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寻甘棠—扬州邵伯镇
- 中华燕氏网 2012年11月3日 甘棠网
邵伯镇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小镇,文人庙祠林立,四处可见宋元明清各代文人题字。庇于召公遗爱,当地民风朴直良善,有古风,却普遍对该镇的历史由来不甚了解。于是我们首先去了当地的镇政府文化站。文化部副站长盛情接待了我们,并赠与我们当地的乡志、民歌集等,让我们对邵伯镇的人文历史有了大致了解。邵伯镇,位于北纬32度31分3秒,东经119度26分11秒之间,濒京杭运河,南连双沟,北接昭关,东与静伙,杨庄为邻,西隔邵伯湖与邗江县相望,隶江都县,距县府所在地江都镇13公里,西南距扬州23公里。镇名邵伯,亦称甘棠和邵伯棣,因东晋太原十年(385年)官封太保太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棣而得名,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唐宋以后,日益兴盛,宋《元丰九域志》即有“邵伯镇”建制的记载。它是京杭运河线上名闻遐迩的文化古镇之一。邵伯镇有史以来,洪涝灾害严重,东晋谢安曾以治水兴农,受到邵伯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人民感于他“敬德保民”的精神,把他比作古圣邵伯,因此把该镇命名为邵伯镇。
历史文化名镇邵伯,自古为音乐之乡。二百多年前,被称为“本地乱弹”的扬州戏,最先就是由邵伯、宜陵、马家桥等地乡人“自集成班”发展起来的。后来的香火戏、花鼓戏有不少童女班社和优秀艺人,也都出自邵伯周边地区。与清代中叶的“十番鼓”、“扬州清音”一脉相承的民间器乐“小牌子”,一百多年前就盛行于邵伯,还影响到了下游许多乡镇,形成别具一格的水乡丝竹。以栽秧号子为代表的邵伯民歌,更是一株植根于邵伯湖畔质朴清新的奇葩。它是农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调剂精神缓解疲劳,自创自唱自娱的一种具有浓郁田野风味的文化活动形式。农民称这种活动为“打号子”,是“打”而不是“唱”。一个“打”字形象的与市井小调区别开来。它不像唱小曲那样潇洒抒情,低吟浅唱,而是在汗流浃背的劳动中迸发出来的那种既豪迈、又低沉的一种情感宣泄。小曲文雅,但多少沾染一些庸俗趣味;而号子虽然粗犷,但它洋溢着泥土的芬芳。
邵伯民歌是扬州民歌的源头之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创作和传唱过多少种号子了,难以考证。对于已经香飘四海,如今已经被定为扬州市歌的《茉莉花》,在邵伯至少已经流传了近三百年了。收集民歌历来是我国的优秀历史传统,而爱护和传播民歌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邵伯,是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文化古镇,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继续进行发掘的不仅仅是民歌,还有“六书”和“小牌子”,听说还有濒临失传的道教音乐等等。(《邵伯镇志》)
文化站副站长听说我们“甘棠网”是以考察并弘扬召公廉政为民的精神为目的的,立刻答应带领我们探访召公遗迹。从他兴致勃勃如数家珍的讲解中我们能看出他对召公文化发自内心的珍爱。从邵伯庙、谢公祠、邵伯棣到甘棠树、惠政桥、水铁牛,我们深深感动于召公“敬德保民”遗风的传承。印象最深的是藏于斗野亭的“水铁牛”。它原是谢安为防水患而命人浇筑沉于水底的祥物,用于辟邪。当地老百姓感于谢公“敬德保民”的甘棠精神,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仍坚持保存这一铁牛完整,只有牛角处略有伤痕。据当地的老人说,之前由于战乱,牛角遭损坏。但当地人民把断掉的牛角妥善存放,代代相传。待到盛世,条件充分了才把其拿出,在原处接好。这正体现了当地百姓对清廉爱民的好官的感念。百姓就如水铁牛腹下的小牛犊,受“敬德保民”的甘棠遗爱荫庇而茁壮生长。在原甘棠庙的旧址,我们邂逅了文化站原站长潘文祥。他就在此地养老,受院内老甘棠树的福泽荫庇,安享晚年。他有许多关于此地甘棠文化的极为珍贵的手稿,我们都如数记下。现抄录如下:
邵伯,古称甘棠,已有1600年的历史。晋谢安在邵伯筑棣,治水又利民,百姓受其利,享其惠,恩泽被民。邵伯人民为纪念谢安的恩德,借用西周召伯(古“召”与“邵”相通)的名字来作地方。在邵伯两字中融入了谢安的业绩,也融入了百姓的思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用“甘棠”二字来命名庙、祠、树、井、桥、义学,蕴含着一种深厚的情思,一庙、一祠、一树、一井、一义学总关情。乾隆皇帝在《邵伯镇》一诗中曾写下:“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邵伯颂棠阴。”这是多么高的赞誉啊!
