狭隘。单调的工业界工作让燕红产生了莫大的失落感,她觉得一个人可以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但是相反的路就不太容易走。相比之下,自己还是喜欢大学,喜欢科研,喜欢创新。
       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和热爱,也带着在国外积累的丰富阅历,这个时候,燕红选择了回国。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在国外留学工作10年后,2005年燕红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南京大学。不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回国后的燕红是科研、教学、管理“三肩挑”。
回忆刚回国那段时间的心态,燕红老师感慨道,在国外,她感觉找不到自身价值的体现,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一分子。而在国内,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好好工作,肯定会有成绩。因为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的下一步发展是什么,明确自己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更能发挥自己的所长,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燕红希望工作能尽快上手,但是想迅速开展工作,适应环境,还必须克服重重困难。首先是观念不一样,当时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沟通是第一个摆在燕红面前的问题。其次是物质条件的缺乏。尽管学校尽了最大努力,但工作条件仍不够完备。四十平米的空间,二十平米做实验室,二十平米做办公室,就这样,燕红老师独立开张了。尽管在国外生活了近十年,但没有独立工作的经验, 回来后一切从头开始,重新学习, 对她也是一个考验。
       就像她自己所说的,人总是会适应的,只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脱壳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燕红花了两年的时间适应了国内的环境,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能吃苦的精神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回国四年来她的课题小组已成规模,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结果,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了近20篇学术论文,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现在是化学化工学院的教授、博导。
       说到这,我看到了燕红老师脸上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岁月积淀下的睿智。

                                      将科学视为生命的女“海归”

       燕红老师说,如果想要在科研领域做出成绩,就一定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她几乎将科研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她曾经是体育健将,羽毛球、排球打得都还不错,但她现在很少有时间去打球了。
       燕红老师认为,在科研领域,男性女性在天分上没有太多的差别。燕红的女性同学、同事及师姐妹们都在各自的化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她说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曾经的国外工作经历,也让她能够有机会去比较国内外女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环境。她告诉我,美国在科研基金申请和单位雇人上对女性有倾斜政策,这对女科研工作者的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她很希望国内也能够更加重视对女科研工作者的培养,营造更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成长的环境。
多年的科研修炼了燕红独立、干练、细致、严谨的性格,在教学方面,她希望将自己的经验都能很快的全部传给学生,把自己摸索了这么多年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少走一些弯路,且不束缚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
       在采访的最后,燕红老师说起她的人生感悟。“其实,做科研很辛苦,尽管有多次机会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安逸,但是对科研的热情让我一直保持下去。而且,能够十几年都坚持着一根主线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做研究,每天都要想和做新的东西。”
       燕红老师就像一只归来的燕子,在祖国的科研天空里用自己坚毅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带着自己的倔强,也带着外面世界的风采。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看似枯燥的科研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精神,有这样一种追求支撑着像燕红老师一样的人,将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了对科研工作孜孜不倦的探索之中,完成了理想,升华了人生。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