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百家姓(6)《杨朱秦尤许》

    中华燕氏网 2013-6-19 20:33:45 钱文忠


     杨姓在中国姓氏的排行超过大多人的想象,排行第六位,人口4000万,占全国人口2.2%。杨姓真的是一个大姓,是古老而复杂的大姓,来源众多了,而且很精彩。

    第一,一支主要的出自姬姓,还是皇帝之后,西周王族之后。西周的周康王封了一个同宗室的人,封在杨国,在今天洪洞县的周围,这是一支姬姓杨氏。从来书上没有提到过“姞”姓,因为考古发现,挖出一个青铜壶,壶上有两个字“杨姞”,许多学者考证出来,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姞姓的杨国,文献上没有记载,而且比姬姓杨国还要早,那么他的后代也姓杨,这一支也在山西洪洞附近。
    第二,出自扬姓,后来改成了杨。
    第三,赐姓,隋朝的皇帝姓杨,当然这一支有很多兄弟民族的血统,后来就把许多有功之臣赐姓为杨,这很多。
    第四,改姓,有很多姓杨的,是从别的姓改过来的。
    第五,兄弟民族有杨姓,比如氐族,白族、纳西族、苗族、回族的杨姓都出过很多人物,非常有名。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杨姓很多,蒙古族、朝鲜族、拉祜族、侗族等都有杨姓。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天山西境内,这个毫无疑问,但是也想别的姓一样,随着战乱,随着民族大迁移,迁徙到很多地方。今天的杨姓在湖南很多,但是我们要知道湖南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地区,在明朝初年基本找不到什么人,因为朱元璋、朱洪武当年血洗湖南,后来是江西、浙江的杨姓大规模的移民,进入湖南,所以那一片的杨姓,基本来自江西和浙江。
    作为大姓,杨姓的名人数不胜数,太多的典故和杨姓有关,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不熟悉的,大家都听过: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做中药的,北方乐家的同仁堂,南方胡雪岩创办的胡庆余堂,这句话也不全。因为还有一个中间的,中有四知堂,这就和杨姓有关,在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士叫杨震,他在108年的时候,到东莱当太守,路过昌邑这个地方,昌邑的县令叫王密,这个王密是杨震举荐的人,杨震对他有恩,王密对杨震也非常感谢,所以就来拜访他。他知道杨震为人正直,不喜欢张扬,就带着十斤黄金,相送给杨震,杨震开口就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就说:“暮夜无知者。”接着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就是有名四知典故,就成为杨氏的重要堂号。四知堂,这个堂号后来在汝州,也就是在中原被杨氏后人,用来作为自己药铺的店名。

    朱,姓是中华大姓,来源及其复杂。
    第一,颛顼帝之后,颛顼帝的一支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大致相当于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或者说在今天的山东费县、邹城、滕州、金乡、济宁这一带。它是鲁国的附庸国,建都的地方叫邾,这个国家被灭了以后,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他的子孙后代,因为国家被灭了,因为繁体字一边是个邑字,现在国家没了,就把这个旁拿掉了,变成了朱。第二种说法是,因为邾国的诸侯的旁系子孙,为了表示和嫡长子的区别,就边旁去掉了,变成了朱,反正这一支是从邾姓过了的。
    第二,出自齐姓,是尧帝的嫡长子丹朱之后,用朱为姓。
    第三,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他有个裔孙叫朱晖,当然他应该姓子,后来灭国之后逃出去了,改为朱氏。
    第四,少数民族改汉姓,比如鲜卑族的朱可浑氏,改为朱氏,他的姓源比较复杂。
    朱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境内,比较偏东,后来随着战乱开始南迁,唐朝末年迁到湖南,朱葆光,这个是北比较明确的,而朱姓东晋的时候,还有一个叫朱玮的,从湖南迁到了今天的江西。这一支出了朱熹,这样的朱姓很早就分布到全国各地。在历史上南方的朱姓色彩很明显,朱姓一直是南方四大姓之一,到了明朝就是国姓了,而且朱元璋分封诸子,到各地当王,所以朱姓散布全国。朱姓在历史是非常显赫的姓氏,因为称帝的就有21个,而从堂号可以看出朱姓的辉煌,白鹿堂,是朱熹的后代,因为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还有叫居敬堂,是因为朱熹讲学时候用了,循序渐进,居敬持志作为教学宗旨。朱姓还有一个很普遍的堂号,这个堂号很奇怪叫折槛堂,这个堂的人很多,里面有个典故,汉代有个很小的官叫朱云,当时一个奸臣叫张禹,这个人很厉害,谁也惹不起,而这个朱云,居然上书皇帝要求杀张禹,这样就触怒了皇帝,皇帝是很宠信张禹的,就下令把朱云拖出去砍头。朱云面不改色还滔滔不绝的向皇帝诉说张禹的罪状,刽子手就把朱云拖走,朱云是个文弱的人,被刽子手一拖就倒地了,手扒着门槛还不被拖走,还在和皇帝讲道理,最后把门槛掰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一看,这人太忠心了太拧了,不畏强暴,就下令不杀了,并且奖励了朱云。事完了以后,大家一看门槛断了,就建议修修吧,蛮昏庸的皇帝这个时候蛮清醒,说不要修了,就留着吧,可以让我检讨自己,可以多听忠言,并且号召官员们都向朱云学习。留着这个门槛叫折槛,所以朱氏有折槛堂基本都是朱云的后代。朱姓排在第十三位,人口1500万,占全国人口1.2%。