甘棠庙、谢公祠
董醇所著《甘棠小志》云:然有此棣,即当有此祠。《元丰九域志》言:“甘棠庙即谢公祠也”。也就是说,棣、庙、祠为同一时期。原甘棠庙有庙碑,据《董山谷外集》记载为:“唐太时颜真卿书”。《雍正江都志》言:“甘棠庙旧祀晋太傅谢安,岁久庙塌,镇民肖像于五圣祠前殿,嘉庆元年,学使耿定向谓安宜正位于堂,檄扬州知府迁安像于后殿。到嘉靖六年(1523年),公祠尝改额曰车山书院。据此,两府言安石书院,谢公书院,当亦即此祠。”
国子监监丞沈珠曾写《迁谢公像记》:“太傅处大事,决大疑,当大难,成大功,咸不动声色,寻常谈话施措一一曲中,其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邵伯棣其一端也,礼有功德于民者勿废祀。”
古谢公祠面前有三个圆门,分别为:上有“谢公祠”,中为“文昌宫”,下为“车山书院”。祠堂前有门楼,祠堂外立两根旗杆,一对石狮分列两旁。
日本友人策彦周良,在仕曰遣明使时,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二月十二日,停留邵伯驿,曾拜访过谢公祠。他在诗文集《初渡集》中写道:“庙在驿外,庙中央按谢公像,题左右柱云:隐隐雷神居此地,辇辇轟圣像镇甘棠,庙额横揭:列仙通院,四个大字。又题柱有“龙吞沧海月,鹤伴华山云”“名刹红尘远,玄门白昼长”等,又或揭“洞府霞烟”四字。”拜毕,策彦周良偶做《邵伯庙诗》:“邵伯所憩有祖堂,古今往来慕德香。意是不求遗像肖,居民千载拜甘棠”,日本友人也和我们一样崇敬召公。
谢公祠的最后一进,七架梁,有房五间,中间三间为正殿。有一长长的神香圣案,放香烛,供品。正中有一木雕的神像龛一座,中有谢公像。两旁为太师椅。椅背上,窗扇格子下,屏门上皆刻有“晋太傅”三字。两块古碑分列嵌在祠堂外两侧墙内,每年春秋两季都有祭拜活动。
谢公祠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元末谢安的后裔谢桂,听说邵伯有先祖太傅祠,因避战乱,从苏州迁居到邵伯,现在邵伯的谢姓大多为谢安的后裔。
甘棠树
古甘棠庙前植有甘棠树,现有的甘棠树是明洪武年间,邵伯在原甘棠庙的旧址设巡检司,在司署门口补植了一颗甘棠树,这稀少的甘棠树长得老枝枯干,皮老如鳞,夏日浓荫蔽日,树叶质润特厚。当你仰望高耸挺拔参天摩云的风姿时,你心里一定充满赞美和崇敬之情,当你看到那郁郁葱葱,冬干虬枝的甘棠古树,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思念谢公,它见证了谢公筑棣为民的功绩。
甘棠树,即为棠树,学名叫君迁子。几年前经南京林业大学分类学教授,取树年轮测定为七百多年的古树名木,生长在邵伯土地上的甘棠,是邵伯人民心中的丰碑。
为何取甘棠做树名呢?甘棠之义出自《诗经·召南·甘棠》诗篇,表达西周之初召公死后,人民对他的思念。有歌谣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邵伯所苃。蔽芾甘棠,勿剪勿败,邵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邵伯所说。”可见邵伯深入人心,受人尊崇。《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说到:“武王灭纣之后,封召公子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有一位诗人曾在《卜算子·甘棠树》中写道:“永忆谢公勋,共植甘棠树,今日渔歌唱晚烟,似颂歧周赋。”可见邵伯人民用“甘棠”来称颂太傅谢安惠政于民太恰当了。古代邵伯镇亦称甘棠镇,邵伯湖又叫甘棠湖,棠湖,邵伯棣自然就叫甘棠棣了。
