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会在第二届燕氏宗亲联谊会上的发言
- 中华燕氏网 2011年10月15日 燕彦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
我是江苏的燕彦,今天我代表江苏燕氏宗亲发言,实感机会难得,深感荣兴,倍感亲切。我们来参加家族会议主要是来学习的,特别是学习山东广绕燕氏英雄、燕氏楷模、生铁蛋子燕文炳先人热爱家族、热爱宗亲、不顾生死、不怕酷刑、不怕煎熬的高尚气节,为真理而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终生学习和怀念。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华燕氏源燕国,天下一国同根生》。
我讲四个问题:
一、什么叫家谱,什么叫姓氏。
二、江苏燕氏现状,寻根问祖及迁徙情况。
三、组织活动情况。
四、几条建议和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叫家谱?它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姓氏,姓氏的作用是什么?
所谓家谱,①家谱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②国家文化部办公厅(2001)29号文关于协会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批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档案局(1984)7号文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
所谓姓氏——姓氏是人根,姓氏是祖先魂,姓氏是生命信息注入的载体,姓氏是血肉灵魂化一的根本,姓氏是生身双亲的养育之恩,姓氏是双亲系谱的遗传基因,姓氏是先天天地生命场……姓氏是家,姓氏是国,姓氏是祖,姓氏是道统,姓氏是钢纪,姓氏是天人合一,姓氏是血缘纽带,姓氏是文化的纽带,姓氏是疆域的纽带,姓氏是精神的纽带,姓氏创立了中华文明,缔造了中华民族。
只有人才有姓,立姓,自命为人,以别于兽。人所始出,生于姥母,从此有姓。立姓为人伦之始,人文之始,文明之始,中华之始。
“姓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先解释“姓”字的组成,从妇女生孩子开始便有姓。
二、江苏燕氏现状,寻根问祖及迁徙情况。
(1)现状:江苏燕氏族谱分东西两房,东房“招贤堂”,西房“树德堂”。根据沛县城西燕庄出土祖碑记载,西房确系一脉相通,1962年续修族谱时,东西两房合为一体,统一班世,统为“招贤堂”,现已排至20余世,总人口约两万人(男、女),绝大部分宗亲居住在沛县,其次分布在山东、滕州、平邑、枣庄、曲阜、单县、费县、安徽毫州以及沿海地区和国外定居的少部分宗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革命光荣牺牲的宗亲统计25人之多,占全县牺牲总人数1487人的15.8‰,就义时,昂首濶步,写下了壮丽的诗篇,有的因战而死,有的被刺刀捅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铡刀把人头铡掉,是可忍孰不可忍,但就义时还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有位荣军名叫燕敦清,家住沛县燕集村,在战斗中被敌人打掉一个睾丸,仍坚持和日本鬼子战斗到底,直到胜利,转业后在家务农。他活到92岁,去年因病去世。以上宗亲都是自明嘉靖年间迁沛至今已有480余年。
(2)寻根问祖及迁徙情况:1999年续修族谱时,委派宗亲燕侠、守诚、存耀三人,爬山涉水,不辞劳苦,前往山西洪洞县寻根问祖,多方采访,受到当地政府和政协的大力协助。在寻根问祖的过程中,首先向燕氏先祖祭拜,随心捐资,以表示对老先祖的思念之情。其次对重要的场馆、碑石等拍照。此外,还写了一篇《寻根问祖纪实》印在族谱序言卷,永作纪念。
拍照:一是拍照“古槐后裔姓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遗址纪念馆陈列的迁民姓氏中第二行左起第十二个字为“燕氏”。此馆系国家AAAA级祭祖园。 二是燕氏的列祖列宗碑在纪念馆祭祖堂中列第一供橱。
参观祭祖园匾额和楹联:楹联共26首,其中山西洪洞方家燕森甫老先生亲笔题写为祭祖堂门楼楹联两首:“祭奠通四海树荫万里,祖德蔽九州谱归一堂”。意思是:这座平凡的祭祖堂里,祭奠活动,连接着五湖四海,牵动着赤子之心,好似古槐,能遮荫万里。那些移他乡迁八方古槐先祖,开拓疆土,繁衍生息,遍布九州大地,寻根追宗毕归于一堂。
另一首楹联:“开拓疆土,筚路蓝缕启山野,报本溯源,铭功昭德兴中华。”意思是:当年被迫迁离家乡的先辈,驾着柴车,带着简陋的家当,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国家需要的地方开疆拓荒,艰苦创业,奋斗在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野上。现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应该报答祖先的恩德,宣扬他们的功劳和精神。
迁徙情况:正如山西洪洞县县长在2001年4月5日祭祖节讲到:“洪洞移民,从洪武初年(1369年)至永乐15年(1417年)历时50年,仅正史有记载的大规模的移民18次之多,人数近百万,迁民地域分布18个省市,500余县,涉及800余姓,包括汉、满、回三大民族,声势之大,范围之广,堪称旷古绝今。明初的移民,属官方移民,带有很大的强制性,移民历史就是一部移民的悲壮的血泪史,于是大槐树就成了古槐后裔心中的家,认祖归宗的根。”不禁想起老年人讲过一个移民典故(略)。
珍藏族谱:2006年4月28日我宗亲联谊会,委派燕金顺先生,系解放军团级干部转业地方工作的,没花分文将1999年新修编族谱一部亲送山西大槐树纪念馆收藏,当时馆存燕氏族谱是唯一的一部,纪念馆对藏谱评价很高:“燕氏族谱为大槐树迁民史实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对研究中华谱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并颁发荣誉证书,以资谢旌。”
另一部是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1-3卷,首卷世系图,现被南京市图书馆收藏。
三、组织活动情况
1990年江苏沛县燕氏家族在沛县老县长享受地市级待遇的离休老干部燕公敦厚亲自组建开展活动,他德高望重,14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1978年,他参加了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棉花先进县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并同中央领导人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合影留念。此照片宽约40公分,长约1米,现仍保存完好。1999年他领修族谱时,将此照片有关部分印在族谱序言卷,提升族谱的知名度,升华燕氏族谱的特色和地位。
