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集团董事长燕志富参观第二十四届中国制冷展

    中华燕氏网 2013-4-17 18:38:17 百川网


 

    4月8日,公司董事长燕志富和总工程师李忠茂一行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观了中国制冷展,每年一届的中国制冷展在上海再现精彩。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各级政府与企业搭建节能减排的桥梁与纽带,为房地业寻找新的生机和活力,引导更多的制冷、暖通、楼宇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从中找到更多的商机,促进制冷、暖通空调制冷系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2013年中国制冷(上海)展览会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展示高科技舞台,而且是一个热门的采购交易交流平台。展会优越的地理位置、声势浩大的宣传计划、规范细致的展览流程,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贸易商、代理商、工程商,掀起一场火爆异常的买供热潮。展会还将为参展企业分析行业现行的发展趋势、解读新政策的指导内涵,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观结束后,董事长表示,公司今后要加大铜管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研发一些适用新客户的产品,拓展销售渠道。铜管的使用触及到各个领域,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将提供不可多得的机遇。

    4月9日,公司董事长燕志富和总工程师李忠茂在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中国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

    会上讨论通过海水淡化铜管产业联盟协议书,由联盟理事长曹建国宣布联盟成立,并由中国金属加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世光和浙江科技厅副厅长为“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副秘书长兼铜业部主任王碧文兼任此次“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中心主任。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水淡化铜管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4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上,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被选举为“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董事长燕志富被选为第一届理事并在“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上签字。
    “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铜加工行业首个铜管加工产业联盟,旨在进一步促进海水淡化用铜管的技术创新,利用“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加速产业链的建立,形成并提升我国海水利用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解决我国自主海水利用工程用铜管技术升级和尚待成熟等问题。为我国海水淡化选用热法进行处理提供铜管方面的保障。

    据了解,我国是淡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国家,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08个城市严重缺水。近年来中国海水淡化产业迅速发展,对冷凝用铜合金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003年中国利用海水淡化为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提供冷却水达330亿立方米,已建成运行的海水淡化装置日产量达到3.1万立方米,2005年海水淡化装置产量为10~15万吨/日,正在规划建设的工程生产能力约为38.1万立方米/日,年冷凝管需求量约4万吨。国家将海水淡化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并制定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规划2010年中国海水淡化量达到80~100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550亿立方米/年,海水淡化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16~24%,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2020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50~300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海水对解决沿海缺水问题的贡献率将达到26~37%。为达到2010年规划目标需投资416~560亿元;实现2020年目标需投资280~380亿元。中国是继美、日、韩之后世界少数几个掌握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在蒸馏法、反渗透两项海水淡化技术领域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中国海水淡化成本比国外低30%,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将加快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地数十个日产5万吨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及日产1万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发展10万吨级的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装备和海水预处理技术,增强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国外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铜合金热交换器管的生产和研发,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生产技术都领先我国,代表企业有:德国KME、日本神户制钢等。我国该产业总的情况是:企业规模小,总产能不足,生产技术和装备先进与落后并存,产品质量急待提高,主要工作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组建产业联盟,做大做强。

    此次“海水淡化铜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和公司的加入,被选为理事单位,为公司的铜合金冷凝管的规划投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可靠的技术升级信息的支持。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迅速开展已定好的各项工作,确保铜合金冷凝管建设工期,并迅速达产,供给市场。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