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召公系列报道之十九:清逸甘棠苑

    中华燕氏网 2011-12-13 17:09:28 甘棠苑张晓


 

   

    位于黄河边的陕州古城,经过风霜雪雨之后,如今已是绿树成荫的滨河花园。在花园靠近黄河的地方,坐落着风景清逸雅致、文化底蕴深厚的甘棠苑。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蕴含的深厚文化,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甘棠苑,也称召公祠,为纪念廉正始祖召公而修建。召公是西周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昔日召公助武王伐纣,又辅佐成王继位,与周召二公分陕而治,召公治理陕邑。据《左传》记载,召公勤政爱民,体恤民情,下乡巡视了解民间疾苦,不劳烦百姓,栖身于甘棠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他秉公而断,使民无冤抑,把陕邑治理得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他这种清廉亲民的行为深入人心,后被《诗经》所记载。初次来到,就被甘棠苑的古朴典雅和雄伟壮观钟鼓楼所震撼,钟鼓楼由大青砖堆砌而成,门上方是书法家启公亲笔题写的“钟鼓楼”,范曾先生“江山万古、云浮千秋”的题字,大气勃发,气贯长虹。两边是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书写的楹联:“世长势短莫以势欺世,人多仁少须以仁择人”。

    初入城门,就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穿过小小的庭院,来到甘棠苑的正门,大门上方是爱新觉罗-傅佐所书“甘棠苑”三个大字,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题写着“召公遗爱”、“廉洁垂范”,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召公殿的正前方是三座洁白如玉,构建精巧的石拱桥,分别名曰“净心”、“静心”、“清心”,蕴含了建苑人吴启民先生的几多倡廉情怀,劝诫人们保持一颗平静之心,面对着充满诱惑的世界,要清心,不要因私欲而堕入罪恶深渊,寓教于乐,警世醒心。作为三门峡廉政建设基地,希望每一个参观者到此地的心灵能得到一次净化,荡污涤秽,唤回良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在雅致的小桥上,看着潺潺的流水,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的感觉,心,仿佛一下子变得纯净了。走过静心桥,映入眼帘的是召公高达6米的汉白玉塑像,这位以清廉勤政垂范后世的千古圣人,峨冠博带,双目炯炯有神,两袖清风,仿佛站在人世,观察世间蛀虫败类,使人望而生畏,顿生崇敬之意。清则无思,廉则生威,孔子曰:“其身正,不另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历史上不附权贵、执法如山以廉垂名的清官屡见不鲜,他们以身作则,捍卫法律的尊严。宋代的包拯说“秀才终为栋,精钢不做构”,体现了他的崇高气节。唐太宗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他非常重视百姓。他曾对群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喉以啖腹,腹饱而身弊。”还有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林伯渠、 朱德,基层干部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这些人值得我们赞扬,更值得如今每位共产党员的反思。

    苑里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氛围,飘逸着缕缕倡廉的清风。召公身后为大殿,殿内有艺术展,南有碑廊,左侧有遗爱阁,苑中八景引人注目,不仅景趣幽美,更突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处蕴含了浓厚的廉政精神。

    走进苑中一间雅致的茶社,一侧为招待客人的茶室,另一侧放置古色古香的古筝与国画用具,茶桌上摆放精致的茶具,置身于古朴凝重的艺术氛围中,内心也变得十分宁静,虽然没有世外桃源的闲适安逸,但却遥看芸芸众生。在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忙与嘈杂,有的只是内心的一份宁静、雅致,一杯清茶,袅袅婷婷。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或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高洁,释然,如山如雾,仿佛洗净凡尘的灵魂在出世与入世中挣扎异样的脆弱与顽强。苦茶,只一杯,或是“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的清心,或是“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的闲适,淡然,微苦,如水如风,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意境,在墨香与茶香的交错中卷起人生的哲理。

    走出茶社,看着苑内小桥流水,通幽曲径,醉客清亭,荷出浅水,古朴雅致的园林风情,感受“甘棠遗爱”召公精神,可以感触到在这里,没有过多的追求,没有刻意的喧嚣,安一份悠然之心,所谓名利、金钱、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过过眼烟云,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对构建人的爱戴之情。召公目送我们走出甘棠苑,也向人们上了一课,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党以廉而强。我们因沐浴了甘棠苑里的清风,气畅神清,心静如水。天地苍茫,任其行走,花开花落,静听参悟,在时光的流逝中去静默地面对一切,在纷繁的变化中去安然地蕴含一切。

    编者按:12月10日编者随中华燕氏宗亲会正副会长、秘书长一行前往河南省三门峡甘棠苑拜谒燕召公塑像,并与该苑的主人——中华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吴启民主任会晤。目睹甘棠苑的雄伟建筑,感慨良多。现借用该苑工作人员张晓同名新浪博文(点击可以进入原文)以飨读者。

此画是张晓所作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