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召公系列报道之十三:吴启民和甘棠苑
- 中华燕氏网 2011-11-30 18:29:42 刘安璋
今年(本文写于2001年)过春节时,看到《三门峡日报》上刊登的《甘棠苑记》,这篇不到千字的短文,喻意深刻,精炼流畅,吟诵数遍,深感情深意长,荡气回肠,作者爱国忧民之心,崇清尚廉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意将其文剪下,张贴于册。
没过多久,负责甘棠苑修建的齐英志先生为征询碑廊内容,在尚未竣工时就让我先睹为快。黄河旅游节正式对外开放后,我曾携同家人亲友数次前去观赏。优美秀丽,气势恢弘的建筑,让人目不暇给,美不胜收,寓情、意、教为一体的景点,使人们在充分享受愉悦同时,陶冶情操,受到启迪。看到这些,使我更加想见到这位甘棠苑的投资者,脑海中早已结识的“朋友”。
最近,应他相约,我又一次去到甘棠苑。当时,吴启民先生正在甘棠树下掩埋巨石,策划《甘棠诗》雕刻,衣着朴素。经人介绍,我们一见如故,被他热情接到客厅,从甘棠遗爱的传说谈到为官如何清正廉洁,从建苑初衷扯到今后设想,从家庭亲人说道学校社会,成了无所不谈的密友。
启民出生在以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双亲,特别是母亲对他一生影响最大,每每提及,他总是满含深情,眼睛发润。他清楚的记得,孩提时,母亲的衣衫内边总是缝上一个大布兜,在低头路边捡到一粒粮食她都要捡起来,装到布兜内带回家。吃饭时桌上掉个馍花,她都要用手捻起来吃了。她对子女总是反复教导,人在世上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吃饭时,如果有讨饭的上门,她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会将手中馍夹上咸菜给讨饭的吃。对于乡邻,更是乐善好助。父母亲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德深深刻在启民的脑海中,就是在他开矿致富以后,就象群众讲的发了大财,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以后,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朴实得优良品质,除过必要的,推辞不掉的应酬外,从不光顾酒店宾馆,高档消费可以说与他无缘。在建苑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天中午总是一碗羊肉泡馍,而被反观的老板誉为“喝羊汤的大款”。开苑后,他总是同工作人员一起在大伙上就餐。他是有钱舍不得花的“守财奴”吗?不是。家乡建校修路,资助困难学子,救济贫困邻里,兴办公益事业,那样都少不了他,光建甘棠苑就花费一千二百多万元,慷慨之举,有目共睹。
启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矿干起,现在已发展到有成千名工人,上亿元资产的召威公司。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内部管理日臻完善,除大事须他定夺外,管理技术人员会把生产安排得井井有条,毋须他费心劳神,然而建苑时从设计到施工,事事处处时时都须他操心。大到整体构思,小到一块石头的放置,他总是反复琢磨,广泛征询意见,然后定出方案。他曾外出到十几个省市参观学习,拜访名家,请来名工巧匠,精雕细刻,使甘棠苑建出自己特色,突出自己的特点。为此,比办企业要苦得多,累得多,但他觉得有意义。就说苑内迎面这块46000余斤重的巨石,就是他专程到南阳淅川一座深山选定的。据介绍,以前曾被国内十余个单位相中,但因装运难度太大未能如愿。启民想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反复协商出资八千由当地群众协助组昂到汽车上。为了运石,又修了数百米的山路。当请来的汽车司机来到现场,看到如此巨石,陡峭的山岭,崎岖的道路,就打起了退堂鼓,随行者也都沉默不语。启民这位“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硬汉子,决心一定再难的事也要设法干成,说通大伙,硬是把巨石装上了车。当车走过一座小桥时,桥毁车陷,又重新卸下,将车开出,把桥修好,又装上车,历时六天才运到风景区。请来铝厂的吊机,连住干了八个小时,才卸下运到现在的地方,总共花销近三万元。工程难度之大,由此可略见一斑。当我们站立在这块“大象无形”的巨石前,难道不被建设者为他付出的心血和巨大代价而深深感动吗?
现在到甘棠苑游览观赏,名家书法是它的点睛之处,为这座古香古色的建筑增添了许多韵味。但每幅作品多是破费周折,来之不易。吴启明先生是三门峡市政协常委,曾通过政协这条去到,敬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写苑名,但李瑞环同志严守政治局委员不准随意题词之规定,征得同意,让全国知名人士爱新觉罗.溥佐题写后让秘书寄来。范曾先生的书画闻名中外,价值连城,国内外慕名求字者络绎不绝,但能得到的极少。开始启民通过在天津市政协任职的老乡同范曾先生联系,因为以前曾有一些企业家、大款,拿着他的字画招摇过市,使他感到心灵上受到玷污,一听说又是企业家求字,就回答先拿六十万元见面再议,实想拒之门外。后来给他说明了建苑的目的。范先生派人专程到三门峡考察后,给他作了详细汇报,先后挥毫就是六幅书画,分文不取,正如范先生夫人所讲,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范老师倾其所有,创办了东方艺术研究院,剪彩时还专门给其启名发来请帖,特书:“人生相识,信有前缘。”从此二人成了忘年之交。
4月11日,甘棠苑正式对外开放,恰逢黄河旅游节,接着又是“五一节”黄金周,钟鼓楼前车水马龙,甘棠苑内游人如织,一个民营企业家兴办公益事业的崇高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的赞颂。看到听到这些,启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又在筹划着今后的蓝图:计划每年邀请一个省市著名的书画家来此搞一次笔会,把他们的作品向游人展出,丰富甘棠苑的文化内涵。如有可能在建议做上官苑和黄河楼,让国内外游客目睹一下母亲河的风采,进一步提高三门峡的知名度。
听到这些,我又一次被这位企业家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打动,被他的设想所吸引,我深信他会在新的世纪铸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特意撰写一首诗:“目睹诗文方识君,难得忧国爱民心。建苑创就千秋业,效法前贤铸忠魂”,让书法家石立桥先生写成书作,赠送于他,以表钦敬之意。
作者简介:刘安璋,河南陕县大营村人,曾任陕县文化局长、县教委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参与主编《陕县志》。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