    秦,姓的来源不算太复杂。
    第一,舜帝有七个朋友,其中一个叫秦不虚,说明舜的时候,就已经有秦姓了。
    第二,嬴姓的后代,因为嬴姓当时被封在秦国,就是今天甘肃天水那一带,秦国灭亡以后,嬴姓以秦为姓,大量、基本都改姓秦了。
    第三,源于姬姓,周文王有个后代封在秦邑。
    第四,其他民族的改姓,比如蒙族族穆奇德氏,金朝的抹捻氏,还有清朝的穆额氏,都改成姓秦了。
    在古代,罗马叫大秦,罗马帝国有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或者海上丝绸之路,到了中国,他们的后代慢慢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也姓秦。这个血缘完全是罗马的欧洲人了,根本不是少数民族和汉族。
    和姓秦的有关的典故太多了,病入膏肓,最早是著名的医生秦缓说出来的,排行74位,人口320万,占全国人口0.26%。

    尤,姓是非常年轻的姓,历史很短,得姓只有1100多年。根据现在的知识,宋朝以前没有姓尤的。
    第一,尤姓的来历非常有意思,五代的时候王审知建立闽国,闽人姓沈的为了避讳就去掉了三点水,这边改动一下成尤了,所以尤、沈是一家,尤姓都把沈姓的祖宗直接当成自己的祖宗。
    第二,出自仇姓,尤和仇古音相同,而且都是一个意思,你不要自招怨尤,这两个姓是一个姓。
    第三,在兄弟民族中很多尤姓,在满族当中有,在赫哲族当中有,尤可勒氏改成姓尤的,蒙古、佤族、苗族、羌族等都有姓尤的,因为这个发音改汉姓。
    北宋的时候,尤姓很少,根据《常州府志》记载,宋真宗的时候,泉州晋江人在福建那边有个人叫尤叔保,这一支从晋江迁到了无锡,这一支很旺,在无锡是名门望族。尤叔保的儿子尤大公,孙子尤辉,曾孙尤著,玄孙尤尤袤、尤梁,尤袤的儿子尤概,尤袤的孙子尤育、尤耀,他的曾孙尤冰寮,全部进入史册,六代人都进入史册这不容易。
    尤姓是个年轻的姓氏人数不多,但是人才很多,南宋四大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明清之际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尤侗,都是无锡人,现在无锡尤氏非常大,人也不多,但是是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排行第163位,人口80万,占全国人口0.064%。今天尤姓河南最多。