甘棠树是当地稀少的落叶参木,不易生长。夏日开小黄花,类似桂花,传说甘棠树有三异:一曰华而不实,二曰无风自动,三曰先开后合,实在称奇。
甘棠义井 惠民井
蒋桂同在《清平乐·甘棠古迹》中写道:谢公承禹,世代传佳誉,治理洪流曾伏虎,郁郁甘棠千古。”邵伯人民称颂谢公,将比作治水圣人大禹。谢安筑棣后逐步形成集镇。镇民饮水不便,谢公就在镇内凿井取水,造福于民。相传,邵伯镇北头,紧靠堤下的的潘家巷就有一古井,为谢公筑棣时所凿。每当镇民从井里汲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露时,自然就饮水思源,怎能忘记谢公的恩德呢。镇民遂取名“惠民井”(义民井)。到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颁剃发令。五月,讯传到邵伯,明诸生张尔中,字映发,深以剃发为耻,遂投井而死,后人缭之垣,护之以栏,颜曰“甘棠义井”由徐程山书写,现义井已填毁,石井栏尚存。
惠政桥
古邵伯湖畔有一古刹——梵行禅院,俗称西寺。古寺为晋宁康三年(383)年僧人行密所建,明洪武初,以寺基为水驿。三年(1370年)僧人妙用迁寺于惠政桥西。
惠政桥,砖石结构,跨铁牛港。桥在西寺东,俗称西寺桥,亦叫隐棠桥。因东晋谢安施政惠民而得此桥名,这是邵伯人民怀念谢公,感其恩德的又一历史见证,1958年因建船而毁。
甘棠义学
清《甘棠德志》言:“义学创于顺治三年(1646年),先世必昌公偕潘,蒋两绅士有事,厅后本茅屋,迨汝梅公易以瓦,乾隆初,屋颇倾坯,前厅蒋春和修,后宇龚联甲修,义学位于镇中(土真)巷之南,竹巷之北,紧靠双旗杆。义学为免费教育,面向穷苦镇民,为当地培养人才,这乃实属善举。人们办义学自然是受谢公惠政于民思想的熏陶和影响,自然而然的就加上甘棠二字。
义学遗踪难寻,但甘棠义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笔者曾在邵伯镇居民的楼房前廊,见过甘棠义学石碑一块。
嘉靖十四年(1809年),镇北蟾宫巷由里人捐资共建博爱堂,那里也兼设义学,邵伯办义学之风可谓甚矣。
历朝历代镇民都不忘谢公之恩,留下了不少甘棠遗迹,以表景仰之情。时至今日,恩重如山的谢公在人民心目中仍然是崇高伟大的。现在邵伯人仍然用甘棠二字来抒发情愫,邵伯镇用甘棠来命名的有:甘棠桥,甘棠路,甘棠社区,甘棠宾馆,甘棠饭庄,甘棠古乐队等等。不少店名、厂名、商标都用上甘棠。
这正是:甘棠遗迹人传颂,谢傅丰功世仰贤。
分享按钮>>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教师阎梁
>>教授,博导 阎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