2006年组建了江苏沛县燕氏宗亲联谊会,吸收会员50人,领导班子由9人组成,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委员6人,下设五个小组,组长由委员兼任,为弘扬招贤之风,加强团结,融合亲情,有序的开展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红白喜事、婚丧嫁娶,有病探亲,慰问救助均作了明确规定。每年春节前聚会一次,会员全体参加,另外还聘请德高望重的特约代表10人参加聚会,除拜年外,倾听他们的意见。聚会时,总结一年活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公布帐目,革命传统教育和家族教育,提高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建立和谐家族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每年聚会,中华副会长燕涛前往参加祝贺和慰问,副会长燕良元在百忙之中亲临沛县指导工作,我们的活动,得到了他们的关心、支持和肯定,在这里我代表江苏燕氏宗亲对燕涛、良元二位副会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几条建议和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燕氏的源流和始祖:
燕氏源出有三:
A、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是周朝的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奭于燕,建立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市),历史是与河南延津一带的燕国相区别,称作北燕。召公奭派大儿子姬克遂去管理燕国的国政,自己留在国都镐京辅政。召公大儿子的后代世袭燕君43代800余年,后燕国被秦所灭。燕国公族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姓,称燕姓。周朝天王姓姬,召公奭之父姓姬,一随天王姓姬,二是居在姬水。
B、出自姞姓,以国名为氏。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倏的,商朝时被封于燕(今河南延津以北),建立燕国,历史上为蓟地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后来南燕灭国,伯倏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命姓称燕姓。
C、出自北方古代鲜卑族有燕氏。
得姓始祖:姓姬,名奭,也叫召分奭,召康公,召伯。召公来源:先封姬奭陕西召地,为民办事,在百姓中威信很高,被群众封为召公奭,召公是尊称。(如刘邦也称沛公)
我国的燕氏家谱,是以国为姓氏,而燕国又因燕山而得名。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的周室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燕”。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始皇所灭。从此,燕国的公祖就以故国号为姓,世称燕氏。燕氏的得姓大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
总而言之,先秦时期的南燕、北燕,虽是不同的两个国家,但追根溯源均为黄帝的姬姓后裔,典型的北方姓氏。战国时,燕姓来源繁杂,可以说民族大融合的姓氏代表。现在我深深体会到:人的一生官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而惟独姓燕是永恒不变的。
(2)燕氏的郡望和堂号: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郡望,什么叫堂号。郡望——在某地市县或区域有威望有影响的家族。堂号——姓氏家族的名称。
燕氏的郡望上谷(河南)范阳(河北)。
燕氏以“招贤”为堂号。招贤典出:战国时期,燕昭王要振兴燕国,就以优厚的待遇向天下招贤。许多贤士,如外交家、军事家、政治家……从四面八方奔赴燕国。燕国于是得到振兴。至今3000多年,“招贤”这一方针举措新中国至今仍延用,世界今仍延用。可见方针之伟大正确。现在用“招贤堂”为中华燕氏堂号,我认为是恰当的。历史学家,姓氏学家在《百家姓氏、堂号、楹联专註》和《宋三百大姓专註》两书中均注明燕氏堂号为“招贤堂”,分支的脉系堂号仍继续使用。
(3)燕氏图腾:什么叫图腾?图腾即族徽。(国有国徽,军有军徽,党有党徽……)燕氏图腾,用金文“燕”或甲骨文“燕”字为图腾。在宋三百大姓中刊登了燕氏图腾,它以金文“燕”为图腾,我又根据全国180个大姓图腾图案仿制一套,现在拿出,大家观赏。争取大家意见是否合适。
(4)新编《中华燕氏家训》把“得姓始祖”、“燕姓源流”、“堂号”、“图腾”、“名人录”、“统一班世”及家训内容统编一起,富有特色的燕氏家训。
解释一下,什么叫家训:燕氏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教导和教诲,对宗亲系统的宣传教育,有所遵循,全面提高宗亲素质,提升家族知名度和地位。我草拟了一份约170字的家训,予想抛砖引玉加速搞成。为什么这样重视家训呢?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峡两岸博鳌论坛会议上接见台湾知名人士钱复时所说:钱家出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等几十个科学家和院士,不但为中国,同时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与钱氏家训有关。钱氏家训中有这样两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这两句话与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同一道理。江泽民书记、李瑞环政协主席于2000年在上海召开的国家谱牒委员会时,亲临视察指导。江泽民还为贺氏宗谱题词“光宗耀祖”。
(5)不经家族协商同意,不准随便在网上或报刊杂志上发布不切实际的无把握的家族信息或资料,以免造成误会和影响。例如:中华燕氏通讯录上,第四页社会名流第五个名字“燕华浪子燕青的后裔”通讯录发下后,反响强烈,多人咨询,至今不知所措。
再者在家族内不通过协商不准随便提升班辈当长辈,否则造成血脉混乱,支系不清,甚至造成不安定。
以上发言,定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宗亲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1年10月3日
分享按钮>>堂上有宝树,这家准姓谢
>>上高晏氏攸叙堂天岭支始祖生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