    许,是古老的大姓。
    第一,出自姜姓,以国为姓,当时有块封地在许,许国被楚国灭掉以后,子孙以许为氏,这是许氏正宗。
    第二,出自姬姓,许由的后代,许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人,是尧舜时期的高士。尧帝非常敬重许由,希望把帝位传给他,许由太贤良了,赶紧躲起来,到箕山去耕食,后来尧帝让他来当大官,许由不干,跑到颍水边上洗耳朵,洗耳是为了不听,现在是洗耳恭听,意思完全拧了。
    第三,少数民族有许姓。
    许姓相对不复杂,发源地在河南许昌,战国的时候,许国不大,就被郑国、楚国一直逼迫,所以他的国人就往河南、安徽一带迁。楚国灭掉许国以后,许国的后人就迁到湖北、湖南,还有一些还往北,当年没有户口,那里不打仗就往那里跑。到了秦汉之际,许姓已经遍布了现在的河南、河北,后来我们知道,也有去了福建的,也有到了南方的。那么很多的许姓人,迁往广东、广西、福建等,原来是中原的汉人,现在变成了侗族、壮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
    今天最有教益的一个典故,许允的故事,许允是三国时候魏,魏国的都城有段时间在许昌,许允是大名士非常有名,根据《魏氏春秋》记载,他娶了姓阮的太太,非常贤惠,但是很丑很难看,难看到什么地步呢?允始见愕然,交礼毕,无复入意。阮氏夫人派丫鬟去看夫君为什么不进来,丫鬟说先生有客人在,阮夫人问谁啊,丫鬟是姓桓,夫人说,是必桓范,将劝使入也。果然就被劝进来了,进来以后,稍微坐了一下,站起来就走,阮夫人拖住许允的衣服不让走,许允就说:“妇有四德,卿有其几?”过去的妇女有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结果夫人说:“新妇所乏唯容,士有百行,君有几行?”许允说:“皆备。”,夫人火了说:“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许允醒悟了,非常惭愧,后来史籍记载“雅相亲重”两个人非常好。
    后来还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的名字也厉害,一个叫奇,一个叫猛,小时候,因为太太非常会教育孩子,这两个孩子一直有好名声,许允因为太傲了,后来就被国王杀掉了,被杀的时候,他的门生跑进来告诉自己的师母先生被杀了。而这个时候夫人正好在纺织,神色不变回答说:“早知尔耳”,门生又说赶紧把两个师弟藏起来,夫人讲:“无预诸儿事。”,后来他就带着两个儿子搬到许允的墓旁边住,给许允守墓。
    景王杀掉许允,就派钟会来看,如果这两个孩子像父亲一样出色,就把两个儿子杀掉,斩草除根。两个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妈妈,夫人说:“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会晤,便自无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多少问朝事。”。这个许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妇德,德言容工,容排在第三位,要重德轻容。许姓排行28位,人口730万,占全国人口0.58%。

    杨姓堂号
    弘农堂: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县,是杨姓的肇姓始祖杼公兴旺发祥之地,故用此堂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学生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风。
    此外,杨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绍兴堂”、“瑞本堂”、“绍先堂”、“河东堂”、“栖霞堂”、“秦和堂”、“鸿仪堂”、“安阳堂”、“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等。

    朱姓堂号
    "白鹿堂":宋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当时奸臣张禹,欺君害民,作恶多端。但因为皇帝信任他,谁也不敢惹他。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朱云却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摆出张禹的罪恶事实,大讲诛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刽子手来拉他去执刑,朱云却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道理还是讲个不完。刽子手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殿槛扮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云的忠心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感动得醒悟过来,释放并奖励了朱云,把张禹交大理寺查办。过后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槛,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别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时刻检讨自己,也勉励大家都要象朱云一样敢于向我提意见。"
    "一本堂":余姚朱氏的始祖,据《余姚朱氏宗谱》清同治版记载:“南阳沛国朱氏南迁祖,分徙越州,又始于炜伯谦者,迨明州录事参军瑞府君嫡孙兵部尚书美甫君,分居双雁,为迁姚始祖。”
   《余姚朱氏宗谱》载:“宋参军朱瑞,琅琊人,以录事明州,家于鄞,传二世廷碧公,熙宁时拜兵部尚书,致仕来姚,见双雁石仓之美而卜筑,遂世居焉。石仓如冠如佩,因名冠佩里。”朱瑞,琅琊人,玉公十一世孙,字天锡,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享年七十三岁,宋初官明州录事参军,遂家于鄞。生三子,允祥、允迪、允中。
    朱允迪,朱瑞次子,字惠吉,生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卒仁宗至和二年(1055),享年七十二岁,官国子监丞。生二子,廷良、廷碧。
    朱廷碧,朱允迪次子,字美甫,号万四,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四月二十二日,卒于宋神宗十年(1077)六月初十,享年五十九岁。官兵部尚书,致仕归,寻幽游胜,见余姚双雁石仓之美,筑室侨寓,遂世居焉,是为迁姚始祖。
    按上述谱记,汉代时,朱氏由河南南阳县迁徙到琅琊,即今山东诸城县一带。宋时,朱瑞,任职于宁波“明州录事”,居鄞州。朱瑞之孙朱廷碧,宋熙宁时(1068—1077)拜兵部尚书,致仕后徙居余姚双雁乡石仓村,山峰有岩厓如冠如佩,因名冠佩里,今属余姚市梨洲街道,朱廷碧遂成为余姚朱姓始祖。
    朱廷碧迁居冠佩村后,其后子孙又分批外迁。一支迁山阴县,一支迁上虞县,有一支迁入余姚城内龙泉山和城东北的梅川乡两地。其中,朱廷碧五世孙朱正秦(1204—1279)被奉为余姚一本堂朱氏始祖。按谱载:朱氏“虽有山阴、余姚、上虞之分,而原其一本,则皆发源于冠佩,而根本于南阳者也”。
    朱正秦生有三个儿子,长子端一世居冠佩,次子端二迁居余姚城内龙泉山南麓;后来小儿子端三也迁到龙泉山西麓居住。其中,端二的子孙在龙泉山南麓建造朱氏宗祠。
    迁居姚城后,朱氏子孙繁衍,世系分三大支七大房分支。从此,余姚朱氏开创了长达九百馀年的兴旺历史,
    余姚朱氏世系:一本堂支,朱廷碧始迁姚居冠佩,至五世朱正秦,为一本堂显祖。三支系:朱正秦为一世,生三子,端一、端二、端三,为二世。长子端一世居冠佩为第一支;次子端二迁居龙泉山之南麓,为第二支;季子端三迁居龙泉山之西麓,为第三支。
    七大房:自端二至朱柳庄之子朱宗用,为大房;朱柳庄次子朱宗广,出继朱敬庄,为二房;朱宗勤,为在京三房,今以朱仲文之孙朱宗鼐支,为老三房,又称庆房;朱宗助支为四房;朱宗劲支为五房,居谢家路;朱宗勋支为六房,此房后代子孙不旺;朱宗勤、朱宗助、朱宗劲、朱宗勋均为朱柳庄之子。朱德让儿子朱宗勉支为七房;朱宗渤支为八房;朱端三一支居龙泉山西麓,称为后房;能在朱氏祠堂轮流值年的共七分支,故称七大房。这七大房中,第一大支朱端一,因仍留居冠佩里,不计在内;朱端三一支只算一房,其馀六房均为朱端二子裔,因此,余姚朱氏家谱,主要记载朱端二一支的谱系。
    紫阳堂:出自朱熹(公元1130~1200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别号紫阳,江西省婺源县人,绍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在哲学思想上,他从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四方仰慕,弟子众多。其学派称为“程朱学派”。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秦姓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临淄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三贤堂:因孔门七十二大贤中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位。这里的“三”是指多数的意思。
    乐善堂:孔子因为看到七十二大贤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便夸奖秦氏好道乐善,所以又叫乐善堂。
    养真堂:秦氏好道乐善,能注重养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养真堂。
    忠孝堂:秦琼的后人因为秦琼是唐朝开国元勋,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
    淮海堂:宋朝词人秦少游的后人因为秦少游著有《淮海集》传世,所以叫淮海堂。
    五礼堂:清刑部尚书秦蕙田,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著有《五礼通考》,因名五礼堂。

    尤姓堂号
    吴兴堂:以望立堂。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南阳堂:以望立堂。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汝南堂:以望立堂。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许姓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如今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分享按钮